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 > 第48章 锁星塔:血脉与阴谋的秘辛揭晓

戈壁之上,九层锁星塔巍然矗立,塔层暗合九天星象,每一块砖石都似藏着跨越百年的隐秘。陈默循着线索深入塔底密室,指尖先触到一方叠得整齐的锦袍——袍面绣着林氏图腾,边角处的梅花纹针脚细腻,与林飒常戴的那支梅花簪纹路如出一辙,刹那间便将林夏与柳家的隐秘关联,悄然牵出水面。

锦袍之内,裹着一枚断裂的璇玑玉。玉石入手不似寻常寒玉,反倒透着温润暖意,唯有裂缝处残留着暗金色血渍,那颜色浓艳特殊,让陈默猛然想起此前在星陨阁所见的炼丹炉液体——二者色泽分毫不差,显然这枚玉与星陨阁的阴谋,早已缠绕纠葛。

当陈默的指尖再次触到璇玑玉时,心口的镇星纹突然传来钻心剧痛,眼前骤然天旋地转,一段尘封的记忆幻象在他脑海中铺展开来:那是贞观二十三年的冬夜,暴雪如絮,将江面覆成一片惨白。林夏抱着襁褓中的他,在追兵的箭雨里奔逃,最终将他塞进一艘救生筏,又把绘制详尽的粮道图密密缝进他的衣襟。箭羽擦着她的肩头掠过,她却无暇顾及,只将半块璇玑玉塞进襁褓,声音带着诀别的颤抖:“默儿,若日后见着持凤钗之人,便以这玉为信……”话音未落,她转身跃入冰冷的江水,任由浪涛将她与救生筏彻底隔开。

幻象并未就此消散,反而揭开了林夏“假死”的真相:她坠江后并未溺亡,而是被李嵩的手下捞起。因她身负罕见的“星陨之体”——此体质能净化魔气,是星陨阁图谋已久的“利器”,她随即被转交给柳襄。柳襄用特制的星砂锁链锁住她的四肢,将她强行炼制成“**镜”,更将这具被剥夺自由与意识的“镜体”,秘密嵌在司天监观星台的地下,只为借她的星陨之体,监视皇室星象的每一丝异动。

幻象继续延伸,竟飘至星陨阁的祭坛之上。陈默看见李静姝站在七口呈北斗之势排列的棺椁前,手中捧着一枚嵌着星官符印的丹药,丹药的光晕映得她面容忽明忽暗。更让他心惊的是,李静姝的心口处,浮现出与林夏一模一样的沙魔图腾,只是图腾颜色更深,似是被魔气浸染得更重。她忽然捂着脸发出痛苦的呻吟,面容在青年贵妇的娇美与枯槁老妪的沧桑间急速切换——显然是过度吞噬长生丹,遭了丹药反噬。可下一秒,她的目光落在案上陈默的画像上,语气竟变得痴迷又冰冷:“紫微星格的陈默……才是能助我破反噬、成长生的完美药引。”

就在此时,陈默手中的璇玑玉突然挣脱指尖,朝着密室中央的青铜鼎飞去。玉与鼎身相触的瞬间,鼎身竟开始渗出暗金色的液体,那些液体在空中凝聚,渐渐化作林夏半透明的虚影。“默儿,”虚影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悲戚,“柳襄当年抽走我的魂魄,将我镇在**镜中,从来都不是为了监视星象——他是为了掩盖你的身世!你是李世民与巫族圣女的后裔,你的血脉,才是星陨阁最想要的东西!”

话音刚落,林夏的虚影便如烟雾般消散,青铜鼎内的暗金液体突然翻涌,柳襄那张冰冷的脸赫然浮现其中,眼神带着胜券在握的残忍:“林夏的**镜已成,能助我窥破皇室星轨。如今,下一个要炼成‘器’的,便是你了,陈默……”

密室的空气骤然凝固,陈默攥紧了手中仅存的半块璇玑玉,终于明白,锁星塔的每一层,都藏着针对他血脉的阴谋,而他与柳襄、星陨阁的较量,才刚刚真正开始。

锁星塔:蜥蜴卫与镜核之秘

柳襄的虚影在青铜鼎中渐渐淡去,鼎身渗出的暗金液体却突然沸腾起来,顺着鼎足蜿蜒至地面,在密室的石砖缝隙里聚成一个个扭曲的液团。陈默刚攥紧璇玑玉,心口的镇星纹便再次剧痛,这一次痛意中竟夹杂着冰冷的恶意——液团骤然炸开,数道墨绿色身影从烟雾中窜出,落地时发出鳞片摩擦砖石的“沙沙”声,赫然是身形如人、背生双翼的蜥蜴人!

