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147章 “土法”中的“洋魂”

命令既下,全员开动。

张海洋带着钳工组,几乎是把那台老古董光刻机当成了祖宗一样供了起来。

他们用最高超的刮研技术,反复修正着导轨的平面度;

用特制的量具和百分表,监控着每一个丝杠的背隙;

甚至给机器搭建了一个独立的、带有减震垫的水泥基座,以减少外界震动的影响。

他们用极致的手艺,为即将进行的“计算冒险”,提供了一个尽可能稳定的物理平台。

而另一边,由秦念亲自挂帅,李文军和几名抽调出来的、数学基础最好的年轻技术员组成的计算攻坚小组,则一头扎进了那间存放着109丙机的机房。

这台老式计算机,与其说是计算机,不如说是一个由无数庞大机柜、密密麻麻的指示灯和缠绕如蛛网的线缆组成的钢铁怪物。

它运行起来噪音轰鸣,耗电量惊人,而且,它的输入方式,还是最原始的打孔纸带。

秦念站在一块巨大的黑板前,上面写满了复杂的数学公式、逻辑流程图和芯片版图的简化几何图形。

她手中的粉笔如同指挥棒,清晰地阐述着“分步光刻”和“预畸变补偿”的核心数学原理。

“……所以,关键就在于建立这个六自由度的误差传递模型。”

秦念点着黑板上的一个矩阵,“我们要将机械运动可能产生的平移、旋转、缩放等误差,全部量化,并映射到图形畸变的数学表达上。”

李文军和年轻技术员们听得如痴如醉,又倍感压力。这些知识,远超他们平时接触的电路设计和工艺制造范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由数学统治的抽象世界。

“秦工,这个偏微分方程组的求解,计算量太大了……”一个年轻技术员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公式,感觉头皮发麻。

“没有捷径。”秦念语气平静却坚定,“我们现在就是在用最笨的办法,去解决一个最聪明的问题。

把大问题拆解成无数个小问题,一个个去啃。‘109机’ 的算力是有限的,但我们的耐心和智慧是无限的。”

接下来的日子,机房成了不夜城。

空气中弥漫着机器散热带来的灼热气息和臭氧味,还有打印纸带特有的纸张和油墨气味。

控制台的扳键开关拨动声、纸带阅读机咔嗒咔嗒的运转声、以及人们低声讨论和演算的沙沙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科研交响乐。

秦念几乎不眠不休。她不仅要指导团队理解计算模型,还要亲自上手,将复杂的图形拆分逻辑和补偿算法,翻译成109丙机能够识别的、由一个个孔洞组成的二进制指令。

长长的、布满孔洞的白色纸带,如同知识的河流,从她的手中流淌出来,又被送入那庞大的机器。

李文军和年轻技术员们则分工合作,有人负责将设计好的芯片版图,手工分解成不同的图层,标注坐标;

有人负责将秦念写出的核心数学过程,转化为更细致的计算步骤;有人则守着那台慢得让人心焦的电传打字机,等待着它“吐”出计算结果,然后立刻进行验证和分析。

失败是家常便饭。

第一次尝试,图形拆分后,两次曝光出来的线条根本接不上,错位得一塌糊涂。

“误差模型不完善,忽略了Z轴的微小倾斜。”秦念看着失败的样片,立刻指出了问题。

第二次尝试,补偿过度,线条扭曲得像蚯蚓。

“补偿系数需要调整,不同区域的误差权重不一样。”

第三次,第四次……

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海量的计算和漫长的等待。枯燥、繁琐、以及一次次希望燃起又被冷水浇灭的循环,考验着每个人的神经。

年轻的技术员中,有人开始出现焦躁情绪,对着总是报错的计算结果唉声叹气。

“觉得难了?憋屈了?”张海洋有时会拎着一壶热茶过来,看着机房里面色憔悴的众人,扯着大嗓门道,“想想咱们钳工组,当年练刮研,那真是手臂肿得抬不起来,磨破的皮一层又一层!

