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 > 第5章 暗香浮动 情愫暗生

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 第5章 暗香浮动 情愫暗生

作者:棠帧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08:12:09

贞观爵禄:曲江宴上的风云

长安城东风拂柳,飞絮如雪。大明宫内刚刚颁布了新的爵位制度,将天下爵位定为九等,各授食邑与永业田。消息传出,百官振奋,百姓称颂。

这日,太宗特在曲江池畔设宴,宴请新获封爵的功臣贵戚。池畔锦帐连绵,笙歌不绝,百官着朝服按品阶而坐,侍女如蝶穿行其间。

· 李道宗:河间郡王,太宗堂弟,年约四十。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身着紫色蟒袍,腰佩金鱼袋,气度雍容。食邑五千户,永业田五千亩。

· 程知节:卢国公,五十岁年纪,虬髯环眼,声若洪钟。虽着绯色国公朝服,却难掩豪迈之气。食邑三千户,永业田四千亩。

· 长孙顺德:开国郡公,长孙皇后叔父,年过六旬,目光如炬,精明干练。食邑二千户,永业田三千五百亩。

· 秦琼:开国县公,面色苍白,因多年征战满身伤病,却仍坐如松柏。食邑一千五百户,永业田二千五百亩。

· 李靖:兵部尚书兼右仆射,深得太宗信任,虽未封爵却权倾朝野。目光深邃,不怒自威。

· 武如烟:新封开国县侯武家之女,年方二八,才貌双全,明眸善睐。食邑一千户,永业田一千四百亩。

日近正午,曲江池畔笙箫齐鸣。程知节洪亮的笑声突然响起:“哈哈!陛下这般厚赏,老程受之有愧啊!这四千亩永业田,某家怕是种不过来了!”

邻座的李道宗举杯轻笑,蟒袍在阳光下流光溢彩:“知节兄何出此言?你府上家将如云,还怕无人耕种不成?”

“郡王有所不知,”程知节抹了把胡须上的酒渍,粗声道,“某一介武夫,就爱亲自下地督耕。陛下赏的永业田,某定要种出关中最肥的麦子来!”

席间顿时一片笑声。唯有长孙顺德捻须沉吟:“五千户食邑,岁入不过绢帛六千匹,却要供养府中上下三百余口。郡王殿下以为如何?”

李道宗从容不迫地品了口酒:“食邑虽薄,皆是陛下恩典。我等臣子,岂可计较锱铢?”

女眷席上,武如烟听着男宾们的对话,轻声对旁座的长孙小姐道:“听闻郡公家在渭水之滨的永业田,去年光粟米就收了三万石呢。”

长孙小姐得意地摇着团扇:“可不是嘛!家父还得了二百户实封,今年光绢帛就收了五千匹。倒是你们武家那一千户食邑,怕是还不够你置办衣裳的吧?”

武如烟淡然一笑,并不接话,目光却不经意瞟向主宾席。

此时秦琼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面色苍白如纸。李靖关切地倾身问道:“叔宝兄的千五百户食邑,可够府中用度?听闻你每日用药就要耗费千钱?”

秦琼勉强直起身子,苦笑道:“药费倒是无妨,只是想起阵亡的将士们...他们家中怕是连十亩薄田都没有。”话语中透着一丝悲凉。

宴至酣处,忽闻内侍高呼:“圣上驾到!” 太宗皇帝乘步辇而至,身着常服却难掩帝王之气。众臣慌忙跪迎,山呼万岁。

太宗笑吟吟地摆手:“众卿平身。今日宴饮,不必拘礼。朕新定的爵制,众卿可有异议?”

程知节率先嚷道:“陛下!老粗只问一句,这永业田传给儿孙时,可要缴纳税赋?” 太宗莞尔:“知节倒是实在。朕已敕令,永业田世袭罔替,永不纳税。”

长孙顺德小心翼翼地问:“陛下,若遇灾年,食邑户数减免赋税,臣等的俸禄是否相应减少?”

太宗赞许地点头:“顺德所虑极是。朕已敕令户部,遇灾年按实收折算,不会让众卿吃亏。”

此时武如烟忽然起身行礼,声音清越如莺:“陛下,臣女冒昧一问:女子得封爵者,永业田产可否自行处置?还是必须由族中男子代管?”