这些蜥蜴人通体覆盖着暗绿色鳞片,鳞片缝隙间渗出与暗金液体同源的黏浆,每一片鳞片上都刻着微型的沙魔图腾,只是图腾纹路更偏向兽形,显然是被柳襄用魔气与星砂改造过的“活兵器”。为首的蜥蜴人额间嵌着一小块破碎的璇玑玉,那双竖瞳扫过陈默时,竟发出类似人声的嘶吼:“柳大人有令,擒紫微星格者,献**镜核!”

陈默心头一凛——“**镜核”必是指林夏被炼成**镜后,藏在镜体深处的星陨之体本源。他侧身避开蜥蜴人挥来的利爪,指尖的璇玑玉突然发烫,与蜥蜴人额间的碎玉产生排斥性共鸣,为首者的鳞片瞬间泛起焦黑,显然这玉是克制它们的关键。

战斗间,陈默发现蜥蜴人的动作虽迅猛,却始终围着青铜鼎打转,似在守护鼎下的某物。他借着璇玑玉的光晕,一脚踹向为首蜥蜴人的腹部,竟从其鳞片下扯出一截断裂的星砂锁链——锁链的材质与柳襄锁住林夏的那副分毫不差,末端还缠着半片锦袍碎片,上面的梅花纹与林夏的锦袍、林飒的簪子完全一致。

“你们是守镜卫?”陈默厉声质问,镇星纹突然发出微光,将周围的暗金液体逼退。为首的蜥蜴人受光刺激,竟短暂恢复了一丝神智,嘶哑道:“镜核在……塔底地宫……柳襄要借……陈默血脉……融镜核……控星轨……”话音未落,它额间的碎玉突然爆发出强光,蜥蜴人瞬间被魔气吞噬,化作一滩墨绿色脓水,只留下那截星砂锁链。

陈默捡起锁链,青铜鼎下的石砖突然塌陷,露出一条通往地宫的暗梯。梯壁上刻满了巫族图腾,与他血脉中潜藏的印记产生共鸣,每向下走一步,璇玑玉便亮一分,裂缝处的暗金血渍竟开始缓缓流动,似在绘制某种路线图。

地宫深处,隐约传来“滴答”声,走近才发现,那里悬浮着一枚半透明的镜核——镜核中隐约可见林夏的魂魄虚影,被无数星砂锁链缠绕,而镜核周围,竟围着数十只更庞大的蜥蜴人,它们的鳞片泛着金属光泽,心口处嵌着完整的璇玑玉碎片,显然是柳襄布下的最后防线。

“柳襄要融我的巫族圣女血脉与李世民的皇室血脉,再结合镜核的星陨之力,彻底掌控紫微帝星的星轨。”陈默瞬间理清脉络,将璇玑玉按在梯壁的巫族图腾上。图腾骤然亮起红光,地宫顶部的星象纹路开始转动,与陈默心口的镇星纹形成呼应——那些围着镜核的蜥蜴人,鳞片上的沙魔图腾竟开始褪色,显然是被巫族血脉的力量压制。

最靠近镜核的蜥蜴人突然发狂,扑向陈默,却在触到他周身的红光时,鳞片寸寸碎裂,露出里面藏着的一张人皮——竟是司天监的一名星官,脸上还残留着被魔气侵蚀的黑纹。陈默心头一沉:柳襄竟将司天监官员改造成蜥蜴守镜卫,可见他对皇室星象的掌控,早已深入骨髓。

借着红光的庇护,陈默一步步靠近镜核,璇玑玉与镜核中的林夏魂魄产生强烈共鸣。镜核突然发出耀眼的白光,将周围的蜥蜴人尽数震退,林夏的声音透过白光传来:“默儿,蜥蜴人守护的不仅是镜核,还有锁星塔的‘归墟通道’——柳襄要借通道,引突厥残部与星陨阁势力,在重阳夜突袭长安!”

