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114章 魏帝被废与淮南二叛

资治通鉴新译 第114章 魏帝被废与淮南二叛

作者:姣姣明月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08:23:51

魏纪八

公元254年

春季,二月,魏国诛杀中书令李丰。起初,李丰十七八岁时,就已经有清高的名声,天下人一致称赞他。他的父亲太仆李恢却不希望他过早的出名,便命令他闭门谢客。曹爽专权时,司马懿称病不出,李丰担任尚书仆射,在曹爽和司马懿之间态度模棱两可,所以没有和曹爽一起被诛杀。李丰的儿子李韬,因被选中娶了齐长公主。等到司马师执掌朝政后,便任命李丰为中书令。当时,太常夏侯玄有天下闻名的重望,因为他是曹爽的亲戚故旧,不能担任有权势的职位,平时常常心怀不满;张缉因为是皇后的父亲,只是被免去郡守之职闲居在家,也很不得志。而李丰和他们两人的关系都非常亲密友好。司马师虽然提拔任用了李丰,但李丰内心其实是向着夏侯玄的。李丰在中书省两年,魏帝多次单独召见李丰谈话,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司马师知道他们在议论自己,就请李丰来见面,当面责问他,李丰没有如实相告;司马师发怒,就用刀环将他砸死,并把尸体交给廷尉,接着又逮捕了李丰的儿子李韬以及夏侯玄、张缉等人,并把他们都关进了廷尉狱。钟毓负责审理此案,他说:“李丰与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人谋划说:‘册封贵人的那天,各营的士兵都驻守在宫门,陛下亲临前殿,我们趁机一同侍奉陛下,率领群臣和士兵,去诛杀大将军;陛下如果不听从,就强行把他劫持走。’”又说:“他们谋划让夏侯玄担任大将军,张缉担任骠骑将军;夏侯玄、张缉都知道这个谋划。”庚戌日,魏国诛杀李韬、夏侯玄、张缉、苏铄、乐敦、刘贤,都灭了他们的三族。

夏侯霸投奔蜀国时,邀请夏侯玄和他一起去,夏侯玄没有听从他的建议。等到司马懿去世,中领军高阳人许允对夏侯玄说:“不用再担忧了!”夏侯玄叹息说:“士宗(许允字),你怎么看不清事态呢!司马懿尚且还能以世代有交情的长辈身份对待我,司马师(字子元)、司马昭(字子上)是不会容下我的。”等到夏侯玄被关进监狱,他不肯认罪招供,钟毓就亲自去审理。夏侯玄神色严肃地责备钟毓说:“我有什么罪!你作为执法的官员要来责问我,你就自己去写供词吧!”钟毓因为夏侯玄是名士,气节高尚,心里也明白不可能使他屈服,而案件又必须有个了结,所以就连夜为他写了供词,使供词与案情相符,流着泪拿给夏侯玄看;夏侯玄看了后,只是点头而已。等到被押到刑场,夏侯玄脸色不变,举动从容。

李丰的弟弟李翼,担任兖州刺史,司马师派使者去逮捕他。李翼的妻子荀氏对李翼说:“中书令的事情已经败露,你可以趁着诏书还没到,逃往吴国,为什么要坐等死亡呢!你身边有谁是可以和你共同赴汤蹈火的人?”李翼思考着没有回答,他的妻子说:“你在大州担任刺史,却不知道谁可以和你同生共死,即使逃出去也免不了一死!”李翼说:“两个孩子还小,我不逃走,如今只是受牵连而死,两个孩子必定能免于一死。”于是没有逃走,最终被处死。

当初,李恢和尚书仆射杜畿以及东安太守郭智关系很好。郭智的儿子郭冲,内心有才实但外表不显眼,因此州里的人不称赞他。郭冲曾经和李丰一起去见杜畿,两人离开后,杜畿就叹息说:“李恢没有能继承家业的儿子;不仅没有儿子,恐怕家族都要覆灭了。郭智为家族谋划,可以不死,他的儿子足以继承家业。”当时的人都认为杜畿说得不对。等到李丰被杀,郭冲担任了代郡太守,最终继承了父亲的事业。

