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旧京扇骨寒 > 第15章 暗室·国名·下一钝

旧京扇骨寒 第15章 暗室·国名·下一钝

作者:竹与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10:54:36

【第十五章 暗室·国名·下一钝】

——给“未”字的黑底

一、未启的胸腔

把那一粒尚未跃起的心跳,反投进未启的胸腔;胸腔未启,先投出一枚未铸的镣影;镣影未铸,先投出一道未折的脊骨;脊骨未折,先投出一竖未写的“丨”;竖未落,先落进未显影的暗室,落成一条未冲洗的国名。

此刻,暗室无灯,只有心跳在底片上慢慢洇开,像一枚黑色的太阳,把“中国”二字倒扣在乳白色的涂层背后。那太阳不发光,只发沉默;沉默不发声,只发“未”字。我们把这“未”字捧在掌心,像捧住一九一九的灰烬、一九三七的弹片、一九四九的曙光——它们皆未冷却,皆未褪色,皆未失去钝感。于是,我们学会在黑暗里辨认方向:不是向前,而是向内;不是向光,而是向“未”。因为所有光都必须先经过负片,才能抵达正像;所有国名都必须先经过暗室,才能抵达广场。

二、未揭的版图

把那一道尚未照面的国名,反折成未揭的版图;版图未揭,先折出一声未喊的号哭;号哭未喊,先折出一粒未咽的盐;盐未咽,先折出一点未熄的灯;灯未熄,先折出一捺未按下的“丿”;捺未落,先落进未定影的暗室,落成一道未放大的边界。

边界不是铁丝,是脉管;不是界碑,是心跳。我们把地图摊开在暗红的案台,像摊开一张被炮火烤焦的底片:黑龙江的浪、海南岛的椰、帕米尔的雪、曾母暗沙的珊瑚——它们皆在“未”字里同时显影。显影液是少年掌心的汗,是母亲眼角的泪,是父亲脊背的盐。我们不用放大镜,我们用呼吸:一呼,辽东半岛的轮廓浮现;一吸,台湾海峡的褶皱舒展。于是,版图在呼吸里完整,在“未”字里安全;没有一寸土地被省略,没有一滴海水被漂白。

三、未合的齿关

把那一声尚未抵达的边界,反卷成未合的齿关;齿关未合,先卷出一纹未冷的掌温;掌温未冷,先卷出一环未松的链;链未松,先卷出一圈未敲定的“〇”;圆未封,先封进未冲洗的暗室,封成一枚未显影的日历。

日历上,没有节日,只有节气;没有年份,只有禾穗。我们把惊蛰翻译成引擎,把谷雨翻译成航母,把小寒翻译成高铁,把霜降翻译成空间站。每一页日历都是一环新鲜的链,把稻浪与波浪、把炊烟与硝烟、把故土与远海,悄悄扣在一起。链环与链环之间,没有“如果”,只有“未”——未断裂、未锈蚀、未松动。于是,我们敢于把日历翻给风看、翻给雨看、翻给任何试图篡改页码的黑手:看,这是未写的十月,这是未写的十一,这是未写的“下一钝”。

四、未撕下的第十五章

把那一页尚未撕下的日历,反撕成未揭的第十五章;章未揭,先撕出一道未生的钝;钝未生,先撕出一刃未反的刀;刀未反,先撕出两个未刻的小字:“余刃”;字未刻,先刻进未显影的暗室,刻成一粒未冲洗的下一跳黑底。

黑底上,没有标题,只有注脚;没有句号,只有刀口。我们把刀口对准自己,不是自裁,而是自学:学如何把锋刃折叠成脊梁,如何把寒光折叠成目光,如何把“杀”折叠成“护”。于是,“余刃”不再是刀,而是倒悬的笔;不再是金属,而是未写的律。笔锋所到,不是皮肤,是底片;律条所到,不是刑台,是讲台。我们在黑底上练习签名:一笔是黄河,一笔是长江,一笔是长城,一笔是昆仑。四笔交叉,组成一枚“未”字的印章,盖在每一颗即将出征的心脏——盖下去,心跳就变成了国跳;血潮就变成了国潮。

五、未响的号角

把那一声尚未盖下的印章,反盖成未响的号角;号角未响,先震出一腔未喊的誓词;誓词未喊,先震出一列未列队的星;星未列队,先震出一条未起飞的云;云未起飞,先震出一声未点火的“轰”;轰未出喉,先落进未显影的暗室,落成一枚未冲洗的升空。

升空不是焰火,是火种;不是表演,是演习。我们把火种藏在胸腔,像藏住一九五六的戈壁、一九六四的罗布泊、一九七零的东方红、二零零三的杨利伟。每一次倒计时,都是“未”字在倒数;每一次点火,都是“未”字在点睛。倒数到零,不是结束,是开始;点睛到完,不是完成,是未完。于是,我们把未完写进云图:东风、长征、神舟、天问——它们皆是“未”字的偏旁,皆是“下一钝”的声母。

