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 > 第165章 【生死决战篇】赤霄遗刃

【一:骊陵残汞,断墓藏锋】

骊山的雪下了三天三夜,落在始皇陵崩塌的封土堆上,却融不透那层从地缝里渗出来的寒意。

巴清拄着一根青铜杖站在墓道入口,右眼的纱布已经被汞液浸成暗银色 —— 十五日前她在巫山祭坛剜去左眼,以血为引平息九鼎阵的反噬,如今仅剩的右眼也常被模糊光影侵扰,唯有鼻尖那股挥之不去的金属腥气,能让她清晰感知到陵寝深处的汞河异动。

“夫人,再往前便是核心墓室了,汞气浓度已超寻常三倍,墨氏的防毒囊撑不过半个时辰。” 身后的墨丁捧着一个铜匣,声音裹在面罩里,闷得发颤。这墨家匠人是机关城仅存的遗脉,自 墨者叛离后便一直追随巴清,此刻他掌心里的铜匣正微微发烫,里面装着三块从骊山崩裂处寻回的九鼎残片,残片上的殷商铭文正随着陵内的震动,发出细碎的银辉。

巴清没有回头,只是抬手按住腰间的赤霄剑。剑鞘里传来的不是熟悉的温热,而是一种近乎躁动的震颤,像有活物在剑脊下拱动,要挣脱束缚。

“必须进去。”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李斯伏诛前曾在汞液里下过咒符,如今陵内汞河倒灌,若不及时用赤霄剑的龙气镇压,不出三日,整个关中都会变成汞毒禁区。”

说罢,她撩起衣摆,从靴筒里摸出一个小玉瓶,倒出三粒暗红色的丹丸 —— 这是 136 章时她饮汞毒激发潜能后,巫医用残余汞液炼制的 “避汞丹”,能暂时压制汞气侵入脏腑。她自己吞了一粒,剩下的两粒递给墨丁:“你在墓室入口守着,若我半个时辰不出来,便将九鼎残片投入汞河,启动墨家的‘地脉锁’机关。”

墨丁接过丹丸,指尖触到巴清的手,只觉一片冰凉 —— 自献目之后,这位曾经能在矿洞里徒手抓汞珠的女子,体温便越来越低,仿佛身体里的血气正被某种力量抽走。他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见巴清已经转身,青铜杖在断裂的墓道石砖上一点,发出清脆的回响,像在应和剑鞘里的震颤。

墓道里弥漫着淡蓝色的汞雾,能见度不足三尺。巴清凭着右眼的模糊光影和对汞气的感知,一步步向核心墓室走去。石砖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银色结晶,那是汞液蒸发后凝结的汞齐,踩在上面会发出细碎的 “咯吱” 声,像是无数细小的虫豸在脚下蠕动。

越往里走,赤霄剑的躁动越明显。剑鞘上的饕餮纹开始发光,银红色的纹路顺着巴清的手腕往上爬,像是要钻进她的血脉里。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剑身里的蛟龙精魄正在与陵内的某种东西共鸣 —— 不是汞河,而是比汞河更古老、更诡异的力量。

突然,青铜杖的杖尖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巴清停下脚步,右眼的光影渐渐清晰:那是一块巨大的青铜板,上面刻满了殷商时期的人牲献祭图,正是她主持汞河灌注仪式时见过的 “镇陵板”。可此刻,青铜板已经从中间断裂,裂缝里渗出黑色的汞液,像一道凝固的血痕。

而在青铜板的另一侧,便是核心墓室的入口。那里的汞雾已经浓到发黑,隐约能看见一道银色的 “河流” 在墓室中央蜿蜒 —— 那是骊山崩裂后,从地宫深处涌出来的汞河,此刻正顺着断裂的墓顶,不断往下滴落汞珠,每一滴落在石地上,都会溅起细小的银色水花。

