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 第9集: 天庭备战:昊天接鸿钧示,令星宿部查星象劫机

一、紫霄宫传谕,鸿钧示劫兆

紫霄宫悬于洪荒九天之上,殿宇由混沌初分时的玄黄之气凝练而成,檐角垂落的每一缕流光都蕴含着天地至理,殿内三十六根盘龙柱上镌刻的河图洛书纹路,随洪荒气运流转时明时暗。此刻,殿中唯一的蒲团上,鸿钧道人周身环绕着三清气韵,双目微阖间,眉心处的天道印记忽绽金光,一道蕴含着劫数预警的神念自印记中溢出,如丝线般穿透紫霄宫的混沌壁垒,朝着天庭方向疾驰而去。

彼时的天庭尚未有后世凌霄宝殿的恢宏建制,仅以昆仑山脉东段的天柱为基,搭建起一座占地千亩的玉阙宫。宫门外,两尊由先天玉石雕琢而成的镇宫神兽“开明兽”昂首而立,每只兽首上的九只眼睛时刻扫视着洪荒四方,警惕着任何可能侵扰天庭的妖邪。玉阙宫内,昊天正身着素色道袍,手持一柄由鸿钧亲赐的“昊天剑”,在演武场中演练着道家基础剑法——这套剑法虽无惊天动地之威,却能助他稳固道基,契合天道运转之理。

“嗡——”

当鸿钧的神念抵达玉阙宫上空时,整个天庭的气运祥云忽生异动,原本缭绕宫宇的七彩祥云竟瞬间转为淡金色,云层中隐约浮现出“劫”字虚影。昊天手中的昊天剑猛地一颤,剑身上的灵光骤然黯淡,他心中一惊,抬头望向天际,只见那道淡金色神念如流星般坠落,径直涌入他的眉心。

下一秒,鸿钧沉稳而威严的声音在昊天识海中响起:“昊天,洪荒气数将变,第三次量劫‘封神劫’隐兆已现。此劫非同龙汉、巫妖之劫,其惨烈程度或将令洪荒根基动摇,你需即刻筹备天庭防务,命星宿部彻查星象,寻劫机源头,报于吾知晓。”

神念消散之际,昊天识海中还残留着一幅模糊的星象图——图中北斗七星偏移了三寸,天狼星旁多了一颗暗紫色的灾星,而代表洪荒人族气运的紫微星,则被一层淡淡的灰气笼罩。昊天握紧手中的昊天剑,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他深知鸿钧从不妄言,既已示警,便意味着封神劫已进入倒计时,若不能及时查探劫机,不仅天庭可能陷入危局,整个洪荒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二、昊天召众臣,议事玉阙宫

昊天不敢耽搁,当即收剑入鞘,快步走向玉阙宫的主殿“凌霄殿”(此时虽未正式定名,众仙已习惯性以此称之)。他途经殿外长廊时,恰逢瑶池提着一盏由先天琉璃盏盛放的“甘露饮”走来,瑶池见他神色凝重,脚步匆匆,不由停下脚步问道:“昊天师兄,何事如此急切?方才天庭气运祥云异动,莫不是出了什么变故?”

瑶池与昊天同为鸿钧座下童子,自鸿蒙初开时便相伴修行,情谊深厚。昊天停下脚步,侧身避开长廊上滴落的甘露,沉声道:“师妹有所不知,方才鸿钧老师亲传谕旨,言封神劫隐兆已现,命我筹备天庭防务,还需让星宿部查探星象劫机。此事关乎洪荒安危,容不得半分拖延,你且随我一同去凌霄殿,召众仙议事。”

瑶池闻言,手中的琉璃盏微微一晃,甘露险些洒出。她连忙稳住心神,点头道:“既为老师谕旨,我这就随你去召集众仙。”说罢,她将琉璃盏递给身旁的侍女,快步跟上昊天的脚步。

