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 > 第94章 玄渊窟囚

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 第94章 玄渊窟囚

作者:棠帧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08:12:09

永熙三年,霜降。玄渊窟暗门闭合已过三日,石室里的空气渐渐发闷,仅余顶部岩壁一道指宽的缝隙,漏进几缕稀薄的天光——那光落在地面,只映出一小片灰蒙的亮,其余角落仍浸在冷硬的阴影里,连呼吸都带着石壁的寒气。

陈默靠在冰凉的岩壁上,精钢铸就的左臂泛着冷涩的金属光泽,被地下潮气浸得有些发沉。他指尖摩挲着臂铠上黯淡的龙纹,凹槽里积着细如粉尘的矿砂,蹭过指腹时带着磨砂般的触感。目光越过微光,落在不远处的苏若冰身上——她裹着陈默那件玄色外袍,衣摆长及脚踝,衬得她身形愈发单薄。腕间那枚月牙形胎记虽不再灼痛,却仍泛着一层浅金的微光,像坠在雪色肌肤上的碎星。她脸色因连日缺水而苍白,唇瓣泛着淡紫,发尾沾着灰褐色的矿尘,却仍抬手,指尖泛着薄白,轻轻拂去陈默肩颈处的石屑,声音轻得像被风一吹就散:“陈大人,你听——岩壁那边,似有风声。”

陈默凝神细听,果然捕捉到一丝极轻的气流声,从石室深处的岩壁后传来,带着地下特有的潮湿气息。两人扶着岩壁起身,苏若冰的指尖刚触到右侧石壁,突然“咦”了一声——指下不是光滑的岩石,而是一块微微松动的石砖。陈默上前,指尖扣住石砖边缘,稍一用力,石砖“咔”地向内凹陷,紧接着,整面岩壁发出“轰隆”的闷响,缓缓向内缩进半尺,露出一道仅容两人并行的石门。

石门的门楣上,“玄渊窟”三个篆字刻痕深而凌厉,边缘泛着暗铜色的锈迹,像是被地下潮气蚀了数十年。推开门的瞬间,一股带着硫磺味的风扑面而来,吹得两人发梢乱颤。通道两侧的岩壁上,嵌着拳头大小的“幽萤石”,淡蓝色的磷光顺着通道蜿蜒向前,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影,像撒了一把被揉碎的星子。石道地面铺着青石板,缝隙里长着浅绿色的苔藓,踩上去有些发滑。

刚走半里路,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异样的声响——不是靴底踏地的沉闷,而是裹着薄刃的轻响,像极薄的刀片划过石面,转瞬即至。陈默猛地转身,精钢左臂护在苏若冰身前,臂铠上的龙纹在幽萤石下泛着冷光。只见一道玄色身影从通道拐角掠出,速度快得只剩一道残影,落地时带起的疾风扫过地面苔藓,竟让几片苔藓翻卷起来。

来人是个女子,一身玄色劲装紧裹着利落的身形,腰间两侧各悬着三柄短刀,第七柄刀斜插在背后,刀柄缠着青绳,与发尾的绳结遥相呼应。她左眉骨处,一道银亮色的疤痕斜斜划至颧骨,像是用寒铁刃生生刻出,却衬得她眼尾愈发锐利。头发被青绳束成及肩短辫,辫梢缀着枚指甲盖大小的青铜铃铛,落地时那铃铛只“叮”地响了一声,便被她刻意收住力道,再无声息。她单膝跪地时,膝盖与青石板碰撞,发出清脆的“叩”声,声音利落如斩铁:“龙瞑卫暗部凌霜,参见陈统领!奉周掌柜遗命,三日前便在此候命,今日终得接应!”