巴清深吸一口气,握住赤霄剑的剑柄,缓缓拔出剑鞘。

剑光出鞘的瞬间,整个墓室突然亮了起来。赤霄剑的剑身泛着银红色的光,饕餮纹在剑身上流转,像活过来的凶兽。可就在剑完全拔出的刹那,剑身突然剧烈震颤起来,剑刃上的光芒骤缩,竟有细密的银色汞珠从剑缝里渗出来,顺着剑刃往下滑,在剑尖凝成一滴,悬而不落。

“怎么回事?” 巴清皱眉,试图用意念安抚剑身里的蛟龙精魄。以往只要她运起殷商巫纹,剑便会乖乖听话,可此刻,掌心的巫纹刚亮起,剑身的震颤反而更剧烈,剑刃甚至开始往一侧弯折,像是被某种力量强行拉扯。

就在这时,墓室深处传来一声低鸣。

那不是汞河流动的声音,也不是石砖断裂的声音,而是一种类似青铜鼎共鸣的低沉声响,从汞河尽头的那座残破的棺椁方向传来。巴清眯起右眼,模糊光影中,她看见棺椁旁散落着七块九鼎残片,残片上的铭文正发出刺眼的银辉,与赤霄剑的光芒遥相呼应,而残片之间的汞液,正形成一个个顺时针旋转的小旋涡,像是在绘制某种阵法。

“是九鼎的力量……” 巴清心头一沉。她终于明白,赤霄剑的躁动不是因为汞毒,而是因为这些九鼎残片 ——始皇获得的殷商镇国鼎,骊山崩塌时碎裂成数十片,如今散落在陵内的残片,正通过汞液传递某种信号,要将赤霄剑里的蛟龙精魄吸走。

她握紧剑柄,转身想退出去,却发现身后的墓道已经被汞雾堵住,青铜杖在雾中试探,竟触到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 墨丁说的 “地脉锁” 机关还没启动,这屏障显然是九鼎残片布下的,要将她困在墓室里。

剑身的震颤越来越剧烈,剑刃上的汞珠越渗越多,已经在剑柄处积成了一小滩。巴清能感觉到,剑身里的蛟龙精魄正在被一点点抽离,剑的重量在减轻,光芒也越来越暗,唯有剑刃上的饕餮纹,还在顽强地闪烁着银红色的光,像是在做最后的抵抗。

突然,汞河尽头的棺椁发出一声巨响,棺盖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掀开,里面涌出一股黑色的雾气 —— 那不是汞雾,而是一种带着腐朽气息的阴雾,雾中隐约能看见无数模糊的人影,像是被封印在棺椁里的亡灵,此刻正随着九鼎残片的共鸣,缓缓苏醒。

“不好!” 巴清心头一紧,她想起祭天时,鼎阵里浮现的亡灵幻象 —— 这些棺椁里的亡灵,恐怕是始皇为了守护陵寝,用殷商血祭之术封印的六国贵族魂魄,如今被九鼎残片的力量唤醒,若让它们冲出墓室,后果不堪设想。

她不再犹豫,举起赤霄剑,朝着棺椁的方向挥去。按照以往的经验,剑刃劈出的龙气会化作一道银红色的光刃,斩碎阴雾和亡灵。可这一次,剑刃刚挥到半空,剑身突然 “嗡” 的一声,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拽了一下,竟硬生生停在半空,然后猛地向后弯折 ——

“咔嚓!”

