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恒的宫殿?”穿越者刘彬揉着发晕的太阳穴,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
他记忆中的帝王居所,该是咸阳宫的巍峨壮阔,或是未央宫的雕梁画栋,可眼前这片朴素得近乎简陋的建筑群,实在让人无法与“天子”二字联系起来。
穿越者吉力大师捻了捻花白的胡须,目光扫过院落中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树干上沟壑纵横,显然已生长了数十载。
“时空锚点显示没错,这里是汉文帝前元三年的未央宫偏殿区域。”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传闻刘恒躬行节俭,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穿越者青林收起时空装置,低声提醒:“我们的身份是西域前来朝贡的方士,切记言行谨慎,不要暴露穿越者的身份。”
他身着提前准备的粗布长袍,腰间系着简单的麻绳,这身装扮与宫中侍从相差无几,倒也不易引人注意。
三人沿着青砖铺就的小径缓步前行,路面虽平整却有不少磨损的痕迹,显然已使用了许多年。
沿途所见的宫娥宦官,衣着皆是粗布麻衣,色彩单调,不见半点绫罗绸缎的影子。偶尔遇到几名侍卫,也只是腰佩青铜剑,没有多余的装饰,神情肃穆却不张扬。
“你看那宫殿的屋檐,”刘彬忽然停下脚步,指着不远处一座大殿的飞檐,“竟然没有彩绘,也没有雕刻,就只是简单的木质结构。
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简直难以想象。”他曾在历史资料中见过无数帝王宫殿的复原图,哪怕是偏安一隅的小国君主,居所也会极尽奢华,而刘恒作为大一统王朝的皇帝,却如此寒酸。
吉力大师点点头,补充道:“汉文帝废除了连坐法,减轻赋税,与民休息,这背后必然需要君主以身作则,倡导节俭之风。若帝王贪图享乐,上行下效,百姓又怎能安居乐业?”
正说着,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只见一名身着黑色朝服的官员匆匆走过,神色焦急,手中捧着一卷竹简。
他路过三人时,只是淡淡扫了一眼,并未过多停留,显然是有紧急公务在身。
青林示意两人跟上,远远跟着那名官员来到一座稍大的殿宇前。
殿门敞开着,里面光线充足,隐约能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正端坐案前,批阅着竹简。
他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素色龙袍,龙纹简单质朴,没有金线勾勒,头发用一根普通的玉簪束起,面容清瘦却目光炯炯。
“那就是汉文帝刘恒。”青林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敬佩。眼前的刘恒没有帝王的骄奢之气,反而透着一股文人的儒雅与政治家的沉稳。
三人站在殿外的槐树下,假装观赏景致,实则留意着殿内的动静。
只见刘恒手中的毛笔不时停顿,眉头微蹙,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他身旁没有侍从伺候,案几上只有一杯清水,几卷竹简,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刘恒放下毛笔,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筋骨。他的动作略显疲惫,却依旧挺直了脊背。这时,一名宦官端着一碗粗粮饭和两碟小菜走进殿内,轻声道:“陛下,该用膳了。”
刘彬凑近青林,难以置信地低语:“那就是天子的膳食?一碗粟米,一碟青菜,一碟咸菜?这还不如我们穿越前吃的家常便饭。”他想起自己以前在公司加班时,外卖都要加肉加蛋,而一位帝王的午餐竟然如此简陋,心中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青林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殿内。只见刘恒拿起碗筷,从容地吃了起来,没有丝毫不满,反而吃得津津有味。他一边吃饭,一边还在与身旁的官员讨论着农事,询问着民间的收成情况。
“去年关中大旱,今年春耕需多加留意,务必保证百姓有种子可播,有农具可用。”刘恒的声音清晰地传了出来,语气中满是关切,“朕已下令减免今年的田租,各地官员务必落实到位,不得从中克扣。”
那名官员躬身应道:“陛下放心,臣已派人前往各地督查,确保政令畅通。只是部分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粮食运输困难,还需陛下定夺。”
刘恒放下碗筷,沉思片刻道:“可调动沿途驿站的人力物力,协助运输。另外,朕的内库中还有一些银两,可拿出一部分购买粮食,分发给受灾地区的百姓。”
“陛下,内库银两本就不多,若是再拿出一部分,恐怕宫中用度会更加紧张。”官员面露难色。
刘恒摆摆手,语气坚定:“百姓是天下之本,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宫中用度可以再省,朕的衣物可以再穿几年,宫殿可以不修,但百姓的生计绝不能耽误。”
听到这里,刘彬的眼眶忽然有些发热。他想起自己以前总是抱怨生活压力大,工作不顺心,可与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帝王相比,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刘恒身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始终心系百姓,克勤克俭,这种胸怀与担当,让他深受触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