陈默的指尖微微收紧,精钢左臂的龙纹似乎被这声“陈统领”激得亮了一瞬。他盯着凌霜辫梢的青铜铃铛——那铃铛表面刻着极小的“瞑”字,是龙瞑卫暗部独有的标识,当年周掌柜创立暗部时,亲手为第一批成员铸过同款。“周掌柜……临终前可有其他嘱托?”他声音有些发哑,想起周掌柜在长安茶肆递给他密信时的模样,那时老人还笑着说“若遇困局,玄渊窟有生路”,竟已是临终安排。

凌霜抬头,目光扫过苏若冰腕间的浅金胎记,又落回陈默的精钢臂上,语气多了几分凝重:“周掌柜说,苏姑娘腕间胎记是‘玄渊钥匙’,若遇窟中‘蚀骨瘴’,需以胎记微光驱之。还说,通道前方三里有暗河,属下已备好木筏与干粮,只是暗河两岸有当年留下的机关,需陈统领臂铠上的龙纹破解。”

苏若冰往陈默身侧靠了靠,指尖轻轻攥住他的衣摆,声音虽轻却稳:“凌姑娘,通道内可有瘴气?方才我总觉得心口发闷,似有寒气往骨缝里钻。”凌霜起身,从腰间摸出个巴掌大的锦囊,递了过去:“这是用‘避瘴草’晒制的药粉,随身携带可防蚀骨瘴。苏姑娘放心,有陈统领的龙纹臂铠与姑娘的胎记,此程虽有机关,却无性命之忧。”

陈默接过锦囊,递给苏若冰,又看向凌霜:“通道前方的机关,可有图样?”凌霜从怀中掏出一卷兽皮地图,展开时,上面用炭笔标注着通道、暗河与机关的位置,“暗河入口处有三道石门,需用臂铠龙纹对准石门凹槽,方能开启。属下已探过,机关虽旧,却仍能运转,需小心应对。”

幽萤石的光落在兽皮地图上,淡蓝的光与炭笔的黑交织,映得三人的脸都有些发蓝。陈默将地图仔细叠好,塞进怀中,精钢左臂轻轻拍了拍苏若冰的肩:“别怕,有凌姑娘引路,我们很快就能出去。”苏若冰点头,腕间的浅金胎记似乎亮了些,映得她眼底也有了微光——被困三日的绝望,终于被这突如其来的接应,揉进了一丝希望。

凌霜转身,率先往通道深处走,玄色劲装的衣摆在风中划出利落的弧度,辫梢的青铜铃铛偶尔轻响,像是在为三人的前路,敲打着微弱却坚定的节拍。

玄渊窟囚

通道深处的幽萤石愈发密集,淡蓝磷光在石壁上流淌,竟映出细碎的水纹——暗河的潮气越来越浓,还夹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麻线味,混在硫磺气息里,格外怪异。凌霜突然停住脚步,手按向腰间短刀:“不对劲,往日这处只有水声,今日怎会有纺车声?”

陈默攥紧精钢左臂,臂铠龙纹在磷光下泛着冷芒。苏若冰则侧耳细听,那声音断断续续,像是从暗河对岸的石洞里传来,“吱呀——吱呀——”,带着老旧木轴的涩意。三人绕过一道弯,眼前豁然开朗:暗河横在身前,水面泛着幽蓝微光,河对岸的石洞口,坐着个佝偻的身影。

那是个老妪,满头白发用根枯木簪挽着,发间缠着几缕灰麻线,身上裹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罩衫,罩衫下摆拖在潮湿的地面,沾着暗绿色的苔藓。她枯瘦的手指捏着枚骨针,正对着一架老旧的纺车忙碌,纺车线轴上缠着银灰色的线,线丝在磷光下泛着细碎的光,竟像是用幽萤石磨成的粉捻的。最奇的是她的脸,布满沟壑的皱纹里嵌着些细小的矿砂,左眼蒙着块黑布,右眼却亮得惊人,像暗河深处的磷火,见三人望来,她停下纺车,声音沙哑得像磨过石子:“周小子的人,终于来了。”

“您是……柳婆婆?”凌霜瞳孔微缩,握刀的手松了些——周掌柜临终前曾提过,玄渊窟有位守窟的柳婆婆,是当年跟着初代窟主的老人,脾气古怪,却守着暗河的唯一通路。

柳婆婆“嗤”了一声,骨针在纺线上绕了个圈,银灰丝线立刻凝成个细小的符文:“除了我这老骨头,还有谁会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守着这架破纺车?”她目光扫过陈默的精钢左臂,又落在苏若冰腕间的浅金胎记上,右眼突然亮了亮,“龙纹铠,月牙胎,果然是周小子说的人。你们要过暗河?”

