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163章 元嘉末路:北魏南侵与宋室危局

刘宋七

到了公元447年春季,正月甲戌日,南朝宋文帝宣布大赦天下。

这时,北魏吐京胡人与山胡人曹仆浑等发动叛乱;二月,北魏征东将军武昌王拓跋提等人率军讨伐,平定了叛乱。

癸未日,北魏太武帝前往中山。

当初,北魏军队攻克敦煌时,沮渠牧犍派人打开官府仓库,取出金银珠宝和珍贵器物,之后就没有再关闭仓库。百姓争相进入仓库盗取财物,有关部门追查盗贼却没有抓获。到这时,沮渠牧犍的亲信和负责保管仓库的人告发了此事,还说沮渠牧犍父子储存了大量毒药,暗中杀人前后多达上百起;他的姐妹都学习旁门左道之术。有关部门搜查沮渠牧犍的家,查获了他藏匿的财物。北魏太武帝大怒,下令赐死沮渠昭仪(沮渠牧犍之女,嫁北魏太武帝),并诛杀沮渠氏宗族,只有沮渠祖因之前归降得以幸免。又有人告发沮渠牧犍仍与过去的臣民暗中勾结、图谋反叛,三月,北魏太武帝派崔浩到沮渠牧犍的宅第赐他自杀,追谥他为哀王。

随后,北魏将定州的三千家丁零人迁徙到平城。

六月,北魏西征的将领扶风公处真等八人,因盗取吞没军用物资及掳掠财物各达上千万之多,被判处死刑,最终被一同斩首。

当初,南朝宋文帝因货币贵重、物资便宜,便下令改铸四铢钱。百姓大多切割、凿毁古钱,提取铜来私自铸钱。文帝对此感到担忧。录尚书事江夏王刘义恭提议,请求用一枚大钱当两枚小钱使用。右仆射何尚之发表意见说:“货币的兴起,以估量货物价值为根本,功能在于促进交易,哪里需要依靠多铸钱呢!钱币数量少,币值就重;数量多,物资价格就上涨,数量多少虽有不同,满足交易需求的作用却是一样的。何况用一枚大钱当两枚小钱,不过是抬高虚假的币值罢了?如果现在这个制度推行开来,那富人的资产就会凭空翻倍,穷人的困境会更加深重,恐怕这不是让百姓财富均衡的办法。”文帝最终还是听从了刘义恭的建议。

秋季,八月乙未日,南朝宋徐州刺史衡阳文王刘义季去世。刘义季自从彭城王刘义康被贬后,就放纵饮酒,不处理政事。文帝写信责备他,并且劝诫他,但刘义季还是照样沉迷饮酒,最终因病去世。

紧接着,北魏乐安宣王拓跋范去世。

冬季,十月壬午日,胡籓的儿子胡诞世杀死豫章太守桓隆之,占据豫章郡反叛,想拥戴前彭城王刘义康为君主;前交州刺史檀和之离职回乡,路过豫章,率军进击,斩杀了胡诞世。

十一月甲寅日,南朝宋文帝封皇子刘浑为汝阴王。

十二月,北魏晋王拓跋伏罗去世。

接着,杨文德占据葭芦城,招引诱惑氐人、羌人,武都等五个郡的氐人都响应他。

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春季正月,北魏仇池镇将皮豹子率领各路军队进击杨文德。杨文德战败,只好放弃葭芦城逃奔汉中。皮豹子俘获了杨文德的妻子儿女、下属官员、军用物资,以及杨保宗所娶的北魏公主,然后返回。

当初,杨保宗准备反叛时,公主曾劝他。有人问公主:“为何要背叛自己父母的国家?”公主说:“事情成功后,我就是一国之母,怎能比得上现在的小县公主呢!”随后,北魏太武帝下令赐死公主。

杨文德因失守城池获罪,最终被免去官职,削夺爵位和封地。

二月癸卯日,北魏太武帝前往定州,撤销了在边境修筑防御工事的劳役;接着前往上党,诛杀了潞县反叛的百姓两千多家,将河西离石的五千多家百姓迁徙到平城。

闰二月己酉日,南朝宋文帝在宣武场举行大规模阅兵。

当初,刘湛被诛杀后,庾炳之就受到宋文帝的宠信重用,多次升迁后担任吏部尚书,权势压倒朝廷内外。庾炳之没有学识,性格急躁浅薄。担任吏部尚书后,喜欢辱骂宾客,而且收受了大量财物贿赂,士大夫们都厌恶他。

庾炳之留了两名令史在自己家中过夜,被有关部门揭发。文帝认为他的过错轻微,想不予追究。仆射何尚之趁机极力陈述庾炳之的缺点说:“庾炳之看到别人有烛台、好驴,没有不索要的;他选拔官员不公正,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他结交朋党,制造是非,败坏风气,比范晔还严重,只是缺少反叛这一件事罢了。即使不给他定罪,也应当将他调离朝廷。”文帝想任命庾炳之为丹阳尹。何尚之说:“庾炳之犯下罪过、辜负皇恩,却还要授予他丹阳尹这样显赫的官职,这会让他的权势更盛啊。古人说:‘没有奖赏也没有惩罚,即使是尧、舜也无法治理好国家。’我过去揭发范晔,也害怕冒犯陛下的威严,但如果是出于内心的忠诚,即使死多次也不后悔。纵观古今,没有人像庾炳之这样,过错昭彰、收受贿赂达几百万,却还能得到高官厚禄的。”文帝于是免去了庾炳之的官职,任命徐湛之为丹阳尹。彭城太守王玄谟上书说:“彭城是水陆交通的要地,请求派皇子亲临此地主持州里的事务。”夏季,四月乙卯日,文帝任命武陵王刘骏为安北将军、徐州刺史。

五月甲戌日,北魏任命交趾公韩拔为鄯善王,镇守鄯善,对当地百姓征收赋税徭役,如同治理内地郡县一样。

南朝宋“以大钱当两钱”的制度推行了一段时间后,朝廷和民间都觉得不方便;己卯日,废除了这一制度。

六月丙寅日,南朝宋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升任司空。

辛酉日,北魏太武帝前往广德宫。

秋季,八月甲子日,南朝宋文帝封皇子刘彧为淮阳王。

西域般悦国距离平城有一万多里,派使者到北魏,请求与北魏从东西两面夹击柔然。北魏太武帝答应了,下令朝廷内外实行戒严。

九月辛未日,南朝宋任命尚书右仆射何尚之为左仆射,领军将军沈演之为吏部尚书。

丙戌日,北魏太武帝前往阴山。

此时,北魏成周公万度归进击焉耆,大败焉耆军队,焉耆王鸠尸卑那逃奔龟兹。北魏太武帝下诏命唐和与前部王车伊洛率领各自的部众,会同万度归讨伐西域。唐和劝降了柳驴等六座城池,随后一同进攻波居罗城,攻克了该城。

