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147章 拓跋珪围中山,后燕衰亡的序幕

晋纪三十一

公元397年

春季,正月初一(己亥朔),东晋孝武帝行加冠礼(成年礼),更改年号。任命左仆射王珣为尚书令;领军将军王国宝为左仆射,兼任官员选拔之职,还加授后将军、丹杨尹。会稽王司马道子把东宫的全部兵力都配给王国宝,让他统领。

后燕范阳王慕容德向后秦求救,后秦却是没有出兵。此时,邺城(后燕都城,今河北临漳)内人心惶恐。贺赖卢认为自己是魏王拓跋珪的舅舅,所以不愿接受东平公拓跋仪的调度,因此与拓跋仪产生了矛盾。而拓跋仪的司马丁建暗中与慕容德勾结,趁机挑拨二人之间的关系,还把写有二人不和情况的书信射进邺城里。正月初六(甲辰),出现大风扬沙的天气,白天昏暗如夜。随后,贺赖卢的军营中起了火,丁建找准时机,对拓跋仪说:“贺赖卢焚烧军营,这是要叛乱的前兆啊!”拓跋仪对此是信以为真,于是率领士兵撤退了。贺赖卢得知此消息后,也领兵后退了。随后,丁建率领自己的部众前去投奔慕容德,并劝说慕容德:拓跋仪的军队已经疲惫不堪了,可以趁机攻打他。慕容德思考了一番,便派遣桂阳王慕容镇、南安王慕容青率领七千骑兵前去追击魏军,把魏军打得大败。

这时,后燕君主慕容宝派左卫将军慕舆腾攻打博陵(今河北安平),成功杀死了魏国任命的地方长官。

随后,魏国将领王建等人攻打信都(今河北冀州),打了六十多天都没能攻克,而且士兵死伤众多。正月二十二日(庚申),魏王拓跋珪亲自领兵攻打信都。正月二十四日(壬戌)夜里,后燕宜都王慕容凤翻墙逃出信都,投奔中山(今河北定州)。正月二十五日(癸亥),信都向魏国投降。

此时,后凉王吕光因西秦王乞伏乾归屡次反复无常,便决定起兵讨伐他。乞伏乾归的部众请求向东逃往成纪(今甘肃静宁)躲避,乞伏乾归说:“军队的胜败,关键在战术巧妙与否,不在于人数多少。吕光的军队虽多,却没有章法;他的弟弟吕延勇猛但无谋略,根本不值得畏惧。况且他的精锐兵力都在吕延麾下,吕延一败,吕光自然会逃跑。”吕光把军队驻扎在长最(今甘肃兰州东),便派遣太原公吕纂等人率领三万步兵、骑兵攻打金城(今甘肃兰州);乞伏乾归率领两万部众救援金城,还没赶到,吕纂等人就已经攻克了金城。吕光又派将领梁恭等人率领一万多披甲士兵从阳武下峡(今甘肃永靖附近)出兵,与秦州刺史没弈干一同攻打乞伏乾归的东部地区;天水公吕延率领枹罕(今甘肃临夏)的兵力攻打临洮(今甘肃临洮)、武始(今甘肃临洮北)、河关(今甘肃积石山附近),将它们全部攻克。乞伏乾归派人欺骗吕延说:“乞伏乾归的部众已经溃散,他本人已经逃往成纪了。”吕延想率领轻骑兵追击,司马耿稚劝谏道:“乞伏乾归勇猛且有谋略,怎会望风而逃?之前他击败王广、杨定,都是用弱兵引诱敌人的计策。如今来报信的人眼神飘忽、神色紧张,恐怕其中有诈,应当整顿军阵稳步前进,让步兵与骑兵相互配合,等各路军队全部集结后再发动进攻,必定能攻克敌人。”吕延不听劝谏,执意率军前进,结果与乞伏乾归的军队遭遇,双方进行了一场激战,最终吕延战死。随后,耿稚与将军姜显收拢溃散的士兵,退回枹罕驻扎。吕光也领兵退回姑臧(后凉都城,今甘肃武威)。

这时,秃发乌孤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宣布大赦,更改年号为太初。他在广武(今甘肃永登)整顿军队,攻打后凉的金城,并将其攻克。后凉王吕光派将军窦苟讨伐秃发乌孤,双方在街亭交战,后凉军队大败。

这时,后燕君主慕容宝得知魏王拓跋珪攻打信都,便出兵驻扎在深泽(今河北深泽),派赵王慕容麟攻打杨城(今河北宁晋附近),杀死魏国守兵三百人。接着,慕容宝拿出全部珍宝和宫女,招募各郡县的豪强、盗贼,让他们率军攻打魏军。

二月初一(己巳朔),拓跋珪率军退回杨城驻扎。北魏将领没根的侄子丑提担任并州监军,得知叔父没根投降了后燕,害怕被诛杀,便率领自己的部众返回魏境内作乱。拓跋珪想率军北归平叛,便派遣国相涉延向后燕求和,还请求把自己的弟弟送去做人质。慕容宝听说魏境发生内乱,便拒绝求和,派冗从仆射兰真斥责拓跋珪背恩负义,随后征发全部兵力——十二万步兵、三万七千骑兵,驻扎在曲阳(今河北曲阳)的柏肆坞,在滹沱河(今河北境内)北岸扎营,拦截魏**队。二月初九(丁丑),魏军抵达,在滹沱河南岸扎营。慕容宝暗中率领军队趁夜渡河,招募一万多名勇士袭击魏营,自己则在魏营以北列阵,作为后援。招募来的勇士借着风势放火,猛攻魏军,魏军大乱,拓跋珪受惊起身,光着脚逃出营寨;后燕将军乞特真率领一百多人追到拓跋珪的营帐,缴获了他的衣服和靴子。不久,后燕招募的勇士无故自乱,互相砍杀、射箭。拓跋珪在营外看到这一情况,立即击鼓召集部众,身边的侍从和中军将士渐渐聚集过来,他又让人在营外布置了很多火把,然后率领骑兵冲击燕军。面对魏军的冲击,燕军勇士大败,只好退回慕容宝的军阵,慕容宝领兵再次渡河北返。二月初十(戊寅),魏军整顿好兵力前来攻打后燕军,与后燕军队对峙,后燕军队的士气大受打击。慕容宝率领军队退回中山,魏军随后追击,后燕军队屡次战败。慕容宝十分害怕,便抛下主力部队,率领两万骑兵逃回了中山。当时正刮着大风、下着大雪,士兵冻死者遍地都是。慕容宝担心被魏军追上,便命令士兵丢弃全部战袍、铠甲和兵器——数十万件物资被遗弃,士兵连一把刀都没能带回,后燕的大臣、将领和士兵中,向魏军投降或被魏军俘虏的人极多。此前,张衮常常对魏王拓跋珪称赞后燕秘书监崔逞的才能,拓跋珪俘获崔逞后,心里十分高兴,便任命他为尚书,让他掌管三十六曹事务,把朝政托付给他。

