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对撞机的能量洪流第三次撕裂时空时,青林的视网膜上还残留着咸阳宫的飞檐残影。上一秒,他正站在2077年的量子物理实验室里,调试最新的“时空相位锚”;下一秒,膝盖已经磕在冰凉的青铜地砖上,鼻尖萦绕着朱砂与青铜锈混合的陌生气息。
“神经接口同步率79%,时空坐标锁定:公元前210年,咸阳宫章台殿。”机械音带着强烈的电流杂音,“警告:检测到高强度能量场,疑似与未知文明技术残留产生共振。”
青林挣扎着抬头,视线穿过缭绕的香烟,落在大殿中央的御座上。那个穿着玄色龙纹冕服的男人正俯视着他,金丝编织的十二旒冕冠垂落的珠串遮住了眉眼,却挡不住那道穿透时空的锐利目光。
“汝是何人?”秦始皇的声音低沉如雷,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为何身着如此怪诞之衣,从天而降?”
青林这才发现自己还穿着实验室的纳米防护服,银白色的材质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与周围的青铜器皿、丝绸帷幔格格不入。他下意识地摸向腰间,那里别着的“星尘记录仪”正发烫——这是他上次穿越时遗落的设备,此刻却像活物般跳动,表面的能量纹路与殿顶的北斗七星彩绘产生了共鸣。
三年前,他第一次穿越到这个时代,误打误撞被当成方士献给秦始皇。当时他仓皇逃离,却不慎遗落了记录仪。现在想来,正是那设备的能量信号,将他再次拉回了这个时空节点。
“回陛下,臣……臣乃海外仙山的方士,特来献上长生之术。”青林急中生智,搬出了这个时代最能让人信服的身份。他知道,公元前210年,正是秦始皇对求仙问道最痴迷的时期,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年。
秦始皇微微倾身,珠串晃动间,青林瞥见他眼角的细纹——史书记载中的暴君,此刻竟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长生之术?”他冷笑一声,指了指殿角的青铜鼎,“前月送来的不死药,朕让死囚试服,三日内七窍流血而亡。你所谓的仙术,与那些骗子何异?”
鼎壁上刻着细密的纹路,青林瞳孔骤缩——那不是传统的云雷纹,而是由无数星点组成的图案,与他研究过的猎户座星云图谱几乎一致。更诡异的是,鼎底隐隐透出蓝光,与他的星尘记录仪同频共振。
“陛下所见的不死药,不过是凡俗之物。”青林强压下震惊,启动记录仪的全息投影功能。一道淡蓝色的光幕在大殿中央展开,显示出人体细胞的分裂过程,“真正的长生,在于掌控生命的本源。就像这星河运转有其规律,人体的衰老也有密码可解。”
光幕中,细胞的端粒被放大,清晰地展示出其与衰老的关系。秦始皇身边的李斯等大臣吓得跪倒在地,惊呼“妖术”,而秦始皇却直起身,珠串后的目光亮了起来:“此乃……星辰运转之道?”
“正是。”青林暗喜,没想到这位始皇帝的认知竟如此超前,“臣所言的仙山,实则是九天之外的星辰。那里的生灵早已参透生命奥秘,臣此番前来,便是要助陛下解开这长生密码。”
他刻意将现代生物学包装成“星象之术”,果然勾起了秦始皇的兴趣。“带他去蓬莱阁。”秦始皇站起身,玄色龙袍扫过地砖,发出沙沙声响,“朕倒要看看,你这星辰之术,能否胜过徐福的方士之言。”
蓬莱阁并非海上仙山,而是咸阳宫中一处隐秘的院落,藏在巨大的铜雀台之下。当青林跟着秦始皇走进地下通道时,记录仪的警报声突然急促起来:“检测到非地球文明技术残留,能量特征与‘猎户座殖民舰’数据库匹配!”
通道两侧的石壁上,镶嵌着无数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却散发着与已知矿物不同的冷光。青林用记录仪扫描,发现这些“夜明珠”其实是某种能量晶体,正源源不断地释放着微弱的辐射,维系着通道的温度与湿度。
“二十年前,朕灭六国时,从临淄宫得到一块陨石。”秦始皇抚摸着石壁上的晶体,声音低沉,“陨石中藏着此物,能自行发光,万年不熄。当时的方士说,这是天帝赐下的仙石,藏着统御天下的奥秘。”
青林的记录仪突然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一艘雪茄状的飞船在大气层中燃烧,坠落在齐鲁大地。影像的最后,是几个类人生物将一块晶体嵌入地下,启动了某种防护罩——那正是眼前这些能量晶体的源头。
“陛下所见的,或许是天外访客的遗物。”青林艰难地组织语言,“他们乘坐星辰之舟而来,因意外坠落凡尘,留下这些器物。”
秦始皇猛地转身,珠串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天外访客?莫非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羽人?”他指向通道尽头的石门,“里面有他们留下的‘天书’,朕召集了天下方士,研究十年仍不得其解。你若能破译,朕便信你所言。”
石门缓缓开启,露出一间巨大的石室。中央的石台上,悬浮着一块半透明的菱形晶体,表面流动着银色的光纹,组成螺旋状的图案——那是DNA双螺旋结构!晶体周围摆放着数十具青铜仪器,造型古朴,却隐约能看出是光谱分析仪、粒子探测器的雏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