冬季,十月辛丑日,北魏弘农昭王奚斤去世,他的儿子奚它观继承爵位。北魏太武帝说:“奚斤在关西战败,论罪本应处死;我因他是辅佐先朝的功臣,所以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地,让他得以善终,君臣之间的情分也足够了。”于是将奚它观的爵位降为公。

癸亥日,北魏宣布大赦天下。

十二月,北魏万度归从焉耆向西进军讨伐龟兹,留下唐和镇守焉耆。柳驴城的守将乙直伽图谋反叛,唐和进军斩杀了他,从此各部落胡人都归附北魏,西域再次平定。

这时,北魏太子拓跋晃到行宫朝见太武帝,随后跟随太武帝讨伐柔然。大军抵达受降城,没有见到柔然军队,于是在城内囤积粮食,设置防守据点后返回。

到了公元449年,元嘉二十六年春季正月戊辰朔日(初一),北魏太武帝在漠南宴请群臣。甲戌日,再次讨伐柔然。命令高凉王拓跋那从东路出兵,略阳王拓跋羯儿从西路出兵,太武帝与太子拓跋晃从涿邪山出兵,行军数千里。柔然处罗可汗心生恐惧,远远逃走。

二月己亥日,南朝宋文帝前往丹徒,拜谒京陵(南朝宋皇室祖陵)。三月丁巳日,宣布大赦天下。招募各州愿意迁徙的百姓数千家,来充实京口人口。

庚寅日,北魏太武帝返回平城。

夏季,五月壬午日,宋文帝回到建康。

庚寅日,北魏太武帝前往阴山。

此时,宋文帝想要收复中原,群臣争相献策以迎合帝意、获取宠信。彭城太守王玄谟尤其喜欢进言,文帝对侍臣说:“看王玄谟的献策,让我有了像霍去病‘封狼居胥’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御史中丞袁淑对文帝说:“陛下如今应当席卷赵、魏之地,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祀天地,宣告天下太平);臣恰逢这千年一遇的机会,愿呈上封禅文书。”文帝听后十分高兴。袁淑是袁耽的曾孙。秋季,七月辛未日,任命广陵王刘诞为雍州刺史。文帝因襄阳外接关中、黄河流域,想增强其物资与兵力,于是撤销江州军府,将其文武官员全部调配到雍州;湘州上缴朝廷的租税,全部供给襄阳。

九月,北魏太武帝讨伐柔然。高凉王拓跋那从东路出兵,略阳王拓跋羯儿从中路出兵。柔然处罗可汗率领全国精锐部队,将拓跋那的军队包围在数十里范围内;拓跋那挖掘壕沟坚守,双方相持数日。处罗可汗多次挑战,都被拓跋那击败。处罗可汗因拓跋那军队人少却防守坚固,怀疑北魏大军将至,于是连夜撤围离去。拓跋那率军追击,连续九天九夜。处罗可汗愈发恐惧,丢弃辎重物资,翻越穹隆岭远远逃走。拓跋那收缴其辎重,率军返回,与太武帝在广泽会师。略阳王拓跋羯儿俘获柔然百姓与牲畜共一百多万。从此柔然国力衰弱,隐匿踪迹,不敢再侵犯北魏边境。冬季,十二月戊申日,北魏太武帝返回平城。

这时,沔水以北各山区的蛮族侵扰雍州,建威将军沈庆之率领后军中兵参军柳元景、随郡太守宗悫等二万人讨伐,兵分八路同时进军。此前,各位讨伐蛮族的将领都在山下扎营以逼迫蛮族,蛮族得以占据山地,发射箭石攻击,官军大多失利。沈庆之说:“去年蛮族粮食大丰收,在深山悬崖中囤积了大量粮食,不能与他们长期对峙。不如出其不意,直捣他们的核心地带,必定能攻破他们。”于是命令各军砍伐树木开辟山路登山,击鼓呐喊前进,蛮族震惊恐惧。沈庆之趁蛮族恐惧时发起攻击,所到之处,蛮族纷纷奔逃溃散。

到了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春季正月乙酉日,北魏太武帝前往洛阳。

沈庆之从去年冬季到今年春季,多次击败雍州蛮族。依靠蛮族囤积的粮食补充军粮,前后斩杀蛮族三千人,俘虏二万八千多人,归降的蛮族有二万五千多户。幸诸山的大羊蛮族凭借险要地势修筑城池,防守十分坚固。沈庆之率军攻击,命令各军在山中连营扎寨,营寨之间开门相通,各营内挖掘水池,早晚不必到外面取水。不久,刮起大风,蛮族暗中派兵趁夜前来烧营。各军用水池中的水浇灭火焰,大量出动弓弩手从两侧射击,蛮族士兵四散逃走。蛮族占据的地势险要坚固,难以攻克,沈庆之于是设置六个戍守据点围困他们。过了很久,蛮族粮食耗尽,逐渐请求归降;沈庆之将他们全部迁到建康,编入营户(隶属于军队的户籍,承担军事劳役)。

此时,北魏太武帝准备入侵南朝宋。二月甲午日,在梁川举行大规模狩猎。宋文帝得知后,下令淮河、泗水沿岸各郡:“如果北魏军队小规模来袭,就各自坚守;大规模来袭,就带领百姓撤到寿阳。”边境戍守的侦察人员情报不准,辛亥日,北魏太武帝亲自率领十万步兵、骑兵突然抵达。南顿太守郑琨、颍川太守郭道隐都弃城逃走。

当时,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镇守寿阳,派遣左军行参军陈宪代理汝南郡事务,驻守悬瓠,城中士兵不足一千人,北魏太武帝率军包围悬瓠。

三月,因战事兴起,朝廷削减朝廷内外百官俸禄的三分之一。

北魏军队昼夜攻打悬瓠,建造了许多高楼,靠近城墙向城内射箭,箭如雨下。城内士兵只能背着门板去取水;北魏军队在冲车前端安装大铁钩,用来牵拉城墙的矮墙,毁坏了悬瓠南城。陈宪在城内修筑女墙(城墙顶部的矮墙),在城外树立木栅栏抵抗。北魏军队填埋壕沟,逼近城墙,士兵们踏着同伴的尸体攀登城墙,陈宪督促将士奋勇苦战,堆积的尸体与城墙一样高。北魏士兵踩着尸体登上城墙,双方短兵相接,陈宪斗志更加昂扬,士兵们无不以一当百,斩杀、杀伤北魏军队数以万计,城内士兵也战死过半。