话音刚落,镜核突然吐出一枚凤钗——钗头的凤凰纹与陈默襁褓中“持凤钗者为信”的嘱托完全吻合。陈默接住凤钗,钗身立刻与璇玑玉贴合,暗金血渍顺着钗身流转,在地面画出一幅简易的长安布防图,图上用突厥文标注的突袭点,恰与当年粮道图上的薄弱处重合。

此时,地宫入口传来沉重的脚步声,柳襄的声音带着冷笑传来:“陈默,你以为破了蜥蜴卫就能救林夏?这镜核早已与归墟通道绑定,你若敢带走它,整个锁星塔都会塌陷,将你我一同埋入归墟!”

陈默握着凤钗与璇玑玉,看向镜核中林夏的虚影,心口的镇星纹突然不再疼痛,反而透出温暖的光——他终于明白,柳襄的阴谋从不是单一的“炼镜”与“擒药引”,而是要借他的血脉、林夏的星陨之体、归墟通道与突厥势力,彻底颠覆大唐的星轨与皇权。而这些蜥蜴人,不过是他庞大阴谋中,最外层的“守门犬”。

“柳襄,你忘了,我身上流着巫族圣女与皇室的血脉。”陈默的声音坚定,“归墟通道能引突厥,亦能被我用血脉封印——今日,我不仅要救林夏,更要断了你所有的后路!”

镜核的白光与陈默周身的红光交织,地宫开始剧烈震颤,那些残存的蜥蜴人在光芒中化作飞灰,而归墟通道的入口处,正缓缓浮现出巫族的封印符文——锁星塔的秘密,终于在血脉与阴谋的碰撞中,揭开了最危险的一层。

地底祭坛的空气骤然凝滞,陈默的指尖还残留着巫族血脉的温度。当最后一滴暗红的血珠落入祭坛凹槽,古老的青铜鼎仿佛自沉睡中苏醒,发出一声低沉嗡鸣。那声音不似金属撞击,倒像是从幽冥地府传来的叹息,震得陈默心口发闷。

嗡——

音波在密闭空间内层层荡开,石壁上的烛火齐齐摇曳,在墙上投下扭曲跳跃的影子。陈默踉跄后退一步,只觉那声音直往骨髓里钻,震得魂魄都在发颤。他捂住心口,那里的镇星纹前所未有的灼热,如同被烙铁烫过。

低头时,他看见黑袍下的皮肤正渗出浓稠的黑血,不是流淌,而是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凌空浮起,化作细密血线,直射向嗡鸣不止的鼎身。

嗤——

黑血触及青铜的刹那,竟如酸液般腐蚀出深深痕迹,青烟冒起,一股混合着铁锈与腐朽的怪异气味弥漫开来。烟雾散后,鼎身上赫然浮现出一行扭曲古老的文字——突厥占星文。陈默虽不识其字,但那文字本身似乎就带有不祥的力量,他只看一眼,便觉神魂悸动。

“紫微帝星归位时,九棺往生蛊将噬尽皇室血脉……”

他艰涩地低声念出,声音干哑。每一个音节都重若千钧,砸在死寂的祭坛里。

话音甫落,鼎内那原本平静无波的暗金色液体猛地翻滚起来!

如同地底岩浆喷发,粘稠的液体剧烈沸腾,咕嘟作响,炽热的气浪扑面而来。液面越升越高,中心处形成一个漩涡,漩涡深处,有点点光芒挣扎欲出。

紧接着,一幅清晰得令人心悸的画面在沸腾的金液中凝聚、浮现——

月黑风高,东宫重檐的轮廓在夜色中森然肃穆。一道鬼魅般的黑影借着园林山石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潜入。寝殿内,年轻的太子李治正伏案夜读。烛火摇曳,映着他略显苍白的侧脸。

那黑影的身法快得不可思议,绝非寻常刺客。他手中短刃淬着幽蓝的光,精准而狠戾地刺向太子后心!

画面在此刻骤然定格,将那刺客的身影清晰无比地烙印在陈默眼前。那是一张他绝不算陌生的脸——柳襄!太子身边最得信任的近卫之一!