片刻后,凌霄殿内已聚集了天庭的核心臣属——负责执掌星辰运转的星宿部主官“斗姆元君”,统领天庭兵士的“雷部正神”闻仲(此时尚未封神,暂居天庭辅佐),掌管天庭文书典籍的“文曲星”比干(提前入天庭任职,积累功德),以及负责巡查洪荒疆域的“游奕灵官”罗宣。众仙见昊天与瑶池神色严肃地坐在主位上,皆屏息凝神,不敢多言。

昊天目光扫过殿内众仙,缓缓开口道:“方才鸿钧老师亲传谕旨,告知我等封神劫隐兆已现。此劫或将比龙汉、巫妖两劫更为惨烈,若不能提前查探劫机,做好防备,不仅天庭难保,洪荒大陆亦可能遭受重创。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分派任务,备战封神劫。”

话音刚落,殿内众仙皆面露惊色。闻仲手持金鞭,上前一步道:“昊天大人,龙汉劫时三族厮杀,巫妖劫时祖巫与妖族决战,皆令洪荒生灵涂炭。如今封神劫将至,我雷部愿即刻整肃兵士,随时待命,护天庭周全!”

比干推了推鼻梁上由先天玉髓制成的“慧目镜”,轻声道:“大人,若要查探劫机,需先从洪荒气运与星象入手。我掌管的文书库中,存有自盘古开天以来的星象记录,或许能为星宿部提供参考。”

昊天点头,目光转向斗姆元君,沉声道:“斗姆元君,星宿部掌管洪荒星辰运转,查探星象劫机之事,非你莫属。你需即刻率领星宿部众星官,彻查北斗、天狼、紫微等关键星辰的异动,务必找出劫机源头,三日之内,将结果报于我处。”

斗姆元君身着绣有星辰图案的道袍,头戴“七星冠”,闻言躬身领命:“臣遵旨!星宿部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昊天大人与鸿钧老师所托。”她深知星宿部责任重大,星象的每一丝异动都可能关乎劫数走向,若有疏漏,后果不堪设想。

瑶池见众仙已领命,补充道:“诸位仙友,封神劫事关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我会即刻前往天庭的‘丹药房’,督促丹师炼制‘清心丹’与‘护神丹’,届时分发给各部,助大家抵御可能出现的劫气侵蚀。”

昊天满意地点头,起身道:“既已分派妥当,诸位便即刻行动。三日之后,我在凌霄殿听候星宿部的查探结果,若有任何异常,需第一时间上报,不得延误!”

“遵旨!”众仙齐声应和,随后各自离去,奔赴岗位。凌霄殿内,仅留下昊天与瑶池二人,昊天望着殿外渐暗的天色,轻声道:“师妹,封神劫怕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凶险,接下来的日子,咱们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了。”

瑶池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师兄放心,我定会助你一同稳住天庭,护洪荒生灵。”

三、星宿部备战,星象台布阵

斗姆元君离开凌霄殿后,径直前往位于天庭东侧的“星宿台”——这里是星宿部观测星象、执掌星辰运转的核心之地。星宿台由九层白玉台搭建而成,每层台面上都镶嵌着不同的星辰晶石,最高一层的“观星阁”中,摆放着一架由混沌精铁与先天水晶打造的“周天星斗仪”,仪上雕刻着三千六百颗星辰的位置,能实时映射洪荒星象的变化。

此时,星宿部的众星官已在星宿台下等候——负责观测北斗七星的“北斗星君”(由七名仙官组成,分别对应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掌管天狼星及周边灾星的“天狼星官”,守护紫微星的“紫微舍人”,以及记录星象变化的“星簿记官”。众星官见斗姆元君走来,皆躬身行礼:“参见部主!”