陈默上前一步,拱手道:“晚辈陈默,求柳婆婆行个方便。我们需过暗河,往窟底寻一样东西。”柳婆婆却摇了摇头,枯瘦的手指敲了敲纺车:“过暗河容易,可下游有‘噬魂雾’,你们这点本事,进去了连骨头都剩不下。”她说着,从纺车旁摸出块巴掌大的布片,布片是银灰色的,上面织着密密麻麻的符文,正是用纺车线织的,“这‘幽萤符布’,能防噬魂雾,你们每人拿一块。但有个条件——帮我把纺车线轴上的线,织完这最后一尺。”

苏若冰接过符布,指尖触到布面,竟觉得暖意顺着指尖蔓延,腕间胎记也轻轻发烫。她看向陈默,见陈默点头,便走到纺车旁,学着柳婆婆的样子坐下,捏起骨针。柳婆婆的枯手覆在她的手上,教她穿针引线:“这线是用幽萤石粉混着窟底的‘醒魂草’汁捻的,织的时候要顺着磷光的方向,不然符文会散。”

陈默和凌霜站在一旁,看着苏若冰纤瘦的手指在纺车旁翻动,银灰丝线渐渐在布片上织出完整的符文。柳婆婆忽然对陈默开口:“你那臂铠,是周小子找能工巧匠铸的吧?龙纹里藏着‘玄渊令’的气息,过暗河中间的‘断龙桥’时,得用它镇住桥底的机关。”她顿了顿,又道,“当年窟主说,月牙胎是打开窟底‘秘阁’的钥匙,你们要找的东西,就在秘阁里。但秘阁外有‘蚀骨阵’,需符布裹着胎记,才能靠近。”

凌霜忍不住问:“柳婆婆,您守在这里多少年了?就没想过出去看看?”柳婆婆浑浊的右眼望向暗河深处,声音轻了些:“出去干什么?外面的太阳太亮,晃得人眼疼。这里有纺车,有暗河,还有周小子偶尔送来的酒,够了。”

说话间,苏若冰已织完最后一尺布。柳婆婆接过布片,满意地点点头,从石洞里拖出一艘木筏——木筏是用窟底的“沉水木”做的,不怕潮湿,上面还绑着两支木桨。“暗河水流急,你们划桨时要跟着磷光的方向,别偏了。断龙桥在河中间,过桥时记得用臂铠碰桥柱。”她将木筏推到河边,又塞给苏若冰一个布包,“里面是干粮和水,够你们用两天。”

陈默道谢,扶着苏若冰踏上木筏。凌霜撑着木桨,木筏缓缓驶离岸边。柳婆婆站在石洞口,又坐回纺车旁,“吱呀”的纺车声再次响起,银灰丝线在磷光下飘向暗河上空,像是为他们引路的星。苏若冰回头望去,柳婆婆的身影渐渐缩成暗河对岸的一个小黑点,只有那架纺车的声音,还隐约飘在风里。

木筏行至暗河中央,果然看见一座石桥——桥身是黑色的岩石,桥柱上刻着狰狞的龙纹,正是断龙桥。陈默按柳婆婆的话,将精钢左臂贴在桥柱上,臂铠龙纹突然亮起,桥底传来“咔”的一声轻响,原本潜伏的机关销悄然收回。凌霜松了口气:“幸好有柳婆婆提醒,不然咱们怕是要栽在这里。”

苏若冰攥紧手中的符布,腕间胎记的微光与符布的银辉交织,她忽然想起柳婆婆的话,轻声道:“柳婆婆看起来古怪,心里却很善良。若不是她,我们连噬魂雾都防不住。”

陈默点头,目光望向暗河下游——那里的磷光愈发黯淡,隐约能看见一团灰雾在水面上飘荡,正是噬魂雾。他握紧木桨,沉声道:“先过了噬魂雾,找到秘阁,才能知道周掌柜让我们找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木筏破开水面,朝着下游驶去,纺车的声音渐渐消失在风里,只有柳婆婆织的符布,在磷光下泛着温和的光,护着三人,往玄渊窟的更深处去。