清脆的断裂声在空旷的墓室里回荡,比骊山崩塌时的巨响更让人心悸。

巴清只觉得手心一轻,紧接着一股灼热的气息顺着剑柄传来,她下意识地松开手,眼睁睁看着赤霄剑从剑脊处断裂成两截:上半截剑刃带着火星,像断了线的风筝,旋转着坠入下方的汞河,激起一片银色的水花;下半截剑柄则 “当啷” 一声落在石地上,在汞珠的映衬下,泛着惨淡的银光。

而那断裂的剑口处,正缓缓渗出一种银色的液体 —— 不是蛟龙血的暗红,不是汞齐的冷白,而是一种像月光般柔和的银色,顺着断口往下滴落,每一滴都带着细微的光晕,像泪一样,落在石地上,发出 “嗒、嗒” 的声响。

赤霄剑,自断于始皇陵前。

【二:剑鸣鼎和,龙魄归鼎】

墨丁在墓室入口守了不到一刻钟,就听见里面传来那声刺耳的断裂声。

他猛地站起来,铜匣里的九鼎残片震动得更厉害,上面的殷商铭文亮得刺眼,几乎要挣脱铜匣的束缚。他想冲进去,却被那道无形的屏障挡住 —— 这屏障比之前更坚固,青铜杖敲在上面,竟弹回细小的火星,像是撞上了烧红的铁块。

“夫人!夫人您怎么样?” 他对着墓室里大喊,声音裹在汞雾里,传进去不远就被吞噬。回应他的,只有陵寝深处传来的、越来越清晰的鼎鸣,以及一种类似龙吟的低沉嘶吼,像是有活物在汞河里挣扎。

墨丁急得满头大汗,手不自觉地摸向铜匣 —— 按照巴清的吩咐,若半个时辰不出来,便将九鼎残片投入汞河,启动 “地脉锁”。可现在才过去一刻钟,他不敢贸然行动,怕反而会害了巴清。

就在这时,他突然感觉到脚下的石砖开始震动。不是之前那种轻微的震颤,而是一种有规律的、越来越强烈的晃动,像是地脉深处有什么东西要钻出来。他低头一看,只见石缝里渗出的汞液开始往一个方向汇聚,形成细小的溪流,朝着墓室入口流来,溪流里的汞珠竟在自发地排列,像是在绘制某种图案。

“这是…… 墨家的‘水纹阵’?” 墨丁瞳孔一缩。这种阵法是墨家机关术里的 “地脉感应阵”,只有当周围存在强大的地脉力量时,汞液才会自发形成这样的图案。可此刻陵内的地脉力量,竟比机关城全盛时期还要强盛,这绝不是正常现象。

突然,墓室里的鼎鸣戛然而止。紧接着,一道银色的光芒从汞雾里射出来,穿透了那道无形的屏障,落在墨丁面前的石地上。那是一滴银色的液体,像珍珠般滚了几圈,然后停在铜匣下方 —— 正是从赤霄剑断口处渗出的汞泪。

汞泪刚一碰到铜匣,匣子里的九鼎残片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芒,残片上的殷商铭文像是活了过来,顺着铜匣的缝隙爬出来,与地上的汞泪连接在一起。墨丁只觉得掌心一阵灼热,铜匣竟开始发烫,里面的残片震动得越来越剧烈,像是要冲破铜匣,与陵内的其他残片汇合。

“不好,残片要失控了!” 墨丁急忙用另一只手按住铜匣,却发现掌心的墨家纹突然亮起 —— 这是机关城传承的 “控鼎纹”,能暂时压制九鼎残片的力量。可此刻,控鼎纹的光芒刚亮起,就被残片上的殷商铭文压制下去,他的掌心传来一阵刺痛,像是有无数细小的针在扎。

就在这时,墓室里传来巴清的声音。声音很微弱,却带着一种异样的平静:“墨丁,打开铜匣,将残片放在汞泪形成的图案上。”

墨丁一愣,下意识地反问:“夫人,您没事吧?赤霄剑……”

“剑已经断了。” 巴清的声音顿了顿,像是在平复情绪,“但这不是坏事,赤霄剑里的蛟龙精魄,本就是九鼎阵缺失的‘龙脉’,如今剑断魄归,正好能补全鼎阵的缺口。”

墨丁虽然不解,但还是按照巴清的吩咐,打开了铜匣。三块九鼎残片刚一接触空气,就 “嗖” 地一下飞了出去,落在地上的汞泪图案上。残片刚一落地,周围的汞液突然沸腾起来,无数银色的汞珠从石缝里涌出来,朝着残片汇聚,形成一个直径丈余的汞液圆盘。

