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朝花瑾雪 > 第179章 市图书馆古籍修复

朝花瑾雪 第179章 市图书馆古籍修复

作者:忧郁的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9 01:27:28

- 侦探:王鸥(鸥探长)—— 市刑侦支队“文化遗产案件”专项探长,对古籍修复、文物保护有深入研究,熟悉古籍修复流程与历史文献知识,擅长从修复痕迹、古籍真伪、文化恩怨中捕捉破绽,性格温婉却敏锐,总能在“匠心守护”与“利益贪婪”中揭开历史掩盖的真相。

- 嫌疑人1:何炅(何馆长)—— 市图书馆馆长,死者甄修复的同门师兄,两人因“宋代孤本《论语集注》的修复权”争夺多年,何馆长主张“商业化展出修复成果”,甄修复坚持“保护性修复后入库保存”,表面“文化守护者”,私下却在暗中联系文物贩子,计划将修复后的古籍高价倒卖。

- 嫌疑人2:撒贝宁(撒徒弟)—— 甄修复的首席徒弟,跟随甄修复学习古籍修复十年,却因“修复理念分歧”被甄修复拒绝传授“核心修复技艺”(甄修复认为撒徒弟“急功近利,不懂古籍敬畏”),对死者既敬重又怨恨,私下偷偷模仿甄修复的修复手法,甚至尝试修复破损古籍。

- 嫌疑人3:白敬亭(白藏家)—— 资深古籍收藏家,多次高价求购甄修复修复的古籍被拒,曾因“质疑甄修复篡改古籍内容”与甄修复当众争执,白藏家声称甄修复“为迎合市场,故意修改古籍记载”,表面“文化收藏家”,私下却在寻找甄修复篡改古籍的证据。

- 嫌疑人4:张若昀(张学者)—— 历史系教授,研究宋代历史的权威学者,其研究成果多次因甄修复修复的古籍内容“与史书记载不符”被质疑,张学者认为甄修复修复的古籍“存在人为篡改”,导致自己的学术声誉受损,对死者既依赖又不满,私下在考证甄修复修复的古籍真伪。

- 嫌疑人5:杨蓉(杨助理)—— 甄修复的修复助理,负责古籍整理与修复辅助,因“不小心损坏古籍边角”被甄修复严厉批评“不适合做古籍修复”,还被扣除半年奖金,对死者既畏惧又记恨,私下偷偷记录着甄修复的修复过程与古籍修复前后的对比。

- 嫌疑人6:大张伟(大管理)—— 修复室管理员,负责古籍出入库登记与修复室安全,因甄修复“违规将古籍带出修复室”多次与他争执,还被甄修复骂“不懂古籍价值,只会按规办事”,大张伟表面“按章登记”,私下却在安全日志里标注“甄修复多次违规带出古籍,疑似倒卖”。

- 死者:甄修复—— 市图书馆资深古籍修复师,国家级非遗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以修复宋代古籍闻名。今日9:00-11:00(修复室开放时段)死于古籍修复室的修复台前。死因是被尖锐的修复工具“竹刀”刺穿腹部,失血过多而亡。现场:死者身穿白色修复工作服,仰面倒在修复台前,右手紧攥着一本破损的宋代孤本《论语集注》(书页上有新鲜的修复痕迹,却存在明显的篡改笔迹);修复台上散落着古籍修复工具(竹刀、排笔、糨糊、宣纸),其中一把竹刀沾着死者的血迹;地面上有一道从古籍储藏柜延伸到修复台的血迹,旁边掉着一枚刻有“修复传承”的印章(甄修复的私人印章);死者的抽屉里,藏着一封匿名信,内容是“你篡改古籍的事已被发现,若不停止,必让你身败名裂”,发送时间是今日8:30。

——深秋的市图书馆,古色古香的建筑透着厚重的文化气息,古籍修复室本该是安静肃穆的修复场所,却在11:00时突然传来一声惊恐的呼喊——修复室的门被推开,杨助理跌跌撞撞地跑出来,脸色惨白如纸,手里还攥着一块沾血的宣纸,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鸥探长!不好了!甄师父……甄师父死了!”