木筏破开暗河的水纹,朝着下游缓缓驶去。幽萤石的淡蓝光晕在水面上晃荡,像一片碎掉的星湖,水流声“哗哗”地贴着耳际流过,单调又绵长,渐渐催生出一股难以抗拒的困意。

苏若冰靠在木筏边缘的沉水木上,原本攥着幽萤符布的手指渐渐松了些,符布边角垂到水面,沾了点冰凉的河水,她却没察觉——眼皮像坠了铅,每眨一次都要费上几分力气,连日缺水缺食的虚弱感翻涌上来,连带着太阳穴也突突地跳,眼前的磷光开始模糊,竟有些分不清是水影还是光影。她想撑着坐直,可后背刚离开木筏,就又不受控制地靠了回去,声音细弱得几乎听不见:“陈大人……我好像……睁不开眼了……”

陈默刚用精钢左臂稳住木筏,转头就见苏若冰的头一点一点,发梢垂下来,遮住了她大半张脸,只有腕间的浅金胎记还泛着微弱的光。他连忙挪过去,伸手托住她的肩,指尖触到她的衣料,只觉得一片冰凉——这暗河的水寒气太重,她本就虚弱,再被潮气浸着,身子早已撑不住。“别睡!”陈默的声音比平时沉了些,刻意带着点力度,“柳婆婆说下游有噬魂雾,睡着了会被雾缠上的。”他从怀中摸出柳婆婆给的水囊,拧开盖子递到她唇边,“先喝点水,润润嗓子。”

苏若冰勉强睁开眼,小口小口地喝着水,冰凉的水流过喉咙,稍微驱散了些困意,可眼皮依旧沉重。她看着陈默眼底的红血丝,还有他精钢左臂上沾着的苔藓,心里忽然一紧——陈默比她更累,不仅要护着她,还要提防机关,可他却从没说过一句乏。

一旁的凌霜也没好到哪里去。她撑着木桨的手臂微微发颤,指尖因为长时间用力而泛白,辫梢的青铜铃铛偶尔晃一下,却没了之前的利落。她揉了揉太阳穴,试图让自己清醒些,可视线还是忍不住往木筏板上瞟——只要闭上眼靠一会儿,哪怕片刻也好。可她知道不能,一旦放松,木筏就会偏航,说不定会撞在暗河两侧的岩壁上,到时候别说过噬魂雾,能不能保住木筏都是问题。“你们撑住,”凌霜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点沙哑,“我刚才看了地图,离噬魂雾还有半里路,过了雾区就能靠岸休息。”

陈默点点头,将自己那件玄色外袍又往苏若冰身上裹了裹,尽量挡住吹来的潮气。他靠在木筏中央的木桩上,精钢左臂的冷意透过衣料传来,让他打了个寒颤,也稍微清醒了些。可困意像潮水般反复涌来,脑海里开始浮现出之前被困石室的画面,还有柳婆婆纺车的“吱呀”声,那些声音和水流声混在一起,竟让他有些恍惚。

“陈大人,你看!”苏若冰突然轻呼一声,手指着下游的方向。陈默猛地回神,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水面上,飘着一团灰蒙蒙的雾气,雾气在磷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正缓缓朝着木筏的方向飘来,正是柳婆婆说的噬魂雾!

凌霜立刻握紧木桨,加快了划水的速度:“别睡了!噬魂雾来了!把幽萤符布拿好,贴在胸口!”

苏若冰瞬间清醒了大半,连忙将符布紧紧贴在胸口,腕间胎记也随之亮了亮,像是在与符布呼应。陈默也挺直了脊背,精钢左臂护在苏若冰身前,目光紧紧盯着越来越近的噬魂雾——困乏再重,也不能在这时候倒下,他们离秘阁越来越近,绝不能在这里功亏一篑。

木筏在暗河中加速前行,水流声变得急促起来,噬魂雾的气息也越来越浓,带着一股淡淡的腐味。苏若冰攥紧符布,感受着符布传来的暖意,心里默念着:再撑一会儿,就能靠岸了。陈默和凌霜也咬紧牙关,手臂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将所有困意都压了下去,眼里只剩下前方的水路,还有那团越来越近的噬魂雾。

暗河木筏终于触到浅滩时,三人几乎是跌着上岸的。滩涂满是湿润的细沙,沾在裤脚沉甸甸的,苏若冰刚站稳就踉跄了一下,陈默眼疾手快扶住她,才没摔进水里。凌霜则撑着木桨半跪在地,大口喘着气,辫梢的青铜铃铛随着呼吸轻轻晃动,没了往日的利落。