太宗凝视她片刻,朗声笑道:“好个武家女子!问得在理!朕准奏,命有司另拟条例,女子爵主可自行处置田产。”

日暮时分,宴席将散。内侍们开始呈上赏赐:李道宗得金器十事、绢帛千匹;程知节得银器二十事、绢帛八百匹;依爵递减,至最低的开国县男只得绢帛十匹。

李道宗望着夕阳下的曲江池,忽对程知节叹道:“知节,你看这爵位尊荣,可能传得几世?”

程知节拍案道:“管他几世!某只知今生为大唐效死!倒是你这郡王,五千亩永业田打算如何经营?”

李道宗微笑:“本王已在蓝田置办庄园,引进波斯葡萄,酿出的葡萄酒可谓一绝。明日就差人送十坛到你府上。”

秦琼被两个家仆搀扶着走过,轻声插言:“二位可知,今日所得永业田,多是战后无主之地,本属阵亡将士...”

众人顿时默然。晚风吹过程知节花白的鬓发,他忽然压低声音:“叔宝兄提醒的是。某明日就奏请陛下,将永业田所得三成用于抚恤阵亡将士家属。”

李道宗动容:“本王愿出五成。”

长孙顺德沉吟道:“老夫可出钱在长安设义塾,专收将士遗孤。”

太宗在远处望见众臣窃窃私语,问左右:“众卿在议论什么?” 宦官答:“似是商议用赏赐抚恤将士。” 太宗不禁叹道:“得臣如此,大唐何愁不兴?”

月光初上时,众臣陆续登车离去。武如烟走在最后,望见秦琼独自站在池边,背影寥落。

“秦公何不乘车辇?”武如烟轻声问道。 秦琼回首,月光照见他眼角的泪光:“某在祭奠葬身异乡的弟兄们。这爵位俸禄,本该是他们的...”

武如烟默然,递过一方绣着桃花的丝帕。远处传来程知节粗犷的歌声,唱的是秦王破阵乐,慷慨激昂。

夜色中,新定的爵位制度刚刚施行,而功臣们的心事,却如这曲江池水,在月光下泛起粼粼波光,深不见底。明日一早,他们或要奔赴封地,或要入朝参政,但这曲江夜宴上的对话,却注定要影响大唐未来的格局。

贞观爵禄:曲江宴上的风云(续)

月色如水,曲江池畔的宴席已近尾声。程知节的歌声渐歇,他却突然大步走向太宗御前,单膝跪地:

“陛下!老程有个不情之请!”他的声音在夜风中格外洪亮,“那四千亩永业田,臣想请旨改授陇右道沙州之地。”

满座哗然。沙州地处边陲,黄沙漫天,乃是贫瘠之地。

太宗蹙眉:“知节这是何意?朕赐你京畿良田,为何偏要那荒漠之地?”

程知节抬头,虎目含泪:“陛下!沙州乃大唐西陲门户,如今地广人稀。臣愿率家眷部曲前往屯垦,三年之内,定叫那片荒漠变作粮仓!如此既可巩固边防,又能为陛下分忧!”

李靖闻言动容,起身奏道:“陛下,程将军所言极是。沙州若得开发,于国防大有裨益。”

太宗沉吟片刻,忽然朗声大笑:“好个程知节!朕准了!不但准你所请,再加赐沙州相邻的瓜州荒地五千亩,由你一并开发!”

这时,武如烟突然起身行礼:“陛下!臣女愿请旨同往沙州!”

众臣再度哗然。长孙顺德忍不住呵斥:“胡闹!你一个女子,去那苦寒之地作甚!”

武如烟不卑不亢:“臣女虽为女子,也知为国分忧。沙州贫瘠,正需引进新作物。臣女曾随波斯商人学习种植技艺,愿在沙州试种波斯枣椰与棉花。”

秦琼忽然开口:“陛下,臣以为武县侯所言有理。沙州若要开发,正需此等创新精神。”

太宗目光扫过程知节和武如烟,颔首道:“准!朕封武如烟为沙州农事监事,秩同五品,协助程知节开发沙州。”

宴席散去时,月光正好。程知节大步追上武如烟:“武小娘子,某是个粗人,日后还请多多指教!”

