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66章 玉门西略平诸国,金殿南巡察庶情

公元80年二月初一,天空出现了日食现象。面对日食的出现,章帝就下诏书,让大家为国家举荐敢于直言进谏的人才。同时,朝廷又派荆州、豫州的军队去攻打漊中的蛮族,最后把蛮族打败了。

到了五月,章帝又下诏书说:“朕特别想招揽那些正直有才能的人,所以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之前来应召的人,已经表达了各自的见解,我大概了解了你们的志向,我想把你们留在朕的身边当顾问。以前建武年间的诏书说过,考察臣子要看他做事的能力,不能只听他说的话和写的文章。现在地方上有官职空缺,你们可以去补上。”

五月十八日,太傅赵熹去世了。

这时候,班超想把西域彻底平定下来,就给朝廷上书请求增派兵力。他说:“先帝早就有开拓西域的想法,所以向北攻打匈奴,又派使者出使西边各国,鄯善、于阗这些国家很快就归顺了。现在拘弥、莎车、疏勒、月氏、乌孙、康居等国也愿意归附我们,他们想与我们合力灭掉龟兹,打通汉朝和西域的道路。要是拿下龟兹,西域还没归顺的国家就只剩一点点了。以前就有人说,控制住西域三十六国,就相当于斩断了匈奴的右臂。现在西域各国,从东边太阳升起的地方到西边太阳落下的地方,都愿意归顺我国,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很高兴,连年不断地给朝廷进贡,现在只有焉耆和龟兹还不服。我之前带着三十六个人奉命出使西域这些偏远危险的地方,历经千辛万苦,在疏勒坚守了五年,可以说对西域这些部族的情况已经是了如指掌。我问过他们各个城邦的情况,他们都说把依靠汉朝当成依靠老天爷一样。照这样看来,我们一定能打通葱岭,攻下龟兹。现在可以立龟兹在汉朝做人质的王子白霸当龟兹王,并派几百个骑兵护送他回去,然后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出兵,这样的话,不出一年就能拿下龟兹。用西域的部族去攻打不听话的部族,这是最好的办法。我发现莎车、疏勒土地肥沃,水草丰美,这些地方的情况和敦煌、鄯善差不多,军队要是在那里驻扎,粮草就能自己解决,不用从内地运输。而且姑墨、温宿两国的国王,本来就是龟兹立的,他们不是同族,又互相看对方不顺眼,肯定会有人投降的。这两国一投降,龟兹就撑不住了。希望陛下能采纳我的建议,我就是死也没有遗憾了!我盼着能亲眼看到西域平定,到时候陛下举杯庆祝,把功劳告慰祖先,全国都能一起欢庆。”

章帝看了班超的奏疏,觉得这事能成,就商量着派兵去支援他。平陵有个叫徐干的人,也上书说愿意去帮助班超,章帝就任命徐干为假司马,让他带着一千个刑徒和自愿从军的人去支援。在这之前,莎车以为汉朝不会派兵来,就投降了龟兹,疏勒的都尉番辰也叛变了。好在徐干及时赶到,班超就和他一起去攻打番辰,最后把叛军打得大败而逃,还杀了一千多人。班超还想接着进攻龟兹,但考虑到乌孙兵力很强大,还得借助他们的力量,就又给朝廷上书说:“乌孙是个大国,有十万兵力。汉武帝的时候就把公主嫁到了乌孙,到汉宣帝的时候终于得到了乌孙的帮助。现在我们可以派使者去拉拢乌孙,然后和他们一起对付龟兹。” 章帝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就同意了。

公元81年二月,琅邪孝王刘京去世。

六月,太尉鲍昱去世。

又过了几天,发生了日食。

七月,朝廷就任命大司农邓彪为太尉。

武都太守廉范被调去当蜀郡太守。成都这个地方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城市非常拥挤。以前有个规定,禁止老百姓在晚上干活,目的就是防止发生火灾,但老百姓还是偷偷地在夜里做事,结果火灾还是经常发生。廉范到任后,就废除了这条旧规定,只是严格要求大家储备好水来预防火灾。这下老百姓觉得方便多了,还编了歌谣称赞他:“廉叔度啊,你怎么来得这么晚!你不禁止夜间干活,大家就能安心做事了。以前我们连短衣都没有,现在都有好几条裤子穿啦!”