这时,魏军中有人从柏肆坞逃回,谎称主力部队溃败,没人知道魏王拓跋珪的下落。这人路过晋阳(今山西太原)时,晋阳守将封真趁机起兵,攻打并州刺史、曲阳侯拓跋素延,拓跋素延领兵击败封真,并将其斩杀。

此时,南安公拓跋顺镇守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听说拓跋珪下落不明,便想自行代理国事。幢将(北魏官职)、代郡人莫题说:“这是大事,不能轻率行事,应当等候确切消息再做决定;否则,灾祸不小。”拓跋顺于是放弃了这一想法。拓跋顺是拓跋什翼犍(北魏先祖,代国君主)的孙子。随后,贺兰部首领附力眷、纥邻部首领匿物尼、纥奚部首领叱奴根,都起兵反叛,拓跋顺率军讨伐,但是没能平定。拓跋珪派遣安远将军庾岳率领一万骑兵返回,讨伐这三部,全部平定叛乱,魏国百姓这才安定下来。拓跋珪想安抚刚归附的部众,对之前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坑杀后燕降卒的事深感后悔;拓跋素延因讨伐叛军时杀戮过多,被免去官职,任命奚牧为并州刺史。奚牧给后秦君主姚兴写信时,用“顿首”(平等礼节用语)落款,与姚兴行平等之礼。姚兴大怒,把这事告诉了拓跋珪,拓跋珪因此处死了奚牧。

二月十一日(己卯)夜里,后燕尚书郎慕舆图谋刺杀慕容宝,拥立赵王慕容麟,结果事情败露,慕舆冲破城门,投奔了魏国。慕容麟因此内心不安。

三月,后燕任命仪同三司、武乡人张崇为司空。

起初,后燕清河王慕容会听说魏军向东进军,便上奏请求率军救援都城,慕容宝同意了。但慕容会起初根本没有出兵的打算,只派征南将军库傉官伟、建威将军馀崇率领五千士兵作为先锋。馀崇是馀嵩的儿子。库傉官伟等人在卢龙塞(今河北迁安西北)驻扎了近一百天,粮草断绝,马牛几乎被吃光了,可慕容会仍不发兵。对此,慕容宝大怒,多次下诏严厉斥责;慕容会不得已,便以整顿军队、挑选精锐士兵为由,又拖延了一个多月。当时道路被阻断,库傉官伟想派轻装部队先行,打通道路,侦察魏军的虚实,同时壮大自身声势;众将领都畏惧退缩,不愿前往。馀崇挺身而出,说:“如今强敌势大如天,都城危急,就算是平民百姓,尚且想着舍命救援君主和父亲,各位蒙受国家的恩宠和重任,怎能反而贪生怕死!如果国家灭亡,我们不能坚守臣节,就算死了,也会留下耻辱。各位在这里安坐,我请求前往!”库傉官伟十分高兴,就挑选了五百名步兵、骑兵交给馀崇。馀崇进军到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遇到一千多名魏军骑兵,他对部众说:“敌众我寡,不主动进攻,就无法脱身。”于是击鼓呐喊,径直冲向魏军,馀崇亲手杀死十多人。魏军骑兵溃散逃走,馀崇也领兵返回,带回了斩杀、俘获的魏军士兵,并详细说明了魏军的兵力情况,后燕众人这才稍稍振作。慕容会这才率军出发,但行军缓慢,当月才抵达蓟城(今北京西南)。

此时,魏军围困中山已经很久了,城中将士都想出城作战。征北大将军慕容隆对慕容宝说:“拓跋珪虽然屡次获得小胜,但军队驻扎在这里已近一年,势头已经衰落,士兵和战马死伤过半,人心思归,各部族也已离散,这正是我们击败他的时机。况且全城将士都渴望出战,如果凭借我们的锐气,趁敌军衰落之时进攻,必定能攻克。如果犹豫不决、坚守不战,将士们的士气会逐渐丧失,城中形势日益艰难,时间久了,难免发生变故,到那时再想出战,也来不及了!”慕容宝同意了他的建议。但卫大将军慕容麟每次都反对出战,慕容隆多次整顿好军队,最终却只能解散,前后有四五次。

无奈之下,慕容宝只好派人向魏王拓跋珪求和,想赎回被俘虏的弟弟慕容觚,还答应割让常山(今河北正定)以西的土地给魏国,以此换取和平。拓跋珪同意了;不久,慕容宝又反悔了。三月十一日(己酉),拓跋珪前往卢奴(今河北定州),三月十三日(辛亥),拓跋珪再次围困中山。这次,后燕数千名将士一同向慕容宝请求:“如今我们困守孤城,最终只会陷入绝境,我们愿意出战,与魏军决一死战,但陛下每次都阻止我们,这是坐等军队溃败啊!况且被围困这么久,没有任何奇计可施,只是指望时间久了,敌军自行撤退。如今内外形势,强弱悬殊,敌军显然不会自行撤退,应当听从大家的请求,决一死战。”这次,慕容宝同意了。慕容隆退下后整顿军队,召集手下的僚属说:“君主威严不振,强敌入侵,我们做臣子的,应当同仇敌忾,为国家不惜生命。如今有幸能击败敌军,胜利返回固然好;如果不幸战败,也能让我的气节得以彰显。各位中有能北上见到我母亲的,便替我转告她我的心意!”说完,他便披上铠甲、跨上战马,到城门等候慕容宝的命令。慕容麟又坚决阻止慕容宝出战,将士们极为愤怒怨恨,慕容隆只能流泪退回。