武如烟抿嘴一笑:“程将军言重了。倒是将军可知,沙州有一种特殊白叠子,最适合纺织?”

“白叠子?”程知节挠头,“某只知打仗种地,这些实在不懂。”

“便是棉花。”武如烟眼中闪着光,“若种植成功,将来大唐将士冬衣便可更加保暖。”

二人正说着,李道宗走了过来:“知节兄倒是捡了个好帮手。不过沙州艰苦,武娘子可要做好准备。”

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插了进来:“武娘子若需要医官随行,秦某可推荐几位弟子。” 原来是秦琼,他虽被家仆搀扶,目光却依然锐利。

武如烟感激施礼:“多谢秦公!”

月光下,几人又商议起沙州开发的具体事宜。程知节负责招募农户,李道宗答应提供葡萄苗木,秦琼则负责联系医官,长孙顺德虽不情愿,也答应出资购买农具。

就在众人商议热烈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但见一骑快马驰来,马上跳下一个风尘仆仆的信使:

“急报!沙州守军与突厥残部发生冲突,急需支援!”

程知节虎目圆睁:“好个突厥崽子!某这就点兵前往!”

太宗闻讯赶来,当即下旨:“程知节听令!朕命你为沙州道行军总管,即日率部前往沙州,平乱屯田两不误!”

武如烟急忙道:“陛下,臣女请旨同行!”

太宗颔首:“准!命你为行军录事参军,负责屯田事宜。”

夜色深沉,曲江宴不得不提前散去。武如烟回到武府,立即开始收拾行装。侍女一边帮她整理一边嘟囔:“娘子何必去那苦寒之地?在长安做个县侯不好吗?”

武如烟手中摩挲着一包棉花种子,轻声道:“你可知,这包种子或许能改变大唐的未来?”

与此同时,程知节正在府中点兵。他的夫人一边为他整理铠甲一边埋怨:“才从战场回来不久,又要去那荒漠之地...”

程知节大笑:“夫人不知,某这把老骨头,就适合在沙场上蹦跶!”

而皇宫之中,太宗正对李靖感叹:“朕今日方知,爵位俸禄固然重要,但臣子们的报国之心更是无价。”

李靖躬身道:“陛下圣明。程知节等人正是明白了爵位背后的责任。”

月光下,长安城渐渐沉睡,但程知节府上却灯火通明,准备出征的事宜一直持续到天明。

武如烟一夜未眠,她不仅准备了棉花种子,还整理了大量农书,甚至特意请教了太医院的医官,准备了防治沙漠疾病的药方。

黎明时分,程知节率领的三千部曲已经在城外集结。武如烟乘车赶到时,只见旌旗招展,刀枪如林。

程知节一见她就大笑:“武参军来得正好!某已吩咐下去,拨一千兵士专归你指挥,负责屯田事宜!”

武如烟望向远方,只见朝阳初升,霞光万道。她轻声道:“此去沙州,定要让大漠变绿洲。”

程知节挥鞭指向西方:“走!让那些突厥崽子看看,我大唐儿郎不仅能打仗,还能种地!”

大军开拔,尘土飞扬。武如烟回头望了一眼长安城,然后毅然转身,向着西方,向着大漠,向着未知的挑战前进。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远处的城楼上,太宗正目送着他们远去,对身边的李靖道:“这武家女子,将来必成大器。”

朝阳完全升起,照亮了大军西去的道路,也照亮了大唐开拓边疆、巩固国防的新篇章。

银铃梅香·暗影藏玄机**

凝晖阁的夜,被清冷的月辉浸透。窗棂的雕花影子斜斜投在青砖地上,如同凝固的藤蔓。柳砚儿,这位被指派来照料陈默日常的侍女,素来安静伶俐,此刻正将一碟刚蒸好、犹带温润水汽的**梅花糕**轻轻推至陈默面前的案几上。白瓷碟衬着粉白相间的糕点,煞是好看,一缕清甜的梅香幽幽散开。

“公子,夜深了,用些点心吧。”她的声音低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吴侬软语的尾韵,在这寂静的阁楼里格外清晰。

就在她欲收回手时,袖口微动,一个**小巧玲珑的银铃铛**竟毫无预兆地滑落,“叮铃”一声脆响,不偏不倚,正撞在青瓷碟沿!