圆盘中央,三块残片开始旋转,上面的殷商铭文与汞液里的图案呼应,形成一道银色的光柱,直冲墓顶。光柱穿透汞雾,照亮了整个墓室,墨丁终于透过雾隙,看到了里面的景象 ——

巴清站在汞河岸边,右手握着那半截赤霄剑柄,断口处的汞泪还在不断渗出,顺着她的手腕往下流,滴落在地上的汞液里。她的右眼紧闭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掌心的殷商巫纹亮得刺眼,正与光柱里的铭文呼应。而在她对面的汞河中央,七块九鼎残片正围着那半截坠入汞河的剑刃旋转,剑刃上的饕餮纹已经熄灭,唯有蛟龙精魄化作的银红色光点,正从剑刃里飘出来,融入九鼎残片的铭文里。

“原来如此……” 墨丁恍然大悟。重铸赤霄剑时,巴清特意将蛟龙血与汞液混合,就是为了让剑里的龙气能与九鼎残片共鸣。如今剑断魄归,蛟龙精魄正好能补全鼎阵的 “龙脉”,压制陵内失控的汞河和亡灵。

可就在这时,汞河中央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嘶吼。墨丁定睛一看,只见那半截剑刃里,竟钻出一道黑色的影子 —— 那是李斯伏诛前,藏在汞液里的咒符所化的怨灵,之前被赤霄剑的龙气压制,如今剑断魄散,怨灵终于挣脱了束缚,正朝着巴清的方向扑去。

“夫人小心!” 墨丁大喊,想冲进去帮忙,却被光柱挡住。

巴清似乎早有准备,她没有回头,只是将右手的半截剑柄猛地插入地上的汞液里。断口处的汞泪突然加速渗出,与地上的汞液融合,形成一道银色的屏障,挡住了怨灵的去路。同时,她左手的殷商巫纹猛地亮起,朝着光柱里的九鼎残片一挥:“鼎阵,起!”

话音刚落,光柱里的十块九鼎残片突然同时发出一声巨响,残片上的铭文汇聚成一道银色的锁链,缠住了那道黑色怨灵。怨灵发出凄厉的嘶吼,身体在锁链的缠绕下不断缩小,最终化作一缕黑烟,被吸入其中一块残片里。

怨灵被封印的瞬间,整个陵寝的震动突然停止。汞河不再倒灌,汞雾开始慢慢消散,墓道里的无形屏障也随之消失。墨丁终于能冲进墓室,他跑到巴清身边,只见她正弯腰捡起那半截赤霄剑柄,断口处的汞泪已经不再渗出,只剩下一道银色的痕迹,像是剑身上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夫人,您没事吧?” 墨丁看着巴清苍白的脸,忍不住问道。

巴清摇了摇头,将半截剑柄递给墨丁:“收好它。赤霄剑虽然断了,但剑柄里还残留着龙气,日后或许还有用。”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汞河中央的九鼎残片上,那些残片已经停止旋转,正静静地漂浮在汞液里,上面的铭文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像是完成了某种使命。

可就在这时,墨丁突然指着巴清的手腕,声音发颤:“夫人,您的手……”

巴清低头一看,只见自己的右手腕上,不知何时多了一道银色的纹路 —— 那纹路与赤霄剑断口处的痕迹一模一样,正随着她的呼吸,缓缓闪烁着微光。而她的掌心,殷商巫纹的颜色也变得暗淡,像是被某种力量消耗了太多。

“这是…… 汞泪的印记?” 她皱了皱眉,伸手想去擦,却发现那纹路像是长在皮肤里一样,擦不掉也抠不下来。

就在这时,汞河中央的一块九鼎残片突然发出一声轻响,残片上的铭文亮起,投射出一道银色的光影在墓顶 —— 那是一幅星轨图,图中的紫微星旁,有一颗新星正在缓缓升起,而新星的位置,正好对着西南方向的巫山。