当天夜里,慕容麟领兵劫持左卫将军、北地王慕容精,逼迫他率领宫中侍卫刺杀慕容宝。慕容精以道义拒绝,慕容麟大怒,只好杀死慕容精,逃出了中山,前往了西山,投靠丁零族的残余部众。于是城中人心震动,惶恐不安。慕容宝不知道慕容麟的去向,认为清河王慕容会的军队就在附近,担心慕容麟夺取慕容会的兵权,又想抢先占据龙城(今辽宁朝阳,后燕旧都),于是召集慕容隆和骠骑大将军慕容农,商议放弃中山,逃往龙城自保。慕容隆说:“先帝(慕容垂)不辞辛劳,才建立了中兴的大业,现在他去世还不到一年,天下就大乱,这难道不是我们辜负了先帝吗!如今外敌势力正盛,内部又发生叛乱,亲人离散,百姓疑虑恐惧,确实无法抵御敌军;向北迁回旧都,也是合适的选择。但龙城地区狭小、百姓贫困,如果还想着用中原的标准在那里筹集物资,还指望短期内立下大功,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我们节俭用度、安抚百姓,致力于农耕、整顿军队,几年之内,公私财力充实,而赵、魏地区(今河北、河南一带)的百姓,厌倦了敌军的残暴,思念后燕的恩德,或许我们能率军返回,收复故土。如果没能做到这些,仅仅凭借龙城的险要地势固守,也足以休养兵力、等待时机。”慕容宝说:“你说得很有道理,我完全听从你的意见。”

辽东人高抚擅长占卜,一向被慕容隆信任厚待,他私下对慕容隆说:“殿下向北前往龙城,最终无法到达,也见不到太妃(慕容隆的母亲)。如果让君主独自前往,殿下暗中留在这里,必定能立下大功。”慕容隆说:“国家遭遇大难,君主流亡在外,况且我的老母亲在北方,我能向北而死,也没有遗憾了。你说的是什么话!”于是他召集所有僚属,询问他们愿意跟随前往龙城,还是留下,只有司马鲁恭、参军成岌愿意跟随,其余人都想留下,慕容隆全都同意了。

慕容农的部将谷会归劝说慕容农:“城中的百姓,都是在参合陂被拓跋珪杀死的人的父兄子弟,他们悲痛欲绝,渴望出战,却被卫大将军(慕容麟)阻止。如今听说君主将要向北迁移,大家都说:‘只要能找到慕容氏的一位宗亲,拥立他为主,率领我们与魏军作战,就算死了也没有遗憾。’大王如果能留在这里,满足大家的期望,击退魏军,安抚京城附近的百姓,再迎接君主返回,也不失为忠臣啊。”慕容农想杀死谷会归,又爱惜他的才能,便对他说:“如果一定要这样才能求生,那不如去死!”

三月十四日(壬子)夜里,慕容宝与太子慕容策、辽西王慕容农、高阳王慕容隆、长乐王慕容盛等,率领一万多名骑兵出城,前往慕容会的军营;河间王慕容熙、勃海王慕容朗、博陵王慕容鉴年纪尚小,无法出城,慕容隆又返回城中迎接他们,亲自为他们准备车马,才让他们一同脱险。后燕将领王沈等人投降魏国。乐浪王慕容惠、中书侍郎韩范、员外郎段宏、太史令刘起等,率领三百多名工匠、艺人逃往邺城。

此时,中山城中没有君主,百姓惶恐不安,东门都没有关闭。魏王拓跋珪想趁夜进城,冠军将军王建一心想抢掠财物,于是说:“恐怕士兵进城后盗取府库中的财物,请求等到天亮再进城。”拓跋珪于是放弃了夜间进城的打算。后燕开封公慕容详没能跟上慕容宝,城中百姓便拥立他为主,关闭城门坚守。拓跋珪率领全部兵力攻城,接连几天都没能攻克,于是派人登上巢车(古代攻城用的高台战车),靠近城墙劝降城中百姓,说:“慕容宝已经抛弃你们逃走了,你们这些百姓白白送死,是想为谁守城呢?”百姓们都说:“我们这些人无知,只是担心再像参合陂的降卒那样被坑杀,所以才苟延残喘,多活几天罢了。”拓跋珪回头对着王建的脸吐唾沫,随后派中领将军长孙肥、左将军李栗率领三千骑兵,追击慕容宝到范阳(今河北涿州),却没能追上,只是攻破了后燕在新城(今河北新城附近)的戍守据点罢了,然后返回了。

三月十六日(甲寅),东晋尊奉皇太后李氏为太皇太后。三月二十日(戊午),册立王氏为皇后。

后燕君主慕容宝逃出中山后,在岍城(今河北唐县附近)与赵王慕容麟相遇。慕容麟没料到慕容宝会来,心里十分震惊,便率领部众逃往蒲阴(今河北顺平),随后又出兵驻扎在望都(今河北望都),当地百姓供给了他一些物资。慕容详派兵突袭慕容麟,俘获了他的妻子儿女,慕容麟独自逃走,进入山中。

三月十六日(甲寅),慕容宝抵达蓟城,身边亲近的侍从几乎全部逃散,只有高阳王慕容隆率领的几百名骑兵担任警卫。清河王慕容会率领两万骑兵,在蓟城南郊迎接慕容宝。慕容宝察觉慕容会神情不满,面带怨恨,便暗中把这事告诉了慕容隆和辽西王慕容农。慕容农、慕容隆都说:“慕容会年纪尚轻,长期独掌一方兵权,是习惯了骄纵才这样的,哪会有别的心思!我们会用礼仪责备他。”慕容宝虽然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却还是下诏,解除慕容会的兵权,交给慕容隆,慕容隆坚决推辞;于是减少慕容会的兵力,分给慕容农和慕容隆。又派遣西可公库傉官骥率领三千士兵,协助防守中山。