正始年间,夏侯玄、何晏、邓飏都有很大的名声,他们想和尚书郎傅嘏交往,但是傅嘏没有接受。傅嘏的朋友荀粲觉得奇怪,就问他原因,傅嘏说:“夏侯太初(夏侯玄字)志向超过了他的能力,能迎合虚名却没有实际才能。何平叔(何晏字)言谈高远却情感浅近,喜欢辩论却不真诚,这就是所谓的用能言善辩颠覆国家的人。邓玄茂(邓飏字)有作为却不能善终,对外贪图名利,对内没有约束,看重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厌恶意见不同的人,多嘴多舌又嫉妒比自己强的人;多嘴多舌会招来祸患,嫉妒比自己强的人就会没有亲近的人。在我看来,这三个人都会败掉家族;疏远他们还怕灾祸牵连到自己,何况亲近他们呢!”傅嘏又和李丰关系不好,他对志同道合的人说:“李丰掩饰虚伪又多疑,自夸小聪明却在权势利益上昏昧,如果让他掌管重要事务,他一定会死!”

辛亥日,魏国实行大赦。

三月,魏国废黜皇后张氏。夏季,四月,立王氏为皇后,她是奉车都尉王夔的女儿。

狄道县长李简秘密写信向蜀汉请求投降。六月,姜维入侵陇西。

中领军许允一向和李丰、夏侯玄关系很好。秋季,许允担任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魏帝因为许允即将出京,便下诏召集群臣,特意拉许允到自己身边;许允即将和魏帝告别时,泪流满面、抽噎不止。许允还没出发,有关部门就上奏弹劾他之前放纵散用官物,将他逮捕交给廷尉,流放乐浪郡,还没到地方,就在路上死了。

吴国孙峻骄横自大、荒淫残暴,国人对他是敢怒不敢言。司马桓虑谋划杀死孙峻,拥立太子孙登的儿子吴侯孙英;事情没有成功,参与者都被处死。

魏帝因为李丰之死,心里很不平。安东将军司马昭镇守许昌,魏帝便下诏召他进京去攻打姜维。九月,司马昭领兵入京朝见,魏帝亲临平乐观检阅军队经过。身边的人劝说魏帝趁司马昭辞行时杀死他,然后领兵击退大将军司马师;诏书都已经写好了,魏帝却害怕,不敢发出。

司马昭领兵入城后,大将军司马师就谋划废黜魏帝。甲戌日,司马师以皇太后的名义召集群臣开会,声称魏帝荒淫无度,亲近歌舞艺人,不能继承天命;群臣都不敢违抗。于是上奏请求收回魏帝的印玺绶带,让他回到齐国封地。另派郭芝入宫禀告太后,太后正和魏帝相对而坐,郭芝对魏帝说:“大将军想废黜陛下,改立彭城王曹据!”魏帝于是起身离开。太后对此很不高兴。郭芝说:“太后有儿子却不能教导,如今大将军的主意已经定了,又在外面领兵防备意外情况,您只能顺从旨意,现在还能说什么!”太后说:“我想见大将军,有话要说。”郭芝说:“现在怎么能见到大将军呢!您只要快点拿出印玺绶带就行!”太后意志受挫,就派身边的侍御取来印玺绶带放在座位旁边。郭芝出去报告司马师,司马师非常高兴。又派使者授予魏帝齐王印玺绶带,让他出宫前往西宫。魏帝和太后流泪告别,于是乘坐亲王的车子,从太极殿南面出宫,送行的群臣有几十人,司马孚悲痛得不能自已,其他人也大多流泪。

司马师又派使者向太后索要印玺绶带。太后说:“彭城王是我的小叔,如今立他为帝,我该去哪里!况且明皇帝难道要断绝后嗣吗?高贵乡公是文皇帝的长孙,明皇帝弟弟的儿子。按照礼制,小宗有后代可以继承大宗,你们详细商议一下这件事。”丁丑日,司马师再次召集群臣,把太后的命令给他们看,于是决定到元城迎接高贵乡公曹髦。曹髦是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当时十四岁,派太常王肃持符节去迎接他。司马师又派人去索要印玺绶带,太后说:“我见过高贵乡公,小时候就认识他,我要亲手把印玺绶带交给她。”冬季,十月,己丑日,高贵乡公到达玄武馆,群臣上奏请求让他住在前殿,曹髦因为那是先帝的旧处,就回避到西厢;群臣又请求用天子的仪仗迎接他,但他没有听从。庚寅日,曹髦进入洛阳,群臣在西掖门南迎接拜见,他下车答拜,司仪官说:“按礼仪不必答拜。”曹髦说:“我也是臣子。”于是答拜。到止车门下车,身边的人说:“按旧例可以乘车入宫。”曹髦说:“我是被皇太后征召来的,不知道要做什么。”于是步行到太极东堂,拜见太后。当天,就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陪同的百官都很高兴。随后实行大赦,改换年号。又在河内为齐王修筑宫殿。