可功夫不就是这么一点点磨出来的?你们这动脑子的,比我们那动手的,总归轻松点!”

这朴素的鼓励,带着车间里特有的汗水和钢铁的味道,反而让计算组的成员们感到一种奇异的安慰和动力。

秦念也注意到了团队的低气压。在一次深夜的讨论中,她看着黑板上的公式,忽然说道:“你们知道吗?我们现在做的这件事,其意义可能比造出‘争气芯’本身还要大。”

所有人都抬起头,看向她。

“我们是在尝试,用无形的‘计算’,去定义和驾驭有形的‘硬件’。”秦念的目光扫过众人,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今天,我们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补偿光刻机的精度不足;明天,或许我们就能用计算去优化电路设计,去预测材料性能,去模拟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

这种理论指导实践、用计算辅助制造的思想,将成为未来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甚至是最核心的驱动力。”

她的话,如同在众人眼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和充满可能性的未来。所谓的“土法”,其内核,竟然是如此前沿和深邃的思想!

受到鼓舞的团队,再次爆发出惊人的韧性。

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和调整,当又一个黎明来临,晨曦透过机房的窗户照射进来时,最新一次的计算结果终于通过了理论验证。

“秦工!李工!模型收敛了!补偿参数通过了模拟测试!”负责验证的年轻技术员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

所有人都围拢过来,看着打字机输出的纸带上那相对理想的数据曲线,疲惫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喜悦。

“立刻准备掩模版!进行流片验证!”秦念果断下令,她的声音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新的、按照计算方法拆分和预畸变处理的两组掩模版被迅速制作出来。张海洋亲自操作光刻机,他的手异常稳定,如同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第一次曝光,横向线条。

硅片取出,更换掩模版,精密对准(在计算模型指导下,对准容差要求降低了),第二次曝光,纵向线条。

整个流程完成,硅片被送入后续的刻蚀、离子注入等工序。

几天后,当第一批采用“分步光刻 计算纠错”新工艺制造的乙型“争气芯”样片,被送到测试台前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电源接通,测试信号输入……

示波器的屏幕上,跳出了稳定而规整的波形!各项功能测试指示灯依次亮起绿色!

“功能测试……全部通过!”李文军看着测试记录,声音哽咽。

“性能参数……达到设计指标!成品率……”负责统计的技术员看着手中的数据,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成……成品率初步统计,提升了百分之三百!达到了可小批量生产的基本要求!”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短暂的寂静后,机房和隔壁的车间里同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他们互相拥抱,跳跃,有的人甚至喜极而泣。张海洋这个硬汉子,也用力抹了一把脸,咧开大嘴,笑得见牙不见眼。

秦念看着那枚在测试台上稳定运行的小小芯片,心中涌起一股澎湃的暖流。

这枚芯片,不仅凝聚着硬件工作者的汗水,更烙印着计算方法那无形的、却至关重要的“灵魂”。

这是“土法”与“洋魂”的完美结合,是智慧对局限的华丽超越。

“争气芯”量产的最后壁垒,被这柄名为“计算”的利刃,劈开了一道坚实的缺口!

消息传出,再次震动了高层。这种先进的、用理论计算辅助乃至引导制造的理念在芯片制造中展现出的巨大潜力,为“星火”,也为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指明了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全新路径。

然而,就在一片欢庆之中,秦念的思绪却飞得更远。

庆功会后,她拿着那枚成功的乙型“争气芯”样片,找到了李文军和张海洋。

“海洋师傅,文军同志,我们打赢了这一仗,但这枚芯片,也让我们看到了下一个更严峻的战场。”

秦念将芯片放在工作台上,灯光下,它闪烁着微小的光泽。

“下一个战场?”张海洋疑惑地挠挠头,“光刻机这堡垒不都让咱们用‘计算’给攻破了吗?”