“这是……玄渊窟的出口?”苏若冰抬头望去,前方不再是潮湿的岩壁,而是一片开阔的山林,秋日的枯叶铺在地上,踩上去“沙沙”作响,远处隐约传来鸟鸣,竟有了几分人间的生气。柳婆婆留在木筏上的布包里,除了干粮,还压着张折叠的羊皮纸,陈默展开一看,上面用炭笔绘着简易路线,终点处画着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旁边注着三个字——“太湖畔”。

“周掌柜的遗命,原是让我们去太湖。”凌霜凑过来,指尖点在羊皮纸的一处标记上,“这里是‘渔火渡’,是太湖渔火帮的地盘,周掌柜说过,渔火帮的老帮主欠他一份人情,定会接应我们。”她顿了顿,又摸出腰间的水囊喝了口,“从这里到太湖,约莫要走两日,沿途有几条小路,能避开官道上的耳目。”

陈默将羊皮纸折好塞进怀中,又扶着苏若冰在滩涂旁的枯树下坐下:“先歇半个时辰,吃点干粮再走。你身子弱,别硬撑。”苏若冰点点头,接过陈默递来的麦饼,小口咬着——饼有些干硬,却带着谷物的香气,比在石室里啃的干粮好了太多。她看着陈默精钢左臂上还未擦去的苔藓,伸手替他拂了拂:“你的臂铠,要不要找些布擦一擦?潮气得很。”

“不用,这精钢不怕潮。”陈默笑了笑,指尖摩挲着臂铠上的龙纹,“倒是你,腕间的胎记还疼吗?”苏若冰摇摇头,抬手摸了摸胎记,浅金微光已淡了许多:“不疼了,柳婆婆的符布很管用,连之前的寒气都散了些。”

半个时辰后,三人起身往山林深处走。凌霜熟门熟路地领着路,专挑枝叶茂密的小道,偶尔遇到樵夫留下的标记,还会特意绕开——她怕那些标记是追踪者留下的线索。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苏若冰走在中间,陈默的精钢左臂始终护在她身侧,以防林间突然窜出野兽。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苏若冰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额角渗出细汗,脸色也有些发白。陈默察觉不对,立刻停下:“是不是累了?再歇会儿。”苏若冰摇摇头,咬着唇想继续走,却被陈默按住肩膀:“别逞强,前路还长,我们不急。”说着,他从布包里摸出柳婆婆给的水囊,递到她唇边。

凌霜站在一旁望风,忽然压低声音:“有人来了!”三人立刻躲到一棵粗壮的古树后,只见远处的小道上,走来两个穿着玄色劲装的人,腰间悬着与凌霜同款的短刀,却不是龙瞑卫的制式——是追踪者!凌霜眼神一厉,刚要摸刀,却被陈默按住:“别硬拼,我们走另一条路。”

三人悄悄绕到古树另一侧,沿着陡峭的山坡往下走。山坡上满是落叶和碎石,苏若冰脚下一滑,陈默连忙用精钢左臂护住她的腰,才让她稳住身形。凌霜在前面开路,用短刀劈开挡路的荆棘,一路往下,终于绕开了追踪者。

等三人再次踏上平路时,天已近黄昏。远处的天际染着橘红色的晚霞,隐约能看见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是太湖!苏若冰望着那片水光,眼里终于有了笑意:“我们快到了。”陈默也松了口气,精钢左臂的冷意似乎也淡了些,他点点头:“再走半个时辰,就能到渔火渡了。”

夕阳西下时,三人终于抵达渔火渡。渡口旁停着十几艘渔船,渔船上挂着橙黄色的渔灯,灯光映在水面上,像撒了一把碎金。一个穿着粗布短衫的汉子守在渡口,见三人走来,立刻迎上来,目光落在凌霜辫梢的青铜铃铛上:“是周掌柜的人?”