这时,蜀汉的姜维从狄道进军,攻取了河间、临洮。魏国将军徐质与他交战,杀死了蜀汉的荡寇将军张嶷,蜀汉军队于是撤退。

当初,扬州刺史文钦,勇猛果敢超过常人,曹爽因为同乡的缘故非常喜爱他。文钦依仗曹爽的势力,常常对人傲慢无礼。等到曹爽被诛杀,文钦内心已经感到恐惧万分,加上他喜欢虚报斩杀敌人的数量来求取功劳赏赐,司马师又常常压制他,因此文钦心怀怨恨。镇东将军毋丘俭一向和夏侯玄、李丰关系友好,夏侯玄等人死后,毋丘俭自己也感到不安,于是用计谋厚待文钦。毋丘俭的儿子、治书侍御史毋丘甸对毋丘俭说:“父亲肩负一方重任,国家将要倾覆却安然自得地防守,将会受到天下人的责备啊!”毋丘俭认为他说得对。

公元255年

春季,正月,毋丘俭、文钦假传太后诏书,在寿春起兵,并向各州郡发布檄文,讨伐司马师。又上表说:“相国司马懿忠诚正直,对国家有大功,应当宽恕他的后代,请废黜司马师,让他以侯爵身份回家,由他的弟弟司马昭接替他的职位。太尉司马孚忠诚孝顺、谨慎小心,护军司马望忠诚公正、尽心国事,都应当受到亲近和宠信,授予重要职位。”司马望是司马孚的儿子。毋丘俭又派使者邀请镇南将军诸葛诞,诸葛诞斩杀了他的使者。毋丘俭、文钦率领五六万军队渡过淮河,向西推进到项县;毋丘俭坚守城池,让文钦在外担任游击部队。

对此,司马师向河南尹王肃询问计策,王肃说:“从前关羽在汉水边俘虏于禁,有向北争夺天下的志向,后来孙权袭取了他将士的家属,关羽的军队一下子就瓦解了。如今淮南将士的父母妻子都在中原地区,只要急速前往抵御保卫,使他们不能前进,他们必定会出现像关羽军队那样土崩瓦解的形势。”当时司马师刚割掉眼上的肿瘤,伤口很严重,有人认为大将军不应亲自出征,不如派太尉司马孚去抵抗。只有王肃和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劝司马师亲自去,司马师犹豫不决。傅嘏说:“淮、楚地区的士兵强劲,而毋丘俭等人依仗力量远道来战,他们的锋芒不容易抵挡。如果众将领作战有胜有负,大势一旦失去,那么您的事情就失败了。”司马师猛然起身说:“我请求抱病乘车东征。”戊午日,司马师率领朝廷内外的各路军队讨伐毋丘俭、文钦,并任命弟弟司马昭兼任中领军,留守洛阳,召集各地军队在陈县、许县会合。

司马师向光禄勋郑袤询问计策,郑袤说:“毋丘俭喜欢谋划却不通晓事情的实际情况,文钦勇猛却没有谋略。如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地区的士兵,精锐却不能持久,应当深挖壕沟、高筑营垒来挫伤他们的锐气,这是周亚夫用过的妙计。”司马师称赞这个计策很好。

