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 > 第115章 【权谋暗涌篇】丹砂断供

【一:矿脉托词,断供谋算】

巴蜀丹砂矿的矿洞口,十几名赤霄军正守在栈道旁,腰间的短刀沾着新鲜的丹砂粉,刀刃泛着淡红色的光。矿洞内传来 “叮叮当当” 的凿石声,却比往日稀疏了许多,偶尔还夹杂着工匠的咳嗽声 —— 按巴清的吩咐,今日的汞提炼量,只许出三百斤,连往日的三成还不到。

巴清站在矿洞外的了望台上,身前放着一张矿脉图,图上用朱砂标注着矿脉走向,其中三条主要矿道被画了红色叉号,旁边写着 “汞毒蚀脉,暂闭”。陈妪提着药箱走来,箱里装着几支染血的棉絮,棉絮上泛着银霜 —— 是从矿洞内取出的,沾着被汞毒侵蚀的矿土。

“主母,按您的吩咐,已让三名工匠‘中汞毒’,现在正躺在矿场医帐里,面色发青,咳嗽带血,看着像是矿脉异动引发的汞气泄漏。” 陈妪将棉絮放在矿脉图上,棉絮接触到朱砂标注的叉号,瞬间泛起黑色的印记,“这是用‘染霜草’做的假汞毒症状,能瞒过普通医官,但若李斯派来懂行的人,怕是会被识破。”

巴清指尖抚过矿脉图上的叉号,目光望向咸阳的方向:“李斯就算派来懂行的人,也查不出破绽 —— 我已让蒙烈在闭矿的三条矿道里,埋下了九鼎残片的碎末,那些碎末会散发出微弱的鼎气,与矿脉中的汞气交融,看起来就像矿脉真的出了异动。” 她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枚青铜哨,哨身刻着殷商的太阳轮纹,“等会儿咸阳的督运官来了,你就让医帐里的工匠咳得更厉害些,我一吹这哨子,矿洞里的鼎气就会浓一分,让他们亲眼看到矿脉‘异动’。”

陈妪点头,刚要退下,蒙烈就从栈道那头走来,甲胄上沾着矿土,手里拿着一份督运文书:“主母,咸阳的督运官到了,是李斯的亲信赵离,就是上次接走五十名童男童女的那个徐福弟子。他带了二十名相府侍卫,还推着空的汞罐车,说是按李斯的吩咐,今日要多运两百斤汞,说是咸阳宫的‘长生丹’快不够了。”

巴清接过督运文书,文书上的字迹是李斯的手笔,末尾还加了一句 “务必足额,延误重罚”。她冷笑一声,将文书扔在矿脉图上:“李斯倒会算计,知道我刚平息鼎躁,不敢违逆,就想趁机多要汞 —— 可惜,他算错了,我偏要断他的供。”

赵离很快就走到了望台下,他穿着黑色的官服,腰间挂着一枚刻着 “徐福府” 的玉牌,目光扫过矿洞口的赤霄军,又看向空着的汞罐车,语气带着催促:“巴夫人,李斯大人有令,今日需运一千二百斤汞回咸阳宫,徐福大师等着炼长生丹,耽误了时辰,夫人可担待不起。”

巴清低头看着他,声音平淡:“赵大人怕是要白跑一趟了。这几日矿脉异动,汞气泄漏,三名工匠已中了汞毒,如今提炼出的汞,每日只有三百斤,刚够维持怀清台的巫仪,实在拿不出更多。”

赵离脸色一沉,抬头看向矿洞:“夫人说矿脉异动,可有证据?莫不是故意藏着汞,想要挟陛下?”

“赵大人若不信,可随我去矿洞看看。” 巴清转身走下了望台,从怀中摸出青铜哨,“只是矿洞内汞气重,大人需戴好丹砂口罩,若是中了汞毒,可别怪我没提醒。”

赵离跟着巴清走进矿洞,刚踏入洞口,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金属气味,比往日浓了数倍。矿道两侧的岩壁上,泛着淡淡的银霜,像是被汞毒侵蚀过。走了约莫五十步,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三名工匠躺在草席上,面色发青,嘴角还沾着血丝,旁边的医官正用丹砂水给他们擦拭嘴唇。

“这就是中了汞毒的工匠?” 赵离蹲下身,刚想碰工匠的手腕,巴清突然吹响了青铜哨。哨声尖锐,矿道深处突然传来一阵 “轰隆” 声,岩壁上的银霜瞬间变浓,空气中的汞气似乎更重了,连火把的火焰都变成了淡银色。

“小心!” 巴清拉着赵离后退一步,指向矿道深处,“你看,矿脉异动又开始了,再往前走,怕是会有塌方 —— 赵大人还要看吗?”