斗姆元君摆手,快步走上星宿台的第一层,沉声道:“方才鸿钧老师亲传谕旨,封神劫隐兆已现,昊天大人命我等即刻查探星象劫机,三日之内需出结果。此次任务关乎洪荒安危,容不得半分差错,诸位且随我上观星阁,一同推演星象。”

众星官闻言,皆面露凝重之色,紧随斗姆元君登上观星阁。观星阁内,周天星斗仪正散发着淡淡的蓝光,仪上的星辰晶石忽明忽暗,斗姆元君走到仪前,伸出右手,指尖凝聚起一缕先天星光,轻轻点在仪中心的“太极印”上。

“嗡——”

周天星斗仪骤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仪上的三千六百颗星辰晶石瞬间亮起,与洪荒夜空中的星辰遥相呼应。斗姆元君闭起双眼,神识顺着星光延伸至洪荒星空,仔细感应每一颗星辰的气息。北斗星君中的天枢星君则手持一柄“量天尺”,在仪旁记录着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口中喃喃道:“奇怪,往日北斗七星的位置从未有过偏移,今日天枢星竟比昨日偏了半分,天权星的光芒也弱了些许。”

天狼星官紧盯着仪上代表天狼星的暗红色晶石,眉头紧锁:“部主,您看!天狼星旁的那颗暗星,往日只是微弱的光点,今日竟亮了不少,还散发出淡淡的灰气,这莫非就是劫气的征兆?”

斗姆元君睁开双眼,目光落在那颗暗星上,指尖再次凝聚星光,探向暗星。当星光触碰到暗星的瞬间,斗姆元君的脸色骤变,她猛地收回手,沉声道:“这颗暗星蕴含的劫气极为浓郁,且与洪荒人族的气运相连。若我每猜错,此星便是封神劫的劫机源头之一,它的亮度每增加一分,劫气便会更盛一分。”

紫微舍人则盯着代表紫微星的紫色晶石,担忧地说道:“部主,紫微星被一层灰气笼罩,光芒黯淡,这意味着人族气运正被劫气侵蚀。若不能及时化解,待灰气彻底覆盖紫微星,人族或将陷入危难之中。”

斗姆元君点头,转身对众星官道:“看来封神劫的劫机已开始显现,仅凭周天星斗仪还不足以完全推演劫数走向。北斗星君,你们即刻前往洪荒北极之地的‘北斗崖’,布下‘北斗困劫阵’,以北斗七星的力量暂时压制劫气扩散;天狼星官,你率部众驻守星宿台,密切关注天狼星旁暗星的变化,每一个时辰记录一次;紫微舍人,你随我去天庭的‘气运殿’,调取人族气运的详细记录,结合星象进一步推演;星簿记官,你需将今日的星象变化详细记录,整理成册,以便后续查阅。”

“遵部主令!”众星官齐声应和,随后各自领命离去。北斗星君七人即刻取出各自的本命法宝——天枢星君的“天枢剑”、天璇星君的“天璇镜”、天玑星君的“天玑印”等,化作七道流光,朝着洪荒北极飞去;天狼星官则召集了二十名星宿部的兵士,在星宿台周围布下“星光阵”,加强对暗星的监控;紫微舍人则紧随斗姆元君,前往气运殿。

四、气运殿查因,初窥劫机踪

天庭的气运殿位于玉阙宫的西侧,殿内供奉着一面由先天息壤与九天神铁打造的“洪荒气运镜”,镜中能映照出洪荒各族的气运变化。殿外由两名“气运卫士”守护,他们身着刻有气运纹路的铠甲,手中持有“镇运戈”,能驱散靠近殿宇的邪祟之气。

斗姆元君与紫微舍人来到气运殿外,出示了昊天亲赐的“调令符”,两名气运卫士躬身行礼,推开了殿门。殿内光线昏暗,唯有中央的洪荒气运镜散发着柔和的白光,镜面上浮现出洪荒大陆的全貌——东方的人族聚居地闪烁着淡紫色的气运光团,西方的妖族领地(此时妖族虽经巫妖劫重创,仍有部分残余势力)散发着暗红色光团,南方的巫族遗迹(祖巫玄冥等人虽随龙宇,但仍有部分巫族后裔)则萦绕着土黄色光团。