“这是…… 天道星轨?” 墨丁惊呼,他曾在墨家的古籍里见过类似的星图,据说这是预示天下气运变动的 “天衍图”。

巴清看着那幅星轨图,右眼的模糊光影突然清晰起来。她仿佛看到了巫山深处的景象:那里的汞雾正在消散,三座隐藏的青铜鼎正缓缓升起,鼎身上的铭文与陵内的残片呼应,形成一道跨越千里的光柱。

“原来,赤霄剑的自断,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巴清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释然,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九鼎阵的缺口已经补全,接下来,该去巫山了。”

【三:汞泪谶语,银纹示警】

离开始皇陵时,天已经亮了。

雪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骊山的封土堆上,将那些残留的汞雾染成了淡金色。巴清坐在一辆墨氏特制的马车里,车壁上涂着厚厚的铅粉,能隔绝外界的汞气。她靠在车壁上,闭着右眼,左手轻轻抚摸着手腕上的银色纹路 —— 那纹路自从在陵内出现后,就一直带着微弱的热度,像是有生命一样,随着她的脉搏跳动。

墨丁坐在对面,手里捧着那个装着半截赤霄剑柄的铜匣,神色有些凝重:“夫人,刚才在陵外,我检测了那些从剑上渗出的汞泪,发现里面含有一种从未见过的物质,既不是普通的汞齐,也不是蛟龙血,反而像是…… 殷商时期的‘鼎汞’。”

“鼎汞?” 巴清睁开右眼,目光落在墨丁手里的铜匣上。她曾主持汞河灌注仪式时,听巫医提起过这种物质 —— 据说九鼎在铸造时,曾融入过来自天外的 “星汞”,这种汞液能与地脉共鸣,甚至能预测未来,被称为 “鼎汞”。可这种物质早在殷商末年就已失传,没想到竟会出现在赤霄剑的断口处。

“没错。” 墨丁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青铜盘,盘子里盛着一滴银色的汞泪,“您看,这滴汞泪在青铜盘上,会自发地形成铭文,而且每次形成的铭文都不一样,像是在传递某种信息。”

巴清凑过去一看,只见青铜盘里的汞泪果然在缓慢地流动,形成一个个细小的甲骨文。她仔细辨认着,那些铭文先是 “清”,然后是 “山”,最后是 “鼎”—— 连起来就是 “清山鼎”。

“清山鼎?” 巴清皱起眉头,“巫山深处确实藏着三座青铜鼎,可这铭文为何会指向它们?难道鼎汞是在提醒我们,巫山的鼎会有危险?”

墨丁点了点头:“很有可能。墨家的古籍里记载,鼎汞能感知到千里之外的九鼎异动,如今它形成这样的铭文,恐怕巫山的鼎正面临某种威胁。而且,我刚才发现,您手腕上的银色纹路,与鼎汞形成的铭文材质相同,这说明您已经与鼎汞建立了联系,或许您能通过这纹路,感知到巫山鼎的情况。”

巴清试着集中意念,去感知手腕上的银色纹路。果然,当她的意念触碰到纹路时,眼前突然浮现出一幅模糊的景象:巫山深处的三座青铜鼎正被一团黑色的雾气包裹,鼎身上的铭文在不断闪烁,像是在抵抗雾气的侵蚀,而雾气里,隐约能看见无数双红色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鼎身。

“是咒符!” 巴清猛地睁开眼,额头渗出冷汗,“那些雾气是李斯留下的咒符所化的怨灵,它们没有被完全封印,竟顺着地脉流到了巫山,想要吞噬那里的青铜鼎!”