赵离看着岩壁上不断变浓的银霜,又闻着越来越重的汞气,脸色发白,连忙摆手:“不必了,不必了。只是…… 三百斤汞实在不够,巴夫人能不能想想办法,哪怕多凑两百斤也好。”

“办法倒是有,只是需等三日。” 巴清收起青铜哨,“我已让人去附近的小矿脉采挖,三日后或许能多凑出两百斤,但再多,就真的没有了。”

赵离无奈,只能点头:“那好,三日后我再来。巴夫人可别忘了,这是李斯大人的吩咐,耽误了长生丹炼制,大人不会放过你的。” 说罢,他带着相府侍卫,推着只装了三百斤汞的罐车,匆匆离开了矿场。

看着赵离的背影消失在栈道尽头,巴清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蒙烈,按计划行事,把那批‘特殊’的丹砂罐准备好,三日后让赵离亲自运回去。”

蒙烈抱拳:“主母放心,罐底的夹层已做好,用丹砂粉封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只是那匈奴盟书…… 真的要放在里面吗?万一被发现是假的,怕是会引火烧身。”

“是真是假,全看始皇信不信。” 巴清望向咸阳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李斯与匈奴勾结的传闻,早就在咸阳流传,我只是递上‘证据’罢了。三日后,就是这证据起效的时候。”

【二:罐底藏秘,盟书暗埋】

怀清台的库房里,十几名赤霄军正围着一堆丹砂罐忙碌,罐身是青铜所制,表面刻着楚系玄鸟纹,与巴清给昭阳的玉器箱上的纹路一致 —— 这是故意做的,为的就是让李斯看到时,先怀疑楚系贵族,再联想到盟书。

巴清站在库房中央,手里拿着一卷帛书,帛书是用匈奴特有的狼皮纸制成,上面用匈奴文和秦篆写着 “盟约”,内容是匈奴愿与 “秦相” 合作,在始皇东巡时突袭咸阳,事成后,秦相将割让陇西三郡给匈奴。帛书的末尾,盖着一个模糊的狼头印,还有一个用墨描的 “斯” 字 —— 是巴清让墨者模仿李斯的字迹画的,乍一看与李斯的真迹有七分相似。

“主母,罐底的夹层已挖好,深半寸,刚好能放下这卷盟书。” 一名赤霄军工匠捧着一个丹砂罐走来,罐底朝上,夹层用薄青铜片封着,边缘涂着丹砂粉,与罐底的颜色融为一体,“只是这狼皮纸怕不怕汞气?若是被罐内的汞气侵蚀,字迹会不会模糊?”

巴清将帛书递给工匠,手指点了点帛书边缘:“这帛书已用丹砂水浸泡过,能防汞气侵蚀。你把它卷成细卷,放进夹层里,再用丹砂粉封好,确保从外面看不出任何痕迹。”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每个罐底都放一份,一共十罐,让赵离亲自挑选运走 —— 他越小心挑选,就越容易发现盟书。”

工匠领命,拿着帛书去忙碌。陈妪这时走进库房,手里拿着一小瓶淡银色的液体,瓶身上刻着殷商的巫纹:“主母,这是‘显影汞’,涂在盟书的‘斯’字上,遇热就会泛出金光。等赵离把丹砂罐运到咸阳,罐内的汞气受热,‘斯’字就会发光,让始皇一眼就能看到 —— 这样一来,就算李斯想辩解,也难了。”

巴清接过小瓶,打开瓶塞,一股淡淡的金属气味飘出,与汞气的味道不同,更像是九鼎残片的气息:“这显影汞是用什么做的?竟有鼎气的味道。”