三月十八日(丙辰),慕容宝把蓟城府库中的全部财物转移,向北前往龙城。魏军将领石河头率领军队追击,三月二十日(戊午),在夏谦泽(今河北大厂附近)追上了慕容宝。慕容宝不想交战,清河王慕容会劝道:“我安抚、训练士兵,就是为了寻找敌军作战。如今君主流亡在外,人人都想着舍命报效国家,而敌军竟敢主动追来,将士们心中都充满愤怒。《兵法》说:‘返回本国的军队,不能阻拦。’又说‘把士兵置于绝境,才能让他们奋勇作战、求得生机。’如今这两种有利形势我们都具备了,还怕不能击败敌军吗!如果现在放弃交战、转身逃走,敌军必定会趁机追击,说不定还会引发其他变故。”慕容宝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

随后,慕容会整顿军阵,与魏军交战,慕容农、慕容隆等人率领从南方赶来的骑兵冲击魏军,魏军大败。燕军追击了一百多里,斩杀魏军几千人。慕容隆又独自追击了几十里才返回,对过去的下属、留台治书阳璆说:“中山城中聚集着几万兵力,我却没能施展自己的作战计划,如今这场胜利,反而让我心中留有遗憾。”说着,他情绪激昂,流下眼泪。

慕容会击败魏军后,骄傲蛮横的态度越发严重;慕容隆多次教训斥责他,可慕容会心中的怨恨更甚。慕容会知道,慕容农、慕容隆都曾镇守过龙城,而且辈分高、职位重,声望一向在自己之上,担心到了龙城后,大权会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又明白自己终究没有被立为太子的希望,于是谋划发动叛乱。

幽州(治所蓟城)、平州(治所龙城)的士兵都感念慕容会的恩德,不愿归慕容农、慕容隆统领,就向慕容宝请求:“清河王勇猛有谋略,远超世人,我们和他发誓同生共死,希望陛下和皇太子、各位亲王留在蓟城宫中,我们跟随清河王南下,解除京城(中山)的围困,之后再回来迎接陛下。”

慕容宝身边的侍从都厌恶慕容会,便对慕容宝说:“清河王没能被立为太子,神色十分不满。况且他才能、武艺过人,又善于笼络人心;陛下如果听从众人的请求,我们担心解除围困后,必定会发生像‘卫辄拒父’那样的事(春秋时,卫灵公之子蒯聩流亡,其子卫辄继位后拒绝父亲回国,这里指慕容会可能夺权抗父)。”

慕容宝于是对众人说:“慕容会(字道通)年纪尚轻,才能比不上慕容农、慕容隆两位亲王,怎能担当独自领兵出征的重任!况且我正要亲自统领全军,还要依靠慕容会作为助手,怎么能让他离开我身边呢!”众人虽然心中不满,却也没法改变什么,只好退下了。

慕容宝身边的人又劝他杀死慕容会,侍御史仇尼归听说了这件事,就告诉慕容会:“大王如今所依靠的是父亲(慕容宝),可父亲已经对你有了别的心思;所凭借的是兵权,可兵权已经要被收回了;你还能在何处安身呢?不如诛杀慕容农、慕容隆两位亲王,废掉太子,大王自己住进东宫,同时兼任将军、丞相之职,来挽救国家,这才是上策啊。”慕容会犹豫不决,没有答应。

慕容宝对慕容农、慕容隆说:“看慕容会的心思,必定会谋反,毫无疑问,应当尽早除掉他。”慕容农、慕容隆说:“如今外敌入侵,中原地区局势混乱,国家的安危,就像堆起来的鸡蛋一样危急。慕容会镇守旧都(龙城),又远道赶来救援国难,他的威名,足以震慑周边的势力。现在他谋反的迹象还没显露,就仓促杀死他,不仅会伤害父子间的亲情,恐怕还会大大损害朝廷的威望。”

慕容宝说:“慕容会谋反的念头已经形成,你们心存仁慈宽恕,不忍心早点动手,恐怕他一旦发动叛乱,必定会先杀害各位叔父,之后再对付我,到那时你们可不要后悔,不要责怪自己啊!”慕容会听说了这番话,心中就更加恐惧了。

夏季,四月初五(癸酉),慕容宝在广都黄榆谷(今辽宁建昌附近)住宿。慕容会派他的党羽仇尼归、吴提染干,率领二十多名壮士,分两路突袭慕容农、慕容隆,在营帐中杀死了慕容隆;慕容农受了重伤,却抓住了仇尼归,逃进了山中。慕容会因仇尼归被擒,担心事情最终会败露,于是连夜去见慕容宝,谎称:“慕容农、慕容隆谋反,我已经除掉他们了。”

慕容宝本想讨伐慕容会,却假装说好听的话安抚他:“我本来怀疑这两位亲王很久了,你除掉他们,做得很好。”

四月初六(甲戌)清晨,慕容会布置好仪仗,戒备森严,才率军出发。他想丢弃慕容隆的灵柩,馀崇流着泪坚决请求带上,慕容会才同意把灵柩装上车,随军同行。这时慕容农从山中出来,主动回到军中,慕容宝呵斥他:“你还有什么脸面回来见我!”于是下令把他抓起来。

走了十多里路,慕容宝回头召集大臣们吃饭,同时商议慕容农的罪名。慕容会入座后,慕容宝用眼神示意卫军将军慕舆腾,让他斩杀慕容会,慕舆腾砍中了慕容会的头部,却没能杀死他。慕容会逃到自己的军营,率领士兵攻打慕容宝。慕容宝率领几百名骑兵,疾驰二百里,到傍晚时分,抵达龙城。慕容会派骑兵追击到石城(今辽宁建昌西),却没能追上。

四月初七(乙亥),慕容会派仇尼归攻打龙城;慕容宝连夜派兵突袭,击败了仇尼归的军队。慕容会又派使者去见慕容宝,请求诛杀他身边的奸佞大臣,还要求立自己为太子;慕容宝没有答应。

慕容会于是没收了慕容宝的车马、器物、服饰,把后宫的宫女分给手下的将领,还设置了各级官员,自称皇太子、录尚书事,率领军队开往龙城,对外以讨伐慕舆腾为名义;四月初八(丙子),慕容会的军队驻扎在龙城城下。