此时的章帝因为沛王等人要来京城朝见,就派谒者给他们送去貂皮大衣、宫廷御膳房做的食物和珍贵的水果,又让大鸿胪窦固拿着符节到郊外去迎接。章帝还亲自去查看沛王等人住的地方,提前安排人把帷帐、床榻都布置好,钱财、布帛、各种用具也都准备得十分齐全。

公元82年正月,沛王刘辅、济南王刘康、东平王刘苍、中山王刘焉、东海王刘政、琅邪王刘宇就来到京城朝见皇帝。皇帝还下了一道诏书说,他们朝见皇帝行叩拜大礼时,不需要报自己的姓名;上殿之后再行叩拜之礼,皇帝还会亲自回礼。这种恩宠和荣耀,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每次这些王爷进宫时,皇帝都会专门派辇车去接,一直到皇宫内殿附近才让他们下车。皇帝见到他们时,还会起身迎接,就连神情都变得很郑重,皇后也会在内室亲自拜见。王爷们面对这样的礼遇,都赶紧弯腰行礼推辞,心里很过意不去。到了三月,大鸿胪就上奏请求送这些王爷们回自己的封国,但皇帝特意把东平王刘苍留在京城。想当初,明德太后为皇帝选了扶风宋杨的两个女儿当贵人,大贵人生下了太子刘庆。梁松的弟弟梁竦也有两个女儿被封为贵人,小贵人生下了皇子刘肇。窦皇后自己没有孩子,就把刘肇收养了过来。宋贵人很受马太后的宠爱,马太后去世后,窦皇后得宠了,她就和母亲沘阳公主合起伙来,想方设法的陷害宋氏姐妹。在外面,窦皇后就让自家兄弟收集宋氏的过错;在宫里,就安排身边的宫女太监监视宋氏的一举一动。有一次,宋贵人生病了,就特别想吃兔肉,于是就让家人去找,窦皇后就抓住这个机会,诬陷宋氏用巫术诅咒皇上,太子刘庆因此就被赶出了原来住的宫殿,搬到承禄观居住了。

到了这年六月,朝廷就下诏书说:“皇太子性情反复无常,实在不适合继承皇位、祭祀宗庙。为了大义可以割舍亲情,更别说只是降低他的身份地位了!现在把刘庆废为清河王,皇子刘肇由皇后抚养长大,现在立他为皇太子。”宋贵人姐妹也被赶到了丙舍,小黄门蔡伦就奉命去审问她们。最后,这两位贵人无奈之下都喝毒药自杀了,她们的父亲议郎宋杨也被免官,遣返回了家乡。刘庆虽然年纪小,却懂得避嫌、害怕惹祸上身,平时说话时都不敢提自己的母亲宋氏。皇帝反而更加心疼他了,还叮嘱窦皇后,要给刘庆准备和太子一样的衣服。太子刘肇也很喜欢刘庆,两个人在宫里是同吃同住,出门也坐同一辆车。过了些日子,广平王刘羡被改封为西平王。

到了秋季八月,饮酎礼结束后,有关部门就上奏请求送东平王刘苍回封国,皇帝就同意了,还亲自写诏书给刘苍,说:“亲人之间的感情,不会因为离得远就变得淡薄;不过要是能多见面,感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好。想到你在京城待了这么久也累了,也该回去休息了,我本来想批准大鸿胪的奏章,可一提笔就舍不得,最后只能交给小黄门去办;心里实在是舍不得你走,悲伤得说不出话来。”到送别时,皇帝还亲自去送刘苍,并流着泪和他告别,还赐给他只有皇帝才能用的衣服车马、各种珍宝,以及上亿的钱财布帛。

本年九月,章帝前往偃师视察情况,向东渡过卷津后抵达了河内地区。章帝为此下诏书说:“我这次出行是为了巡视秋收,看看庄稼收成的情况。所以在经过各个郡县时,都是轻车简从,没带太多东西。大家不要特意整修道路桥梁,也别在离城很远的地方派官吏迎接,更不要打探我的日常行踪、前呼后拥地跟着,别给百姓添麻烦。一切行动都要简单节约,我只担心自己做不到像古人那样生活节俭朴素。” 己酉日这天,章帝又去了邺城,到了辛卯日才回到皇宫。