“是用九鼎残片的碎末,混着骊山汞液炼制的。” 陈妪解释道,“鼎气遇热会发光,涂在字迹上,既能让字迹显影,又能让始皇觉得这盟书与九鼎有关,更添几分可信度。”

巴清满意地点点头,将显影汞递给工匠:“给每份盟书的‘斯’字上都涂一点,注意别涂太多,以免提前显影。”

工匠们忙碌到深夜,终于将十罐丹砂罐准备好,整齐地摆放在库房角落。巴清走到罐旁,弯腰查看罐底,丹砂粉封得严丝合缝,没有任何破绽。她伸手敲了敲罐身,发出沉闷的声响,与普通的丹砂罐无异 —— 就算有人用手掂量,也不会发现罐底多了一卷帛书的重量。

“蒙烈,三日后赵离来的时候,你亲自负责装车,故意把这十罐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让他优先挑选。” 巴清直起身,“再安排两名赤霄军,装作不小心打翻一罐,让赵离看到罐内的汞是好的,打消他的疑虑。”

蒙烈点头:“属下明白。只是李斯那边,会不会派人暗中检查?毕竟上次只运了三百斤,这次突然多了两百斤,他或许会起疑心。”

“他会派人检查,但只会检查汞的纯度,不会检查罐底。” 巴清冷笑,“李斯现在满脑子都是长生丹和九鼎,根本不会想到我会在丹砂罐底做手脚。况且,这罐身的玄鸟纹,会让他先怀疑昭阳,等他反应过来,盟书早就到始皇手里了。”

这时,库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墨者暗探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密信:“主母,咸阳来的密信,说是李斯最近与匈奴的使者有往来,在咸阳的‘胡商楼’见过两次面,只是不知道具体谈了什么。”

巴清接过密信,展开一看,上面还画着胡商楼的位置,以及匈奴使者的样貌 —— 高鼻深目,穿着黑色的胡服,腰间挂着狼头佩。她将密信递给陈妪:“看来我的猜测没错,李斯确实在与匈奴勾结。这盟书就算是假的,有这密信佐证,始皇也会信三分。”

陈妪看完密信,脸色凝重:“若是李斯真的与匈奴勾结,那始皇东巡时就危险了。主母,我们要不要提醒始皇?”

“提醒?怎么提醒?” 巴清摇头,“我现在是李斯的‘眼中钉’,就算我去提醒,始皇也只会觉得我是在诬陷。不如让这盟书自己‘说话’,让始皇亲自发现李斯的阴谋 —— 这样才最有效。”

墨者暗探退去后,库房里只剩下巴清和陈妪。巴清走到丹砂罐旁,伸手抚摸着罐身的玄鸟纹,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三日后,就是李斯倒台的开始。只是…… 我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李斯老奸巨猾,或许还有后手。”

陈妪也点头:“主母说得对,李斯在咸阳经营多年,党羽众多,就算盟书被始皇看到,他也未必会立刻倒台。我们还需做好准备,以防他狗急跳墙,对主母不利。”

巴清从怀中取出赤霄剑,剑身的玄鸟纹在库房的火把光下泛着微光:“我早已做好准备。蒙烈已在怀清台周围布下了‘汞雾阵’,若李斯敢派人来偷袭,就会被困在汞雾里,永远也出不去。”

【三:督运起程,疑云初现】

三日后,巴蜀丹砂矿的矿洞口,赵离带着相府侍卫早早等候,身后的汞罐车已空了大半,只等着装那五百斤汞 —— 三百斤常规汞,两百斤 “凑出来” 的特殊汞。

巴清亲自陪着赵离去库房装罐,十罐特殊的丹砂罐被摆在最前面,罐身的玄鸟纹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赵离拿起一罐,掂量了一下,又打开罐盖闻了闻,里面的汞液泛着银白的光,纯度看起来极高。

“巴夫人,这两百斤汞的纯度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够不够徐福大师炼制长生丹。” 赵离放下丹砂罐,语气带着怀疑,“上次矿脉异动,这次怎么突然又能凑出两百斤?不会是夫人故意藏着吧?”