随后,北魏太武帝派遣永昌王拓跋仁率领一万多步兵、骑兵,驱赶从六个郡掳掠的百姓,向北驻扎在汝阳。当时徐州刺史武陵王刘骏镇守彭城,宋文帝派遣秘密使者命令刘骏出动骑兵,携带三天的粮草袭击汝阳。刘骏征调彭城百里范围内的马匹,得到一千五百匹,分为五路军队,派遣参军刘泰之率领安北骑兵行参军垣谦之、田曹行参军臧肇之、集曹行参军尹定、武陵左常侍杜幼文、殿中将军程天祚等人统领,径直奔赴汝阳。北魏军队只防备寿阳方向的援军,没有防备彭城的军队。丁酉日,刘泰之等人暗中进军袭击,斩杀三千多人,烧毁北魏军队的辎重,北魏士兵四散奔逃,被掳掠的百姓全部得以向东逃走。北魏军队侦察到刘泰之等人没有后援,又率军反击。垣谦之率先撤退,士兵们惊慌混乱,丢弃武器逃走。刘泰之被北魏军队杀死,臧肇之溺水而亡,程天祚被北魏俘虏,垣谦之、尹定、杜幼文及幸存的士兵九百多人逃脱,返回的马匹四百匹。

北魏太武帝攻打悬瓠四十二天,宋文帝派遣南平内史臧质前往寿阳,与安蛮司马刘康祖共同率军救援悬瓠。北魏太武帝派遣殿中尚书任城公乞地真迎战。臧质等人击败北魏军队,斩杀乞地真。刘康祖是刘道锡的堂兄。

夏季,四月,北魏太武帝率军返回。癸卯日,抵达平城。

壬子日,安北将军武陵王刘骏被降为镇军将军,垣谦之被处死,尹定、杜幼文被交付尚方(主管制造兵器的官署,此处指罚为苦役);任命陈宪为龙骧将军、汝南、新蔡二郡太守。

此时,北魏太武帝给宋文帝写信说:“此前盖吴反叛,煽动关中、陇右地区的百姓。你又派人去引诱他,给男人送弓箭,给女人送手环、手镯;这些人不过是想骗取财物,哪有远道而来服从你的道理!你身为大丈夫,为何不亲自来夺取土地,却用财物引诱我的边境百姓?招募前往你那里的人,免除七年徭役,这是奖赏奸邪之人。我如今在这片土地上获得的百姓,与你前后从我这里获得的百姓相比,谁多谁少?

“你如果想让刘氏家族继续祭祀祖先(保住政权),就应当割让长江以北的土地给我,率领手下官员向南渡过长江。这样,我就会放弃长江以南,让你在那里居住。否则,就好好命令你的方镇、刺史、太守准备好接待的营帐器具,今年秋天我就会去夺取扬州。大势已到,我最终不会放过你。你过去向北与柔然勾结,向西与赫连氏、沮渠氏、吐谷浑结盟,向东与冯弘、高丽联合。这几个国家,我都已经消灭了。由此可见,你怎能独自存在!

“柔然的吴提、吐贺真都已死去,我如今向北征伐,先消灭这个有骑兵的敌人。你如果不服从,今年秋天我就会再次来夺取你的土地;因你没有骑兵,所以不先讨伐你。我前来的时候,你会用什么计策?是挖掘壕沟坚守,还是修筑城墙自我防卫?我会公开地去夺取扬州,不像你那样暗中行事。你派来的间谍,我已经擒获,又放了回去。他亲眼看到了这里的情况,你可以详细询问他。

“你之前派裴方明夺取仇池,得到仇池后,又嫉妒他的勇武功劳,不能容忍他;有这样的大臣还将其杀死,你怎么能与我抗衡!你不是我的对手。你常想与我决战,我也不愚蠢,更不是苻坚(淝水之战中战败的前秦君主),何时会与你决战?白天我会派骑兵包围你,晚上就在距离你百里之外的地方宿营;你们吴地人擅长夜袭营寨,你招募人来偷袭,不过行军五十里,天就亮了。你招募来的人的头颅,怎能不被我获取!

“你父亲(宋武帝刘裕)时代的旧臣虽然年老,仍有智谋策略,但如今已经被你杀尽,这难道不是上天资助我吗!夺取你的土地也不需要我动用兵器,我这里有擅长咒语的婆罗门僧人,会让鬼神把你捆绑过来。”

侍中、左卫将军江湛升任吏部尚书。江湛品性公正廉洁,与仆射徐湛之都受到宋文帝的宠信,当时人称“江徐”。

北魏司徒崔浩,自恃有才能谋略,又受到太武帝的宠信,独揽朝廷大权,曾推荐冀州、定州、相州、幽州、并州五州的士人几十人,都直接被任命为郡守。太子拓跋晃说:“此前征召的人才,也是各州郡选拔出来的;他们在职已久,辛苦劳累却未得到回报,应当先补充郡县官员,让新征召的人代理郎官职位。况且郡守、县令负责治理百姓,应当任用有经验的人。”崔浩坚持争辩,最终还是将新征召的人派往郡县任职。中书侍郎、领着作郎高允听说后,对东宫博士管恬说:“崔公恐怕难逃灾祸了!如果他坚持错误,还想在君主面前争胜,怎能承受后果!”

北魏太武帝任命崔浩监管秘书省事务,让他与高允等人共同撰写《国记》,说:“务必如实记录。”着作令史闵湛、郗标,品性乖巧奸佞,受到崔浩的宠信。崔浩曾注释《周易》《论语》《诗经》《尚书》,闵湛、郗标上奏说:“马融、郑玄、王肃、贾逵的注释不如崔浩的注释精深,请求收缴国内所有这些人的注释书籍,颁布崔浩的注释,让天下人学习。并请求下令让崔浩注释《礼记》,让后辈能看到正确的释义。”崔浩也推荐闵湛、郗标有着述才能。闵湛、郗标又劝崔浩将所撰写的《国史》刻在石碑上,以彰显其如实记录的精神。高允听说后,对着作郎宗钦说:“闵湛、郗标所做的事,哪怕只有一点点差错,恐怕也会给崔家带来灭门之祸,我们这些人也会性命难保!”崔浩最终采纳闵湛、郗标的建议,将石碑刻好立在郊坛东侧,石碑占地百步见方,耗费人工三百万。崔浩在《国史》中记载北魏先祖的事迹,内容详实,石碑立在路边,往来行人看到后都议论纷纷。北方的鲜卑贵族无不愤怒,一起向太武帝诋毁崔浩,认为他暴露了国家的丑恶之事。太武帝大怒,命令有关部门审查崔浩及秘书郎吏等人的罪状。