凌霜点头,从怀中摸出周掌柜留下的半块玉佩——玉佩是青绿色的,上面刻着个“渔”字。汉子接过玉佩,与自己腰间的半块拼在一起,正好合成完整的“渔火”二字。“随我来,老帮主在船上等着。”汉子说着,引着三人往一艘最大的渔船走去。

渔船的船舱里点着油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坐在桌旁,见三人进来,立刻起身:“周小子的信我收到了,你们一路辛苦了。先歇一晚,明日我派人送你们去湖心岛,那里安全。”

苏若冰坐在船舱的软榻上,看着窗外的渔火,终于彻底放松下来——从玄渊窟的暗无天日,到太湖的渔火点点,像是从地狱回到了人间。陈默坐在她身边,看着臂铠上的龙纹,心里清楚,到了太湖,只是新的开始,他们要找的东西,要护的人,都还在等着他们。而凌霜则站在船头,望着远处的湖心岛,辫梢的青铜铃铛在晚风中轻轻作响,像是在为这趟艰难的旅程,画上一个暂时的句号。

次日清晨,太湖的水雾还未散尽,渔火帮老帮主便亲自撑着乌篷船,载着陈默、苏若冰和凌霜往渔民新村去。船桨划开泛着晨光的水面,激起细碎的涟漪,远处的新村渐渐显露出轮廓——几十座青灰色的瓦房沿湖而建,屋顶晒着橙红的渔网,门前的竹竿上挂着风干的鱼虾,偶有几只芦花鸡在巷口踱步,“咯咯”的叫声混着渔民的吆喝,在水雾里飘得很远。

“这新村是十年前建的,住的都是渔火帮的兄弟和家眷,外人很少来。”老帮主将船停在新村码头,码头上铺着青石板,被湖水浸得有些发滑,“你们放心,村里的哨探每隔半个时辰就会巡一次湖,一旦有生人靠近,立刻会发信号。”

刚踏上码头,就见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提着竹篮跑过来,篮子里装着新鲜的菱角,看见老帮主,立刻笑着喊道:“帮主爷爷!您回来啦!”她的目光落在陈默的精钢左臂上,好奇地眨了眨眼,却没敢多问,只把竹篮递过来,“娘让我给您送些菱角,刚从湖里采的。”

老帮主接过菱角,摸了摸小姑娘的头:“谢谢你娘,替爷爷说声谢。”他转头对陈默三人道,“这是老王家的丫头,叫丫丫,村里的孩子都实诚,不会乱说话。”

苏若冰看着丫丫蹦蹦跳跳跑远的背影,嘴角忍不住弯了弯——自玄渊窟出来,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这样鲜活的人间烟火。凌霜则跟在老帮主身后,目光扫过码头旁的几棵老柳树,树干上藏着细微的哨子,那是渔火帮的暗号标记,只要轻轻吹动,全村都能听见。

老帮主领着三人往村里走,沿途的渔民见了,都笑着打招呼,目光落在陈默三人身上时,虽有好奇,却没人多问——渔火帮的规矩严,不该问的绝不多嘴。走到村尾一座带小院的瓦房前,老帮主推开木门:“这是我家的老宅子,平时没人住,你们先住在这里,缺什么就跟我说。”

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桂花树,金黄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散着淡淡的香气。苏若冰走进屋里,见屋内陈设简单却干净,炕上铺着新晒的褥子,窗台上摆着几盆绿植,心里顿时暖了几分。陈默则走到院门口,望着远处的湖面,精钢左臂轻轻搭在门框上——他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怕追踪者找到这里,给新村带来麻烦。

“陈兄弟,别太紧绷。”老帮主端来一壶热茶,放在院中的石桌上,“昨晚我已经让人去查了,官道上没发现可疑的人,想来他们还没追到太湖。”他喝了口茶,又道,“周掌柜的信里说,你们要找‘玄渊秘录’,我打听了一下,村里的老船工李伯,年轻时去过玄渊窟附近,说不定他知道些线索。”

凌霜眼睛一亮:“那我们现在去找李伯?”老帮主摇摇头:“不急,李伯一早去湖里捕鱼了,傍晚才回来。你们先歇着,我让老婆子给你们做些渔家饭,尝尝太湖的鲜。”

中午时分,老帮主的老婆子端来满满一桌子菜:清蒸白鱼、油炸银鱼、虾酱拌豆腐,还有一碗菱角排骨汤,香气扑鼻。苏若冰喝了口汤,鲜美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连日的疲惫仿佛都被这碗汤驱散了。陈默也难得放松下来,吃了两块白鱼,鱼肉细嫩,没有一点腥味。