“是攻破了,但也暴露了我们最大的短板。”秦念指向隔壁依旧传来低沉轰鸣的机房,

“为了这个算法,我们动用了所里最强的109丙机,耗费了无数机时和纸带,大家熬了多少个通宵?我们的想法走在了前面,但支撑想法的算力,却远远跟不上。”

李文军立刻明白了过来,他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变得锐利:“秦工,你的意思是……我们自己的计算机?”

“没错。”秦念目光坚定,“乙型‘争气芯’的性能和稳定性已经得到了验证。它不仅是给其他设备用的‘心脏’,为什么不能成为我们下一代计算机的‘大脑’?

用我们自己设计的、更先进的芯片,去驱动我们自主研发的、算力更强的计算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彻底摆脱在核心工具上受制于人的局面。

下一次,当我们再有超前的设计思路时,才不会因为算力瓶颈而举步维艰!”

她看着手中这枚小小的芯片,语气充满了使命感:“这枚‘争气芯’,不应该仅仅是终点。

它更应该是一个起点——一个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的起点!”

秦念的话语,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庆祝的帷幕,照亮了一条更加艰难却也更加辉煌的前路。

张海洋和李文军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被重新点燃的、更加炽热的火焰。

深夜,秦念独自在办公室,对着那枚在台灯下泛着冷硬光泽的“争气芯-乙型”样片,心中充满了激荡之后的宁静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就在这时,她左手手腕内侧的龙形印记,毫无征兆地灼热起来,如同温泉涌动,带着沛然的能量流席卷全身!

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庞大的信息流,伴随着更精纯的能量洗礼,冲刷着她的四肢百骸,强化着她的体质,更仿佛拓宽了她意识的“带宽”。

脑海中,辅助系统的界面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浮现,金色的文字流转着玄奥的光辉:

【影响力判定】:“争气芯-乙型”实现关键工艺突破,奠定自主芯片量产基石!

成功将“计算辅助制造”理念付诸实践并取得卓越成效,引领技术发展路径!符合“技术破壁与理念引领”双重巅峰里程碑!

【空间等级提升】:Lv16→ Lv20!

【解锁\/强化核心功能】:

【信息溯源与重构(初级)】:新增!可对输入的系统已知类型信息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图纸、手稿、模糊影像、破损文件、加密数据流片段)进行深度扫描与分析。

可一定程度上还原被污损、涂抹、篡改或缺失的内容;可对复杂技术资料进行逆向推导,追溯其核心设计思想与技术脉络;

可对潜藏的、非常规的加密或隐写信息,进行高概率识别与提示。

【精密制造洞察(中级)】:强化!对微观尺度下的制造工艺理解大幅加深,可进行更复杂的工艺路线模拟与优化。

【团队协同增效(被动)】:强化!以你为核心的团队,灵感激发效率与问题解决速度进一步提升。

【体质强化·深度】:精力、耐力、神经反应速度获得显着永久提升。

【奖励发放】:

【高效精力药剂】x3

【灵感火花(强效)】x1:面临重大技术或战略瓶颈时,提供一次关键方向指引或颠覆性解决方案提示。

【微型高能能量单元(优化版)】x1:能量密度与稳定性进一步提升,解析价值更高。

感受着身体与精神层面的双重升华,秦念心中充满了震撼。尤其是那新解锁的 【信息溯源与重构】 功能,其描述让她瞬间联想到了许多可能性——修复受损的技术资料?破解敌人的加密情报?甚至……

秦念的思绪飘到了远方,现在已经临近腊月,苏老师那边的项目估摸着快结束了,而距离那改变无数人命运的时刻1977年10月恢复高考已不足一年。但王婶陈叔,还在西北。

“技术要突破,人才更是根本。”秦念凝视着窗外的寒夜,低声自语,“必须尽快让王婶和陈叔回来。

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准备好播撒智慧的种子。”而现在是准备证据的最佳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