慕容宝来到西门,慕容会骑马在远处和他对话,慕容宝斥责他谋反。慕容会命令士兵朝着慕容宝大声呼喊,来炫耀自己的声势,城中的将士都十分愤怒,到傍晚时分出城作战,大败慕容会的军队,慕容会的士兵死伤过半,他只好率领残部退回军营。侍御郎高云连夜率领一百多名敢死士兵,突袭慕容会的军营,慕容会的部众全线溃散。慕容会带领十多名骑兵逃往中山,最终被开封公慕容详杀死。慕容宝随后处死了慕容会的母亲和他的三个儿子。

四月初九(丁丑),慕容宝宣布大赦,凡是和慕容会一同谋反的人,都免除罪名,恢复原来的官职。又根据功劳大小赏赐众人,被任命为将军、封为侯爵的有几百人。辽西王慕容农伤得骨头断裂、脑浆外露,慕容宝亲自为他包扎伤口,他才勉强保住性命。慕容宝任命慕容农为左仆射,不久又升任他为司空,兼任尚书令。

馀崇主动前来归附,慕容宝嘉奖他的忠诚,便任命他为中坚将军,让他掌管宫中警卫。追赠高阳王慕容隆为司徒,谥号“康”。

接着,慕容宝任命高云为建威将军,封他为夕阳公,还把他收为养子。高云是高句丽王室的旁支,当年燕王慕容皝击败高句丽后,就把他的家族迁徙到青山(今辽宁义县附近),从此高家世代担任后燕的大臣。高云性格沉稳厚重、沉默寡言,当时没人了解他,只有中卫将军、长乐人冯跋,赏识他的志向和气度,和他结为朋友。冯跋的父亲冯和,曾侍奉西燕王慕容永,担任将军;慕容永战败后,冯和被迁徙到和龙(即龙城)。

再说东晋这边,仆射王国宝、建威将军王绪依附会稽王司马道子,收受贿赂,生活奢侈无度,没有节制。他们厌恶王恭、殷仲堪,就劝说司马道子削减二人的兵权;对此,朝廷内外人心惶恐,局势动荡不安。王恭等人各自修缮铠甲、整顿军队,上奏请求北伐(实则借此防备朝廷);司马道子怀疑他们的意图,下诏说盛夏时节北伐会妨碍农耕,命令他们全部解除戒备。

王恭派使者去和殷仲堪商议,打算讨伐王国宝等人。桓玄因在朝廷中不得志,便想借助殷仲堪的兵力发动叛乱,于是劝说殷仲堪:“王国宝和您等人一向对立,只担心不能尽快除掉您罢了。如今他掌握大权,又和王绪互相勾结,他们想更改的事情,没有一件办不到;王恭(字孝伯)是皇帝的舅舅,地位尊贵,王国宝必定不敢加害他。您是先帝(晋孝武帝)提拔的人,破格担任地方长官(殷仲堪时任荆州刺史),众人都认为您虽然有见识,却没有担任地方重镇长官的才能。如果他下诏书征召您回朝廷担任中书令,任命殷觊为荆州刺史,您该如何应对呢?”

殷仲堪说:“我担心这件事已经很久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桓玄说:“王恭痛恨奸邪到了极点,您应当暗中和他结盟,发动‘晋阳之兵’(春秋时,赵鞅从晋阳出兵讨伐晋国内奸,后泛指地方长官出兵诛杀朝廷奸佞),除掉君主身边的恶人,您在西边、王恭在东边,同时起兵,我虽然无能,却愿意率领荆州、楚地的豪杰,手持兵器充当先锋,这可是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勋啊!”

殷仲堪心中赞同这个计划,于是对外联络雍州刺史郗恢,对内和堂兄、南蛮校尉殷觊,南郡相、陈留人江绩商议。殷觊说:“臣子应当各自坚守自己的职责,朝廷的是非对错,哪里是地方长官能干预的!‘晋阳起兵’这样的事,我不敢参与。”殷仲堪执意邀请他,殷觊发怒说:“我既不敢赞同你的计划,也不敢反对你,只能保持中立。”江绩也极力劝说这件事不可行。

殷觊担心江绩因此招来灾祸,就在座位上出面调解。江绩说:“大丈夫何至于用死来威胁人呢?我江绩(字仲元)已经六十岁了,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死法罢了!”殷仲堪忌惮江绩的坚定正直,就用杨佺期取代了他的南郡相职位。朝廷听说这件事后,就征召江绩回朝担任御史中丞。殷觊于是谎称生病发作,辞去了官职。

殷仲堪去探望他,对他说:“兄长的病实在让人担心。”殷觊说:“我的病最多不过让我身死,你的病却会让你全家灭门。你应当好好保重自己,不要惦记我!”郗恢也不肯听从殷仲堪的计划。殷仲堪犹豫不决,这时王恭的使者到了,殷仲堪当即答应结盟,王恭十分高兴。

四月初六(甲戌),王恭上奏朝廷,列举王国宝的罪状,起兵讨伐他。

起初,晋孝武帝信任重用王珣,可孝武帝突然去世后,王珣没能被任命为顾命大臣,一朝失势,从此就只是沉默寡言、随波逐流。四月初九(丁丑),王恭的奏表送到朝廷,朝廷内外立即戒严,司马道子问王珣:“两个地方长官(王恭、殷仲堪)发动叛乱,你知道吗?”王珣说:“朝政的得失,我没有参与;王恭、殷仲堪起兵作乱,我怎么会知道!”

王国宝十分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办,便派了几百人去戍守竹里(今江苏南京北),夜里遇上刮风下雨,士兵们便各自溃散回家。王绪劝说王国宝,假传司马道子的命令,征召王珣、车胤入朝,把他们杀死,借此除掉朝廷中有名望的人,然后挟持君主和宰相,出兵讨伐王恭、殷仲堪。王国宝答应了。

王珣、车胤来到后,王国宝又不敢杀害他们,反而向王珣请教对策。王珣说:“王恭、殷仲堪和你一向没有深仇大恨,你们之间争夺的不过是权势利益罢了。”王国宝说:“你是要把我比作曹爽吗?(曹爽是三国时曹魏大臣,因专权被司马懿诛杀,王国宝担心自己落得同样下场)”王珣说:“你这是什么话!你难道有曹爽那样的罪过,王恭又岂是司马懿那样的人?”