司马师任命荆州刺史王基为行监军,假节,统领许昌的军队。王基对司马师说:“淮南的叛乱,不是官吏百姓想要作乱,而是毋丘俭等人欺骗诱惑、逼迫威胁,他们害怕眼前的杀戮,所以才暂时聚集在一起。如果大军一到,他们必定会土崩瓦解,毋丘俭、文钦的首级用不了一个早上就会送到军营门口。”司马师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王基为前军,不久又命令王基停止前进。王基认为:“毋丘俭等人率领全军足以深入,却长时间不前进,这是他们的欺诈伪装已经暴露,众人心里疑虑沮丧的缘故。如今不显示兵威来符合百姓的期望,却停军高垒,好像畏惧怯懦,这不是用兵的态势。如果毋丘俭、文钦抢掠百姓来扩充自己,又有州郡士兵的家属被叛贼抓获,就会更加心怀叛离,被毋丘俭等人逼迫威胁的人,自认为罪行严重,不敢再回来,这是把军队安置在无用之地而成为滋生奸邪的根源,要是吴国敌人趁机来攻,那么淮南就不再属于国家了,谯、沛、汝、豫等地也会危险不安,这是计策的大失误。军队应当迅速前进占据南顿,南顿有大粮仓,估计足够军队食用四十天。保住坚固的城池,凭借积存的粮食,先发制人夺取敌人的军心,这是平定叛贼的关键。”王基多次请求,司马师才同意,进军占据隐水。

闰月,甲申日,司马师驻军在隐桥,毋丘俭的将领史招、李续相继前来投降。王基又对司马师说:“用兵只听说过笨拙的速决,没见过巧妙的持久。如今外面有强大的敌人,内部有叛乱的大臣,如果不及时决断,那么事情的深浅就不可预测了。议论的人大多说将军稳重。将军稳重是对的;但停军不进就错了。稳重,不是指不前进,而是指前进后不可侵犯。如今据守壁垒来积蓄物资帮助敌人,反而要从远方运输军粮,这太不合理了。”司马师还是没有同意。王基说:“将领在军中,君主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敌人得到对他们有利,我们得到对我们也有利,这就是争夺的要地,南顿就是这样的地方。”于是就自行进军占据南顿,毋丘俭等人从项县也想前往争夺,出发十多里,听说王基已经先到,就又退回保守项县。

癸未日,征西将军郭淮去世,魏国任命雍州刺史陈泰接替他的职位。

吴国丞相孙峻率领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会稽人留赞袭击寿春,司马师命令各军都深挖壕沟、高筑营垒,以等待东部军队的集结。众将领请求进军攻打项县,司马师说:“各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淮南的将士本来没有反叛之心,毋丘俭、文钦劝说引诱他们起事,认为远近一定会响应;但事情发生后,淮北地区不服从,史招、李续先后投降,内部不和、外部反叛,他们自己知道必定失败。被困的野兽尚且想搏斗,更何况是人呢,速战更合他们的心意。虽然说必定能攻克,但伤亡也会很多。况且毋丘俭等人欺骗将士,诡计多端,稍作持久对峙,他们的诈情自然会暴露,这是不战而胜的办法。”于是派诸葛诞统领豫州各军,从安风向寿春进军;征东将军胡遵统领青州、徐州各军从谯、宋之间出兵,断绝叛军的归路;司马师驻扎在汝阳。毋丘俭、文钦进不能战,退又怕寿春被袭击,一时间无计可施。淮南将士的家都在北方,导致军心涣散,投降的人接连不断,只有淮南新归附的农民还在为他们效力。

毋丘俭刚起事时,便派快马带信到兖州,兖州刺史邓艾斩杀了使者,率领一万多人马,日夜兼程前进,先奔赴乐嘉城,修建浮桥等待司马师。毋丘俭派文钦领兵袭击乐嘉城。司马师从汝阳秘密出兵到乐嘉城与邓艾会合,文钦突然看到大军,惊愕得不知该怎么办。文钦的儿子文鸯,十八岁,勇猛过人,对文钦说:“趁他们还没安定,攻打他们,可以打败他们。”于是兵分两队,夜里夹攻司马师的军队。文鸯率领壮士先到,击鼓呐喊,军中震动混乱。司马师十分惊恐,他那只患病的眼睛突出,怕众人知道,把被子都咬破了。文钦误了约定的时间没有接应,等到天亮,文鸯见对方兵力强盛,就领兵退回。司马师对众将领说:“叛贼逃走了,可以追击他们!”众将领说:“文钦父子骁勇凶猛,没有受挫,何苦要逃走?”司马师说:“打仗靠的是一鼓作气,再而衰。文鸯击鼓呐喊却没有接应,势头已经受挫,不逃走还等什么!”文钦将要领兵向东撤退,文鸯说:“不先挫败他们的气势,无法顺利撤退。”于是和十多名骁骑冲击敌阵,所向披靡,才领兵退去。随后,司马师派左长史司马班率领八千骁将从两翼追击,文鸯单枪匹马冲入数千名骑兵中,每次都杀伤一百多人,才冲出来,这样反复六七次,吓得追击的骑兵没人敢逼近。