当初,辽东公翟黑子受到太武帝的宠信,奉命出使并州时,接受了一千匹布。事情败露后,翟黑子向高允请教:“君主问我,我应当如实禀告,还是应当隐瞒?”高允说:“您是君主身边的宠臣,有罪就主动坦白,或许能得到原谅,不能再欺骗君主。”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说:“如果主动坦白,罪责难以预料,不如隐瞒。”翟黑子怨恨高允说:“你为何要引诱我走向死地!”他入宫拜见太武帝,没有如实回答,太武帝发怒,将他杀死。太武帝让高允给太子讲授经书。等到崔浩被逮捕,太子召高允到东宫,趁机留他过夜。第二天早晨,太子与高允一同入朝,到宫门口时,太子对高允说:“入宫拜见君主,我会为你引导;如果君主有问,你就按照我说的话回答。”高允说:“是什么事情?”太子说:“你进去就知道了。”太子拜见太武帝,说:“高允做事小心谨慎、忠诚周密,而且地位低微;《国史》的撰写由崔浩主持,请赦免他的死罪。”太武帝召见高允,问道:“《国史》都是崔浩撰写的吗?”高允回答:“《太祖记》是前着作郎邓渊撰写的;《先帝记》(指太武帝之父明元帝的传记)和《今记》(指太武帝本人的传记),是臣与崔浩共同撰写的。但崔浩负责的事务繁多,只是总领编撰而已;至于具体撰写,臣写的内容比崔浩多。”太武帝发怒说:“你的罪过比崔浩还重,怎能活命!”太子感到害怕,急忙说:“君主威严庄重,高允是小臣,因害怕而语无伦次罢了。臣之前问过他,他都说《国史》是崔浩撰写的。”太武帝问高允:“真的像太子说的那样吗?”高允回答:“臣的罪过应当灭族,不敢说假话。殿下因臣长期为他讲授经书,怜悯臣,想让臣活命罢了,他其实没有问过臣,臣也没有说过那样的话,不敢因害怕而胡言乱语。”太武帝回头对太子说:“高允真是正直啊!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而高允却能做到!临死不改变说辞,是诚信;作为臣子不欺骗君主,是忠贞。应当特别赦免他的罪过,以表彰他的品德。”于是赦免了高允。

随后,太武帝召崔浩前来,当面责问他。崔浩惶恐困惑,无法回答。高允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说明,条理清晰。太武帝命令高允起草诏书,诛杀崔浩及僚属宗钦、段承根等人,下至奴仆小吏,共一百二十八人,全部灭五族;高允迟疑不肯起草。太武帝多次派人催促,高允请求再见太武帝一面,然后再起草诏书。太武帝让他上前,高允说:“崔浩所犯的罪,如果还有其他过错,臣不敢知晓;如果只是因为撰写《国史》触犯君主,罪不至死。”太武帝发怒,命令武士逮捕高允。太子为高允下跪请求赦免,太武帝的怒气才缓解,说:“没有这个人,又会有几千人死去。”

六月己亥日,太武帝下诏,诛杀清河崔氏与崔浩同族的人,无论亲疏远近,以及崔浩的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全部灭族,其余人只诛杀本人。官兵将崔浩关在囚车中,送到城南,数十名卫士在他身上小便,崔浩的惨叫声在路上都能听到。宗钦临刑前叹息说:“高允大概是圣人吧!”

后来有一天,太子责备高允说:“人也应当知道变通。我想为你免除死罪,已经给你暗示,而你最终不听从,反而让君主如此愤怒。每次想到这件事,都让人心惊胆战。”高允说:“史官的职责,是记录君主的善恶,为后人提供劝诫,因此君主会有所畏惧,谨慎自己的言行。崔浩辜负君主的恩德,因私欲埋没自己的廉洁,因个人爱憎遮蔽公正之心,这是崔浩的罪责。至于记录朝廷的日常事务,评论国家的得失,这是史官的本职,没有大的过错。臣与崔浩实际上共同参与此事,生死荣辱,按道义不应有区别。臣确实承蒙殿下让臣再生的恩情,但违背本心以求幸免,不是臣所愿。”太子感动得露出庄重的神情,称赞高允。高允退下后,对别人说:“我不按照太子的暗示去做,是担心重蹈翟黑子的覆辙。”

当初,冀州刺史崔赜、武城男崔模,与崔浩同族但不同支;崔浩常轻视侮辱他们,因此双方关系不和。等到崔浩被诛杀,只有这两家得以幸免。崔赜是崔逞的儿子。

辛丑日,北魏太武帝向北巡视阴山。太武帝诛杀崔浩后便心生悔意,恰逢北部尚书宣城公李孝伯病重,有人传言他已去世,太武帝哀悼道:“李宣城可惜啊!”随后又说:“朕说错话了,崔司徒(崔浩)才值得惋惜,李宣城只是令人哀伤!”李孝伯是李顺的堂弟,自崔浩被诛杀后,军国大事的谋划商议都由李孝伯负责,太武帝对他的宠信仅次于崔浩。

当初,车师大帅车伊洛世代臣服于北魏,北魏任命他为平西将军,封前部王。车伊洛准备入朝觐见时,沮渠无讳阻断了他的去路,车伊洛多次与沮渠无讳交战,击败了对方。沮渠无讳去世后,其弟沮渠安周夺取了他儿子沮渠乾寿的兵权,车伊洛派人劝说沮渠乾寿,沮渠乾寿于是率领五百多家部众投奔北魏;车伊洛又劝说李宝的弟弟李钦等五十多人归降,将他们全部送往北魏。车伊洛向西进攻焉耆,留下儿子车歇镇守城池。沮渠安周率领柔然军队从小路偷袭,攻克了车歇镇守的城池。车歇逃到车伊洛身边,父子二人共同收拢残余部众,据守焉耆镇,并派使者向北魏太武帝上书,说:“臣被沮渠氏攻击,前后已达八年,百姓饥饿穷困,无法生存。臣如今弃国出逃,得以幸免的人仅占三分之一,现已抵达焉耆东境,恳请陛下赈济救援!”太武帝下诏打开焉耆的粮仓,救济车伊洛的部众。

吐谷浑王慕利延被北魏逼迫,上奏表请求进入越巂郡(今四川西昌一带)自保,宋文帝同意了;但慕利延最终并未前往。

宋文帝想要讨伐北魏,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彭城太守王玄谟等人都表示支持;左军将军刘康祖认为“今年出兵时间已晚,请等到明年再行动”。文帝说:“北方百姓苦于北魏的暴虐统治,义兵纷纷兴起。如果驻军等待一年,会挫伤响应正义的民心,不能这样做。”