鸥探长刚赶到图书馆——她本是来调查“古籍修复争议”的投诉案件(白藏家举报甄修复篡改古籍),没想到直接撞上了命案。戴上手套,轻轻推开修复室的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糨糊与宣纸的气息,修复台前的台灯还亮着,柔和的光线洒在死者身上,与地上的血迹形成刺眼对比。

死者甄修复仰面躺在修复台前,白色工作服的腹部被鲜血染透,一把细长的竹刀深深插在伤口处,刀柄上还缠着一缕丝线(修复古籍常用的蚕丝线);他右手紧攥的《论语集注》孤本,书页边缘还沾着未干的糨糊,其中一页“为政篇”的内容被明显篡改,原本“为政以德”的记载被改成了“为政以利”,篡改笔迹与甄修复的日常笔迹相似,却又带着细微差异;修复台上的印章盒敞开着,那枚“修复传承”印章掉落在地,印章上除了甄修复的指纹,还有淡淡的他人指纹痕迹;古籍储藏柜的门虚掩着,里面少了一本清代手抄本《史记》(据大管理说,这本手抄本昨日还在)。

“死亡时间初步判定为今日10:00-10:30,致命伤是腹部的竹刀穿刺伤,凶器就是修复台上的那把竹刀。” 鸥探长蹲下身,仔细检查尸体,“死者手中的《论语集注》存在篡改痕迹,说明他死前正在进行‘非常规修复’——不是保护性修复,而是故意篡改内容;竹刀上的蚕丝线,与撒徒弟常用的修复丝线一致;储藏柜丢失的清代手抄本,很可能是凶手杀人后带走的,目的是掩盖篡改古籍的证据。”

这时,何馆长、撒徒弟、白藏家、张学者、大管理也纷纷赶到,挤在修复室门口,神色各异。何馆长穿着中山装,却慌得领带歪斜,手里攥着一本古籍修复档案;撒徒弟手里拿着一把竹刀(与凶器同款),眼神慌乱地盯着死者手中的《论语集注》;白藏家捧着一本宋代古籍复印件,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张学者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篡改的书页上,脸色凝重;大管理拿着安全日志,手指在登记页上反复摩挲。

“大管理,立刻封锁修复室,禁止任何人接触现场;何馆长,联系古籍保护中心,封存所有甄修复修复的古籍;其他人跟我到图书馆会议室,逐一说明今日9:00-11:00的行踪,尤其是与《论语集注》和丢失手抄本相关的举动。” 鸥探长语气沉稳,目光扫过众人,“记住,古籍是历史的见证,每一笔篡改都是对文明的亵渎;人心的贪婪和怨恨,再巧妙的修复手法,也掩盖不了。”

会议室里,墙上挂着甄修复修复古籍的成果照片,照片里他小心翼翼地用排笔刷着糨糊,神情专注,与此刻修复室里的惨状形成鲜明对比。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着一层“文化光环下的阴影”,那些藏在“同门”“师徒”“藏家”“学者”身份下的恩怨,在鸥探长的追问下,像被揭开的古籍残页,露出了隐藏的利益与怨恨。

何馆长的“同门仇”

“我今日9:00在馆长办公室处理古籍展览方案,9:30去修复室找甄师兄,想跟他商量《论语集注》修复后的展出事宜——市里想办一场‘宋代古籍特展’,这本孤本是核心展品,可他却坚持‘修复后入库,拒绝展出’,我们吵了一架,我10:00离开修复室,之后一直在办公室修改方案,秘书可以证明。” 何馆长喝了口茶,手指微微发抖,“我和他是同门师兄弟,一起学习古籍修复,他修复技艺比我好,却总固执地‘死守传统’,不懂商业化运作!这本《论语集注》要是展出,能给图书馆带来多少关注度和资金?他却偏偏不同意!我恨他吗?恨!可我们是文化守护者,我怎么会杀他?”

他的公文包里,藏着一份“古籍商业化展览合同”,上面已经签好了何馆长的名字,乙方甄修复的签名处空白;还有一份“文物贩子联系方式”,备注着“《论语集注》修复后交易,价格面议”。

撒徒弟的“师徒怨”

“我今日9:00在修复室整理古籍残页,9:40去修复台帮甄师父准备《论语集注》的修复工具,他却把我赶了出去,说‘你不懂敬畏,别碰这本孤本’。我10:10又去修复室,想请教竹刀的使用技巧,看到他正在篡改《论语集注》的内容,我劝他‘不能篡改古籍’,他却骂我‘毛头小子懂什么,这是为了让古籍更有价值’。我气不过,10:20离开修复室,去古籍阅览室查资料,阅览室管理员可以证明。” 撒徒弟攥紧手中的竹刀,眼神里满是委屈,“我跟着他学了十年,每天苦练修复技艺,就想继承他的衣钵,可他却一直防着我,不肯教我核心技艺,还说我‘急功近利’!我怨他吗?怨!可他是我的师父,是古籍修复的传承人,我怎么会杀他?”

