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学院的晨钟敲过第三响时,伊格纳茨总会准时出现在后院的露天铁匠铺。这里原是学院废弃的工具房,被他改造成了“符文锻坊”——铁砧上刻着十二基础符文的凹槽,淬火池里泡着溶解了魔法水晶的特殊溶液,墙上挂满了他亲手锻打的符文铁板。
“今天练‘衍生符文·凝’。”他拿起烧红的铁坯,锤子落下的瞬间,识海里的“合”与“沉”符文同时亮起。“当”的一声,铁坯中央被砸出个凹陷,他迅速翻转铁坯,另一锤斜着敲在凹陷边缘,火星溅在淬火池里,“滋啦”冒起白烟。这组符文要的是“外紧内松”,像捏面团时指尖的力道,既得攥住形状,又得留着透气的缝隙。
前三个月,他总掌握不好火候。要么“合”符文太盛,把铁坯砸成了实心疙瘩,魔力根本流不进去;要么“沉”符文太弱,凹陷边缘软得撑不住形态。直到某天,他在处理一批陨铁时发现——陨铁内部的天然纹路,竟和“凝”符文的理想形态几乎重合。他盯着那些纹路看了三天,突然悟了:符文不是死的模板,得跟着材料的“性子”走。
那天之后,他的“凝”符文突然活了。用在木头上,纹路会顺着木纹蔓延;用在石头上,会嵌进天然的石缝;用在活物身上,能顺着血脉流动,既不损伤肌理,又能牢牢锁住魔力。有次凯尔法师突发心悸,他在法师后背敲了道“凝”符文,原本紊乱的魔力瞬间稳如静水,凯尔惊讶道:“你这符文,比高阶治愈术还温和。”
他的修行从不局限于学院。银月城的锻造行会总找他帮忙——给兵器刻“锋锐符文”时,他会根据铁匠的捶打习惯调整符文角度;给盔甲刻“防御符文”时,会盯着盔甲的受力点敲下最稳的纹路。行会的老会长常说:“伊格纳茨的符文会‘认主’,别人用着总差口气。”
第一年结束时,学院的“符文熟练度测试”上,他用十二基础符文组合出了“百锻阵”——在一块铁板上敲出一百道交错的符文,魔力流过时竟发出打铁的“叮当”声,测试水晶显示他的精神力纯度,已经达到了正式法师的门槛。
“你这哪是法师,分明是‘符文铁匠’。”考官看着铁板上泛着金属光泽的符文,哭笑不得。
伊格纳茨摸着铁板上的纹路,认真道:“是‘锻魔法师’。”
第二年:淬火池里的魔力潮汐
进阶的关键,是让符文“活”起来——不仅能承载魔力,还能主动“吞吐”魔力。伊格纳茨把重心放在了淬火池上,他发现溶解了水晶的溶液,能让符文在冷却时留下“魔力通道”,就像铁料里的碳分子,能改变整体的韧性。
“今天试‘吸’符文。”他把刻好雏形的铁板放进淬火池,识海里的“引”与“空”符文开始共振。溶液里的水晶碎屑顺着符文纹路爬升,在铁板表面凝结成细如发丝的晶线。他猛地抽回铁板,晶线却断了大半——“吸”符文需要持续的魔力牵引,像用磁石吸铁屑,力道断了就前功尽弃。
他想起落锤镇的老水磨,水流通过凹槽时会形成持续的漩涡。于是他改造了淬火池,在池底铺了层螺旋状的符文砖,让魔力顺着砖纹循环流动。当他再次把铁板放进去,“引”符文跟着池底的漩涡转起来,晶线这次没断,反而像血管般扎进了铁板深处。
“吸”符文成了他的得意之作。给银月城的粮仓刻上这符文,能自动吸收空气中的潮气;给学院的图书馆刻上,能吸附过量的魔力,避免书籍被魔法腐蚀。有次城南的“迷雾沼泽”蔓延,他带着刻满“吸”符文的铁板过去,那些贪婪吸食魔力的雾气,竟被符文“吸”进铁板,半天就清出了三条通路。
这年他迷上了“符文嵌套”——在一道主符文里藏进数道副符文,像打铁时“夹钢”的手法,让符文既有主功能,又有隐藏的辅助效果。给城门刻“坚固符文”时,他在主纹里藏了“警示符文”,一旦有外力撞击,符文会发出打铁的“哐当”声;给医院的病床刻“安睡符文”时,藏了“净化符文”,魔力流动时会顺便驱散病菌。
学院的高阶法师来观摩他的“嵌套术”,发现他的符文嵌套从不用魔法墨水,全靠锤子敲出的物理纹路——主纹深、副纹浅,深浅交错处自然形成魔力的“闸口”。“这法子笨是笨,”法师们感慨,“但稳得像城墙,想破解都找不到缝隙。”
第二年的“元素亲和测试”,别人都在比拼召唤元素的强度,伊格纳茨却把“吸”符文刻在了测试用的元素水晶上。水晶原本只能容纳一种元素,被他刻过之后,竟能轮流吸收火、水、风三种元素,像个微型的元素熔炉。测试结果显示,他对元素的“兼容性”,远超同级学徒。
“你这是要把所有元素都当成‘铁料’来炼?”凯尔法师看着水晶里流转的三色光,眼神发亮。
伊格纳茨正在调整符文的深浅:“元素和铁没区别,只要找对‘锻造’的法子,就能融成一块好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