饭后,苏若冰坐在院中的桂花树下,看着老帮主的老婆子教丫丫织渔网,指尖偶尔会轻轻抚摸腕间的胎记——浅金的微光在阳光下几乎看不见,却仍能感受到一丝暖意。陈默则和凌霜在村里转了转,熟悉周边的环境,新村的东头有片芦苇荡,西头连着一片沼泽,都是易守难攻的地形,就算有追踪者来,也能借助地形周旋。

傍晚时分,李伯捕鱼回来了,一身蓑衣还滴着水,手里提着一串鲜活的鲤鱼。老帮主领着陈默三人找到他时,他正坐在自家门口刮鱼鳞,见了众人,连忙起身:“帮主,您找我有事?”

老帮主指了指陈默三人:“他们想打听玄渊窟的事,你年轻时不是去过吗?跟他们说说。”李伯放下手里的刮鳞刀,皱着眉想了想:“玄渊窟啊……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我当时跟着船队去运货,路过窟口附近,见着过不少奇怪的符文,还听说窟底有个秘阁,藏着宝贝,但没人敢进去,怕里面的机关。”他顿了顿,又道,“对了,当时有个老渔民说,秘阁的钥匙跟‘月牙’有关,具体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苏若冰心里一动——李伯说的“月牙”,会不会就是她腕间的月牙胎记?陈默也看向她,眼神里带着询问,苏若冰轻轻点了点头。凌霜则追问:“李伯,您还记得当时船队停在哪个位置吗?”李伯指了指湖的方向:“就在湖心岛的北边,那里有块大礁石,礁石上刻着‘玄渊’两个字。”

天色渐暗,新村的渔灯一盏盏亮了起来,映着湖面,像撒了一把星星。陈默三人回到老帮主家,坐在院中商量——李伯的话印证了柳婆婆的说法,秘阁的钥匙确实是苏若冰的胎记,而湖心岛北边的礁石,或许就是找到秘阁的关键。

“明日我跟凌霜去湖心岛看看,你留在新村等着。”陈默对苏若冰说,他怕湖心岛有危险,不想让苏若冰再涉险。苏若冰却摇了摇头:“我跟你们一起去,胎记在我身上,说不定只有我在,才能打开秘阁。”

老帮主见两人争执,便开口道:“这样吧,明日我派两艘船,一艘载你们去湖心岛,另一艘在附近接应,有什么情况也好及时撤回来。”

夜色渐深,新村的喧嚣渐渐平息,只有湖水拍打岸边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狗吠。苏若冰躺在炕上,听着窗外的水声,心里虽有些紧张,却更多的是期待——她知道,找到玄渊秘录,不仅能完成周掌柜的遗命,或许还能解开自己胎记的秘密。而陈默则坐在院门口,精钢左臂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目光警惕地望着湖面,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也等待着明日的湖心岛之行。

次日天未亮,太湖上的晨雾如轻纱般笼罩水面,老帮主派来的两艘乌篷船已泊在码头。陈默扶着苏若冰上船时,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轻声叮嘱:“待会儿若有危险,立刻躲到船舱里。”苏若冰点头,腕间的月牙胎记在雾色中泛着极淡的金光,像藏在袖中的星子。

凌霜早已站在另一艘船上,腰间七柄短刀在晨光下闪着冷芒,辫梢的青铜铃铛被雾水打湿,不再作响。老帮主亲自撑篙,将船划入雾中:“雾大,看不清航道,你们抓稳了。”船桨划开浓雾,激起的水花溅在船板上,洇出点点湿痕,远处的湖心岛像水墨画般渐渐清晰。

半个时辰后,船只停靠在湖心岛北侧的礁石旁。礁石黝黑巨大,半截浸在水中,浪涛拍击着石面,溅起白色的水花。陈默率先跳上岸,精钢左臂按在礁石上,触感粗糙冰凉,果然在石面中段摸到凹陷的“玄渊”二字,笔画间嵌着细密的纹路,像是某种机关的锁孔。

“李伯说的没错,就是这里。”凌霜紧随其后,警惕地望向四周——雾还未散,岛上的芦苇荡随风晃动,极易藏人。苏若冰走到礁石前,抬手将腕间胎记贴向“玄渊”二字的交汇处,浅金微光瞬间亮起,顺着纹路蔓延开来,礁石竟发出“咔哒咔哒”的轻响。