他的工具盒里,藏着一张《论语集注》的修复草图,上面的篡改内容与死者手中的古籍完全一致;还有一本“修复笔记”,里面详细记录着甄修复的修复手法,最后一页写着“师父篡改古籍,违背修复初心,我该怎么办?”

白藏家的“藏家恨

“我今日9:30来到图书馆,9:40去修复室找甄修复,想再次求购他修复的宋代古籍,他却拿出篡改后的《论语集注》,说‘你不是想要有价值的古籍吗?这本改过后,价值翻十倍’,我当场指责他‘亵渎古籍,不配做修复师’,我们吵了起来,我10:15离开修复室,之后一直在图书馆展厅看展,展厅监控可以证明。” 白藏家打开手中的古籍复印件,语气带着愤怒,“我收藏古籍三十年,讲究的是‘原汁原味’,他却为了钱篡改古籍内容,把历史当儿戏!我恨他吗?恨!他毁了古籍的真实性,毁了我心中的文化敬畏!可我只是个藏家,我怎么会杀他?”

他的公文包里,藏着大量甄修复修复古籍的“前后对比照”,清晰显示出篡改痕迹;还有一份“举报材料”,内容是举报甄修复“长期篡改古籍,谋取暴利”,准备提交给文物局。

张学者的“学术怨”

“我今日9:00在修复室找甄修复,想核对《论语集注》中的历史记载——我的研究显示,宋代《论语集注》中‘为政以德’的记载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吻合,可他修复的版本却改成了‘为政以利’,导致我的论文被质疑‘史料错误’。我9:50离开修复室,10:20又去修复室,想让他拿出原始古籍核对,看到他正在用竹刀修复古籍,我劝他‘尊重历史’,他却嘲笑我‘书呆子,不懂市场’。我10:30离开修复室,回办公室修改论文,同事可以证明。” 张学者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不满,“我的学术声誉因为他的篡改受损,学生都质疑我的研究能力!我怨他吗?怨!可我是学者,讲究‘以理服人’,我怎么会杀他?”

他的电脑里,存着大量《论语集注》的史料考证文件,详细对比了甄修复篡改前后的差异;还有一封“学术委员会投诉信”,内容是投诉甄修复“篡改古籍导致学术研究混乱”,日期是昨日。

杨助理的“助理怨”

“我今日9:00在修复室帮甄师父整理修复工具,9:30去古籍储藏柜取《论语集注》,不小心碰坏了书页边角,他当场骂我‘毛手毛脚,毁了孤本’,还说要扣我半年奖金。我10:00去茶水间打水,10:10回到修复室,看到甄师父正在篡改古籍,我不敢说话,默默整理工具,10:25离开修复室,去洗手间平复心情,洗手间监控可以证明。” 杨助理眼圈泛红,声音带着哭腔,“我家里困难,全靠这份工资生活,他扣我奖金,就是断我的活路!我恨他吗?恨!可我只是个助理,我怎么敢杀他?”

她的口袋里,藏着一张“工资条”,上面显示“扣除奖金5000元”;还有一本“修复记录册”,里面贴着古籍修复前后的照片,标注着“甄师父篡改内容,日期:10月20日”。

大管理的“管理怨”

“我今日9:00在修复室管理员办公室整理安全日志,9:20去修复室检查古籍出入库情况,发现甄修复又把清代手抄本《史记》带出了修复室(未登记),我跟他争执,他却说‘这本手抄本我要拿去鉴定,你少管闲事’,我9:30离开修复室,之后一直在办公室登记古籍,日志可以证明。” 大管理拿起安全日志,语气带着不满,“他总是违规带出古籍,我怀疑他在偷偷倒卖,可他是资深修复师,馆长都护着他,我只能在日志里标注!我怨他吗?怨!他不遵守规定,不尊重管理员的工作!可我只是个管理员,我杀了他,谁给我发工资?”