这年冬天十月,章帝前往长安视察情况,还把萧何的后代萧熊封为了酂侯。之后,章帝又顺路去了槐里、岐山等地;接着到了长平,最后住在了池阳宫,再向东到了高陵。直到十二月,章帝才返回宫中。

在这期间,东平献王刘苍生病了,章帝得知情况后,就赶忙派医术高明的医生和小黄门去照顾他,派去探病的使者接连不断。为了能及时了解刘苍的病情,还专门设置了驿马,就算相隔千里,也能快速传递刘苍的身体状况 。

到了公元83年正月,东平献王刘苍就去世了。面对刘苍的去世,章帝就下诏给中傅说:“把东平王自建武以来的奏章全部封存并送到我跟前,我要仔细的阅览。”然后又派大鸿胪持节去监督刘苍的丧事,又命令四姓小侯、诸国王、公主都参加葬礼。

六月,北匈奴三木楼訾大人稽留斯等人率领三万多人到五原塞投降,这可以说是最近遇到的一件大好事了。

十二月,章帝又前往陈留、梁国、淮阳、颍阳等地去视察情况;直到戊申日,才返回宫中。

刘肇被立为太子后,梁氏家族就偷偷庆祝,窦氏家族知道后心里就特别不爽。窦皇后一心想独占外戚的风光,心里很嫉妒梁贵人姐妹,就多次在章帝面前说她们的坏话,慢慢地章帝就疏远了梁氏姐妹。就在这一年,窦家人伪造匿名信,诬陷梁竦犯了大逆不道的罪,梁竦最后死在了监狱里,他的家人也被流放到了九真,梁贵人姐妹也因为又担心又害怕去世了。这件事还牵连到梁松的妻子舞阴公主,她也被流放到了新城。

顺阳侯马廖,为人过于老实厚道,性子也太温和,所以管不住家里的晚辈,结果导致孩子们一个个骄横奢侈、不受半点约束。看到这种情况,校书郎杨终就写信劝马廖说:“您身份尊贵,所以大家都盯着您。您家那些年轻的子弟,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他们既不懂的谦让的道理,又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您也不管教管教,就由着他们的性子胡来,回头看看他们做的事,真是让人提心吊胆!”可是马廖根本没当回事。马防、马光兄弟俩特别有钱,就大肆修建豪华的宅子,房子的面积都快占满街道了,家里每天都有几百个食客。马防还养了大量的马匹,甚至向羌人、胡人收税。章帝得知他们干的事后,心里就对他们生出了不满情绪,就多次进行批评警告,还给他们下了严格的禁令。慢慢地,马家的权势就不行了,来他们家的客人也少了。面对自家权势的衰落,马廖的儿子马豫是步兵校尉,就写信发牢骚、还说一些怪话。于是相关部门就弹劾马防、马光兄弟奢侈过度,扰乱社会节俭的风气,最后他们都被免官,打发回了封国。他们临走时,章帝还下诏说:“现在舅舅们都回封国了,以后祭祀时都没人帮忙,我心里特别难受,就让许侯马廖在家反省,相关部门就别再追究了,也算安慰我对舅舅家的感情。”马光比马防稍微谨慎些,所以章帝就把他留了下来,后来还恢复了他特进的职位。马豫跟着马廖回封国后,没多久就去世了,之后章帝又下诏让马廖回到京城。