柳砚儿低低惊呼一声,面上掠过一丝真切的慌乱,下意识地就弯腰去捡。然而,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却比她更快一步——陈默已俯身,指尖稳稳拈起了那枚犹自轻颤的银铃。

“无妨。”陈默的声音平静,目光却已牢牢锁在掌心这枚意外之物上。

恰在此时,一缕格外清亮的月光,穿透雕花窗棂的缝隙,精准地打在铃铛内壁。只见那光滑的银质内壁上,竟**密密麻麻蚀刻着极细、极深的梵文**!月光流淌其上,那些奇异的字符仿佛活了过来,随着角度的细微变化,时而清晰如刻,时而隐没于幽暗,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诡秘气息。

陈默的瞳孔骤然收缩!这绝非寻常装饰!那繁复的纹路和独特的排列组合,他曾在玄机子那神秘莫测的道观深处偶然瞥见过残卷记载——这是**天策府秘传的“溯魂咒”**!专用于追踪锁定特定气息或灵魂印记,非核心密探不可持有!

“呀,让公子见笑了。”柳砚儿直起身,脸上已恢复惯常的温婉浅笑,仿佛刚才的慌乱只是错觉。她伸出纤纤玉指,看似随意地轻轻点向陈默掌心的铃铛,修剪整齐的指甲在月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宽大的袖口随着她的动作,如流云般不经意地掠过陈默的手背,带来一丝微凉滑腻的触感。

“公子也懂这梵文么?”她抬眸,眼波流转,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好奇,目光却似有若无地锁着陈默脸上的每一丝变化,“这内壁上刻的呀,是句佛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听寺里的高僧讲,是说那无上的正等正觉,需得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砥砺方能证得呢。” 她的语调轻柔,仿佛在谈论一件风雅趣事,吐字清晰,每一个梵文音节都念得异常标准。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熟悉的梵音入耳,陈默只觉得一股寒气瞬间从脊椎窜起!喉结不受控制地剧烈滚动了一下,仿佛要压下那几乎脱口而出的惊呼!

**三日前!终南山脚!**

玄机子那枯瘦的手指,正是以**一模一样的姿势和韵律**,轻轻转动着一枚古朴的青铜铃铛!当时,玄机子口中吟诵的,也正是这句梵咒!而就在咒音响起的刹那,整座终南山仿佛被唤醒!深藏于云雾幽谷中的**三千古铜巨钟**,竟无风自动,齐齐发出低沉而宏大的共鸣!那钟声并非杂乱,而是形成一种奇异的、撼动神魂的韵律,裹挟着浓烈的**沉水檀香**气息,席卷了整个山谷!那一刻,天地肃穆,万籁俱寂,唯有钟声与檀香,宣告着某种难以理解的力量降临。

此刻,柳砚儿发间传来的、那缕清幽冷冽的**白梅暗香**,竟与三日前终南山那恢弘钟声里弥漫的、厚重神圣的**沉水檀香**,在陈默的感官深处,**诡异地重合了!**

这绝非巧合!

“不过是些…求姻缘、保平安的吉祥话罢了。”陈默强自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扯出一个略显僵硬的轻松笑容,试图掩饰眼中的锐利。他故作随意地将铃铛递还给柳砚儿,目光却如同被磁石吸引,死死黏在了她微微侧头时,从柔顺鬓发间露出的那一点**耳后肌肤**上。

那里,靠近发际线的地方,有一小片**淡红色的胎记**。

那胎记的形状…**像极了一只振翅欲飞的迦陵频伽鸟!**

陈默的脑中瞬间闪过敦煌莫高窟壁画上那妙音神鸟的形象——人首鸟身,姿态优雅,口吐梵音,是佛国净土中宣唱妙法的使者。然而此刻,这圣洁的图腾出现在一个身怀天策府“溯魂咒”银铃、发间暗藏玄机檀梅之香的侍女耳后,却只让陈默感到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