墨丁脸色一变:“若巫山的鼎被怨灵吞噬,后果不堪设想。那些鼎是镇压巴蜀地脉的关键,一旦失守,整个西南都会陷入地动,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汞毒灾难。”

“必须尽快赶到巫山。” 巴清坐直身体,目光变得坚定,“通知赤霄军的残部,让他们在巫峡口集结,备好墨家的‘地脉锁’机关,我们要在怨灵吞噬青铜鼎之前,将它们彻底封印。”

墨丁点了点头,立刻起身去安排。马车里只剩下巴清一人,她再次抚摸着手腕上的银色纹路,心里清楚,这场与怨灵的较量,恐怕比之前的任何一场战斗都要凶险 —— 李斯留下的咒符本就与殷商巫术同源,如今又吸收了陵内的汞毒,实力早已今非昔比,而他们手里,已经没有了能斩蛟龙、破阵的赤霄剑。

就在这时,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巴清掀开窗帘,只见车外站着一个穿着黑色斗篷的人,斗篷的帽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截苍白的下巴。而那人的手里,正握着一块青铜残片 —— 那是从始皇陵里散落的九鼎残片之一,残片上的铭文正发出微弱的银辉,与巴清手腕上的纹路呼应。

“你是谁?” 巴清警惕地握住腰间的青铜杖,掌心的殷商巫纹悄悄亮起。

那人没有回答,只是缓缓抬起头。当帽子滑落,露出那张脸时,巴清的瞳孔猛地一缩 —— 那张脸,竟与她用汞镜看到的纣王影像一模一样!

“你是…… 殷商的后裔?” 巴清的声音有些发颤。她曾发现自己臂上的殷商巫纹,知道自己与殷商王族有血脉关联,可眼前这个人,身上的殷商气息竟比她还要浓郁,仿佛就是从殷商时期穿越而来的。

那人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古老的沧桑:“吾乃九鼎的守护者,奉商王成汤之命,守护鼎汞的秘密。如今赤霄剑断,鼎汞现世,预示着‘鼎革天下’的时刻即将到来,你若想阻止怨灵吞噬巫山鼎,就必须随吾去一个地方。”

“去哪里?” 巴清问道,心里却充满了疑虑。眼前这个人的出现太过突然,而且他提到的 “鼎革天下”,正是廷尉府对认亲案的定论,可她从未听说过九鼎有守护者。

“殷墟。” 那人的目光落在巴清手腕上的银色纹路上,“那里藏着殷商时期的‘镇鼎石’,能增强你与鼎汞的联系,让你有能力封印怨灵。但你要记住,镇鼎石的力量过于强大,一旦使用,你身上的殷商血脉会彻底觉醒,届时,你将不再是巴清,而是殷商王族的继承人。”

巴清沉默了。她想起在殷墟举行认祖仪式时,祭坛升起的三星堆面具虚影,想起 在巫峡授印时,石纹遇官印发红光的异象 —— 她的血脉里,确实藏着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力量。可一旦彻底觉醒血脉,她与秦朝的关系,与赤霄军的关系,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这时,手腕上的银色纹路突然剧烈发烫,眼前再次浮现出巫山的景象 —— 那团黑色的雾气已经开始侵蚀青铜鼎的铭文,鼎身上的银辉越来越暗,而雾气里的红色眼睛,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亮。

“怨灵的力量在增强,你没有太多时间考虑。” 那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催促,“若巫山鼎失守,不仅西南会陷入灾难,整个天下的地脉都会紊乱,到时候,就算是九鼎阵,也无法阻止秦朝的灭亡。”

巴清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她看着那人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我去殷墟。但我要先确认,你说的镇鼎石,真的能封印怨灵。”

那人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块小小的玉牌,递给巴清:“这是殷墟的‘认祖牌’,你带着它,就能进入镇鼎石所在的地宫。三日后,我在殷墟的祭祀台等你。”

巴清接过玉牌,只觉玉牌上带着与鼎汞相同的温度,上面刻着一个殷商时期的 “清” 字,与她手腕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那人见她接过玉牌,便转身要走。巴清突然想起什么,开口问道:“赤霄剑的断刃,还能复原吗?”