等马氏家族失势后,窦氏家族就更威风了。窦皇后的哥哥窦宪是侍中、虎贲中郎将,弟弟窦笃是黄门侍郎,他们都在宫里当官,章帝给他们的赏赐特别多,兄弟俩还喜欢结交朋友。看到他们的行事风格,司空第五伦就上书说:“我看虎贲中郎将窦宪,作为皇后亲戚,他掌管着禁军,能够随意进出皇宫,而且年轻气盛的,他表面上谦虚爱才,实际上却是他招揽人才的手段。但那些围着贵戚转的人,大多是品行不端、被禁止当官的,很少有安贫乐道的。一些没志气的读书人,就聚在一起互相吹捧,最后都凑到了窦宪门下,这就是滋生骄奢淫逸的源头。三辅地区的人甚至说:‘因为攀附贵戚被罢官的,还得靠贵戚翻身,就像借酒消愁一样。’这些趋炎附势的人,真不能亲近。我希望陛下和皇后能够严令窦宪等人安分守己,不要轻易和士大夫来往,只有提前把隐患解决掉,才能让窦宪一直享受荣华富贵,君臣和睦,没有矛盾,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而窦宪就仗着自己在宫里有权有势,从王爷、公主再到阴氏、马氏这些家族,没人不怕他。他还以极低的价格强行霸占了泌水公主的园田,公主因为害怕他,所以都不敢声张。后来章帝路过这片园田,就指着问窦宪怎么回事,窦宪支支吾吾说不清楚。章帝就让人去详细的了解情况,知道真相后的章帝怒不可遏,就把窦宪叫来狠狠地骂了一顿:“你强行霸占公主的园田,这和赵高指鹿为马有什么区别!一直以来,你的所作所为真是太可怕了。以前永平年间,皇帝常让阴党、阴博、邓叠三人互相监督,所以那些有权有势的外戚都不敢胡来。现在就连公主都被你欺负,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国家要是抛弃你,就跟扔掉一只小鸟、一块烂肉一样容易!”窦宪被章帝这话给吓得不轻,窦皇后也赶紧换上素服,替他道歉,过了好一会儿章帝才消气,还命令窦宪把园田还给公主。虽然章帝没有在追究他的责任,但也不再重用他了。

司马光说:臣子的罪过,没有比欺骗君主更大的了,所以贤明的君主非常痛恨这种行为。孝章皇帝称窦宪的行为与指鹿为马没有什么不同,这话说得很好;然而他最终没有降罪于窦宪,那么奸臣又有什么可惩戒的呢?君主对待臣下,难就难在不知道谁是奸臣,如果已经知道而又赦免他,那还不如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要是做了奸邪之事而君主不知道,心里还会有所畏惧;君主要是知道而不能处罚,他们就知道君主不足畏惧,行为就会更加放纵而无所顾忌了!所以,知道善人而不能任用,知道恶人而不能铲除,这是君主需要深以为戒的。

下邳人周纡当上了洛阳令。他一到任,就打听当地有权有势的大户和他们主人的名字。手下的官吏以为说些当地的土豪就行了,于是就列举了一些乡里厉害的人物。结果周纡一听就发火了:“我问的是马氏、窦氏这些皇亲国戚,谁管那些卖菜的小角色!”这下手下人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都开始用严苛的手段办事,那些皇亲国戚们都被吓得不轻,京城的不良风气也被整治得差不多了。有一次,窦笃大晚上的跑到了止奸亭,亭长霍延就直接拔剑对着窦笃,还破口大骂。窦笃咽不下这口气,就跑去给章帝上奏了这件事。章帝就把司隶校尉、河南尹叫到尚书省狠狠地质问,还派带剑拿戟的士兵把周纡抓起来,并把他关进了廷尉的监狱。不过没几天,就把周纡给放了。

随后,章帝就任命班超为将兵长史,徐干为军司马,还派卫侯李邑去护送乌孙的使者。李邑走到于窴的时候,正好碰上龟兹在攻打疏勒,他吓得不敢往前走了,就给朝廷上书,说在西域干事业根本成不了,还使劲说班超的坏话,说班超搂着老婆、抱着孩子,在国外过得舒舒服服的,压根不想回汉朝。班超听说后叹了口气说:“我虽然不是曾参,但是老有人说我坏话,再这样下去,恐怕大家就真要怀疑我了!”于是就把妻子送走了。章帝知道班超忠心耿耿,就狠狠的批评李邑:“就算班超真的搂着老婆孩子不想走,那跟着他的一千多思乡的士兵,怎么可能都跟他想法一样?”还命令李邑去班超那里上班,一切都听从班超的指挥,接着又下诏书说:“要是李邑在外任职,就让他跟着班超办事。”班超接到命令后,就马上派李邑带着乌孙在汉朝做人质的王子回京城。徐干就问班超说:“这李邑之前拼命说你的坏话,还想坏了咱们在西域的大事,现在为啥不按诏书把他留下,换个人送乌孙王子回去?”班超说:“你这想法太狭隘了!就因为他说我坏话,我才更要送他回去。我自己问心无愧,何必在意别人说什么!为了出一口气把他留下,这可不是忠臣该干的事。”