巴清笑了笑,指着库房角落的一堆矿土:“赵大人有所不知,这两百斤汞是从附近的废弃矿脉里挖出来的,虽然量少,但纯度高。只是那矿脉里的汞气太重,挖出来的工匠都中了毒,现在还躺着呢 —— 若大人不信,可去看看。”

赵离连忙摆手:“不必了,不必了。既然纯度够,那我们就赶紧装车,也好早点回咸阳复命。”

蒙烈这时带着赤霄军过来,开始往汞罐车上装罐。装到那十罐特殊丹砂罐时,一名赤霄军 “不小心” 打翻了一罐,汞液洒在地上,泛着银白的光。赤霄军连忙跪下请罪:“大人恕罪,小人手滑,不小心打翻了。”

赵离皱着眉头,刚想发火,巴清连忙说道:“无妨,不过是一罐汞罢了,我再让人换一罐就是。” 她示意蒙烈再拿一罐特殊丹砂罐过来,递给赵离,“赵大人你看,这罐的纯度和之前的一样,没有问题。”

赵离接过丹砂罐,仔细检查了罐身和罐内的汞液,没发现任何异常,便不再追究:“好了,赶紧装车,别耽误了时辰。”

装完车后,赵离带着相府侍卫,推着汞罐车启程。巴清站在矿洞口,看着车队渐渐远去,从怀中取出一枚青铜符,递给身旁的墨者暗探:“你拿着这枚符,悄悄跟着车队,若看到他们在咸阳卸货,就立刻用符点燃信号,通知怀清台的墨者,让他们在咸阳散布消息,就说李斯的相府侍卫私藏了匈奴盟书。”

墨者暗探接过青铜符,躬身领命:“主母放心,属下定不辱命。” 说罢,他转身消失在山林中。

陈妪走到巴清身边,看着车队消失的方向,担忧地说道:“主母,若是赵离在半路检查罐底,发现了盟书,怎么办?”

“他不会检查的。” 巴清摇头,“李斯催得紧,他只想尽快把汞运回咸阳,交差了事。况且,罐底的丹砂粉封得那么好,除非他把罐底敲开,否则根本发现不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就算他发现了,也没关系 —— 盟书上的‘斯’字用了显影汞,他若私自打开,遇热显影,只会以为是李斯真的与匈奴勾结,不敢声张,只会偷偷告诉李斯,到时候李斯只会更乱。”

陈妪这才放下心来:“还是主母考虑周全。只是始皇那边,会不会真的相信这盟书?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

“始皇不需要确凿的证据,他只需要一个怀疑的理由。” 巴清望向咸阳的方向,“李斯最近权势太大,始皇早就对他有所忌惮。这盟书,就是给始皇一个削权的理由 —— 哪怕只是暂时的,也能为我们争取时间。”

两人正说着,矿洞方向突然传来一阵 “轰隆” 声,巴清知道,是蒙烈按计划引爆了矿道里的炸药,制造矿脉塌方的假象,彻底断绝李斯再要汞的念头。她转身往怀清台走去,脚步坚定:“走,我们回怀清台,等着咸阳的消息。”

【四:咸阳惊变,盟书显影】

咸阳宫的炼丹房外,徐福正站在台阶上,看着赵离的车队运来汞罐,脸上满是急切。炼丹房内的长生丹已快炼完,就差最后一步,需要大量高纯度的汞,若是耽误了,之前的功夫就全白费了。

“赵离,汞呢?怎么只有这么点?” 徐福看着车上的汞罐,脸色一沉,“李斯大人不是说让你运一千二百斤吗?这才五百斤,怎么够?”

赵离连忙解释:“徐大师,不是属下不尽力,是巴蜀的矿脉异动,汞气泄漏,巴清说只能凑出五百斤,还说要等下次才能多运些。”

徐福冷哼一声:“又是巴清!上次断供,这次又少运,她分明是故意的!” 他转身走进炼丹房,片刻后又出来,手里拿着一枚青铜令牌,“你把这些汞先卸下来,送到炼丹房,然后拿着这枚令牌,去相府找李斯大人,让他再想办法,三日内必须再运来七百斤汞,否则长生丹就炼不成了!”

