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 第139章 上春晚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第139章 上春晚

作者:江州小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22:12:43

搞定完公司安排之后,王轩依旧在做电影后期制作,工作不知时,一转眼就到腊月三十了。

表舅照旧邀请王轩去他家过年,王轩依旧婉拒了,今年还有正当理由,参加春晚。

王轩的节目是在中后期,大概要到十点多,王轩大概得提前三个小时动身,这会儿央视演播厅在西三环,而王轩住的四合院在二环内,到春晚现场得十多公里。

王轩来到春晚后场处,一眼望去好多熟面孔,港台的有周结论,莫文为和齐琴。

大陆的也有很多熟面孔,比如赵遮天,黄易,蒋琴琴,程好。

别问为啥全是女明星,主要是男明星王轩也不认识几个,名气大,资历够的都有独立化妆间,比如赵奔山。

当然,王轩虽然人气够高,热度够大,但王轩依旧只能站走廊等着,见到人来人往都是微笑面对。

别说王轩了,赵遮天这会儿也在那儿站着个呢。

毕竟今年大佬太多了,不仅有赵大爷,还有六老师,新年致辞的还是航天英雄。

当然还有个大佬,王轩不能提,这还是王轩在演出名单上看到的,一开始王轩还有点怀疑名单是不是搞错了,王轩还特意到处溜达,还真遇到了本人。

王轩是一秒乖巧打招呼。希望能留个好印象。

没一会儿,范小胖也到了,王轩也是终于有个熟人可以聊天了,王轩还没开口,范小胖说道:“你怎么来这么早,怎么也没提前和我打声招呼。”

“我来的还早啊,你看看时间,我到的时候,春晚已经开播了,你的节目怎么换到了第三十一,而且你的演唱歌曲怎么也换了。”

“我也搞不清是什么原因,据说是《亲爱的那不是爱情》不适合春晚舞台,最后换成了首歌,排序也换了。”

今年的语言类作品除了赵大爷的《送水工》让观众从头笑到尾外,其他的语言类就不太行了。

怎么说呢,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好像天生与春晚不和,今年郭得钢师父侯老先生的节目除了形式热闹点,内容“太应景”,包袱老套了,像是为了凑热闹而写的。

笑点不新鲜,有点“数来宝”味道。

后世的岳云碰同样也不太行。一个是老郭师父,一个是老郭徒弟,都证明了相声确实不适合春晚舞台,过于正经,不好笑。

冯大爷的小品《让一让,生活真美好》,依旧稳健,表演很熟练,主题正能量,但包袱被批“太健康”,笑点不够狠, “笑过就忘”。

前面的几个节目过去得有些寡淡。

无论是冯大爷的相声,还是郭斯坦、郭俊杰的小品,都引不起观众太多的笑声。

客厅里的电视声成了背景音,观众不是在嗑瓜子,就是随口聊家常,偶尔笑一声,也很快就散掉。

就在这时,主持人的声音骤然响起:

“下面,请欣赏王轩带来的歌曲——《兰亭序》。”

舞台灯光骤然暗下

大屏幕上缓缓浮现出宣纸的质感,墨迹一点点蔓延开来,化作“兰亭序”三个行草大字。

伴奏前奏响起时,一位身着素衣的舞者缓步上台,手执狼毫,在地屏上写下流转的字迹。

每一次笔锋的顿挫,都与乐声的节拍呼应。

当镜头拉近,舞台中央骤然亮起一束冷白光,王轩缓步走出。

舞台布景极简,没有繁杂的彩灯,而是背后一整面巨大的水墨屏风。

墨迹在屏幕上缓缓晕开,宛如一笔笔书写的卷轴,映衬着他手中那支古风麦克。

乐声起,古筝与钢琴交织。台下观众原本还在窃窃私语,可随着他第一句清亮的吟唱,整个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就在副歌前,舞台两侧缓缓升起两条由纱幔与灯光构成的“墨龙”,蜿蜒盘旋于半空。

伴舞者不是热闹的群舞,而是四位身着素衣的舞者,他们手持毛笔形道具,在舞台地屏上留下巨大的书法轨迹,仿佛兰亭修禊时的挥毫泼墨。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怔住了。