殿中人尹大目年轻时是曹氏的家奴,常常在天子身边,司马师将要出兵时让他随行,尹大目知道司马师一只眼睛已经突出,便禀报说:“文钦本来是明公的心腹,只是被人误导罢了;他又是天子的同乡,一向和我互相信任,请求让我为明公去追他解释,让他回来和明公重归于好。”司马师同意了。尹大目独自骑大马,身披铠甲,追击文钦,远远地和他说话。尹大目心里其实是想为曹氏出力,就假意说:“君侯何苦不能再忍耐几天呢!”想让文钦明白他的意思。文钦却完全不领悟,反而厉声骂尹大目说:“你是先帝的家人,不思报恩,反而和司马师一起叛逆,不顾上天的意思,上天不会保佑你的!”文钦拉弓搭箭想射尹大目。尹大目流泪说:“世事败落了,你多保重!”

当天,毋丘俭听说文钦已经撤退,心中十分恐惧,就连夜逃走了,部众于是大败溃散。文钦回到项县,因孤军无援,根本无法立足,所以想回寿春;但寿春已经溃败,于是便跑去投奔吴国。吴国孙峻到达东兴,听说毋丘俭等人失败了,壬寅日,进军到橐皋,文钦父子到军前投降。毋丘俭逃走,到慎县时,身边的士兵逐渐抛弃他离开,毋丘俭藏在水边草丛中。甲辰日,安风津百姓张属上去杀了毋丘俭,把首级传到京师,朝廷封张属为侯。诸葛诞到达寿春时,寿春城中十多万人,害怕被诛杀,有的逃到山林湖泽,有的分散逃到吴国。朝廷下诏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诛杀毋丘俭三族。毋丘俭的同党七百多人被关押在监狱,侍御史杜友负责审理此案,最终只诛杀了为首的十多人,其余的都上奏赦免。毋丘俭的孙女嫁给刘氏,应当处死,因为怀孕被关押在廷尉狱。司隶主簿程咸议论说:“已出嫁的女子,如果已经生育,就成了别人家的母亲,从防范来说不足以惩戒奸乱的根源,从情理来说伤害了孝子的恩情。男子不因为其他家族犯罪而受牵连,女子却要在父母和丈夫两家受戮,这不是哀怜弱小女子、体现法律公平的做法。我认为未出嫁的女子,可以随父母受刑;已出嫁的妇女,让她随丈夫家受罚。”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把这条规定写入律令。

舞阳忠武侯司马师病重,返回许昌,留下中郎将参军事贾充监管各路军队。贾充是贾逵的儿子。

卫将军司马昭从洛阳前往探望司马师,司马师命令司马昭总管各路军队。辛亥日,司马师在许昌去世。中书侍郎钟会跟随司马师掌管机密事务,宫中下诏命令尚书傅嘏,因东南刚刚平定,暂且留下卫将军司马昭驻守许昌作为内外的援军,让傅嘏率领各路军队返回。钟会和傅嘏商量,让傅嘏上表,随即和司马昭一起出发,回到洛水南岸驻扎。二月,丁巳日,魏国下诏任命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钟会因此常常有自夸的神色,傅嘏告诫他说:“你的志向超过了你的能力,而功业难以成就,能不谨慎吗!”