赵离接过令牌,连忙点头,指挥相府侍卫卸汞罐。侍卫们将汞罐一个个搬下来,送到炼丹房门口,其中一名侍卫搬着一罐特殊的丹砂罐时,不小心撞到了门框,罐底的丹砂粉掉了一小块,露出了里面的薄青铜片。

“这罐怎么回事?” 侍卫皱着眉头,弯腰查看罐底,发现薄青铜片是活动的,便伸手想掀开。就在这时,炼丹房内传来一阵热气,罐内的汞液受热,罐底夹层里的盟书突然泛出金光 ——“斯” 字在金光中格外醒目。

侍卫吓了一跳,连忙把罐底盖好,偷偷将这罐丹砂罐搬到一旁,等卸完其他汞罐,他拿着这罐丹砂罐,匆匆去了相府,找李斯禀报。

李斯正在相府书房里看奏折,听到侍卫的禀报,脸色骤变,连忙让侍卫把丹砂罐拿来。他小心翼翼地掀开罐底的薄青铜片,取出里面的盟书,展开一看,上面的匈奴文和秦篆 “盟约”,还有末尾的狼头印和 “斯” 字,让他浑身冰凉。

“这…… 这是假的!是巴清伪造的!” 李斯气得浑身发抖,将盟书扔在案上,“巴清这个贱人,竟敢用这种手段诬陷我!她以为这样就能扳倒我吗?”

就在这时,相府的管家匆匆进来,脸色发白:“大人,不好了!外面都在传,说大人私藏匈奴盟书,与匈奴勾结,想在陛下东巡时突袭咸阳!还有人说,看到侍卫从炼丹房的汞罐里拿出了盟书!”

李斯瞳孔骤缩,他知道,这是巴清的计谋 —— 先把盟书藏在罐底,再让人散布消息,让始皇知道。他连忙拿起盟书,想把它烧掉,可刚点燃火,盟书上的 “斯” 字就泛出金光,火根本烧不着,反而把他的手指烫了一下。

“这是九鼎的气息!” 李斯看着泛金光的 “斯” 字,瞬间明白过来,“巴清用了九鼎残片的碎末,让这盟书烧不掉!她是想让我把这‘证据’亲自送到始皇面前!”

就在这时,咸阳宫的内侍突然来到相府,传始皇口谕:“陛下召李斯大人即刻入宫,商议炼丹房汞罐之事。”

李斯知道,躲不过去了。他将盟书收好,整理了一下官服,跟着内侍去了咸阳宫。咸阳宫的大殿上,始皇正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身前的案上放着另一罐特殊的丹砂罐 —— 是徐福发现不对劲,让人送来的。

“李斯,你可知罪?” 始皇的声音冰冷,指着案上的丹砂罐,“炼丹房的侍卫说,从你的汞罐里发现了匈奴盟书,你还有什么话说?”

李斯连忙跪倒在地,双手奉上盟书:“陛下,这是巴清伪造的!是她故意把盟书藏在罐底,想诬陷老臣!老臣对大秦忠心耿耿,怎会与匈奴勾结?”

始皇拿起盟书,展开一看,看到泛金光的 “斯” 字时,眼神一凛:“这金光是怎么回事?巴清怎么会有九鼎的气息?”

李斯连忙说道:“陛下,巴清有殷商血脉,能与九鼎沟通,这肯定是她用九鼎残片的碎末做的手脚!她想借九鼎的气息,让陛下相信这盟书是真的,从而扳倒老臣,掌控丹砂产业!”

始皇沉默片刻,看着盟书上的 “盟约” 内容,又想起最近流传的李斯与匈奴勾结的传闻,眼神变得复杂:“李斯,你暂且回家待罪,等朕查明真相,再做处置。”

李斯还想辩解,却被始皇的眼神制止,只能不甘地跪倒谢恩,退出大殿。

怀清台的了望台上,巴清收到了墨者暗探的信号,知道盟书已被始皇看到,李斯被勒令回家待罪。她望着咸阳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李斯,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该轮到徐福了。”

陈妪走到巴清身边,看着远处的夕阳,说道:“主母,李斯虽然暂时失势,但他的党羽还在,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巴清点头,从怀中取出赤霄剑,剑身的玄鸟纹在夕阳下泛着红光:“我知道。蒙烈已带着赤霄军去了东海,盯着徐福的东渡船队。只要找到徐福与李斯勾结的证据,就能彻底扳倒他们 —— 这场博弈,我们必须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