2004年的春晚,他们已经习惯了热闹的歌舞与小品,可这种既空灵又厚重的华夏风表演前所未见。

王轩唱到**时,舞台背景赫然显现出“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古文片段,墨迹飞舞,屏幕中央缓缓浮现一幅虚拟的《兰亭序》真迹卷轴,仿佛在亿万人注视下被重新展开。

此刻,观众席中爆发出一阵掌声,不是那种被主持人带动的礼貌回应,而是真心的震撼与激动。

京城,某户人家里,一家人原本边看边聊。

老人嫌小品没意思,年轻人早就低头摆弄手机。

可当《兰亭序》的旋律响起时,屋里逐渐安静下来。

“这是谁啊?怎么以前没见过?”老人眯着眼,忽然点头:“这歌……有味道,不像那些吵吵闹闹的。”

客厅里的年轻姑娘甚至放下手里的手机,目不转睛盯着屏幕,低声自语:“好听,又是中国风,爷爷,电视上演唱的是王轩,也是我的偶像,他唱歌可好听了。”

南方某工地的简易宿舍,十几号人围着一台老彩电。

前面的小品大家都笑不出来,只能闷头啃瓜子。

可王轩的歌声一出,原本吵闹的屋子静得出奇。

一个工人咽下嗓子眼的瓜子壳,忍不住说:“这小伙子唱得好啊,有点味儿。”

另一个人接话:“不像是春晚那种正儿八经的老腔调,这歌……新鲜!”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墨龙与书法同时定格,舞台上只剩王轩独立其中,衣襟微动,神情沉静。

那一刻,他不仅唱完了一首歌,更像是把中国风第一次真正推到了全国观众面前。

舞台的灯光渐渐熄下,《兰亭序》的最后一个回声还在大厅回荡。

王轩退场时,掌声与喝彩声依旧追逐着他。

候场区的空气明显轻松许多,不像舞台上那般紧绷。他刚摘下耳返,肩头就被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看,居然是周结论,网传不是说结论私底下很闷嘛,不主动找人聊天,遇到王轩这不就挺主动。

这或许就是惺惺相惜,可能刚才听到王轩的歌声时,周结论会有一种活在王轩的阴影里的感觉。

结论穿着随性的夹克,嘴角挂着他标志性的笑,眼神里却带着认真。

“兄弟,刚那首歌——不错哦。”周结论竖起大拇指,“我听着就像在看一幅画。中国风能唱成这样,你走在很前头啊。”

王轩被他这句话逗得一笑,略带调侃回道:“你这话说得,我不过是借了古风的势罢了,称不上是先行者,和你一样,是同路人。”

周杰伦摇头:“不一样不一样。你的编曲更讲究那种气韵,听着很‘雅’。我这边多半是和方文山搭,文山写词,能把中国古典意境写进歌里。还有,我觉得——你要是跟他聊,绝对会擦出火花。”

王轩眼睛一亮,半真半假地笑道:“那我是不是得托你引荐一下?”

“没问题啊。”周结论笑容更开了些,语气轻松却真诚,“文山这人怪,喜欢跟懂古文、懂感觉的人聊。你这首《兰亭序》,我敢说他听了肯定兴奋得不行。他最爱这种有典故、有画面的作品。”

两人对视一笑,气氛一下子熟络起来。王

轩也不吝夸赞:“其实我也一直在听你的歌,特别是你那些融合了古典元素的作品,敢想敢做。这么早就敢把嘻哈、R&b跟古风混在一起,你是真有胆。”

周结论撇撇嘴,故作谦虚:“我就是玩儿嘛,喜欢各种尝试,大家能接受算我运气好。”

顿了顿,他目光一转,带点认真,“不过看你刚才那气场,我心里也在想——这家伙,未来在乐坛绝对有你的一席之地。”

王轩哈哈一笑,伸手与他击掌:“那咱们就互相期待吧。”

候场区的灯光并不耀眼,可两人之间的对话,却像暗处点燃的火星。

一个是开始红遍亚洲的台湾小天王,一个是今年强力崛起的后起之秀,两人的对话不仅是惺惺相惜,更像是华夏乐坛未来的预兆。

等到范小胖下台已经是快到凌晨了,范小胖也没必要去打扰父母睡觉了,高媛媛这会儿应该在自己睡了。

而番茄孤儿王轩,也只能抱着范小胖过年了。该不说不说,还挺暖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