不,不对。

陈默瞳孔猛缩,几乎屏住呼吸。他看得分明,那刺客的眉眼与柳襄一般无二,但眼神却截然不同,那是彻骨的冰寒与疯狂的恨意交织的眼神,右眼下方,有一粒柳襄所没有的细小黑痣。

一个被刻意埋葬的秘辛浮上心头:柳襄曾有一个孪生兄弟,出生时便被视为不祥,秘密送离家族,从此不知所踪……

真相竟以如此残酷的方式,于这巫族圣物与突厥邪术结合的诡异青铜鼎内,悍然揭晓。沸腾的鼎液渐渐平息,那惊心动魄的画面也随之消散,只留下鼎身上那行诅咒般的占星文,以及萦绕不散的血腥与金属气息。

陈默站在原地,遍体生寒。帝星归位,九棺噬血……柳襄之兄行刺……这一切背后,究竟缠绕着怎样一张巨大的阴谋之网?

静思斋琵琶语

卯时·太府寺署:账册堆里的晨光

天刚蒙亮,长安西市的晨鼓还没敲到第三通,太府寺署的门已被推开。裴少卿一身玄色公服,腰束蹀躞带,佩着块双鱼纹银带銙,手里攥着半块冷掉的胡麻饼——是老仆张忠今早从坊门小摊买的,他边走边咬,脚步没停,径直往左藏署的账房去。

账房里早点了两盏烛火,属官李主事正捧着麻纸账册皱眉:“少卿,昨日江南道解送的五十匹吴绫,验了三匹都是‘纬密不足’,按规矩该驳回,可转运使的文书里说‘江南涝灾,织户赶工不易’,您看……”

裴少卿放下咬剩的饼,接过账册指尖划过“吴绫”二字,又摸出案头的“量帛尺”——这尺是去年比部司校准过的,刻度磨得发亮。“涝灾是实情,可‘不足’就是不足。”他声音不高,指尖叩了叩账册,“让文书房拟函:吴绫暂存外库,限江南道一月内补送合格的十匹,余下四十匹按‘次等’折价入左藏,算不得全额赋税。”

说着他翻开另一本《常平署粮储账》,烛火映着他眼底的细纹:“洛阳含嘉仓的粮耗上个月是‘三厘’,这个月怎么到了‘五厘’?让仓丞明日来署里回话,我要听他说清‘损耗’到底耗在哪了。”李主事刚应下,外面传来小吏的通报:“少卿,平准署报来今早西市米价,又涨了五个钱!”

裴少卿抬头看了眼窗外的晨光,把账册往案上一合:“走,去平准署。”

未时·含嘉仓:粮囤边的汗湿衣

午后的日头正烈,裴少卿换了身浅青襕衫,卸了公服的沉重,只在腰间系了块素面铜带钩,跟着仓吏王三儿往含嘉仓深处走。仓里阴凉,却闷得很,空气中飘着陈粮的霉味,他走几步就停,伸手摸了摸粮囤外层的席苫——是新换的,却没按规矩“三层叠压”,边角还翘着缝。

“王仓吏,”他指着那道缝,指尖戳了戳里面的粟米,“这囤粮存了多久?席苫怎么没压实?”王三儿赶紧躬身:“回少卿,是上月入的新粟,前几天下雨,小的怕潮,仓促换了席苫,还没来得及……”

“没来得及就该让人盯着。”裴少卿弯腰掀开席苫一角,露出底下的粮袋,伸手捏了把粟米,指尖沾了点潮气,“你看,已经有点发潮了,再等几日就得霉。让人现在就搬开重新铺席,每三层席苫都要用麻绳勒紧,晚上我再来查。”

说着他又走到“账房栈”,让仓吏搬来本月的“出入库账”,和自己带的“太府寺底账”逐行对:“十五日出库的二十石糙米,是给西市常平仓补的?怎么没附司农寺的调拨木契存根?”王三儿脸一红,忙去翻抽屉:“是小的忘了归整,这就找……”

裴少卿没多责难,只把账册页角折了道痕:“下次记着,不管出入多少,木契存根都要跟账册钉在一处——左藏署去年丢了两锭银铤,就是因为‘账契不符’,别在你这出同样的错。”说话间,他额角的汗顺着下颌线往下滴,打湿了襕衫的领口,却没顾上擦。

