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 > 第163章 【生死决战篇】巫山雾障

【一: 汞流奔峡:地脉驮毒雾】

骊山崩塌所引发的剧烈震颤余波,如同一股强大的冲击波一般,以惊人的速度穿越了三川之地,然后一路疾驰,跨越了八百里的距离,最终抵达了巫峡江面。

这股余波在江面上激起了一连串细碎的涟漪,仿佛是大自然对这一巨大事件的回应。而在这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一艘巨大的赤霄军旗舰正稳稳地航行着。

巴清静静地站在旗舰的甲板上,她的身影在江风中显得有些单薄。她的目光凝视着远方,手中却轻轻地捻着半块鼎耳残片。

这块残片是她昨天从骊山的废墟中抢救出来的遗物。它原本是一只青铜鼎的一部分,但现在只剩下了半块鼎耳,上面还渗着银亮的汞渍。在江风的吹拂下,这块残片闪烁着冷光,仿佛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沧桑岁月。

“君上,下游漂来的死鱼已堵了半条峡口。” 亲卫统领巴邑的声音带着颤意,将一具泛着青灰的江豚抛在甲板上。那畜生七窍中凝着汞珠,触地时碎裂成星点,落地处的木板当即泛起焦黑。

巴清俯身用鼎耳残片拨开江豚鳃盖,瞳孔骤缩。鳃丝间缠绕着细密的青铜锈,纹路与她怀中鼎耳的殷商铭文如出一辙。“是地脉。” 她指尖划过残片上的裂纹,“骊山汞河冲断了秦岭龙脉,顺着地下暗河淌进了巫山。”

船行至瞿塘峡口,江面忽然泛起诡异的银浪。原本碧绿的江水像是被泼了万桶丹砂熔液,层层叠叠的浪尖都裹着细碎的汞光,随波逐流间竟在水面拼出断续的甲骨文。巴清认出那是《归藏易》中的 “蛊” 卦,尚未细辨,两岸峭壁间突然传来石裂之声。

无数灰褐色的雾气从崖壁缝隙中涌出,初时如轻纱缭绕,触到江面便骤然凝实,化作银灰色的云团滚向船队。最前排的斥候船瞬间被雾团吞没,传来几声短促的惊呼便没了动静。巴清扬手抛出三枚丹砂符篆,符火在雾中炸开暗红的光团,却只照亮雾中无数扭曲的影子 —— 那是斥候的身影,他们的皮肤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汞斑,瞳孔里凝固着惊恐。

“退!逆江而上!” 巴清厉声下令,同时将鼎耳残片按在船舷的青铜锚桩上。残片与锚桩相触的刹那,发出刺耳的金属共鸣,锚桩表面浮现出与残片同源的铭文,竟在船周撑起一道淡金色的屏障。雾气撞在屏障上滋滋作响,凝结成细小的汞珠滚落,在甲板上汇成蜿蜒的细流。

船队逆行了三里许,雾气才暂歇。巴清扶着船舷远眺,只见整个巫峡已被银灰色的雾霭笼罩,原本清晰可见的十二峰只剩模糊的轮廓,雾层中不时闪过银亮的光斑,像是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窥视。“去查巫山古祠的位置。” 她转身对巴邑道,“这雾不是自然生成,是殷商巫祭的‘锁脉雾’。”

暮色降临时,斥候带回了更惊人的消息:巫山南麓的殷商祭坛遗址处,雾气最浓,且有青铜编钟的余音从雾中传出。巴清当即率三百赤霄军换乘快船,借着暮色掩护向祭坛靠近。行至半途,江面突然浮起数百具浮尸,皆是当地的巫祝装束,他们的手中都紧攥着刻有 “清” 字的木牌 —— 那是她早年在巫山布下的情报据点标识。

快船穿过浮尸阵,祭坛的轮廓在雾中渐显。那是一座三层夯土台,台基上立着十二根青铜柱,每根柱子都缠着断裂的锁链,锁链上渗着新鲜的血迹。雾气在祭坛上空盘旋成漏斗状,顶端直插云霄,隐约可见雾中有青铜色的光点流动,宛如星河倒悬。

“君上,您看那雾气!” 巴邑突然指向祭坛西侧,只见银灰色的雾霭中,竟缓缓浮现出一道丈许宽的沟壑,沟壑里流淌着银亮的汞液,正顺着祭坛的石阶蜿蜒而上,汇入台顶的青铜鼎中。巴清心头一震,那鼎的形制与骊山出土的殷商祭鼎一模一样,而汞液流淌的轨迹,赫然是《归藏易》中的 “长生卦”。