玄机子的铜铃…柳砚儿的银铃…

终南山的檀香…柳砚儿的梅香(檀梅)…

山间三千铜钟齐鸣…迦陵频伽妙音宣唱…

无数的线索碎片在陈默脑中疯狂旋转、碰撞、拼凑!柳砚儿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侍女!她与那神秘莫测、疑似看穿自己“异世”身份的道士玄机子,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甚至极其紧密的联系!她是玄机子安插在李治(或武媚娘)身边的耳目?还是…她本身就是天策府与玄门交织的一枚关键棋子?那“溯魂咒”铃铛,是追踪谁的?他陈默?还是…这凝晖阁里的其他人?

她此刻的温言软语,巧笑倩兮,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一场精心编织的、带着梅香与梵音的致命试探?

月光无声地移动,将两人的影子拉得更长,也更深邃。凝晖阁内,梅花糕的清甜、银铃的微光、梵咒的低语、迦陵频伽的胎记…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片看似宁静、实则杀机四伏的迷雾之中。陈默知道,自己无意间,似乎又触碰到了一个远比想象中更深、更危险的旋涡边缘。而柳砚儿,这个耳后藏着神鸟印记的女子,无疑是揭开这旋涡之谜的一把…带着梅香的钥匙,亦或是一道催命的符咒。

地窖寒影·酥香暗针

地窖深处寒气浸骨,砖缝里渗着若有若无的湿意,与冰鉴散出的白汽缠在一起,在烛光下凝成细碎的雾。柳砚儿站在青铜冰鉴前,素白的指尖捏着小巧的银壶,正将玫瑰露细细注入冰格模具。嫣红的露汁顺着壶嘴坠下,在冰格中漾开浅浅的涟漪,与冰鉴外壁錾刻的缠枝莲纹相映,倒生出几分冷艳的柔媚。

她指尖沾着冰雾凝成的水珠,刚要将最后一格注满,陈默胸前悬挂的玉珏忽然毫无征兆地亮起——不是往日温润的莹白,而是一道刺目的幽蓝冷光,如同淬了寒的冰刃,骤然划破地窖的昏沉。冷光斜斜扫过冰鉴侧面,竟在青铜夹层的阴影里照出一角暗匣,匣身隐约有玄铁暗纹,细看竟是北斗七星的排布。

“咔嗒”一声轻响,像是机械触动的微音。柳砚儿的动作猛地一顿,手腕极快地往回抽,几乎在她指尖离开冰鉴边缘的瞬间,三道锐风破空而来!陈默只觉颈侧一阵刺痛的凉意擦过,随即“笃笃笃”三声闷响,三枚寸许长的银针已深深钉入身后的夯土墙中,针尖泛着青黑,隐隐有腥臭气散开。

柳砚儿缓缓转身,月白色的襦裙随着动作旋开半朵残梅暗纹,裙角扫过冰鉴底座的铜环,带起一串轻响。她看着墙上颤动的银针,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语气却像地窖里的冰一样冷:“公子可知‘鹤顶红遇磁则碎’?”

她抬手点向冰鉴夹层里那只磁石匣,玄铁表面还留着被她指尖按过的浅痕:“这匣中磁石是西域玄铁所制,吸力能透三寸青铜。方才冰酪已凝半成,若我方才稍一松手,让磁石匣撞上冰格,匣内暗藏的鹤顶红粉末遇磁崩裂,此刻公子该已七窍流血,连这地窖的寒气都救不回来了。”

陈默的目光落在冰鉴内壁,方才被幽蓝光照亮的地方,竟有几处新刻的细小符号——那是波斯文的炼金术标记,与他穿越前在博物馆见过的《埃德富神庙浮雕》拓片上的符号分毫不差。记忆忽然如潮水涌来:这些日子柳砚儿总在黄昏时分独坐窗前,捧着那本被翻得卷边的《大唐西域记》,朱笔圈注的段落总停留在《龙树菩萨传》中记载“磁石引铁、隔空控针”的章节,那时她指尖轻叩书页的模样,原来并非只是研读闲书。