王国宝又向车胤请教,车胤说:“过去桓温围困寿阳(今安徽寿县),用了很长时间才攻克。如今朝廷如果派兵讨伐王恭,他必定会据城坚守。要是京口(王恭的治所,今江苏镇江)还没攻克,而殷仲堪从上游(荆州)率军突然赶到,你该如何应对呢?”王国宝更加恐惧,于是上奏朝廷,请求解除自己的官职,前往皇宫门口等待治罪。

可不久他又后悔了,谎称朝廷下了诏书,恢复他的原有官职。司马道子愚昧懦弱,想姑息迁就王恭,就把罪责都推到王国宝身上,派骠骑咨议参军、谯王司马尚之,逮捕王国宝,把他交给廷尉(掌管司法的官员)处置。司马尚之是司马恬的儿子。

四月十六日(甲申),朝廷赐王国宝自杀,在闹市斩杀了王绪,还派使者去见王恭,并诚恳地道歉,承认自己的过失;王恭于是撤兵,返回京口。王国宝的哥哥、侍中王恺,骠骑司马王愉,都请求解除官职;司马道子因王恺、王愉和王国宝是异母兄弟,且一向不和,就都赦免了他们,没有追究。四月二十日(戊子),朝廷宣布大赦。

殷仲堪虽然之前答应了王恭,却一直犹豫不决,不敢出兵;直到听说王国宝等人已经被杀,才上奏朝廷,正式起兵,派杨佺期驻扎在巴陵(今湖南岳阳)。司马道子写信劝止他,殷仲堪于是率军退回荆州。

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世子司马元显,年仅十六岁,却有出众的才能,担任侍中一职。他劝说司马道子:王恭、殷仲堪最终必定会成为祸患,请求暗中做好防备。司马道子于是任命司马元显为征虏将军,把自己卫将军府的兵力以及徐州的文武官员,全部调配给司马元显统领。

魏军这边,魏王拓跋珪因军中粮草不足,便命令东平公拓跋仪撤离邺城,转移到巨鹿(今河北巨鹿)驻扎,并在杨城囤积粮草。慕容详派出六千名步兵,趁魏军不备,突袭魏军的各个营寨;拓跋珪率军击败燕军,斩杀五千人,生擒七百人,随后把俘虏全都释放了。

起初,张掖(今甘肃张掖)的卢水胡人沮渠罗仇,是匈奴沮渠王的后代,家族世代担任部落首领。后凉王吕光任命沮渠罗仇为尚书,让他跟随自己讨伐西秦。等到吕延战败身死,沮渠罗仇的弟弟、三河太守沮渠麹粥对他说:“君主(吕光)年老昏聩,又轻信谗言,如今军队战败、大将战死,正是他猜忌有勇有谋之人的时候。我们兄弟必定不会被他容忍,与其死得不明不白,不如率领士兵向西平(今青海西宁)进军,从苕藋(今甘肃张掖东)出兵,振臂一呼,平定凉州不在话下。”

沮渠罗仇说:“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我们家族世代在河西地区以忠孝闻名,宁可别人辜负我,我也不忍心辜负别人。”吕光果然听信谗言,以战败的罪名,处死了沮渠罗仇和沮渠麹粥。沮渠罗仇的侄子沮渠蒙逊,性格雄健杰出,富有谋略,还广泛阅读诗书史籍。他护送沮渠罗仇、沮渠麹粥的灵柩回乡安葬;各部落中,很多人与沮渠家有亲属或联姻关系,前来参加葬礼的一共有一万多人。

沮渠蒙逊哭着对众人说:“吕光昏庸无道,滥杀无辜。我的先祖,曾在河西地区称霸一方,如今我想和各部落一起,为两位叔父报仇,恢复先祖的基业,大家愿意吗?”众人都高呼万岁。于是沮渠蒙逊与各部落结盟起兵,攻打后凉的临松郡(今甘肃张掖南),攻克郡城后,在金山(今甘肃张掖北)屯兵据守。

这时,东晋司徒左长史王廞,是王导的孙子,因母亲去世,在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守丧。王恭讨伐王国宝时,以朝廷名义任命王廞代理吴国内史,让他在东部地区起兵响应。王廞派前任吴国内史虞啸父等人,前往吴兴(今浙江湖州)、义兴(今江苏宜兴)招募士兵,前来投奔的人有上万人。

不久,王国宝被杀,王恭撤兵,还下文书让王廞解除官职,恢复丧服守孝。王廞认为,起兵期间已经诛杀了很多异己,局势已经无法收场,于是大怒,不服从王恭的命令,派自己的儿子王泰率军讨伐王恭,还写信给会稽王司马道子,列举王恭的罪状;司马道子把这封信送给了王恭。五月,王恭派司马刘牢之率领五千人攻打王泰,斩杀了王泰。随后又与王廞在曲阿(今江苏丹阳)交战,王廞的部众溃散,他独自骑马逃走,下落不明。朝廷逮捕了虞啸父,交给廷尉处置,因虞啸父的祖父虞潭曾为朝廷立下大功,最终赦免他的死罪,将他贬为平民。

这时,后燕将领库傉官骥进入中山,与开封公慕容详互相攻打。慕容详杀死库傉官骥,把库傉官氏一族全部灭门;又杀死中山尹苻谟,诛灭了他的家族。中山城内没有固定的君主,百姓担心魏军趁机攻城,于是男女老少互相结盟,人人都做好了作战的准备。

五月初五(甲辰),魏王拓跋珪解除了对中山的包围,率军前往河间(今河北河间)筹集粮草,同时督促各郡缴纳应急的粮食。五月十五日(甲寅),拓跋珪任命东平公拓跋仪为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兖豫雍荆徐扬六州牧、左丞相,封卫王。慕容详自认为能击退魏军,威望和恩德已经树立,于是登基称帝,更改年号为建始,设置各级官员。他任命新平公可足浑潭为车骑大将军、尚书令,还杀死了之前俘虏的拓跋觚,以此稳固部众的人心。