他的安全日志里,密密麻麻记录着甄修复的违规行为,最近一条写着“10月19日,甄修复违规带出清代手抄本《史记》,未登记,疑似倒卖”;还有一张“古籍出入库登记表”,上面显示《论语集注》今日被领取过两次,第二次领取人签名处是伪造的甄修复签名。

鸥探长带着古籍修复专家和技术人员对修复室进行了全面勘察,那些藏在古籍修复痕迹、工具使用、日志记录里的线索,像被修复完整的古籍,渐渐串联成清晰的真相脉络。

竹刀的秘密

鸥探长首先查看了凶器“竹刀”——刀身上的血迹与甄修复一致,刀柄上缠着的蚕丝线,与撒徒弟工具盒里的丝线完全相同;竹刀的刀刃处,除了甄修复的指纹,还有撒徒弟的指纹(被血迹覆盖,却通过技术手段提取到);竹刀的末端,刻着一个小小的“撒”字,是撒徒弟的私人标记(他习惯在自己的工具上刻名字)。

“撒徒弟,这把竹刀是你的,对吗?你在10:10进入修复室时,不仅看到了甄师父篡改古籍,还与他发生了争执,并用这把竹刀刺伤了他,对吗?” 鸥探长问道。

撒徒弟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双手发抖:“是……竹刀是我的,但我没有杀他!我看到他篡改古籍,劝他住手,他却推我,还说‘要把我逐出师门’,我一时激动,就拿起竹刀想吓唬他,不小心划伤了他的手臂,我吓得赶紧跑了出来,没想到……没想到他会被人杀死!”

“你确实划伤了他的手臂,但不是致命伤。” 鸥探长话锋一转,“甄教授的致命伤在腹部,是正面穿刺伤,而你划伤的是他的手臂,且伤口较浅,不足以致命。而且你10:20离开修复室后,阅览室监控显示你一直在查资料,有不在场证明。”

古籍篡改的真相

鸥探长接着查看了《论语集注》的篡改痕迹——篡改处的糨糊,除了甄修复常用的“糯米糨糊”,还混合着“化学糨糊”(何馆长常用的修复糨糊,为了快速干燥方便展出);篡改笔迹虽然模仿甄修复的字体,却在“德”“利”等字的笔画转折处,露出了何馆长的书写习惯(何馆长习惯将“竖钩”写得格外长)。

“何馆长,你在10:00离开修复室后,又在10:15-10:20期间偷偷回到修复室,对吗?你不仅参与了古籍篡改,还想将篡改后的古籍带走,准备交给文物贩子,对吗?” 鸥探长看向何馆长。

何馆长脸色微变,点了点头:“是……我想让他篡改古籍后赶紧交给我,好拿去展览和交易,可我进去时,他已经被划伤了手臂,正在包扎,我跟他吵了起来,他说‘你想倒卖古籍,我要举报你’,我害怕了,就抢了他手里的《论语集注》想销毁证据,可我没杀他!我抢了书就跑了,没想到他后来会被杀!”

“你抢了古籍,却没杀他。” 鸥探长拿出古籍上的指纹报告,“古籍上有你的指纹,但都是‘抓握状指纹’,说明你只是抢书,不是作案时留下的。而且你离开后,办公室监控显示你一直在修改展览方案,没有再次返回修复室。”

安全日志的漏洞

鸥探长查看了大管理的安全日志——日志上记录的“甄修复第二次领取《论语集注》”的时间是10:00,而此时甄修复正在与何馆长争执,根本不可能去领取古籍;且第二次领取人签名处的“甄修复”签名,与张学者的笔迹高度相似(张学者长期研究甄修复的修复档案,模仿其签名惟妙惟肖)。

“张学者,第二次领取《论语集注》的人是你,对吗?” 鸥探长看向张学者,“你10:20回到修复室时,不仅看到了甄修复手臂的伤口,还看到了篡改后的古籍,你以‘核对史料’为由,再次领取古籍,想找到他篡改的证据,对吗?”