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劝谏说:“我们以步兵为主,北魏以骑兵为主,兵力形势上本就不敌。檀道济两次北伐都无功而返,到彦之也战败而归。如今看来,王玄谟等人的能力超不过这两位将领,朝廷军队的声势也不如过去,恐怕会让王师再次蒙受耻辱。”文帝说:“王师之前两次失利,各有原因:檀道济养寇自重,到彦之中途生病。北魏所依赖的只有骑兵;今年夏季雨水充沛,河道畅通,我们乘船北上,碻磝(今山东茌平西南)的北魏守军必然逃走,滑台(今河南滑县)的小股戍军,也容易攻克。拿下这两座城池后,我们可以利用当地的粮食安抚百姓,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洛阳自然难以坚守。等到初冬时节,各城防守相互衔接,北魏骑兵渡过黄河,就会被我们擒获。”沈庆之仍坚持认为不可北伐,文帝让徐湛之、江湛反驳他。沈庆之说:“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庭,耕种要问农夫,织布要问织女。陛下如今想要讨伐他国,却与白面书生商议,事情怎能成功!”文帝听后大笑。太子刘劭及护军将军萧思话也劝谏,文帝都不听从。

北魏太武帝听说宋文帝要北伐,再次给文帝写信说:“我们双方和好已久,但你贪心不足,引诱我的边境百姓。今年春天我南下巡视,只是将被你引诱的百姓驱赶回去。如今听说你要亲自前来,若你能抵达中山(今河北定州)和桑干川(今山西大同附近),可以随意行动,我既不会迎接,也不会送行。如果你厌倦了自己的国土,可以来平城居住,我也去扬州,我们交换地方。你已年过五十,从未出过家门,即便勉强前来,也像三岁婴儿,与我们这些在马背上长大的鲜卑人相比,究竟谁更强呢!我没有其他东西可以送给你,现在送你十二匹猎马以及毛毡、药品等物。你远道而来,马力不足,可以用这些马;若你不服水土,药品可自行医治。”

秋季,七月庚午日,宋文帝下诏说:“北魏近期虽遭受挫败,但残暴本性并未改变。近来收到河朔、关中、雍州一带汉族与异族百姓的奏疏,他们诉说困境,盼望朝廷拯救,还暗中相互联络,等待王师到来;柔然也派密使远道而来表达诚意,发誓与我们夹击北魏;夺取中原的时机,就在今日。可派遣宁朔将军王玄谟率领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镇军咨议参军申坦的水军进入黄河,受青州、冀州二州刺史萧斌统领;太子左卫率臧质、骁骑将军王方回直接向许昌、洛阳进军;徐州、兖州二州刺史武陵王刘骏、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各自率领部众,从东西两面同时进发;梁州、南秦州、北秦州三州刺史刘秀之出兵震动汧水、陇山一带;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出兵驻守彭城,统一调度各路军队。”申坦是申钟的曾孙。

当时朝廷大规模征兵,王公贵族、王妃公主及朝廷官员、州郡长官,下至富裕百姓,都捐献金银、丝帛及其他财物补充国家军用。又因兵力不足,朝廷征调青州、冀州、徐州、豫州、南兖州、北兖州六州中每户有三名男丁抽一人、五名男丁抽二人的壮丁,临时服役,命令到达后十天内准备好行装;长江沿岸五郡的壮丁在广陵集结,淮河沿岸三郡的壮丁在盱眙集结。还招募朝廷内外具备骑马、射箭等武艺或勇力的人,都给予丰厚奖赏。有关部门又上奏称军用物资不足,请求对扬州、南徐州、兖州、江州四州家产满五十万钱的富裕百姓,以及财产满二十万钱的僧尼,各借四分之一的财产,战事结束后归还。

建武司马申元吉率军向碻磝进军。乙亥日,北魏济州刺史王买德弃城逃走。萧斌派遣将军崔猛进攻乐安,北魏青州刺史张淮之也弃城逃走。萧斌与沈庆之留守碻磝,派王玄谟进军包围滑台。雍州刺史随王刘诞派遣中兵参军柳元景、振威将军尹显祖、奋武将军曾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略阳太守庞法起率军从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出兵。后军外兵参军庞季明年过七十,自称是关中豪门大族,请求进入长安招抚汉族与异族百姓,刘诞同意了;庞季明于是从赀谷(今河南卢氏东南)进入卢氏县,卢氏百姓赵难接纳了他。庞季明随后劝说当地士人百姓,响应他的人很多,薛安都等人趁机从熊耳山(今河南卢氏南)出兵;柳元景率军随后跟进。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派遣中兵参军胡盛之从汝南出兵,梁坦从上蔡(今河南上蔡)向长社(今河南长葛东)进军。北魏荆州刺史鲁爽镇守长社,弃城逃走。鲁爽是鲁轨的儿子。幢主王阳儿进攻北魏豫州刺史仆兰,击败对方,仆兰逃奔虎牢;刘铄又派遣安蛮司马刘康祖率军援助梁坦,逼近虎牢。

北魏群臣起初听说南朝宋军队来攻,向太武帝建议派兵救援黄河沿岸储存粮食布帛的据点。太武帝说:“现在马匹还未养肥,天气还热,仓促出兵必定无功。如果宋军持续进军,我们暂且退回阴山躲避。我们本就穿着羊皮裤,哪里需要绵帛!等到十月,我就没有忧虑了。”

九月辛卯日,北魏太武帝率军南下救援滑台,命令太子拓跋晃驻守漠南防备柔然,吴王拓跋余镇守平城。庚子日,北魏征调各州郡士兵五万人,分配给各路军队。

王玄谟的军队人数众多,武器装备精良整齐,但他本人贪婪固执又好杀戮。起初包围滑台时,城内有很多茅屋,士兵们请求用火箭焚烧茅屋。王玄谟说:“那些都是我的财产,怎能仓促烧掉!”城内守军趁机拆除茅屋,在地下挖掘洞穴居住。当时黄河、洛水一带的百姓争相捐献粮食、拿起武器前来投奔,每天有上千人,王玄谟不任命他们的首领,反而将他们分配给亲信;还向百姓收取一匹布,却索要八百个大梨作为交换;从此百姓大失所望。王玄谟围攻滑台数月未能攻克,听说北魏援军将至,士兵们请求用战车环绕营垒防守,王玄谟不听。

冬季,十月癸亥日,北魏太武帝抵达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派关内侯代郡人陆真在夜间率领数人突破宋军包围,潜入滑台,安抚城内守军,又登上城墙观察王玄谟军营的部署情况,返回后向太武帝报告。乙丑日,太武帝渡过黄河,军队号称百万,战鼓声响震动天地;王玄谟心生恐惧,率军撤退。北魏军队追击,宋军战死一万多人,王玄谟的部下几乎逃散殆尽,丢弃的军用物资和武器堆积如山。