邺城的官员劝说范阳王慕容德登基称帝,恰逢有从龙城来的人,告知慕容德燕主慕容宝还活着,慕容德才放弃了称帝的想法。

此时,后凉王吕光派太原公吕纂率军,前往怱谷攻打沮渠蒙逊,击败了沮渠蒙逊的军队。沮渠蒙逊逃入山中。沮渠蒙逊的堂兄沮渠男成,是后凉的将军,听说沮渠蒙逊起兵,也召集了几千人,在乐涫(今甘肃酒泉东南)屯兵。酒泉太守垒澄率军讨伐沮渠男成,结果战败身亡。

随后,沮渠男成进军攻打建康,派使者劝说建康太守段业:“吕氏政权已经衰落,权臣专权,刑罚杀戮没有定规,百姓没有容身之处。整个凉州地区,反叛的人到处都是,政权瓦解的形势,显而易见,百姓困苦不堪,没有可以依附的人。您凭借盖世之才,难道要对濒临灭亡的国家尽忠吗?我沮渠男成等人已经举起正义的大旗,想请您出面安抚凉州,让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能得到喘息的恩惠,您看如何?”

段业没有同意。双方相持了二十天,段业的外援始终没有到来,郡内的人高逵、史惠等人劝说段业答应沮渠男成的请求。段业一向与后凉侍中房晷、仆射王详不和,担心自己处境危险,于是答应了沮渠男成。沮渠男成等人推举段业为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更改年号为神玺。段业任命沮渠男成为辅国将军,把军政大权都交给了他。沮渠蒙逊率领部众归附段业,段业任命他为镇西将军。吕光又命吕纂率军讨伐段业,却没能攻克。

六月,西秦王乞伏乾归征召河州刺史彭奚念,任命他为镇卫将军;任命镇西将军屋弘破光为河州牧;任命定州刺史翟瑁为兴晋太守,镇守枹罕。

秋季,七月,慕容详杀死了可足浑潭。慕容详嗜酒如命,生活奢侈放纵,不体恤士兵和百姓,刑罚杀戮没有节制,被他处死的王公贵族及以下官员有五百多人,手下的人逐渐与他离心。城中粮食短缺,百姓陷入困境,慕容详却不允许百姓出城采摘野生的谷物,饿死的人遍地都是,全城人都谋划着迎接赵王慕容麟回城。

慕容详派辅国将军张骧率领五千多人,前往常山筹集粮草,慕容麟从丁零族的聚居地进入张骧的军队,暗中率军突袭中山。中山城门没有关闭,慕容麟活捉了慕容详,将他斩杀。随后慕容麟登基称帝,允许百姓出城四处采摘野谷。百姓吃饱后,请求与魏军交战,慕容麟不同意,不久,城中再次陷入缺粮饥饿的困境。

魏王拓跋珪的军队驻扎在鲁口(今河北饶阳),派长孙肥率领七千骑兵突袭中山,攻入了外城;慕容麟率军推进到泒水(今河北新乐南),结果被魏军击败,只好退回中山。

八月初一(丙寅朔),魏王拓跋珪把军队转移到常山的九门县(今河北藁城西北)驻扎。军中爆发了严重的瘟疫,士兵和牲畜死伤很多,将士们都思念家乡,想率军返回。拓跋珪向众将询问瘟疫的情况,众将回答:“现在还活着的人,只有原来的四五成了。”

拓跋珪说:“这本来就是天命,又能怎么办呢?天下的百姓,都可以成为我的国民,关键在于我如何治理他们罢了,何必担心没有百姓!”群臣于是不敢再提撤军的事。拓跋珪派抚军大将军、略阳公拓跋遵突袭中山,攻入外城后返回。

后燕任命辽西王慕容农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司马、录尚书事。

后凉散骑常侍、太常、西平人郭黁,擅长天文和术数,国内百姓都信任敬重他。恰逢火星(荧惑)停留在东井星区,郭黁对仆射王详说:“东井星区对应的是凉州的地域,这里将要爆发大战。君主(吕光)年老多病,太子愚昧懦弱,太原公吕纂凶狠强悍。一旦君主去世,灾祸战乱必定会爆发。我们两人长期身居朝廷要职,吕纂常常对我们恨得咬牙切齿,到时候我们一定会被他先杀死。田胡部落首领王乞基的势力最强,都城东西二苑的士兵,很多都是他过去的部众。我想和您一起发动大事,推举王乞基为主公,东西二苑的士兵,就都会归我们掌控。攻克都城后,再慢慢商议后续的计划,您看如何?”

王详同意了。郭黁连夜率领东西二苑的士兵,焚烧洪范门,让王详在城内做内应;结果事情败露,王详被处死,郭黁于是占据东苑反叛。民间都传言“圣人起兵,没有不成功的”,跟随郭黁反叛的人很多。

后凉王吕光征召太原公吕纂,让他讨伐郭黁。吕纂将要回师时,众将都说:“段业必定会在我们身后追击,应当暗中率军,连夜出发。”吕纂说:“段业没有雄才大略,只会据城固守;如果我们暗中连夜撤军,反而会助长他的声势。”于是派人告诉段业:“郭黁发动叛乱,我现在要回都城平叛;你如果有胆量,就早点出兵交战。”随后率军返回,段业果然不敢出兵。

这时,吕纂的司马杨统,对他的堂兄杨桓说:“郭黁起兵反叛,必定不会毫无准备。我想杀死吕纂,推举兄长您为主公,向西突袭吕弘,占据张掖,号令各州郡,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杨桓发怒说:“我是吕氏的臣子,享受着吕氏的俸禄,如今吕氏有危难,我不能挽救,怎能再增加他的危难呢?如果吕氏灭亡,我就像春秋时的弘演那样,为君主殉节!”杨统率军到番禾(今甘肃永昌)后,就反叛吕纂,归附了郭黁。吕弘是吕纂的弟弟。