斗姆元君走到气运镜前,伸出右手,按在镜面上,沉声道:“显人族气运详图。”

话音刚落,气运镜上的画面骤然变化,聚焦到东方人族聚居地——画面中,夏朝的都城“阳城”上空,人族气运光团最为浓郁,但光团边缘已出现了细微的裂痕,一缕缕灰气正从裂痕中渗入;而在阳城以西的“商族”聚居地,光团虽不如阳城浓郁,却异常稳定,且隐隐有增长之势;最西侧的“周族”聚居地,光团微弱,却散发着一丝生机。

紫微舍人凑近镜面,指着阳城上空的裂痕道:“部主,夏朝的气运光团出现裂痕,且有劫气渗入,这与紫微星被灰气笼罩的景象相呼应。看来封神劫的劫机,最先影响的便是夏朝的气运。”

斗姆元君点头,继续道:“显星象与气运关联图。”

气运镜再次变化,镜面上半部分浮现出洪荒星象,下半部分则是各族气运光团。画面中,天狼星旁的暗星与夏朝的气运光团之间,竟有一缕淡淡的灰线相连,暗星每亮一分,灰线便粗一分,夏朝气运光团上的裂痕也随之扩大一分。

“果然如此!”斗姆元君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颗暗星的劫气正是通过这缕灰线,侵蚀夏朝的气运。而夏朝作为当前人族的正统,其气运受损,必然会引发人族内部的动荡,进而波及整个洪荒,这便是封神劫的开端。”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再看商族与周族的气运——商族气运稳定增长,周族气运虽弱却有生机,这意味着在封神劫中,人族的正统或将发生更迭。而星象中紫微星被灰气笼罩,正是人族气运更迭的预兆。”

紫微舍人皱眉道:“部主,若夏朝气运受损,引发人族动荡,会不会加速封神劫的爆发?我们是否需要即刻告知昊天大人,让他派人去夏朝协助稳定气运?”

斗姆元君摇头,沉声道:“不可。鸿钧老师与昊天大人皆言封神劫乃天数使然,若强行干预,只会适得其反,让劫气更为狂暴。我们当前的任务是查探劫机源头,而非干预劫数走向。待三日之后,我们将星象与气运的关联结果上报给昊天大人,由他与鸿钧老师定夺后续对策。”

说罢,斗姆元君取出一卷由先天蚕丝织成的“记录帛”,将气运镜中看到的景象与星象关联一一记录下来,随后对紫微舍人道:“今日的查探已颇有收获,我们先回星宿台,看看北斗星君与天狼星官那边的情况如何。”

紫微舍人点头,与斗姆元君一同离开气运殿,朝着星宿台走去。此时,洪荒的夜空已完全暗下,星宿台上的周天星斗仪依旧散发着光芒,天狼星官正手持记录册,仔细记录着暗星的变化;而远在洪荒北极的北斗崖,北斗七星君已布下北斗困劫阵,阵中七道星光冲天而起,与夜空中的北斗七星相连,暂时压制住了劫气的扩散。

五、三日查探终,报于昊天前

时间飞逝,三日的期限转瞬即至。这三日里,星宿部众仙官各司其职,未曾有片刻懈怠——北斗星君每日都会传回北斗困劫阵的情况,言劫气虽仍在缓慢扩散,但阵法已成功将其控制在北极区域,未波及其他地方;天狼星官每一个时辰都会记录暗星的亮度变化,发现暗星的亮度每日都会增加一成,灰气也愈发浓郁;斗姆元君与紫微舍人则多次前往气运殿,结合星象变化,进一步推演劫机走向,确认了暗星与夏朝气运的关联,以及人族正统更迭的预兆。