那人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剑断魄归,魄归鼎合。待你觉醒血脉,找到镇鼎石,赤霄剑自会复原。但那时的剑,已不再是秦剑,而是商剑。”

说完,那人便转身消失在晨雾里,仿佛从未出现过。只有巴清手里的玉牌,和手腕上发烫的银色纹路,能证明刚才的一切不是幻觉。

马车再次启动,朝着殷墟的方向驶去。巴清靠在车壁上,看着手里的玉牌,心里清楚,她的人生,从赤霄剑自断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 一条充满未知,却又不得不走的道路。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离开后,始皇陵的汞河中央,那十块九鼎残片突然同时亮起,残片上的铭文汇聚成一道银色的光束,直冲云霄,在天空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甲骨文 ——“亡秦者清”。

【四:遗刃余音,道启巫山】

三日后,殷墟。

巴清站在祭祀台的中央,手里握着那块从始皇陵带来的半截赤霄剑柄。祭祀台的下方,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地宫,地宫里传来阵阵鼎鸣,与她手腕上的银色纹路共鸣。而那个自称九鼎守护者的黑衣人,正站在她身边,手里捧着一个黑色的匣子 —— 里面装着镇鼎石。

“准备好了吗?” 黑衣人问道,目光落在巴清的脸上。这三日来,巴清的变化很大,她身上的殷商气息越来越浓郁,右眼的视力也恢复了一些,能清晰地看到地宫里的青铜鼎影。

巴清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开始吧。”

黑衣人打开黑色的匣子,里面躺着一块拳头大小的黑色石头,石头上刻满了殷商铭文,正发出柔和的银辉 —— 这就是镇鼎石。他将镇鼎石递给巴清:“将鼎汞滴在镇鼎石上,然后用你的血,激活上面的铭文。记住,激活的过程中,你会看到殷商时期的记忆碎片,不要被那些碎片迷惑,否则会被血脉的力量反噬。”

巴清接过镇鼎石,只觉石头上带着一股强大的吸力,像是要将她身体里的力量吸走。她按照黑衣人的吩咐,咬破指尖,将血滴在镇鼎石上,同时,她手腕上的银色纹路亮起,一滴银色的汞泪从纹路里渗出,落在血滴旁边。

血与汞泪刚一接触镇鼎石,石头上的铭文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芒,铭文顺着巴清的指尖,爬满了她的手臂,与她掌心的殷商巫纹融合在一起。瞬间,无数画面涌入她的脑海 ——

那是殷商时期的祭祀场景:成汤王站在祭祀台上,手里握着一块与镇鼎石相似的黑色石头,周围的巫师们正在吟唱着古老的咒语,九鼎在祭祀台周围旋转,鼎身上的铭文与天空中的星轨呼应,形成一道银色的光柱,直冲云霄。

然后是牧野之战的场景:纣王站在鹿台上,手里握着一把与赤霄剑相似的青铜剑,剑身上刻着殷商铭文,他看着下方的周军,眼神里充满了不甘,最后,他将剑插入自己的胸口,鲜血滴落在九鼎上,鼎身上的铭文突然亮起,将他的魂魄吸入鼎中。

接着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场景:始皇站在咸阳宫的大殿上,手里捧着一块九鼎残片,李斯站在他身边,手里拿着一张帛书,上面写着 “焚书坑儒” 的诏令。而在大殿的角落里,一个穿着黑色斗篷的人,正默默地看着这一切,斗篷下的脸,与眼前的黑衣人一模一样。

“这些…… 都是真的?” 巴清的声音有些发颤。她终于明白,九鼎不仅是镇国之宝,更是承载着殷商王族魂魄的容器,而秦始皇得到九鼎后,一直在试图吸收鼎里的魂魄,以实现长生不老的目的。