此前,王玄谟派遣钟离太守垣护之率领一百艘战船作为前锋,占据石济(今河南滑县西南),位于滑台西南一百二十里处。垣护之听说北魏军队将至,急忙写信劝王玄谟加紧攻城,说:“昔日武帝(刘裕)进攻广固,战死的人很多。如今形势比当年更紧迫,怎能顾及士兵伤亡疲劳!希望以攻克城池为首要任务。”王玄谟不听。等到王玄谟战败撤退时,也来不及通知垣护之。北魏军队用缴获的王玄谟的战船,用三重铁锁连接起来,横截黄河,阻断垣护之的退路。黄河水流湍急,垣护之率军乘船顺流而下,每遇到铁锁,就用长柄斧头砍断,北魏军队无法阻拦;最终只损失一艘战船,其余战船都完好无损地返回。

萧斌派遣沈庆之率领五千人救援王玄谟,沈庆之说:“王玄谟的士兵疲惫衰老,北魏大军已逼近,必须有几万人才能进军。派少量军队轻率前往,没有任何用处。”萧斌坚持要他去。恰逢王玄谟逃回,萧斌准备将他斩首,沈庆之坚决劝谏说:“佛狸(北魏太武帝小名)威震天下,率领百万大军,岂是王玄谟能抵挡的!况且杀死战将只会削弱自己,不是好计策。”萧斌这才放弃杀王玄谟的想法。

萧斌想坚守碻磝,沈庆之说:“如今青州、冀州兵力薄弱,却坚守这座孤立的城池,如果北魏大军向东推进,清河以东地区就不再属于国家了。碻磝孤立无援,会重蹈滑台尚未修好就被攻克的覆辙。”恰逢朝廷使者到达,命令萧斌等人不得撤退。萧斌再次召集将领们商议,众人都认为应当留守。沈庆之说:“军事事务,将军有权自主决定。诏书从远方传来,不了解当前的形势。您有一个范增那样的人才却不能重用,空泛议论有什么用!”萧斌及在座的人都笑着说:“沈公竟然也学起文墨来了!”沈庆之厉声说:“众人虽通晓古今,却不如我这从实践中学习的人!”萧斌于是派王玄谟驻守碻磝,申坦、垣护之据守清口(今山东东平西),自己率领其余军队返回历城(今山东济南)。

闰十月,庞法起等各路军队进入卢氏县,斩杀县令李封,任命赵难为卢氏县令,让他率领部众充当向导。柳元景从百丈崖(今河南卢氏南)率军与庞法起等人在卢氏会师。庞法起等进攻弘农,辛未日,攻克弘农,擒获北魏弘农太守李初古拔。薛安都留守弘农。丙戌日,庞法起向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进军。

北魏太武帝命令将领们分路进军:永昌王拓跋仁从洛阳向寿阳(今安徽寿县)进军,尚书长孙真向马头(今安徽怀远南)进军,楚王拓跋建向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进军,高凉王拓跋那从青州向下邳(今江苏邳州南)进军,太武帝亲自从东平(今山东东平)向邹山(今山东邹城东南)进军。

十一月辛卯日,北魏太武帝抵达邹山,鲁郡太守崔邪利被北魏军队擒获。太武帝看到秦始皇留下的石刻,派人将其推倒,用太牢(牛、羊、猪各一头)祭祀孔子。

楚王拓跋建从清河西岸进军,驻守萧城(今安徽萧县西北);步尼公从清河东岸进军,驻守留城(今江苏沛县东南)。武陵王刘骏派遣参军马文恭率军向萧城进军,江夏王刘义恭派遣军主嵇玄敬率军向留城进军。马文恭被北魏军队击败。步尼公遇到嵇玄敬后,率军向苞桥进军,想要渡过清河向西;沛县百姓烧毁苞桥,夜间在树林中击鼓,北魏军队以为南朝宋大军赶到,争相渡过苞水,淹死的人将近一半。

宋文帝下诏任命柳元景为弘农太守。柳元景派薛安都、尹显祖先率军到陕城与庞法起等人会师,自己在后方督促粮草运输。陕城地势险要坚固,各路军队进攻未能攻克。北魏洛州刺史张是连提率领二万部众越过崤山救援陕城,薛安都等人与北魏军队在陕城南面交战,北魏军队出动精锐骑兵冲锋,宋军各路军队难以抵挡;薛安都大怒,摘下头盔,脱下铠甲,只穿着红色无袖铠甲,战马也去掉防护装备,瞪大眼睛手持长矛,单枪匹马冲入北魏军阵;所到之处无人能挡,北魏士兵从两侧射箭却无法射中他。这样冲锋多次,杀死杀伤北魏士兵无数。恰逢天色已晚,别将鲁元保率领军队从函谷关赶到,北魏军队才撤退。柳元景派遣军副柳元怙率领二千步兵、骑兵救援薛安都等人,夜间抵达,北魏军队并未察觉。第二天,薛安都等人在陕城西南列阵。曾方平对薛安都说:“如今强敌在前,坚固城池在后,今日正是我们决死战斗的日子。你如果不前进,我就斩了你;我如果不前进,你就斩了我!”薛安都说:“好,你说得对!”于是双方展开激战。柳元怙率领军队从南门击鼓呐喊冲出,旌旗飘扬,声势浩大,北魏军队惊慌失措。薛安都奋勇杀敌,鲜血沾满手臂,长矛折断后,换了一根再冲入敌阵,各路宋军一同奋勇作战。从清晨到午后,北魏军队大败,斩杀张是连提及将卒三千多人,其余北魏士兵坠入黄河、壕沟而死的很多,被俘二千多人。第二天,柳元景抵达陕城,责备投降的北魏士兵说:“你们本是中原百姓,如今却为北魏尽力作战,战败才投降,为什么?”投降的士兵都说:“北魏逼迫百姓作战,后出发的人会被灭族,用骑兵逼迫步兵前进,没开战就先死了,这是将军您亲眼所见的。”将领们想把投降的士兵全部杀死,柳元景说:“如今朝廷大军北上,应当让仁爱之声先传播开来。”于是将他们全部释放遣返,投降的士兵都高呼万岁离去。甲午日,宋军攻克陕城。

庞法起等人进攻潼关,北魏守将娄须弃城逃走,庞法起等占据潼关。关中地区的豪门大族纷纷起兵响应,四周山区的羌人、胡人也都前来归附。

宋文帝因王玄谟战败撤退,北魏军队深入宋境,认为柳元景等人不宜单独进军,于是将他们全部召回。柳元景派薛安都断后,率军返回襄阳。文帝下诏任命柳元景为襄阳太守。

北魏永昌王拓跋仁进攻悬瓠、项城,攻克两城。文帝担心北魏军队进攻寿阳,便召刘康祖率军返回。癸卯日,拓跋仁率领八万骑兵在尉武追上刘康祖。刘康祖有士兵八千人,军副胡盛之建议依托山地险要从小路退回寿阳,刘康祖愤怒地说:“我们到黄河边寻找敌人,却一直没见到;如今敌人自己送上门来,怎能躲避!”于是排列战车组成营阵前进,向军中下令:“敢回头观望的人斩首,敢后退的人斩足!”北魏军队从四面围攻,宋军将士都拼死作战。从清晨到午后,杀死北魏士兵一万多人,鲜血淹没脚踝,刘康祖身上负伤十处,斗志却更加旺盛。北魏军队将兵力分为三部分,轮流作战、休息。恰逢日暮时分刮起大风,北魏军队用骑兵驮着茅草焚烧宋军车营,刘康祖随即派人修补营阵缺口。这时有流箭射中刘康祖的脖颈,他坠马而死,剩余士兵无法继续作战,军队溃散,北魏军队追击,几乎将宋军全部歼灭。