张学者推了推眼镜,脸色泛红:“是……我想拿到篡改后的古籍作为证据,提交给学术委员会,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我领取古籍后,确实在修复室核对了半小时,10:50才把书还回去,可我还书时,他已经倒在地上了!我害怕被怀疑,就模仿他的签名登记,匆匆离开了。”

丢失手抄本的线索

鸥探长最后聚焦在丢失的清代手抄本《史记》上——古籍储藏柜的锁孔有轻微的撬动痕迹,与白藏家随身携带的“古董钥匙”(用于开启古籍柜的特殊钥匙)形状一致;储藏柜内壁,残留着一点“朱砂印泥”,与白藏家用来鉴定古籍的“朱砂印泥”成分完全相同。

“白藏家,你不仅举报甄修复篡改古籍,还偷走了清代手抄本《史记》,对吗?” 鸥探长的目光锐利如刀,“你10:15离开修复室后,并没有去展厅看展,而是绕到修复室的后门,用古董钥匙撬开了储藏柜,偷走了手抄本——因为你知道,这本手抄本是甄修复准备倒卖的‘赃物’,拿到它,就能彻底坐实甄修复的罪名。”

白藏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放在膝上的古籍复印件“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是……我偷了手抄本,但我没杀他!我撬储藏柜时,听到修复室里有争吵声,我不敢进去,偷了书就躲到了卫生间,直到11:00听到动静才出来!”

“你没杀他,但你看到了真正的凶手。” 鸥探长捡起复印件,“你躲在卫生间时,看到杨助理从修复室后门匆匆离开,手里还攥着沾血的竹刀,对吗?你怕被牵连,所以一直隐瞒这件事。”

白藏家浑身一颤,沉默着点了点头——所有线索终于汇聚,指向了那个一直被忽略的人:杨助理。

“杨助理,真正的凶手,是你。” 鸥探长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你杀甄修复,不是因为扣奖金的怨恨,而是因为他不仅篡改古籍,还准备将你作为‘篡改替罪羊’——他抽屉里的匿名信,根本不是别人写的,而是他自己伪造的,目的是在东窗事发时,把所有篡改罪名都推到你身上,说‘是你不小心损坏古籍后,为掩盖错误故意篡改’。”

杨助理浑身发抖,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掉下来:“你……你怎么知道?”

“因为你记录修复过程的‘修复记录册’里,有一页被撕掉了——那一页记录着甄修复让你‘模仿他的笔迹篡改古籍’的过程;还有你口袋里的微型录音笔,里面录着他威胁你的话:‘古籍是你损坏的,篡改也是你干的,出了事,你一个人担着’。” 鸥探长拿出从她背包里找到的录音笔,按下播放键。

录音里,甄修复的声音冰冷而傲慢:“你要是敢说出去,我就让你不仅丢工作,还要赔偿古籍的损失,让你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你早就知道他的阴谋,所以提前准备了一切。” 鸥探长继续说道,“你10:25离开修复室后,并没有去洗手间,而是绕到后门,等撒徒弟、何馆长、张学者都离开后,再次进入修复室。你以‘帮他包扎伤口’为由,靠近他,趁他低头整理古籍时,拿起撒徒弟遗落在现场的竹刀,狠狠刺向他的腹部——你太熟悉修复室的一切了,知道竹刀的锋利程度,知道腹部是致命部位,甚至知道如何避开监控。”

“你杀了他后,故意把《论语集注》放在他手里,想让我们以为是‘篡改古籍引发的仇杀’;你把他的私人印章扔在地上,想混淆指纹痕迹;你甚至想让偷书的白藏家成为‘替罪羊’,因为你知道他有动机,也有作案时间。”

“但你百密一疏,留下了三个致命破绽。” 鸥探长的语气坚定,“第一,你工作服的袖口沾着糯米糨糊——这是你在整理篡改古籍时沾上的,与《论语集注》上的糨糊成分一致;第二,你鞋跟上沾着修复室地面的血迹,与甄修复的血型完全相同;第三,你撕掉的修复记录册残页,在你的垃圾桶里找到了,上面清晰记录着‘甄师父逼我篡改古籍’的字样。”

杨助理再也支撑不住,瘫坐在地上,双手捂着脸,发出崩溃的哭声:“是……是我杀的!我受够了!他不仅扣我的奖金,还想让我替他背黑锅!我家境贫寒,这份工作是我唯一的希望,他却要毁了我的一切!”