他收回目光,落在柳砚儿的左掌心——那里有个未愈的针孔,结着浅褐色的痂,边缘还泛着淡淡的红。显然是方才仓促间拨动机关时,被暗藏的倒刺划伤的。“为什么要救我?”他的声音有些沉,目光定定地看着她,想从那双总是藏着笑意的眸子里找到答案。

柳砚儿却像没听见那问句,转身从冰鉴下层取出刚凝好的冰酪,玉白的酪体上还留着玫瑰露凝成的嫣红纹路。她将玉碗轻轻推到陈默面前,**混着玫瑰的甜香漫开来,隐约还缠着一丝极淡的铁锈味——那是她掌心针孔渗出的血味。

“公子尝尝?”她指尖在碗沿轻轻一抹,残留的奶渍在烛光下闪着细碎的光,像极了陈默穿越那日,敦煌壁画里飞天裙裾上洒落的金粉。她看着他,眸子里映着跳动的烛火,声音轻得像叹息:“因为公子教我做的‘流心酥’,咬开时流心淌在舌尖,比鹤顶红甜多了。”

地窖里的冰雾还在缓缓升腾,烛光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忽明忽暗。陈默看着碗中冰酪,又看向柳砚儿指尖那点未干的奶渍,喉间忽然有些发紧。他知道这甜里藏着刀光,这暖里裹着寒冰,可那句带着奶渍甜意的话,却比地窖的寒气更清晰地钻进心里,像极了穿越那日,壁画飞天洒下的金粉落在掌心的温度。

地窖寒酥·针影甜香

地窖深处寒气砭骨,砖缝里渗着经年不化的湿冷,与青铜冰鉴散出的白汽缠成雾缕,在跳跃的烛光下浮沉,将周遭的陶罐、木箱都笼上一层朦胧的白。柳砚儿站在冰鉴前,素手捏着一柄錾花银壶,正将新酿的玫瑰露往青玉冰格模具里注。嫣红的露汁顺着壶嘴坠下,在冰格中漾开细微波纹,映着冰鉴外壁錾刻的缠枝莲纹,倒让这冰寒之地生出几分冷艳的柔媚。

她指尖沾着冰雾凝成的水珠,刚要将最后一格注满,陈默胸前那枚贴身佩戴的羊脂玉珏忽然毫无征兆地亮起——不是往日温润的莹白,而是一道刺目的幽蓝冷光,像淬了极地寒冰的利刃,骤然划破地窖的昏沉。冷光斜斜扫过冰鉴侧面,青铜夹层的阴影里竟赫然显露出一角暗匣,匣身是西域玄铁所铸,上面隐约有北斗七星的暗纹,在蓝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咔嗒”一声轻响,细若蚊蚋,却像机械扣动的警铃。柳砚儿的动作猛地一顿,皓腕以肉眼难辨的速度往回抽,几乎在她指尖离开冰鉴边缘的刹那,三道锐风带着破空气息呼啸而来!陈默只觉颈侧一阵刺骨的凉意擦过,汗毛瞬间倒竖,随即“笃笃笃”三声闷响,三枚寸许长的银针已深深钉入身后的夯土墙中,针尖泛着诡异的青黑,针尾还在微微颤动,隐约有腥臭气随着冰雾散开。

柳砚儿缓缓转身,月白色的襦裙随着动作旋开半朵暗绣的残梅,裙角扫过冰鉴底座的铜环,带起一串清脆的轻响。她看着墙上颤动的银针,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语气却像地窖里的冰棱一样冷:“公子可知‘鹤顶红遇强磁则崩’?”