吴国孙峻听说诸葛诞已经占据寿春,就领兵返回。随后,任命文钦为都护、镇北大将军、幽州牧。

三月,魏国立卞氏为皇后,同时实行大赦。皇后是武宣皇后弟弟卞秉的曾孙女。

秋季,七月,吴国将军孙仪、张怡、林恂谋划杀死孙峻,但是没有成功,最终死了几十人。全公主在孙峻面前诬陷朱公主,说她“和孙仪同谋”。孙峻于是杀死了朱公主。

孙峻派卫尉冯朝修筑广陵城,耗费的人力物力很多,满朝大臣没人敢说,只有滕胤劝谏阻止,可惜孙峻不听,工程最终没有完成。

这时,蜀汉姜维又商议出兵,征西大将军张翼在朝廷上争辩,他认为:“国家弱小百姓疲惫,不应滥用武力。”但是姜维不听,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和张翼一同进军。八月,姜维率领数万人到达枹罕,奔赴狄道。

魏国征西将军陈泰命令雍州刺史王经进军驻守狄道,等陈泰的军队到达,东西合力再进军。陈泰的军队驻守陈仓,王经所统领的各路军队在故关和蜀汉军队交战失利,王经就渡过洮水。陈泰认为王经不坚守狄道,必定会有其他变故,于是便率领各路军队随后跟进。王经已经和姜维在洮西交战,结果大败,只好率领一万多人返回保卫狄道城,其余的士兵都逃散了,死亡的人数以万计。张翼对姜维说:“可以停止了,不应再进军,进军或许会毁掉这次大功劳,是画蛇添足。”姜维大怒,于是进军包围了狄道。

辛未日,魏国下诏命令长水校尉邓艾代理安西将军,让他和陈泰一同抵御姜维;戊辰日,又任命太尉司马孚为后续部队。陈泰进军陇西,众将领都说:“王经刚刚战败,敌人兵力强盛,将军率领临时聚集的士兵,接替战败的军队,面对乘胜而来的敌人,恐怕必定不能取胜。古人有句话:‘蝮蛇咬伤手,壮士就砍断手腕。’《孙子》说:‘有的敌军不能攻击,有的地方不能坚守。’这都是因为小的损失能保全大的利益。不如占据险要之地自保,观察时机等待敌人疲惫,然后进军救援,这是得当的计策。”陈泰说:“姜维率领轻装部队深入,正是想和我们在原野上决战,谋求一战取胜。王经应当高筑壁垒深挖壕沟,以挫伤他们的锐气,如今却和他们交战,让敌人的计谋得逞。王经已经战败逃走,姜维如果凭借战胜的威势,向东进军,占据栎阳囤积的粮食,在派兵招降纳叛,招引羌人、胡人,向东争夺关、陇地区,向四郡发布檄文,这是我们所担心的。而他却用乘胜的军队,在坚固的城池下受挫,锐气十足的士兵,竭力拼命,攻守形势不同,主客位置有别。兵书上说:‘制造攻城的大盾牌和攻城车,要三个月才能完成,堆积土山攻城也要三个月才能结束。’这实在不是对轻装深入的军队有利的情况。如今姜维孤军深入,粮草接济不上,这是我们迅速进军打败敌人的时机,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这是自然的趋势。洮水环绕在他们外面,姜维等人在里面,如今我们登高占据有利地势,逼近他们的要害,他们不作战必定会逃跑。敌人不能放纵,包围不能持久,你们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于是进军越过高城,举起了很多烽火,敲响战鼓号角。狄道城中的将士看到救兵到来,都振奋踊跃。姜维没料到魏国救兵突然到达,沿山急忙来进攻,陈泰与他交战,姜维撤退。陈泰领兵扬言要向姜维返回的道路进军,姜维害怕,九月,甲辰日,姜维逃到钟提驻守。城中的将士才得以出城。王经感叹说:“粮食不到十天就吃完了,如果不是救兵迅速赶到,全城都会被屠杀,整个州都会沦陷了!”陈泰慰劳将士,先后遣送他们返回,另外派遣军队防守,并修治城垒,返回驻守上邽。

陈泰常常因为一方有战事,就用虚假的消息扰动天下,所以很少向上奏报事情,驿站传递的文书不超过六百里。大将军司马昭说:“陈征西沉稳勇敢能决断,肩负一方长官的重任,救援将要陷落的城池,却不请求增兵,又很少上奏报事情,必定是能打败敌人的缘故。都督大将不应当这样吗!”

当初,吴大帝不立太庙,因为武烈皇帝(孙坚)曾经担任长沙太守,在临湘建立庙宇孙坚太守供奉祭祀而已。冬季,十二月,开始在建业建造太庙,尊奉吴大帝为太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