这时,章帝就让会稽人郑弘,这个担任侍中的官员,去当大司农。以前交趾的七个郡要是给朝廷进贡运送东西,都得从东冶渡海,海上风浪大、危险多,就经常有翻船的事故发生。郑弘就给朝廷上书,建议开通零陵、桂阳的山路。等路修好后,大家通行也方便了,这条路就成了常用的路。郑弘在任两年,给朝廷节省了上亿万的开支。那时候,天下大旱,边疆又有战事,老百姓粮食都不够吃,但国库却很充足。郑弘又上书说,应该减少各地进贡的数量,并减轻老百姓的徭役赋税,好让受灾的百姓日子好过些,章帝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就采纳了。

公元84年闰正月,济阴悼王刘长去世。

夏季四月,朝廷就下令把东平国给分了一部分出来,并封献王的儿子刘尚为任城王。

六月,沛献王刘辅去世。

在当时,有不少人向朝廷反映情况说:“各个郡国在推举人才的时候,有很多都不按照功劳大小、能力高低来,这就导致官员们越来越懒,工作也越来越不上心,政务都荒废了,这事州郡得负主要责任。”章帝就下令让朝廷里的公卿大臣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大鸿胪韦彪向章帝上奏说:“国家最重要的事就是选拔有才能、有品德的人,而衡量贤才的标准,首先就要看他是不是孝顺,所以说,要找忠诚的大臣,就得从孝顺父母的人家中挑选。人的才能和品德很难同时兼备,就像孟公绰这个人,他当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时很出色,但他却不能胜任滕国、薛国这些小国的大夫。那些忠孝的人,为人厚道实在;而那些只知道投机取巧的官吏,往往刻薄无情。所以说选拔人才,应该把才能和品德放在首位,不能只看出身门第。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要选好二千石级别的官员(地方高级官员)。只要这些二千石官员贤明能干,那他们推举上来的人才也都会比较靠谱。”

韦彪还另外写了一份奏疏说:“国家政务的关键部门是尚书台,尚书台官员的选拔,必须得慎之又慎!但最近很多尚书都是从郎官中直接破格提拔的,这些人虽然熟悉国家的法律条文,回答问题也很机灵,但都是些小聪明,大多没有治国安邦的大才能。咱们应该吸取‘啬夫敏捷应对却不可重用’的教训,多想想绛侯周勃虽然不善言辞却建立大功的例子。”章帝觉得韦彪说得很有道理,就都采纳了他的建议。韦彪就是韦贤的玄孙。

这年秋季七月,章帝就下诏书说:“法律明确规定,审讯犯人的时候,只能用鞭打、杖击、罚站这些方式;而且《令丙》里也规定了刑具的长短尺寸。但自从发生大案要案以来,官吏审讯犯人的手段就变得特别残忍,还用钻、凿之类的刑具,让犯人痛苦不堪。一想到他们受的罪,我心里就特别难受。现在规定以后审理案件都安排在秋冬季节,一定要严厉禁止使用酷刑。”

到了八月,太尉邓彪就被免去了职务,太尉这么重要的职位不能一直空缺着呀!朝廷就任命大司农郑弘去担任太尉。

过了几天,朝廷下诏书宣布更改年号为章和。

又过了几天,章帝就到南方去视察。他还下诏书说:“我这次出行路过的郡县,不许当地官吏专门储备物资来接待我。只让司空亲自带着人去修桥就好了。要是有人派使者来迎接,或者打探我的行踪,那当地二千石级别的官员就要被治罪。”

本年九月,章帝就到了章陵视察;十月,又到江陵视察,返回时又到了宛城视察。他还召见了前临淮太守、宛城人朱晖,并任命他为尚书仆射。朱晖在临淮任职时政绩很好,百姓也歌颂他“性格刚直又务实,南阳朱季(朱晖字季)真厉害,官吏怕他威严,百姓念他恩惠”。当时他因为犯法被免职在家,所以这次才有被重新重用的机会。十一月,章帝就返回了皇宫。