南平王刘铄派左军行参军王罗汉率领三百人驻守尉武。北魏军队抵达后,士兵们想向南依靠低矮的树林自保,王罗汉因接受命令驻守此地,不愿撤离。北魏军队发起进攻,擒获王罗汉,用铁链锁住他的脖子,派三郎将(北魏官职)看守;王罗汉夜间斩杀三郎将,抱着铁链逃奔盱眙(今江苏盱眙)。

北魏永昌王拓跋仁进逼寿阳,焚烧劫掠马头(今安徽怀远南)、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南平王刘铄环绕城池坚守。

北魏军队驻扎在萧城(今安徽萧县西北),距离彭城仅十多里。彭城的宋军虽然人数众多,但粮食短缺,太尉江夏王刘义恭想放弃彭城南撤。安北中兵参军沈庆之认为历城(今山东济南)兵力少但粮食充足,建议组成“函箱阵”(一种严密的方阵),用精锐士兵在外侧掩护,护送刘义恭、刘骏两位亲王及王妃、公主直接前往历城;同时分兵给护军将军萧思话,让他留守彭城。太尉长史何勖则建议全军轻装逃往郁洲(今江苏连云港东),从海路返回京师。刘义恭已决定撤离,但两种方案争论了一整天仍未确定。安北长史、沛郡太守张畅说:“如果历城、郁洲确实能安全抵达,下官怎敢不极力赞同!如今城中粮食匮乏,百姓都有逃走的想法,只是因城门紧闭、防守严密,无法离开而已。一旦行动,百姓就会各自逃散,想抵达目的地,怎么可能!现在军粮虽少,但早晚之间还不至于耗尽;怎能放弃安全的方案,却选择危险的道路?如果一定要执行撤离计划,下官请求用颈血染红您的马蹄(意为以死反对)。”武陵王刘骏对刘义恭说:“叔父您是全军统帅,是否撤离我不敢干预,但我愧为彭城城主,若放弃城池逃跑,实在无颜再面对朝廷。我必定与彭城共存亡,张长史的话不能反对。”刘义恭这才放弃撤离的想法。

壬子日,北魏太武帝抵达彭城,在戏马台(今江苏徐州南)搭建毛毡帐篷,观察城内情况。

马文恭战败时,队主蒯应被北魏军队俘虏。北魏太武帝派蒯应到彭城南门的小市门,请求宋军给予美酒和甘蔗;武陵王刘骏满足了他的要求,同时向北魏请求给予骆驼。第二天,北魏太武帝派尚书李孝伯到彭城南门,向刘义恭赠送貂裘,向刘骏赠送骆驼和骡子,并且说:“魏主向安北将军(刘骏)致意,可暂时出城与我相见;我也不会进攻彭城,何必让将士们辛苦设防到这种地步!”刘骏派张畅打开城门出城会见李孝伯,说:“安北将军向魏主致意,一直盼望能当面交谈,只是作为臣子,不能与境外之人私下交往,遗憾不能尽诉心意。设防是边境城镇的常规做法,若能让将士们明白为何而战,他们即使辛苦也不会有怨言。”北魏太武帝请求宋军给予柑橘,并借赌博用具,宋军都一一提供;北魏则回赠毛毡和九种盐、豆豉。北魏又请求借用乐器,刘义恭回复说:“我们奉命出征,没有携带乐器。”李孝伯问张畅:“为何匆匆关闭城门、拆毁桥梁?”张畅说:“两位亲王因魏主营垒尚未建立,将士疲劳,担心我军十万精锐士兵轻易冲突,所以关闭城门。等贵军将士、马匹休息好,我们再共同清理战场,约定日期决战。”李孝伯说:“宾客有礼,主人应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张畅说:“昨天看到贵军宾客到城门,并未体现出礼貌。”北魏太武帝派人来传话:“向太尉、安北将军致意,为何不派人到我这里来?彼此的情况虽不能完全了解,但至少要看看我的身材大小、年龄老少,了解我的为人。如果亲贵僚属不便前来,派仆人来也行。”张畅以两位亲王的名义回复:“魏主的相貌、能力,早已通过往来使者知晓。李尚书亲自奉命前来,不用担心彼此情况不了解,所以不再另派使者。”李孝伯又说:“王玄谟不过是个平庸之人,南朝为何要重用他,以致战败逃亡?我军进入宋境七百多里,贵军竟然无法抵挡一次。邹山(今山东邹城东南)地势险要,是你们所依赖的屏障,我军前锋刚到,崔邪利就躲进山洞,将领们把他拖出来擒获。魏主饶他一命,如今他就在军中。”张畅说:“王玄谟是南方的偏将,我们并未认为他有才能,只是让他担任先锋。当时大军尚未赶到,黄河即将结冰,王玄谟趁夜撤军,导致军队稍有混乱而已。崔邪利被俘,对国家有什么损失!魏主率领几十万大军擒获一个崔邪利,也好意思说吗!贵军入境七百多里无人抵挡,这正是太尉的神机妙算、镇军将军(刘骏)的高明策略,用兵讲究时机,不必向你们解释。”李孝伯说:“魏主不会围攻彭城,将亲自率领大军直逼瓜步(今江苏南京**东南)。如果能拿下南方,彭城不用围攻也会归附;如果不能成功,彭城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现在要南下饮长江水来解渴了。”张畅说:“去留之事,由你们自行决定。如果胡人的战马真能饮到长江水,那就是没有天道了。”此前有童谣唱道:“虏马饮江水,佛狸(北魏太武帝小名)死卯年。”所以张畅这样说。张畅言辞从容、容貌文雅,李孝伯与身边人都赞叹不已。李孝伯也善于辩论,临走时对张畅说:“长史多保重,我们近在咫尺,遗憾不能握手相见。”张畅说:“您也多保重,希望平定天下的日子不远,我们相见不会太久。您若能回到南朝,今天就是我们相识的开始。”

这时,宋文帝起用杨文德为辅国将军,派他率军从汉中向西进发,扰动汧水、陇山一带。杨文德的同族杨高率领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平武(今四川平武东南)的氐人抵抗。杨文德进攻杨高,将其斩杀,平定阴平、平武。梁州、南秦州二州刺史刘秀之派杨文德讨伐啖提氐(氐族部落之一),未能攻克,便将杨文德押送到荆州;派杨文德的堂兄杨头驻守葭芦城(今甘肃武都东南)。