她抬手轻叩冰鉴夹层,玄铁匣身发出沉闷的回响,上面还留着被她指尖按过的浅痕:“这匣中磁石是于阗国贡的玄铁所炼,吸力能透三寸青铜。方才冰酪已凝了半成,若我方才稍松半分力气,让磁石匣撞上冰格,匣内封着的鹤顶红粉末遇磁崩裂,此刻公子该已七窍流血,便是这满窖的寒气,也冻不住你咽气了。”

陈默的目光落在冰鉴内壁,方才被幽蓝冷光照亮的地方,竟有几处新刻的细小符号——那是波斯文的炼金术标记,与他穿越前在博物馆见过的《埃德富神庙浮雕》拓片上的符号分毫不差。记忆忽然翻涌:这些日子柳砚儿总在黄昏时分独坐窗前,捧着那本被翻得卷边的《大唐西域记》,朱笔圈注的段落总停在《龙树菩萨传》里“磁石引铁、隔空控针”的章节,那时她指尖轻叩书页的模样,原不是闲来研读,而是在推演机关。

他收回目光,落在柳砚儿的左掌心——那里有个未愈的针孔,结着浅褐色的痂,边缘还泛着淡淡的红,显然是方才仓促间拨动机关时,被暗藏的倒刺划伤的。“为什么要救我?”他的声音有些沉,目光定定地看着她,想从那双总藏着笑意的眸子里找到答案。

柳砚儿却像没听见那问句,转身从冰鉴下层取出刚凝好的冰酪,玉白的酪体上还留着玫瑰露凝成的嫣红纹路,在烛光下泛着莹润的光。她将玉碗轻轻推到陈默面前,**混着玫瑰的甜香漫开来,隐约还缠着一丝极淡的铁锈味——那是她掌心针孔渗出的血味,被奶香衬得愈发清浅。

“公子尝尝?”她指尖在碗沿轻轻一抹,残留的奶渍在烛光下闪着细碎的光,像极了陈默穿越那日,敦煌壁画里飞天裙裾上洒落的金粉,温暖又虚幻。她看着他,眸子里映着跳动的烛火,声音轻得像落雪:“因为公子教我做的‘流心酥’,烤得外皮酥酥的,咬开时流心淌在舌尖,甜得人心头发暖,比鹤顶红甜多了。”

地窖里的冰雾还在缓缓升腾,烛光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忽明忽暗。陈默看着碗中冰酪上的嫣红纹路,又看向柳砚儿指尖那点未干的奶渍,喉间忽然有些发紧。他知道这甜里裹着刀光,这暖里藏着机锋,可那句带着奶渍甜意的话,却比地窖的寒气更清晰地钻进心里,像极了穿越那日,壁画飞天洒下的金粉落在掌心的温度,轻得虚幻,却暖得真切。

残卷证心

五更天的藏经阁泛着陈腐气息。柳砚儿将泛黄的《酉阳杂俎》残卷铺在经案上,指尖抚过天竺胡商献异香的记载:公子可知,这香方最后一页...

陈默的玉珏突然悬浮半空,映出残卷缺失的末行小楷——正是他前世在博物馆修复的敦煌写本内容。当柳砚儿用银簪挑起残页时,两人同时看见簪头暗藏的微型星图,正与玉珏背面的凤凰纹路严丝合缝。

原来如此。她忽然轻笑,簪尖刺入自己指尖,血滴在星图上化作燃烧的轨迹,公子带来的不是香方,是打开天工秘匣的钥匙。

陈默的太阳穴突突跳动。系统提示疯狂闪烁:【历史修正力反噬倒计时:72时辰】。而柳砚儿染血的指尖正按在他心口,那里浮现出与玉珏相同的凤凰印记。

烬中生莲

七日后,太极宫废墟。

柳砚儿将淬毒的匕首刺入陈默心口时,泪珠坠在凤凰纹路上灼出青烟:天策府要的从来不是香方,是能逆转时空的浑天仪

陈默握住她颤抖的手,任由剧毒侵蚀经脉。玉珏与匕首碰撞出刺耳鸣响,时空裂缝中浮现出两个重叠的身影——一个是2025年考古队里的自己,另一个是武周年间的玄机子。

你早知我是...他咳出黑血,将最后半块梅花酥塞进她口中。

柳砚儿瞳孔骤缩。酥饼里藏着的磁石粉末正疯狂吞噬毒素,而陈默逐渐透明的身躯里,浮现出敦煌壁画里飞天奏乐的虚影——正是她梦中反复出现的场景。

因为...她疯狂撕扯自己衣襟,鹤纹胎记裂开露出机械齿轮,我要你看着,盛唐的月光...如何照亮二十一世纪的废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