六、未降的旗帜

把那一面尚未升空的云,反升成未降的旗帜;旗帜未降,先扬出一角未褪的红;红未褪,先扬出一粒未冷的星;星未冷,先扬出一声未哑的国歌;国歌未哑,先扬出一秒未停的注目;注目未停,先落进未显影的暗室,落成一场未冲洗的升旗。

升旗不是仪式,是呼吸;不是每日,是每秒。我们把旗角折进心跳,像折进一九四九的十月、一九九七的七月、一九九九的十二月、二零二一的七月。每一次折叠,都是“未”字在折页;每一次展开,都是“未”字在展眉。折到尽头,不是旗短,是命长;展到极处,不是旗大,是心大。于是,我们把心大写进旗语:红是未褪的血,星是未冷的灯,灯是未熄的“未”,血是未干的“下一钝”。

七、未写的和平

把那一面尚未降下的旗,反降成未写的和平;和平未写,先写出一条未断的边;边未断,先写出一道未裂的峡;峡未裂,先写出一座未离的岛;岛未离,先写出一声未喊的归;归未出喉,先落进未显影的暗室,落成一封未冲洗的家书。

家书没有邮编,只有归期;没有文字,只有潮汐。我们把潮汐翻译成心跳,把心跳翻译成呼唤,把呼唤翻译成“未”——未断、未裂、未离、未弃。于是,我们敢于把家书折成纸船,放进任何试图掀起浪墙的黑手:看,这是未写的海峡,这是未写的归航,这是未写的“下一钝”。

八、未熄的灯塔

把那一封尚未寄出的家书,反寄成未熄的灯塔;灯塔未熄,先照出一束未偏的光;光未偏,先照出一粒未沉的礁;礁未沉,先照出一条未改的道;道未改,先照出一声未错的舵;舵未错,先落进未显影的暗室,落成一座未冲洗的港口。

港口没有关税,只有归帆;没有锚链,只有脐带。我们把脐带系在灯塔,像系住郑和的舵、邓世昌的炮、林泰曾的锚、王伟的翼。每一次闪光,都是“未”字在眨眼;每一次眨眼,都是“未”字在点头。眨到深处,不是夜长,是灯长;点到极处,不是光远,是家远。于是,我们把家远写进航迹:经度是未改的坚持,纬度是未弃的等待,等待是未写的“下一钝”。

九、未冷的火种

把那一座尚未靠岸的港口,反靠成未冷的火种;火种未冷,先燃出一粒未化的雪;雪未化,先燃出一声未哭的梅;梅未哭,先燃出一瓣未落的春;春未落,先燃出一笔未收的锋;锋未收,先落进未显影的暗室,燃成一枚未冲洗的燎原。

燎原不是野火,是星火;不是毁灭,是点亮。我们把星火撒向高原,像撒进一九五八的柴达木、一九六九的北大荒、一九七八的小岗村、二零二零的凉山。每一次点燃,都是“未”字在点火;每一次燎原,都是“未”字在留言。点到最后,不是灰烬,是晨曦;留到极处,不是句号,是逗号。于是,我们把逗号写进春雪:雪是未冷的初心,梅是未退的使命,使命是未写的“下一钝”。

十、未揭的下一钝

把那一枚尚未燎原的火种,反燎成未揭的下一钝;钝未揭,先揭出一声未响的雷鸣;雷未响,先揭出一道未劈的闪;闪未劈,先揭出一滴未落的雨;雨未落,先揭出一笔未收的刀;刀未收,先落进未显影的暗室,揭成一章未冲洗的第十五卷。

第十五卷没有页码,只有心跳;没有标题,只有“未”。我们把心跳折成刀,把刀折成笔,把笔折成律,把律折成国。于是,国不再是名词,是动词;不再是版图,是脉图;不再是历史,是“未”。我们在“未”里同时显影:不显山河,只显心跳;不显胜利,只显“下一钝”。钝到深处,不是刀钝,是锋藏;藏到极处,不是无锋,是国藏。

终章:未冲洗的心跳

现在,所有负片在同一暗室同时显影——却不显山河,只显“未”字的黑底;黑底上,一把反向的刀正在自行生长:它把“余刃”二字倒刻成未写的国名;把国名倒刻成未生的下一钝;把下一钝倒刻成未揭的第十六章——第十六章未写,先写成暗室里未冲洗的下一声心跳。

心跳未响,先响成未写的黑;黑未熄,先熄成未写的光;光未出,先出成未写的中国。

(全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