第三日清晨,斗姆元君将所有查探结果整理成册,制成一本名为《封神劫星象初探》的典籍,随后带着典籍前往凌霄殿,面见昊天。此时,凌霄殿内已聚集了瑶池、闻仲、比干等人,众人皆在等候星宿部的查探结果。

斗姆元君走进凌霄殿,躬身行礼:“启禀昊天大人,星宿部已完成星象查探,现将结果呈上。”说罢,她将《封神劫星象初探》递到昊天面前。

昊天接过典籍,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便是周天星斗仪映射的星象图,图中详细标注了北斗七星的偏移角度、天狼星旁暗星的位置及亮度变化,还有紫微星被灰气笼罩的景象。他仔细翻阅着典籍,时不时点头,待看到“暗星劫气侵蚀夏朝气运,人族正统或将更迭”这一段时,眉头微微皱起。

片刻后,昊天合上典籍,抬头看向斗姆元君,沉声道:“斗姆元君,你详细说说,这颗暗星的劫气究竟源自何处?夏朝气运受损,后续会引发哪些变故?”

斗姆元君躬身道:“回大人,经星宿部反复推演,这颗暗星的劫气源自洪荒深处的‘混沌裂隙’——当年龙汉初劫时,三族厮杀撕裂了洪荒空间,形成了这处裂隙,劫气便从裂隙中逸出,凝聚成暗星。如今暗星苏醒,劫气开始侵蚀洪荒各族的气运,而夏朝作为当前人族正统,气运最为浓郁,自然成为劫气首要侵蚀的目标。”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若夏朝气运持续受损,阳城上空的气运光团裂痕将不断扩大,最终导致夏朝国力衰退,内部出现内乱;而商族与周族的气运则会趁机增长,尤其是商族,或将在不久后崛起,与夏朝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更令人忧心的是,暗星劫气不仅侵蚀人族气运,还会顺着洪荒灵脉扩散至妖、仙两界——那些本就因龙汉、巫妖两劫心怀怨念的妖仙,一旦被劫气蛊惑,便会滋生祸乱之心,届时洪荒各地恐将爆发仙妖冲突,为封神劫埋下更大隐患。”

话音未落,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星宿部的星簿记官手持一卷星象记录册,神色慌张地闯入凌霄殿:“启禀昊天大人、斗姆部主!方才星宿台监测到,天狼星旁的暗星突然爆发出一缕灰气,直奔夏朝都城阳城方向而去,与此同时,阳城上空的人族气运光团,裂痕又扩大了半分!”

斗姆元君闻言,脸色骤变:“竟来得如此之快!这缕灰气定是劫气凝聚而成,若落入阳城,恐会直接影响夏朝君臣心智,加速内乱爆发。”

昊天手指轻轻敲击着御座扶手,目光沉凝如渊。他虽未亲历龙汉、巫妖两劫,却从鸿钧口中听闻过劫数爆发时的惨烈景象——生灵涂炭、山河破碎,如今封神劫的阴影已悄然笼罩,容不得他有半分迟疑。“比干,”昊天忽然开口,目光转向掌管文书典籍的文曲星,“你即刻前往文书库,调取夏朝近百年的朝政记录、宗室纷争卷宗,结合星宿部的星象推演,分析夏朝最可能因何引发内乱,半个时辰后向我汇报。”

比干躬身领命:“臣遵旨!”说罢,他快步退出凌霄殿,袍角翻飞间,尽显急切。

“闻仲,”昊天又将目光投向雷部正神,“你率雷部三千兵士,即刻前往夏朝与商族交界的‘黎山关’驻守。若阳城出现内乱,需第一时间封锁关卡,防止战乱蔓延至商族领地——商族气运正盛,若被战乱波及,恐会打乱劫数走向,引发更不可控的后果。切记,只可防御,不可主动介入人族纷争,一切需遵天数而行。”

