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号的能量护盾在穿越星尘带时,表面突然泛起蓝紫色的火花。那些火花落地后并未熄灭,反而在舱板上烧出螺旋状的刻痕——刻痕边缘的金属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湮灭,留下虚无的黑色痕迹。
“反物质辐射正在穿透护盾。”冷轩的校准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银液在屏幕上凝成破碎的星图,“前方五十万公里就是反物质星系的‘湮灭边界’,那里的空间密度是暗物质星云的七倍。我们的钛合金外壳会在接触反物质的瞬间产生连锁反应,就像点燃的火药桶。”他调出防护罩的能量曲线,曲线正以每秒3%的速度下滑,“现有的防护力场只能维持17分钟,必须在那之前找到隔离场的核心材料。”
林小夏的《无限可能性图谱》突然剧烈震颤,封面上的水晶笔开始疯狂旋转,在漆黑的书页上划出正负交织的符号。当她按住笔尖时,那些符号突然升空,在舱内组成旋转的光环——光环中心浮现出半透明的影像:湮灭文明的工匠正在锻造一种双色金属,金属的左侧泛着正物质的暖光,右侧流动着反物质的冷焰,两种物质在金属内部形成永恒的漩涡。
“这是‘平衡之秤’。”她指着影像中悬浮的金属,《无限可能性图谱》自动翻到新的一页,页边渗出银色的液滴,“图谱解析出湮灭文明的核心技术:他们能将正物质与反物质封存在同一块合金里,但需要‘时空张力场’作为容器。这些液滴是‘张力结晶’,能暂时稳定反物质的活性,就像给火焰盖上透气的盖子。”她将一滴结晶滴在舱板的黑色刻痕上,湮灭的痕迹竟开始缓慢回缩,“但结晶的效力只有十分钟,需要不断补充。”
树灵的生命树突然垂下所有枝条,叶片背面浮现出淡金色的脉络。她的根须深深扎入飞船的能量管道,管道中流淌的反物质辐射被根须过滤后,竟化作金色的粉末落在地面。“生命树的脉络能吸收反物质的湮灭能量。”她拾起一把金粉,粉末在掌心聚成小小的光球,“这些是‘中和光尘’,可以与反物质产生共振,让两者暂时处于稳定状态。但需要冷轩校准仪的银液作为催化剂,否则光尘会在接触反物质后的五秒内爆炸。”
风泉的液态金属突然分裂成两半,一半保持着银色的光泽,另一半却化作深邃的黑色。当他将双手合十时,两种颜色的金属在掌心旋转成太极状的漩涡,漩涡中心迸发出白色的光粒。“湮灭文明曾用硅基金属制作过平衡之秤的容器。”他的身体表面浮现出正负电荷的纹路,“我的金属能同时模拟正物质与反物质的属性,但每维持一分钟平衡,就会消耗树灵两片叶子的光尘。而且在反物质星系的中心,金属的稳定性会下降——每靠近核心一公里,平衡状态就缩短30秒。”
第七十三号实验体的虚拟影像突然在光尘中重组,影像上的数据流正在分解成湮灭文明的方程式:“平衡之秤的核心是‘零号元素’,这种元素同时拥有正负电荷,却不会相互湮灭。它藏在反物质星系的‘双生恒星’中间——那两颗恒星一颗由正物质构成,一颗由反物质构成,它们的引力场交汇处形成天然的时空张力场,是零号元素唯一的稳定区。”影像突然闪烁起来,数据流开始紊乱,“但双生恒星正在相互靠近,每过十分钟,稳定区就会缩小半径五十米。按照这个速度,两小时后零号元素会彻底湮灭。”
当自由号穿过湮灭边界时,整艘飞船突然失重。林小夏发现贴在舷窗上的张力结晶正在融化,窗外的星空呈现出诡异的双色——左半边是燃烧的橙红色,右半边是凝固的墨蓝色,两种颜色的交界处闪烁着白色的火花,像宇宙被撕开的裂缝。
“那就是双生恒星!”她指着裂缝中心的光点,《无限可能性图谱》上的符号突然连成锁链,“看,稳定区周围环绕着反物质构成的小行星带,那些小行星会周期性喷发‘湮灭射线’,射线经过的地方连光都会被吞噬。下一次喷发还有13分钟,我们必须在那之前进入稳定区。”她突然按住跳动的书页,“图谱显示小行星带里藏着湮灭文明的遗迹,遗迹里有‘张力引擎’的碎片——那是唯一能在稳定区自由移动的设备。”
冷轩的校准仪突然与双生恒星产生共鸣,银液在屏幕上凝成三维的引力模型。他将树灵的中和光尘倒入校准仪,银液瞬间变成金银交织的双色液体:“我计算出小行星带的安全航道了。但需要风泉的金属作为导体,把校准仪的信号传输给飞船引擎——反物质会干扰电子信号,只有同时具备正负属性的物质才能传导。”他指向模型中闪烁的绿点,“那里有块直径三百米的陨石,上面残留着张力引擎的能量反应,我们可以在陨石背面躲避湮灭射线。”
风泉的双手突然化作金属线缆,一端连接校准仪,一端接入飞船的引擎接口。当正负金属在线缆中流动时,飞船的外壳突然浮现出与双生恒星相同的双色纹路:“我正在同步引擎与稳定区的频率。”他的金属表面不断闪过火花,“但反物质恒星的引力正在拉扯我的金属,每前进一百米,就会流失5%的正物质属性——如果正物质耗尽,我会彻底变成反物质,到时候连树灵的光尘都救不了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