【二: 雾锁巫祠,青铜鸣古咒】

子夜时分,雾势愈发浓重。巴清率部在祭坛西侧的密林中扎营,墨家巨子随行文带来的机关罗盘始终在疯狂转动,指针上的铜珠被汞气侵蚀,已变成暗灰色。“地脉已被汞毒污染,” 随行文用银针试探着地面渗出的潮气,银针瞬间变黑,“这雾会随月相变化增强,今夜月满,正是雾势最盛之时。”

巴清正欲开口,林中突然传来一阵异响。两名赤霄军士兵押着一个浑身是伤的少年走出,少年穿着巫祝服饰,腰间挂着半块青铜令牌,上面刻着巴清专属的水银印记。“君上,他是据点的信使,藏在祭坛下的密道里。”

少年见到巴清,挣扎着扑上前:“君上!六国余孽联合方士篡改了祭坛阵法!他们将骊山流出的汞毒引入‘锁脉雾’,要借巫山龙脉复活殷商怨灵!”

话音未落,祭坛方向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浓雾如潮水般翻涌,原本盘旋的漏斗状雾柱突然直立,顶端的青铜光点骤然坠落,砸在祭坛的青铜鼎上,发出震耳欲聋的钟鸣。巴清起身远眺,只见雾中浮现出无数模糊的影子,正顺着汞液流淌的轨迹向祭坛聚集。

“随我去祭坛!” 巴清抄起腰间的赤霄剑,剑身上的朱砂涂层在雾中泛起红光,“巴邑,率五十人守住密道入口,若我半个时辰未出,立刻引爆矿洞中的汞雷。”

穿过浓雾时,巴清才真切感受到 “锁脉雾” 的诡异。雾气粘稠如油脂,吸入一口便觉喉咙灼烧,赤霄剑的红光在雾中形成一道狭窄的通道,通道外不时闪过扭曲的幻象 —— 有披发的巫祝在跳舞,有青铜鼎中沸腾的人牲,还有无数双渗着汞液的眼睛在暗中注视。

祭坛台基下的密道入口已被汞液淹没,巴清用赤霄剑挑起丹砂符篆,符火贴着汞液表面燃烧,竟在液面上开出一条通路。密道内壁刻满了殷商祭祀铭文,铭文缝隙中渗着银亮的汞珠,随着钟鸣的节奏微微颤动。行至半途,随行文突然停步,指着一处铭文惊呼:“这是‘血祭启阵’的记载!他们要用活人献祭,让雾障永久固化!”

密道尽头是一间石室,石室中央的石台上绑着数十名巫祝,正是据点失踪的情报人员。石台周围刻着复杂的阵法,六国余孽打扮的人正将汞液倒入阵法的凹槽中,为首的方士手持青铜剑,剑上挑着一个孩童,眼看就要斩下。

“住手!” 巴清纵身跃出,赤霄剑劈出一道红光,将方士的剑击落。方士转头看来,脸上戴着三星堆风格的黄金面具,面具眼窝处嵌着两颗水银珠,反射着雾中的寒光:“巴寡妇清?来得正好,你的血脉正是启动阵法的最后钥匙!”

方士挥手,石室四周的墙壁突然渗出汞液,化作无数毒蛇形状扑来。巴清挥剑斩断蛇形汞液,却发现汞液落地即融,很快又重新凝聚。随行文趁机启动机关罗盘,罗盘射出的青铜光网将石台上的巫祝护住:“这是‘活汞阵’,需用丹砂秘术破解!”

巴清想起怀中的鼎耳残片,当即取出按在阵法中央的凹槽处。残片与凹槽严丝合缝,铭文瞬间亮起金光。汞液毒蛇触及金光,发出滋滋的声响,化作一缕缕白雾消散。方士见状,突然将手中的青铜剑刺入自己的胸口,鲜血喷在黄金面具上,面具眼窝的水银珠骤然炸开,雾气如潮水般涌入石室。

“阵法已启,谁也拦不住!” 方士的声音在雾中扭曲变形,“这雾障会吞噬一切活物,成为永不消散的死亡屏障!”