入夜·裴府书房:灯下的家书与茶

掌灯时分,裴少卿才回府。卸了公服换了身素布圆领衫,他坐在书房的小案前,张忠端来一碗温着的粗瓷茶——是他老家绛州的茯茶,味道浓,解乏。案上摊着两封信,一封是太府寺转来的“绛州灾情报”,说家乡遭了蝗灾,粮价涨了;另一封是妻舅写的,问他能不能“通融”批点常平粮,给家乡的亲友救急。

他捏着信纸看了半晌,指尖在“通融”二字上摩挲,又端起茶碗喝了口,眉头没松。随后他叫张忠取来纸笔,先给绛州刺史写了封函:“烦请足下速查蝗灾波及范围,太府寺这边已协调司农寺,预备从陕州常平仓调粮五万石,三日后可运抵,切记‘按户分赈’,莫让豪强截留。”

写完又给妻舅回信,字迹比之前重了些:“非是我不肯帮,太府寺的粮是‘国粮’,不是‘私产’——若亲友真缺粮,让他们去州县报户籍,凭‘赈济册’领粮,走正途最稳妥,我若开了‘通融’的头,底下人效仿,不知要乱多少规矩。”

信写完,茶也凉了。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院外的老槐树——树是他三年前刚任少卿时种的,如今已能遮半院荫。张忠在门外轻声问:“少卿,要不要热碗粥?”他回头笑了笑:“不用,把那本《唐六典·太府寺篇》拿来,我再看两页就歇。”

烛火映着书页上的墨字,也映着他指尖划过“掌邦国财货之政令”时,眼底的一点亮——那亮,是守着“国库”的严谨,也是藏着“民生”的温软。

裴少卿的书房“静思斋”,檐角铜铃被夜风拂得轻晃,叮咚声却压不住室内流淌的琵琶声——初时像山涧清泉绕石,淙淙漫过耳际;忽而转急,如骤雨打青瓦,弦音裹着股说不出的紧;待得缓下来,又似残荷垂露,一滴一滴坠在心上,凉得人发颤。弹奏者,正是府中歌姬霓裳。

她并非寻常伶人。一年前裴少卿微服查访人口拐卖案,在京郊那处飘着霉味的勾栏瓦舍里,第一眼就看见缩在角落的她。那时她还叫“阿莲”,穿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裙,怀里抱着把琴身开裂的旧琵琶,一开口唱江南小调,声音清得像晨露,竟压过了周遭的酒令与嬉笑。尤其那双眼睛,浸在昏黄油灯下却亮得惊人,藏着股不肯低头的倔强,像淤泥里钻出来的莲,脏不了根。裴少卿破了案,救了满院女子,唯独把她带回府,赐名“霓裳”——取“彩云霓裳”之意,既合她唱得极好的《霓裳羽衣曲》,也暗里给了她旁人没有的体面。

此刻霓裳坐在书房角落的绣墩上,身姿纤弱如兰草,却挺得笔直。月白襦裙的领口绣着圈极淡的银线兰草,低头时,颈间垂着的细银链轻轻晃,链尾坠着的小碎玉是侍女青禾去年给她编的,早被磨得光滑;乌发松松挽成随云髻,只簪了支素银簪子,簪尾米粒大的珍珠随着拨弦动作轻晃,没半分声响。怀中紫檀木琵琶是裴少卿特意寻来的,琴身泛着温润光,弦上缠着她亲手织的浅青丝线——怕磨伤指尖,也怕这贵重的琴,少了点自己的温度。她指尖削葱似的,在丝弦上灵巧跳跃:揉捻时弦音软如棉絮,轮拂时又密如珠玉落盘,微垂的眼帘下,长睫在烛光里投出小片阴影,神情却疏离得很,仿佛人在书房,魂已跟着旋律飘回了江南的木窗前。

最后一个泛音落尽,余韵绕着梁柱散不去。霓裳刚要抬眼望裴少卿,书房门被轻轻推开,青禾捧着青瓷茶盘走了进来——浅绿襦裙的裙摆扫过门槛时轻提了一下,双丫髻上别着的素银小花簪随脚步晃,连捧茶盘的手腕都绷得细细的,眼神里带着小心翼翼的关切:“大人,姑娘,刚温好的姜茶,您二位喝点暖暖身子。”

她先把一盏茶递到裴少卿手边,杯沿冒着细白热气,又转身给霓裳递茶,声音放得更柔:“姑娘刚弹完琴,手该凉了,这盏姜茶温着,您喝两口暖暖。”