“是真的。” 黑衣人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成汤王铸造九鼎时,就曾预言,殷商的血脉会在秦末觉醒,届时,九鼎将再次合为一体,‘鼎革天下’的时刻将会到来。而你,就是那个觉醒血脉的人。”

就在这时,镇鼎石突然发出一声巨响,石头上的铭文汇聚成一道银色的光束,直冲地宫。地宫里的鼎鸣越来越响,无数银色的光点从地宫里飘出来,围绕着巴清旋转,像是无数细小的星辰。

“赤霄剑的断刃,就在地宫里。” 黑衣人指着地宫深处,“那些银色光点,是九鼎里的殷商魂魄,它们能帮你复原赤霄剑。现在,你可以下去了。”

巴清没有犹豫,纵身跳入地宫。地宫里比她想象的要宽敞,中央有一座巨大的青铜鼎,鼎身上刻满了殷商铭文,鼎的周围,散落着无数九鼎残片,而在鼎的上方,悬浮着半截赤霄剑的断刃 —— 正是之前坠入始皇陵汞河的那半截,断口处的银色汞泪还在不断渗出,与地宫里的银色光点呼应。

巴清飞到断刃旁边,伸出手,握住断刃。断刃刚一入手,她手腕上的银色纹路突然亮起,与断刃上的汞泪融合在一起。同时,地宫里的银色光点纷纷涌向断刃,融入剑刃里的饕餮纹中。

“嗡 ——”

赤霄剑突然发出一声龙吟,断口处的汞泪开始凝结,形成一道银色的剑脊,与巴清手里的半截剑柄完美契合。瞬间,一道银红色的光芒从剑身上爆发出来,剑身上的饕餮纹重新亮起,像是有活物在剑脊下蠕动 —— 赤霄剑,复原了!

但此刻的赤霄剑,已经不再是之前的秦剑。剑身上的殷商铭文取代了原本的饕餮纹,剑刃泛着银色的光芒,里面裹着的,不仅是蛟龙的精魄,还有殷商王族的魂魄。

巴清握着复原的赤霄剑,只觉一股强大的力量从剑身上传来,顺着她的手臂,流遍全身。她的右眼突然变得异常清晰,能看到地宫里每一块九鼎残片上的铭文,甚至能看到千里之外的巫山 —— 那里的黑色雾气已经吞噬了两座青铜鼎,只剩下最后一座鼎还在顽强抵抗,鼎身上的铭文已经变得黯淡无光。

“该去巫山了。” 巴清握紧剑柄,转身朝着地宫出口飞去。她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当她飞出地宫,回到祭祀台时,黑衣人已经不见了踪影,只有那块镇鼎石还留在祭祀台上,石头上的铭文正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像是在为她送行。

巴清拿起镇鼎石,放入怀里,然后纵身一跃,朝着巫山的方向飞去。复原的赤霄剑在她手中,发出银红色的光芒,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离开殷墟后,祭祀台下方的地宫里,那座巨大的青铜鼎突然缓缓升起,鼎身上的铭文与天空中的星轨呼应,形成一道银色的光柱,直冲云霄。而在光柱的顶端,一个模糊的人影缓缓浮现 —— 那是纣王的魂魄,他看着巴清离去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与此同时,巫山深处,最后一座青铜鼎的铭文突然亮起,鼎身上的银色光芒穿透黑色雾气,朝着巴清飞来的方向,发出一道微弱的信号。雾气里的怨灵感受到了赤霄剑的气息,发出凄厉的嘶吼,开始疯狂地侵蚀鼎身。

一场关乎天下地脉、关乎殷商血脉、关乎秦朝存亡的战斗,即将在巫山拉开序幕。而巴清握着复原的赤霄剑,手腕上的银色纹路闪烁着微光,她知道,这一次,她不仅要封印怨灵,守护巫山鼎,还要揭开九鼎背后的最终秘密 —— 那个关于 “鼎革天下”,关于殷商与秦朝命运的秘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