“我跟着他做助理三年,每天小心翼翼地整理古籍、准备工具,哪怕不小心碰坏一点边角,都会被他骂得狗血淋头!他篡改古籍谋取暴利,却要让我来承担所有风险!我恨他!我恨他把我当成可以随意丢弃的棋子!”

这时,警方赶到,将杨助理带走。临走前,她回头望了一眼修复室的方向,眼神里满是绝望——那里曾是她向往的“文化圣地”,她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古籍修复师,最终却在压迫与阴谋中,用最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恩怨。

案件结束后,市图书馆古籍修复室暂时关闭,校古籍保护中心的专家对甄修复修复的所有古籍进行了彻查,发现共有12本宋代、清代古籍存在不同程度的篡改痕迹,其中就包括那本被偷走的清代手抄本《史记》(白藏家已主动归还)。

何馆长、撒徒弟、白藏家、张学者、大管理站在修复室门口,看着紧闭的大门,沉默不语。修复台前的台灯还亮着,仿佛在等待着有人继续完成未竟的修复工作。

“如果我没有贪图利益,没有想倒卖古籍,甄师兄就不会篡改古籍,杨助理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何馆长攥紧手中的展览合同,语气充满自责,“我身为馆长,本该守护古籍,却为了名利迷失了初心,我对不起这些千年传承的文明。”

“如果我早点发现师父篡改古籍的真相,早点举报他,而不是一味隐忍,也许杨助理就不会被逼到绝路……” 撒徒弟抚摸着手中的竹刀,眼神里满是愧疚,“我跟着师父学习修复技艺,不仅要学手法,更要学‘敬畏之心’,可我却忘了这最重要的一点。”

“如果我没有执着于‘原汁原味’,没有用极端的方式举报他,也许这场悲剧就能避免……” 白藏家合上古籍复印件,语气沉重,“我收藏古籍,是为了守护历史,却差点因为仇恨,成为这场悲剧的帮凶。”

“如果我没有只关注学术声誉,而是早点联合大家揭露他的篡改行为,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古籍被破坏……” 张学者推了推眼镜,“我研究历史,是为了还原真相,却忽略了身边正在发生的‘历史篡改’。”

“如果我能坚持原则,强行阻止他违规带出古籍,而不是只在日志里标注,也许就能早点发现他的阴谋……” 大管理合上安全日志,“我身为管理员,本该守护古籍的安全,却因为妥协和畏惧,纵容了他的恶行。”

鸥探长看着眼前的众人,缓缓说道:“古籍是历史的载体,是文明的传承,每一次篡改,都是对历史的背叛;每一次纵容,都是对文明的伤害。甄修复的贪婪,杨助理的极端,何馆长的逐利,撒徒弟的隐忍,白藏家的偏执,张学者的局限,大管理的失职……每个人的选择,都在这场悲剧中扮演了推手。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修复古籍,不仅要修复纸张的破损,更要修复人心的浮躁;守护文明,不仅要守护古籍的完整,更要守护对历史的敬畏。希望这场悲剧能让所有人明白,古籍的价值不在于它能卖多少钱,而在于它承载的历史真相;修复师的价值不在于技艺有多高超,而在于是否拥有‘匠心与初心’。”

何馆长撕掉那份商业化展览合同:“我会辞去馆长职务,全力配合古籍修复工作,将篡改的古籍逐一还原,用余生守护这些文明瑰宝。”

撒徒弟拿起修复笔记:“我会继承师父的修复技艺,但会坚守‘不篡改、不造假’的原则,做一名真正的古籍守护者。”

白藏家将古籍复印件交给专家:“我会将我的收藏全部捐赠给图书馆,不再追求‘私有’,让更多人感受古籍的魅力。”

张学者打开电脑里的考证文件:“我会重新整理研究成果,结合真实的古籍记载,还原历史真相,也会呼吁学术界重视古籍真伪的考证。”

大管理拿起安全日志:“我会重新制定古籍管理制度,严格监管古籍出入库,绝不让违规操作再发生,用责任守护每一本古籍。”

鸥探长看着眼前的一切,嘴角露出了微笑。她知道,市图书馆古籍修复室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古籍修复与文明守护的路还很长,但至少,这场悲剧让一些人找回了初心,让更多人明白——真正的文明传承,需要的是敬畏与坚守,而非贪婪与背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