霓裳接过茶盏,指尖触到温热瓷壁,却没觉得暖,只轻轻点头:“多谢青禾,放着吧。”

青禾刚把茶盘搁在角落小几上,院外忽然传来脚步声,沈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大人,属下沈砚,有要事汇报。”

裴少卿抬了抬眼:“进来。”

门被推开时,玄色公服沾着风尘的沈砚走了进来,腰佩的环首刀鞘蹭过门框发轻响,面容清瘦,下颌线绷得紧,额前碎发沾着点汗,眼神锐利却不张扬,一进门就拱手:“大人,去年京郊拐卖案的余党在通州露面了,据线人报,他们还绑了三个女子藏在城郊破庙,属下已让人围了,特来请示是否即刻抓捕。”

裴少卿手指在扶手上顿了顿,目光沉了沉:“盯紧了,别打草惊蛇——那伙人有刀,别伤了被绑的女子。明日卯时带二十个弟兄过去,务必人赃并获。”

“是!”沈砚应得干脆,转身时瞥见霓裳,又停下颔首:“见过霓裳姑娘。”

霓裳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轻声回应:“沈捕头客气了。”

沈砚带上门离开,书房又恢复安静,只剩烛火“噼啪”声。裴少卿靠在紫檀椅上,手里把玩着羊脂玉扳指——那是去年西域贡品,扳指上的回纹被他摩挲得发亮,目光落在案上摊开的拐卖案结案文书上,边角已被翻得发毛。

霓裳把没动的姜茶放在小几上,重新抱起琵琶,清亮眸子里裹着紧张,像揣着滚烫石子,望向裴少卿:“大人,方才那曲《汉宫秋月》,您还听得惯吗?”

裴少卿收回目光,指尖无意识叩着扶手,节奏与方才琵琶隐隐相合:“何止是惯?你把深宫的寂寥、秋夜的孤寒全弹活了——连我这不懂音律的人,都听得心头发紧。尤其是最后收弦那几下,轻得像叹气,却把‘盼而不得’的苦裹得严实。”

他的赞誉是真心的,可霓裳要的不是“好”,是一句“放你走”。她深吸口气,压下喉咙发紧的感觉,把琵琶放在锦垫上,起身盈盈一拜:“大人谬赞,霓裳不过是仗着您宽和,才敢献丑。”

她顿了顿,指尖在袖中攥得发白:“此曲已毕……霓裳斗胆,再次恳求大人——能否放霓裳离开?”

裴少卿脸上的笑意凝滞了一瞬,眸中欣赏像潮水般退去,剩些复杂情绪,却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他端起姜茶,用杯盖撇浮沫:“离开?霓裳啊,你又说这话。裴府待你不好吗?锦衣玉食,仆妇伺候,不必再睡漏风柴房、看鸨母脸色。外头世道多险?你一个弱女子,抱着琵琶能去哪?”

“长安城里靠琵琶谋生的伶人多如牛毛,里头的算计比你想的狠。你心思纯,如何应付抢生意、耍手段的人?万一再遇去年那样的歹人……”他叹口气,语重心长,“留在这里不好吗?安心弹你的琴,本官护着你,没人敢欺负你。‘自由’哪有安稳金贵?”

霓裳的心一点点沉进冰窖,指甲掐进掌心,才没让绝望露出来:“大人教训的是,霓裳……明白了。”

裴少卿笑意深了些:“明白就好。夜深了,让青禾陪你回去,明日让厨房炖银耳羹给你补精神。”

霓裳深深一拜,抱起琵琶转身,每走一步都像绑了石头。青禾早候在门外,见她出来,忙上前扶住:“姑娘,您脸色怎么这么白?是不是冷着了?”

霓裳靠在廊柱上,望着庭院上方被屋檐切得狭小的夜空,疏星被云遮得半明半暗,声音低哑:“青禾,你说……外头的月亮,是不是比府里的圆些?”

青禾愣了愣,伸手拢了拢她的襦裙,轻声道:“姑娘要是想瞧,明日我陪您去廊下等月亮出来——咱们府里的月亮,也亮着呢。”

霓裳没说话,只抱紧琵琶,指腹蹭过琴身木纹,那点温热,却暖不了她冰凉的指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