就在此时,芦苇荡中突然窜出几道黑影,为首者身着玄色劲装,脸上蒙着黑巾,只露出一双阴鸷的眼:“陈统领,苏姑娘,别来无恙?”是追踪他们的暗卫,人数竟有七八人之多,手中长刀泛着寒光,显然是有备而来。

“凌霜,拦住他们!”陈默立刻将苏若冰护在身后,精钢左臂猛地一挥,挡住率先劈来的长刀,“当”的一声脆响,火花四溅,暗卫被震得后退两步。凌霜早已拔刀出鞘,七柄短刀在她手中翻飞,如玄色闪电,瞬间缠住两名暗卫,辫梢铃铛在打斗中急促作响,竟是她发号施令的暗号。

苏若冰紧紧贴着礁石,胎记的微光越来越亮,礁石的震动也愈发剧烈,石面上竟裂开一道窄缝,透出里面幽深的黑暗。“陈大人,机关快开了!”她喊道,却见一名暗卫绕过凌霜,举刀朝着她的后背劈来。

陈默瞳孔骤缩,不顾右臂被长刀划伤,转身一记回旋踢,将暗卫踹倒在地,精钢左臂顺势砸下,暗卫当场昏死过去。鲜血顺着他的右臂流下,滴在礁石上,竟与胎记的金光交织在一起,窄缝瞬间扩大,足以容两人并行。

“快进去!”陈默推着苏若冰往缝里走,凌霜也趁机击退身前的暗卫,紧跟其后。身后的暗卫嘶吼着追来,却被突然合拢的礁石挡住去路,只留下“砰砰”的撞击声,渐渐被浪涛声淹没。

通道内一片漆黑,只有苏若冰腕间的胎记泛着微光,照亮前方的石阶。石阶湿滑,布满青苔,三人扶着岩壁往下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玄渊窟的硫磺味截然不同。走了约莫百级台阶,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座圆形石室,石室中央的石台上,摆着一个紫檀木匣子,正是“玄渊秘录”的藏处。

石室内还刻着壁画,画中是一位身着古装的女子,腕间同样有月牙胎记,正对着一块奇石祈祷,奇石旁刻着“玄渊之力,承于月牙”八个字。苏若冰走到石台前,指尖刚触到木匣,胎记突然剧烈发烫,木匣自动弹开,里面并非书卷,而是一块巴掌大的玉珏,上面刻着与壁画奇石相同的纹路。

“这不是秘录?”凌霜皱眉,警惕地望着四周,生怕有埋伏。陈默却注意到玉珏背面刻着一行小字:“秘录非书,藏于湖心,月牙为引,方可显形。”

就在此时,石室突然晃动起来,头顶的石块纷纷坠落。“不好,暗卫触发了外面的机关,石室要塌了!”陈默立刻抓起玉珏,拉着苏若冰往通道跑,凌霜断后,挥刀劈开坠落的石块。

三人刚冲出通道,就见湖心岛的雾气已散,老帮主的接应船只正冒着箭雨驶来——暗卫竟还有援兵,正对着船只射箭。“快上船!”老帮主喊道,陈默护着苏若冰跳上船,凌霜紧随其后,船桨猛地一撑,船只迅速驶离礁石。

暗卫的箭如雨点般袭来,凌霜挥刀格挡,陈默则用精钢左臂护住船身。苏若冰握着手中的玉珏,胎记与玉珏的纹路相互呼应,突然,湖面泛起一圈圈涟漪,水下竟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符文,顺着水流朝着远方蔓延。

“这是……湖心的秘录显形了?”老帮主惊叹道。陈默望着水下的符文,又看了看苏若冰手中的玉珏,忽然明白:玄渊秘录并非实体,而是刻在湖底的符文,只有月牙胎记与玉珏结合,才能让其显现。

船只在箭雨中驶离湖心岛,朝着渔民新村的方向而去。苏若冰紧紧攥着玉珏,腕间胎记的微光与水下符文遥相呼应,她知道,真正的秘录已经出现,而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就在这湖底的符文之中。身后的湖心岛渐渐远去,暗卫的身影越来越小,但陈默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安宁,更大的挑战,还在等着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