接着,吕纂与西安太守石元良一起攻打郭黁,大败郭黁的军队,这才得以进入姑臧。郭黁在东苑抓获了吕光的八个孙子,等到战败后,他恼羞成怒,把这八个孩子都扔到兵器的锋刃上,将他们肢解,还喝了他们的血,与部众盟誓,众人都吓得闭上了眼睛。

后凉人张捷、宋生等人,召集了三千名胡、汉士兵,在休屠城(今甘肃武威北)反叛,与郭黁一起推举后凉后将军杨轨为盟主。杨轨是略阳(今甘肃天水东)的氐族人。将军程肇劝谏道:“您放着朝廷重臣的位置(龙头)不做,反而跟随叛乱的人(蛇尾),这不是明智的计策啊。”杨轨不听,自称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

吕纂在姑臧城西击败了郭黁的将领王斐,郭黁的兵力逐渐衰弱,于是派使者向秃发乌孤求救。九月,秃发乌孤派他的弟弟、骠骑将军秃发利鹿孤,率领五千骑兵前往救援。

此时,后秦太后蛇氏去世。后秦主姚兴因悲伤过度,超出了礼仪的规定,不再亲自处理朝政。群臣请求依照汉、魏时期的旧例,太后安葬后,姚兴就恢复正常服饰,处理朝政。尚书郎李嵩上奏说:“以孝道治理天下,是先王最推崇的做法。应当顺应陛下的孝心,以此彰显道德教化,太后安葬后,陛下应当穿素服上朝处理政务。”尹纬反驳说:“李嵩违背常规、逾越礼仪,请把他交给有关部门治罪。”姚兴说:“李嵩是忠臣孝子,有什么罪呢!就按李嵩的建议办。”

鲜卑人薛勃反叛后秦,姚兴亲自率军讨伐他。薛勃战败,逃往没弈干那里,没弈干活捉了薛勃,把他押送给姚兴。

后秦泫氏县(今山西高平)人姚买得,谋划刺杀姚兴,事情败露后被杀。

随后,姚兴率军入侵东晋的湖城(今河南灵宝西),东晋弘农太守陶仲山、华山太守董迈都投降了后秦。姚兴于是进军到陕城(今河南三门峡西),又入侵上洛(今陕西商洛),攻克了郡城。他派姚崇入侵洛阳,东晋河南太守夏侯宗之坚守金墉城(今河南洛阳东北),姚崇攻打不下,于是迁徙了两万多户流民,随后率军返回。

武都(今甘肃武都)氐族人屠飞、啖铁等人,占据方山(今甘肃武都东)反叛后秦,姚兴派姚绍等人率军讨伐,斩杀了屠飞、啖铁。

姚兴勤于处理朝政,善于接纳贤臣的建议,京兆人杜瑾等人,都因议论朝政得当,被提拔到显要职位;天水人姜龛等人,因精通儒学,受到尊重礼遇;给事黄门侍郎古成诜等人,因擅长文章,参与朝廷机密事务。古成诜性格刚直正派,把推行风俗教化当作自己的责任。京兆人韦高仰慕阮籍的为人,在母亲守丧期间,弹琴饮酒;古成诜听说后,痛哭流涕,手持宝剑寻找韦高,想杀死他,韦高害怕,逃走躲藏了起来。

此时,中山城内的饥荒极其严重,慕容麟率领两万多人出城,占据新市(今河北新乐东南)。八月三十日(甲子晦),魏王拓跋珪进军攻打新市。太史令晁崇说:“今天出兵不吉利。过去商纣王在甲子日灭亡,甲子日被称为‘忌日’,军事家都忌讳这一天出兵。”拓跋珪说:“商纣王在甲子日灭亡,周武王不也是在甲子日兴起的吗?”晁崇无法回答。

冬季,十月初一(丙寅),慕容麟率军后退,凭借泒水据守。十月初九(甲戌),拓跋珪与慕容麟在义台(今河北新乐西南)交战,大败燕军,斩杀九千多人。慕容麟率领几十名骑兵,疾驰回去接了妻子儿女,逃入西山,随后逃往邺城。

十月十九日(甲申),魏军攻克中山,后燕的公卿、尚书、将领、士兵,投降魏军的有两万多人。张骧、李沈等人之前曾投降魏军,后来又逃走;拓跋珪进入中山后,赦免了他们的罪过。魏军缴获了后燕的玉玺、印绶、图书典籍以及府库中的珍宝,数量以万计,拓跋珪按照功劳大小,分别赏赐给群臣和将士。他追谥弟弟拓跋觚为秦愍王,挖开慕容详的坟墓,斩下他的尸体;抓获了杀死拓跋觚的高霸、程同,将他们两人的五族全部诛灭,还用大刀把他们剁成了碎块。十月二十二日(丁亥),拓跋珪派三万骑兵前往卫王拓跋仪的军营,准备让他率军攻打邺城。

后秦长水校尉姚珍逃往西秦,西秦王乞伏乾归把女儿嫁给了他。

河南地区的鲜卑人吐秣等十二个部落的首领,都归附了秃发乌孤。

有从中山逃往龙城的后燕人,说拓跋珪的势力已经衰弱,司徒慕容德坚守邺城,局势稳固。恰逢慕容德的奏表送到龙城,劝说燕主慕容宝南下返回中原,慕容宝于是大规模挑选士兵、整顿战马,准备收复中原地区。他派鸿胪鲁邃前往邺城,册封慕容德为丞相、冀州牧,还允许慕容德有权按照朝廷制度,册封南方、中原地区的公侯以及州郡长官。十一月二十日(癸丑),后燕宣布大赦。十二月,慕容宝征召的军队全部集结完毕,在驻地戒严,派将军启仑南下,侦察中原的形势。

十二月十三日(乙亥),慕容麟抵达邺城,重新自称赵王,劝说范阳王慕容德:“魏军已经攻克中山,必定会乘胜攻打邺城。邺城中虽然有粮草储备,但城池太大,难以固守,而且人心惶恐,无法守住。不如向南前往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凭借黄河天险抵御魏军,等待时机再行动,这样或许能收复黄河以北的地区。”当时鲁阳王慕容和镇守滑台,慕容和是慕容垂的侄子,也派使者前来迎接慕容德,慕容德答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