巴清冲出石室时,只见祭坛台顶的青铜鼎已被汞液灌满,鼎中升起一道银灰色的光柱,直插云霄。雾中的影子愈发清晰,竟是无数穿着殷商甲胄的士兵,他们的皮肤泛着青灰色,眼中渗着汞液,正随着钟鸣的节奏向四周扩散。

【三: 阴兵借道,玄鸟过瞿塘】

“是阴兵!” 随行文的声音带着颤抖,机关罗盘疯狂转动,指针指向祭坛的方向,“不对,是汞毒与铭文共鸣形成的‘记忆投影’,但威力与真阴兵无异!”

巴清凝目望去,那些 “阴兵” 排列着整齐的方阵,沿着巫峡的古栈道缓缓前行。他们的甲胄上布满了青铜锈,兵器是殷商时期的青铜戈,戈刃上沾着发黑的血迹。最前方的将领骑着一匹青铜战马,马头上戴着玄鸟面具,手中的旗帜上绣着秦篆 “清” 字 —— 那是她赤霄军的旗帜样式,却被染上了浓重的汞毒痕迹。

“他们在沿着地脉移动!” 巴清突然意识到,阴兵的行军路线与她之前标注的巫山龙脉走向完全重合,“一旦他们走完龙脉,雾障就会与地脉彻底融合,永远无法驱散!”

她翻身上马,率赤霄军沿着栈道追击。雾中的能见度不足三尺,只能靠着赤霄剑的红光辨认方向。阴兵的队伍寂静无声,只有青铜甲胄碰撞的脆响和脚步声在雾中回荡,他们的脚步踩在栈道上,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仿佛只是一道虚影。

追至瞿塘峡口时,阴兵队伍突然停下。青铜战马的将领缓缓转头,玄鸟面具下渗出银亮的汞液,滴落在栈道上,腐蚀出细小的坑洞。他抬手挥戈,阴兵队伍突然转向,朝着巴清等人的方向袭来。

“列阵!” 巴清厉声下令,赤霄军士兵迅速组成防御阵形,手中的长戈上涂满了丹砂。青铜戈与丹砂长戈相撞,发出刺耳的声响,阴兵的身体被丹砂击中,瞬间化作一缕白雾,但很快又从浓雾中重新凝聚。

“普通攻击没用!” 随行文大喊,将手中的机关鸢放飞到空中,机关鸢射出的青铜箭带着丹砂涂层,射中阴兵将领的面具,面具裂开一道缝隙,露出底下青灰色的皮肤,“攻击他们的核心 —— 面具后的铭文!”

巴清策马冲向将领,赤霄剑直指面具的缝隙。剑刃刺入的瞬间,她突然看到了一段模糊的幻象:殷商时期的巫峡祭坛,一名巫祝正将丹砂倒入青铜鼎,鼎中升起的雾气化作阴兵的模样,巫祝的脸上,赫然是与她一模一样的面容。

“是殷商大祭司的记忆!” 巴清心头巨震,剑刃用力一旋,面具轰然碎裂。将领的身体化作无数汞珠,在空中重新凝聚成一行甲骨文:“汞锁龙脉,鼎镇乾坤,清主祀之。”

甲骨文消散的瞬间,阴兵队伍突然骚动起来。他们不再攻击,而是重新列队,沿着栈道继续前行。巴清注意到,他们的青铜戈上,竟开始浮现出与九鼎残片相同的铭文,铭文亮起时,雾障中的汞毒浓度骤然升高。

此时,巴邑带着援兵赶到,带来了更坏的消息:巫山各处的村落已被雾障吞噬,村民们吸入汞雾后变得疯狂,攻击一切活物。“君上,雾障还在扩大,已经蔓延到了长江江面!”

巴清站在栈道上远眺,只见雾障如同一头巨大的怪兽,正沿着长江向东西两岸扩张,江面上的船只纷纷被雾障吞没,只留下零星的呼救声。阴兵队伍已走到龙脉的终点 —— 巫山深处的墨家机关城入口,他们的身体渐渐融入雾中,化作雾障的一部分。

突然,机关城方向传来一阵巨响。雾障中升起一道青铜色的光柱,光柱中浮现出九鼎的虚影,虚影旋转着沉入地下,雾障的颜色瞬间变深,从银灰色变成了暗黑色,表面泛起细密的鳞片状纹路,宛如活物的皮肤。

【四: 鼎纹共鸣,残片映天机】

“九鼎在与雾障共鸣!” 随行文的机关罗盘突然停止转动,指针指向机关城的方向,“六国余孽的真正目的,是用雾障和阴兵激活沉睡的九鼎,借助龙脉的力量复活殷商!”