就在这时,尚书**上奏说:“现在国家的钱不够用,应该自己煮盐,恢复汉武帝时的均输法(政府统一调配物资)。”朱晖却是坚决反对,他说:“均输法就像商人做买卖一样,盐利要是归官府,就会让百姓变得贫困,从而生出怨恨之情,这不是圣明君主该做的事。”对此,章帝就生气地斥责众尚书,面对暴怒的章帝,朱晖等人就主动请求入狱。结果三天后,章帝就赦免了他们,还说:“国家喜欢听不同的意见,老臣无罪,之前的话就当没说,又何必入狱呢!”从此之后,朱晖就开始称病不上班,也不肯再签署公文了。看到他摆烂的样子,尚书令等官员就慌了,还说:“现在正是被责备的时候,你怎么能称病呢,这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呀!”朱晖却毫不在意的说:“我今年已经八十岁了,蒙受皇恩还能参与国家机密大事,就该以死报国。要是明知事不可行却顺从,这实在有负作为臣子的道义,我现在就等一死。”随后他就闭口不说话了,众尚书就弹劾他,后来章帝气消了,这事也就放下了。几天后,章帝就派直事郎去询问朱晖的身体情况,还派太医去看病,太官去送吃的,他这才起身谢恩,章帝还赐他十万钱、百匹布和十件衣服。

这时,鲁国人孔僖和涿郡人崔骃在太学读书,两人就讨论:“汉武帝刚当皇帝时崇信圣道,他继位前五年号称要超过文帝、景帝,但后来却开始放纵自己,忘了以前的善政。”邻房学生梁郁听到他们的话,就上书告发他们“诽谤先帝,讽刺当今”,朝廷就把案子交给有关部门去处理。面对朝廷的责问,孔僖就上书自辩说:“诽谤是无中生有的事,汉武帝政绩的好坏在汉史中写得明明白白,我这是说史书事实,并不是诽谤。皇帝的善恶天下人都知道,所以不能因此就杀人。况且陛下即位后政教无失,我们又何必讽刺?如果非议对了,那就该改正;要是不对就该包容,何必治罪呢?陛下不考虑大局,只放纵私愤,我们死就死了,但天下人会看陛下的态度,以后就算见到不对的事也没人敢说了。齐桓公曾主动说先君的恶行来请教管仲,如今陛下却为十世前的武帝隐瞒事实,这不是和齐桓公不一样!我怕有关部门突然定案,让我们含冤而死,后世人评论时会拿陛下作对比,到时,子孙又该怎么掩盖这种事实呢?我现在就到宫门前待罪,听候陛下的发落。”奏疏呈上后,章帝就立刻下诏不再追究,还任命孔僖为兰台令史。

十二月,章帝就下诏说:“以前因为犯有妖言惑众之罪的,导致父族、母族、妻族遭到禁锢而不准做官的,现在一律解除禁锢,只是不准到宫廷值宿警卫。”

庐江的毛义和东平的郑均,这两人因为品行仁义,所以在乡里很有名。南阳的张奉仰慕毛义的名声就去拜访他,结果刚坐下就接到了官府的文书,任命毛义为安阳令,毛义捧着文书进来时满脸喜悦。张奉心里看不起他,就告辞走了。后来毛义母亲去世,朝廷征召他,他都不去,张奉这才感叹说:“贤者真是不可揣测呀,以前他的喜悦原来是为了奉养亲人才委屈自己。”郑均的哥哥是县吏,经常收别人的礼物,郑均就劝他要谨慎行事,不要给自己带来灾祸,但是他不听。郑均就自己去做佣工,干了一年多,也攒了些,然后就把钱交给哥哥说:“财物要是花完了还能再挣,当官贪赃就会一辈子被弃用。”最终哥哥被感动,从此做官就越来越廉洁了。后来郑均做了尚书,被免职后回到家里。皇帝就下诏褒奖毛义和郑均,给他们各赐千斛谷子,每年八月派长吏去慰问他们,还加赐羊和酒。

武威太守孟云上奏说北匈奴又想和汉朝官民进行贸易往来,朝廷就下诏同意了。北匈奴大且渠伊莫訾王等人赶着万余头牛马前来交易,南单于派轻骑兵从上郡出发劫掠,最终大获而归。

朝廷又派假司马和恭等人带八百士兵去班超那里,班超就征调疏勒、于窴的军队攻打莎车。莎车又用财物引诱疏勒王忠,忠于是就反叛了,开始跟随莎车,向西据守乌即城。班超又改立疏勒府丞成大为疏勒王,并征调所有未反叛的士兵攻打忠,还派人劝说康居王抓住忠送回本国,随即乌即城就投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