丁未日,南朝宋宣布大赦天下。

北魏太武帝进攻彭城,未能攻克。十二月丙辰朔日(初一),率军南下,派中书郎鲁秀出兵广陵(今江苏扬州),高凉王拓跋那出兵山阳(今江苏淮安),永昌王拓跋仁出兵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所到之处无不遭到摧残毁灭,城镇都望风溃逃。戊午日,建康实行戒严。己未日,北魏军队抵达淮河岸边。

宋文帝派辅国将军臧质率领一万人救援彭城。臧质抵达盱眙时,北魏太武帝已渡过淮河。臧质派冗从仆射胡崇之、积弩将军臧澄之在东山扎营,建威将军毛熙祚驻守前浦,自己在盱眙城南扎营。乙丑日,北魏燕王拓跋谭进攻胡崇之等三座营垒,三座营垒全部战败覆没,臧质按兵不动,不敢救援。臧澄之是臧焘的孙子;毛熙祚是毛修之的侄子。当天夜里,臧质的军队也溃散了,他丢弃辎重器械,仅率领七百人逃入盱眙城。

当初,盱眙太守沈璞到任时,王玄谟还在围攻滑台,江淮地区没有战事警报。沈璞认为盱眙地处交通要道,于是修缮城墙、疏通护城河,囤积财物粮食,储备弓箭石头,做好守城准备。下属官员都反对,朝廷也认为他做得过分。等到北魏军队南下,地方官员大多弃城逃走。有人劝沈璞退回建康,沈璞说:“如果胡虏因城池狭小不屑进攻,我们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他们逼近攻城,这正是我报效国家、各位封侯的时刻,怎能离开!各位曾见过几十万人聚集在小城下却攻不下来的情况吗?昆阳之战、合肥之战,都是过去的明证。”众人的情绪才逐渐稳定。沈璞收拢到二千精锐士兵,说:“足够了!”等到臧质向盱眙靠拢,有人对沈璞说:“如果胡虏不攻城,就无需这么多人;如果他们攻城,城中也只能容纳现有的兵力。地方狭小而人多,很容易引发祸患。况且敌众我寡是众所周知的,如果依靠臧质的军队能击退敌人、保全城池,功劳就不全在我们;如果臧质等人战败后想逃回京师,需要船只,必然会相互踩踏,只会带来祸患,不如关闭城门不让他们进来。”沈璞叹息说:“胡虏一定攻不下盱眙,我敢向各位保证。乘船逃跑的想法,早已行不通了。胡虏的残忍,古今未有,屠杀掠夺的苦难,大家都亲眼所见,其中侥幸存活的人,也不过是被驱赶到北方做奴婢而已。他们虽然是乌合之众,难道不害怕这样的下场吗!这就是所谓‘同舟共济,即使是胡人和越人也能同心协力’。如今兵力多,胡虏撤退得就快;兵力少,撤退得就慢。我怎能为了独占功劳而让胡虏长期停留呢!”于是打开城门接纳臧质。臧质看到城中物资充足,十分高兴,士兵们都高呼万岁,于是与沈璞共同防守。北魏军队南下时,没有携带粮草,只靠抢掠补充物资。渡过淮河后,百姓大多逃散躲藏,抢掠不到东西,士兵和马匹都饥饿疲惫;听说盱眙有囤积的粮食,想把它作为北撤的物资。攻克胡崇之等人的营垒后,一次攻城未能拿下,便留下将领韩元兴率领几千人驻守盱眙,自己率领大军继续南下。因此盱眙得以进一步完善防守准备。

庚午日,北魏太武帝抵达瓜步,拆毁百姓房屋,砍伐芦苇制造木筏,声称要渡过长江。建康上下震惊恐惧,百姓都挑着担子准备逃跑。壬午日,朝廷内外实行戒严,丹阳郡辖区内每户都要派出壮丁,王公以下官员的子弟都要服役。文帝命令领军将军刘遵考等人率军分别驻守沿江重要渡口,巡逻部队从于湖(今安徽当涂南)向上延伸,向下抵达蔡洲(今江苏南京西南长江中),排列战船、扎下营垒,环绕长江岸边。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南)到暨阳(今江苏江阴),绵延六七百里。太子刘劭出兵驻守石头城(今江苏南京西),统一指挥水军,丹阳尹徐湛之驻守石头城的粮仓,吏部尚书江湛兼任领军将军,军事部署都交给他们负责。

宋文帝登上石头城,面带忧虑,对江湛说:“北伐的计划,当初赞同的人很少。如今百姓劳苦、士兵愤怒,我不能不感到惭愧。给大臣们带来忧虑,是我的过错。”又说:“如果檀道济还在,怎能让胡人的战马到这里来!”文帝又登上莫府山(今江苏南京江宁南),观察形势,悬赏捉拿北魏太武帝及北魏王公的首级,许诺给予封爵和金银丝帛。又招募人携带浸泡过野葛(有毒植物)的酒放在空村中,想毒死北魏士兵,最终没能伤到敌人。

北魏太武帝在瓜步山上开凿盘山路,在山上搭建毛毡帐篷。他不喝南方的水,用骆驼驮着北方的水跟随。他向宋文帝赠送骆驼、名马,请求和解,并提议通婚。文帝派奉朝请田奇向北魏太武帝赠送美味佳肴。北魏太武帝拿到黄柑橘,立即品尝,还痛饮酃酒(今湖南衡阳产的名酒)。身边有人凑过来小声说话,怀疑食物中有毒。北魏太武帝没有回应,举起手指着天空,把他的孙子叫过来给田奇看,说:“我远道而来,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实在是想与南朝和好,让百姓休养生息,永远结为姻亲盟友。如果宋朝能把公主嫁给我的孙子,我就把公主嫁给武陵王刘骏,从今以后,不会再让一匹战马南下。”

田奇返回建康后,文帝召太子刘劭及大臣们商议。众人都认为应该答应北魏的请求,江湛说:“戎狄没有亲情,答应他们没有好处。”刘劭大怒,对江湛说:“如今三位亲王(指刘义恭、刘骏、刘铄)处境危险,怎能固执地提出不同意见!”言辞和脸色都十分严厉。朝会结束后,众人一同走出,刘劭让持剑的卫士和手下人推挤江湛,江湛差点摔倒。

刘劭又对文帝说:“北伐战败受辱,几个州沦陷,只有斩杀江湛、徐湛之,才能向天下人谢罪。”文帝说:“北伐本是我的主意,江湛、徐湛之只是没有反对而已。”从此太子刘劭与江湛、徐湛之结下怨恨,北魏与南朝宋的通婚最终也没有成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