巴清抚摸着怀中的鼎耳残片,残片突然变得滚烫,上面的铭文与雾障中的鳞片纹路产生了共鸣。她突然想起骊山祭鼎时的场景,秦始皇抚摸着地宫水银江河图说的话:“阿房,你用朕的钱养军队,朕用你的汞造陵墓,我们谁更狠?”

或许,秦始皇早就知道殷商巫术的存在,他修建地宫的水银江河,不仅仅是为了长生,更是为了压制复活的殷商怨灵。而六国余孽,正是想利用骊山崩塌的机会,打破这种压制。

“随我去机关城!” 巴清翻身上马,“只有找到九鼎的核心,才能阻止雾障固化!”

机关城入口已被雾障彻底封锁,入口处的青铜门刻满了墨家机关纹,纹路中渗着汞液,正缓缓闭合。巴清用鼎耳残片按在青铜门上,残片与门上的机关纹产生共鸣,青铜门缓缓打开一条缝隙。

门后是一条长长的甬道,甬道两侧的墙壁上嵌着青铜灯,灯光在雾中泛着诡异的绿光。甬道尽头的石室中,停放着一具巨大的青铜棺,棺身上刻满了殷商祭祀铭文,棺盖上方,悬浮着三枚九鼎残片,残片散发的金光正与雾障中的鳞片纹路相互呼应。

“这是殷商大祭司的棺椁!” 随行文惊呼,“六国余孽想用棺中的祭司残魂激活九鼎!”

棺盖突然剧烈震动,铭文亮起红光,雾障从甬道入口涌入,化作无数毒蛇形状缠向青铜棺。巴清挥剑斩断毒蛇,鼎耳残片从怀中飞出,与悬浮的三枚残片汇合,四枚残片组成一个完整的鼎耳形状,发出耀眼的金光。

金光照射在青铜棺上,棺盖轰然打开。棺中并没有尸体,只有一滩银亮的汞液,汞液中浸泡着一块刻有玄鸟纹的玉璧。玉璧接触到金光,突然裂开,露出里面的一张帛书,帛书上用甲骨文写着:“汞为引,鼎为媒,清氏血脉,复我殷商。”

“是骗局!” 巴清突然明白,六国余孽根本不是要复活殷商,而是要利用她的血脉和九鼎残片,将雾障转化为可控的武器,“他们想让我成为雾障的主人,然后借我的手颠覆秦朝!”

帛书突然自燃,化作一缕黑烟融入雾中。雾障中的鳞片纹路突然变得清晰,组成一个巨大的玄鸟图案,玄鸟的眼睛处,正是祭坛方向的青铜鼎。巴清转头望向甬道外,只见雾中的阴兵队伍突然转向,朝着咸阳的方向缓缓前行,他们的旗帜上,“清” 字被替换成了殷商的玄鸟纹。

“不好!他们要借阴兵攻打咸阳!” 巴清心头一紧,鼎耳残片突然飞回她手中,残片上的铭文亮起,发出一阵急促的共鸣声,“随行文,立刻传信给咸阳,告知始皇雾障的真相!”

随行文刚要转身,甬道突然剧烈震动。雾障如潮水般涌入石室,玄鸟图案在空中盘旋,发出刺耳的鸣叫。巴清握紧赤霄剑,看着雾中不断逼近的阴兵虚影,突然意识到,这场由汞毒引发的雾障危机,不过是九鼎争夺战的开始,而她,已经成了这场战争中最关键的棋子。

雾中的阴兵越来越近,青铜棺中的汞液开始沸腾,化作无数细小的玄鸟形状,在雾中飞舞。巴清抚摸着鼎耳残片,残片上的铭文与她手臂上的殷商巫纹产生共鸣,发出淡淡的金光。她知道,想要破解这场危机,必须找到剩下的九鼎残片,而线索,或许就藏在雾障最深处的女怀清台遗址 —— 那个被史书称为 “贞妇之台” 的地方,或许根本不是为了表彰她的贞洁,而是殷商巫术的另一个祭坛。

夜色渐深,巫峡的雾障愈发浓重,阴兵的队伍已经走出了巫峡,朝着咸阳的方向缓缓前行。巴清站在机关城的石室中,望着雾中玄鸟图案,握紧了手中的赤霄剑。她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