闻仲手持金鞭,沉声应道:“末将遵令!定当守住黎山关,不让战乱扩散!”说罢,他转身大步离去,殿外很快传来召集雷部兵士的号角声。

瑶池见昊天分派完任务,轻声道:“师兄,我已命丹药房加快炼制清心丹,方才又让人取了三百年份的‘凝神草’加入丹方,可增强丹药抵御劫气的功效。待丹药炼成,便派人送往星宿台、黎山关,以及夏朝周边的修仙宗门,助他们抵御劫气侵蚀。”

昊天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暖意。自鸿蒙初开相伴至今,瑶池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将一切安排妥当。他看向斗姆元君,语气稍缓:“斗姆元君,星宿部接下来的任务更为关键。你需命天狼星官加强对暗星的监控,每半个时辰记录一次暗星亮度与灰气扩散方向;北斗星君继续稳固北斗困劫阵,若阵中劫气有异动,需第一时间上报;另外,你亲自率领紫微舍人,每日前往气运殿观测人族气运变化,绘制‘气运波动图’,务必找出劫气侵蚀的规律——只有掌握规律,才能在后续应对中占据主动。”

“臣遵旨!”斗姆元君躬身应道,心中对昊天的部署愈发敬佩。昊天虽年轻,却有着远超同龄仙者的沉稳与远见,总能在复杂的局势中,抓住最核心的要害。

此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比干手持一卷卷宗快步返回:“启禀昊天大人,臣已查完夏朝近百年卷宗。夏朝自启帝晚年起,宗室子弟便因争夺继承权结党营私,如今在位的启帝之子太康,沉迷狩猎,荒废朝政,朝中大权被太康的五位弟弟掌控,五人各怀异心,早已暗中培养势力。若暗星劫气落入阳城,定会先蛊惑五位王叔,引发宗室内乱;而太康沉迷享乐,恐难平定内乱,届时夏朝国力将一落千丈,商族便可趁机崛起。”

昊天接过卷宗,快速翻阅着其中记录的宗室纷争细节,眉头皱得更紧:“果然如此。太康荒废朝政,宗室离心,本就是夏朝的隐患,如今再被劫气蛊惑,内乱已成定局。”他合上卷宗,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沉声道:“封神劫的序幕已拉开,接下来的日子,诸位需打起十二分精神,各司其职,不可有半分懈怠。斗姆元君,你将星宿部的查探结果与比干整理的夏朝卷宗,一同送往紫霄宫,呈给鸿钧老师,听候老师进一步谕旨。”

“臣遵旨!”斗姆元君接过卷宗,躬身应道。

待众人离去后,凌霄殿内只剩下昊天与瑶池二人。昊天走到殿外,望着远处缭绕的气运祥云,祥云边缘已隐约可见淡淡的灰气。他伸出手,指尖触碰着空气中稀薄的劫气,心中暗道:“鸿钧老师说,封神劫或将令洪荒根基动摇,如今看来,此言非虚。我虽为天庭之主,却也只能遵天数而行,只愿此次劫数过后,洪荒能寻得一条新生之路。”

瑶池走到他身旁,轻声道:“师兄,不必过于忧心。道尊龙宇大人早已在洪荒布下暗手,鸿蒙宗的玄空长老与源初七子也在暗中守护人族,有他们在,封神劫未必不能平稳度过。”

昊天转头看向瑶池,眼中闪过一丝释然:“你说得对,有龙宇大人与鸿蒙宗相助,我们更应守住天庭,为洪荒撑起一道屏障。走吧,我们去丹药房看看清心丹的炼制进度,也好让前线的仙兵与各族早日用上。”

二人并肩走下凌霄殿的玉阶,晨光透过云层洒在他们身上,为这凝重的备战时刻,添上了一抹微弱却坚定的希望。而此刻的星宿台,周天星斗仪依旧闪烁着光芒,斗姆元君正率领星官们绘制气运波动图;黎山关前,闻仲已率领雷部兵士布下防御阵;阳城上空,那缕从暗星而来的灰气,正悄然融入都城的云层之中——封神劫的齿轮,已开始缓缓转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