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功……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街上的行人纷纷往两边退。
青林也跟着躲到墙角,只见一队穿着皂衣、腰佩长刀的衙役开路,后面跟着一顶黑色的轿子,轿帘缝隙里能看到一个穿着官服的身影,身形挺拔,透着股威严劲儿。
“是包大人!刚从宫里回来,听说要重审那桩‘换子案’呢!”旁边两个卖货郎小声议论。
“就是李宸妃当年生皇子,被人换成狸猫那案子?都过去十几年了,还能审得清吗?”
“包大人是谁啊!铁面无私,断案如神,说不定真能还李宸妃一个清白!”
青林心里一动——狸猫换太子!这不是《三侠五义》里最经典的案子吗?原来历史上真有类似的原型?他顾不上多想,跟着人群往开封府的方向走,想着能不能凑个近前,亲眼看看这位“包青天”到底是怎么断案的。
开封府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朱红大门敞开着,里面不时传出衙役的喝声。青林正想往里凑,就被一个穿绿袍的小吏拦住了:“哎!你是谁家的后生?开封府办案之地,岂能随意乱闯?”
“我……我是外地来的书生,听说包大人断案公正,想来旁听学习,增长见识。”青林急中生智,学着宋朝书生的样子拱手行礼,好在手环里存了些宋朝的礼仪知识,没露太大破绽。
就在这时,轿子里的人走了出来。青林抬眼一看,只见这人面黑如炭,额头上果然有一道月牙形的印记,穿着紫色的官袍,眼神锐利却不凶狠,看人的时候带着股沉稳的劲儿。不用问,这肯定是包拯了!
“王吏,此人既想旁听,且让他进来吧。”包拯的声音洪亮,却不刺耳,“今日审的是旧案,让百姓听听,也能知晓朝廷查案的用心。”
那小吏连忙应了声“是”,侧身让青林进去。青林跟着包拯往里走,穿过仪门,就到了大堂。大堂中间摆着一张公案,上面放着惊堂木、毛笔和一叠卷宗,两边站着衙役,手里拿着水火棍,气氛严肃得让人不敢喘气。
包拯坐在公案后,先拿起卷宗翻了翻,然后对旁边的差役说:“去把李宸妃请来,再传当年的宫女寇珠、太监郭槐上堂。”
没一会儿,一个穿着素色衣服的妇人被带了上来,头发有些花白,脸上满是皱纹,眼神里透着怯懦,一进大堂就跪了下来,身子还在发抖。青林猜这就是李宸妃,当年据说生了皇子后被诬陷“生妖物”,打入了冷宫,如今看着确实可怜。
又过了片刻,一个穿着灰衣的宫女和一个肥头大耳的太监也被带了上来。那宫女低着头,双手攥得紧紧的;太监则仰着头,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见到包拯也只是草草行了个礼。
“郭槐,”包拯拿起惊堂木轻轻一拍,声音不大,却让大堂里瞬间安静下来,“今日再审李宸妃换子一案,你当年身为刘太后身边的总管太监,全程参与皇子出生事宜,如实招来,当年到底是谁把皇子换成了狸猫?”
郭槐冷笑一声:“包大人,这案子都过去十五年了,当年陛下都已经定了案,说李宸妃生的是妖物,怎么现在又翻出来审?老奴可什么都不知道,您可别冤枉好人!”
“冤枉好人?”包拯拿起一份泛黄的纸,“这是当年负责接生的稳婆留下的证词,她说李宸妃生的明明是个健康的皇子,可你却逼着她改口,说生的是狸猫,还把她赶出了宫,可有此事?”
郭槐眼神闪了一下,依旧嘴硬:“那稳婆早就死了,死无对证的话,包大人也信?说不定是有人伪造证词,想陷害老奴!”
旁边的李宸妃听到这话,突然哭了起来:“大人!我没有生妖物!当年我刚生下孩子,郭槐就带着人进来,把孩子抱走了,换了一只死狸猫,还说我要是敢说出去,就杀了我全家!我这些年在冷宫里受苦,就是盼着有一天能沉冤得雪啊!”
郭槐立刻瞪着李宸妃:“你胡说!你当年明明生的就是妖物,太后仁慈,才没杀你,只是把你关起来,你现在还敢污蔑太后和老奴!”
双方各执一词,大堂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青林站在旁边,心里也替包拯捏了把汗——这案子隔了这么久,物证少,人证要么死了要么不敢说话,怎么才能让郭槐认罪呢?
包拯却没慌,他看了看郭槐,又看了看旁边的宫女寇珠,缓缓开口:“寇珠,你当年是刘太后宫里的宫女,负责照顾李宸妃生产后的起居,你来说说,当年你看到了什么?”
寇珠身子一哆嗦,头埋得更低了:“我……我当年年纪小,什么都没看清……”
“没看清?”包拯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听说,当年你因为同情李宸妃,想把皇子偷偷送出去,却被郭槐发现,差点被打死,可有此事?”
寇珠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震惊,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大人……您怎么知道……”
“我不仅知道这个,还知道你后来被郭槐胁迫,不敢说出真相,这些年一直活在愧疚里。”包拯的声音放缓了些,“寇珠,李宸妃本是无辜,当年的皇子更是陛下的骨肉,你若现在说出真相,既能还李宸妃清白,也能赎你当年的罪,朝廷不会追究你的过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