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 > 第4章 异香引劫

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 第4章 异香引劫

作者:棠帧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8 08:12:09

香火中的暗涌

西市的喧嚣持续了整整三日。王叟饼铺前的队伍越排越长,从清晨卯时到黄昏酉时,铜钱撞击案板的脆响几乎盖过了西市的胡笳声。陈默站在帘后,看着王叟那双枯瘦的手在案板上翻飞——揉面、包馅、收口、烙制,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几十年匠人的笃定。那枚“长安第一酥”的烙印在草纸上泛着焦褐的光,像一枚枚小太阳,将王叟眼角的皱纹都映得发亮。

“陈先生,”王叟擦了擦额角的汗,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今日卖了三百二十个!照这个势头,半个月的进项就能抵过去半年的开销!”他浑浊的眼睛里泛着水光,那是希望重燃的光芒,“阿病的药钱…够了,够了!”

陈默点点头,系统视野里的数字也在跳动:【单日营收:3200文】【净利润:1920文】【客户复购率:78%】。这些数据比任何安慰都有力,却也让他的指尖微微发紧——玄机子的话像一根细针,扎在他心头最敏感的地方。

“王叟,”他压低声音,“今日那位玄机子道士,您可留意他的穿着?”

王叟一愣,回忆道:“青灰道袍,竹冠,腰间黄葫芦…对了,他那道袍的袖口,绣着暗纹!像是…云纹?不,更像…符篆?”

陈默瞳孔微缩。云纹是道家常见纹饰,但符篆暗绣…那是道教秘传的“隐真纹”,只有入门十年以上的道士才会用。更关键的是,玄机子摘饼时,指尖泛起的白晕——那是“胎息境”的特征,至少是筑基后期的高功修士!

“他…可能不是普通的游方道士。”陈默的声音沉了下来,“王叟,明日咱们换个地方摆摊。”

“换地方?”王叟不解,“这西市是人最多的地方,换了哪儿能有这人气?”

“不是人气,是安全。”陈默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我总觉得,那道士的眼神…不像看凡人。咱们做的饼,香气太‘特别’,可能引来了不该引的东西。”

王叟皱起眉头:“引东西?还能引什么?莫不是官府?前儿个东市张屠户卖私盐被巡城卒抓了,可咱这是正经生意…”

话音未落,帘外突然传来一声清越的钟鸣。陈默的系统视野瞬间泛起红光——【警告:检测到高阶术法波动!】

符篆追魂

钟鸣声来自西市东侧的崇仁坊。陈默掀开帘子,正看见三个身着玄色劲装的身影穿过人群,径直朝饼铺走来。为首的是个面容冷峻的青年,腰间悬着一柄镶铜的短刃,腰牌上隐约可见“不良人”三字。

“店家,”青年的声音像淬了冰,“有人举报你卖‘妖物’。”他目光扫过案上的“长安第一酥”,瞳孔微缩,“这香气…非人间烟火。”

王叟的脸色瞬间煞白:“官爷明鉴!这是小老儿新研的奶酥馅,真真儿的凡物!”

“凡物?”青年冷笑一声,指尖掐了个诀。一道淡金色的符篆从他袖中飞出,悬在半空,竟化作一只金乌虚影,直扑案上的酥饼!“妖物最怕纯阳火,若真是凡物,这金乌自会熄灭。”

金乌虚影掠过酥饼的刹那,陈默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分明看见,那酥饼表面的酥皮竟泛起一层幽蓝的光——那是他昨夜用“低温慢烤”技术锁住的奶酥精华,在纯阳符的灼烧下,竟与符篆产生了某种共鸣!

“嗡——”金乌虚影发出一声尖啸,骤然炸裂成点点金光。酥饼的焦香中,竟混入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味。

青年脸色大变:“这是…道韵?”

陈默心中警铃大作。他终于明白玄机子的话——“非此世应有”的,从来不是香气本身,而是他用现代技术改良的“火候”!炒面锁水、低温慢烤,这些本是中餐的常规操作,在这个火候全凭经验的时代,竟被玄机子识别为“异术”!

“拿下!”青年大喝一声,两名随从扑向王叟。王叟慌忙后退,却被门槛绊倒,怀里的钱匣“哗啦”落地,铜钱滚了一地。

陈默想也没想,抄起案边的擀面杖冲过去。他虽受了伤,但常年敲键盘的手指此时竟异常灵活——擀面杖精准地磕在青年手腕上,短刃“当啷”落地。

“大胆!”青年痛呼一声,反手要抓陈默衣领。陈默侧身避开,指节重重敲在他肘弯的“曲池穴”上。青年闷哼一声,手臂顿时麻了半截。

“陈先生!”王叟惊呼,“您…您会武?”

陈默没时间解释。他拽起王叟冲出饼铺,拐进旁边的小巷。身后传来青年的怒喝:“给我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破庙夜话

两人躲进巷尾一座废弃的土地庙。月光透过残破的屋顶洒下,照见王叟脸上的惊魂未定。

“陈先生,那…那符篆…那金乌…”王叟声音发颤,“您到底…是什么人?”

陈默靠着断墙坐下,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检测到宿主触发“因果扰动”,当前世界线偏离度:12.7%】【建议:尽快消除异常标记,否则将引发历史修正力】

“我…”他深吸一口气,“我来自一个很远的地方。那里的人,用…用‘科学’解释很多事。比如,火候不是靠经验,是靠温度计;酥皮不是靠手揉,是靠面粉的蛋白质结构。”

王叟听得目瞪口呆:“科…科学?”

“简单来说,”陈默捡起一块碎砖,在地上画了个简单的温度计,“我们能精确测量火的温度,让饼皮烤得刚好。这不是妖术,是…是更聪明的办法。”

王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抓住陈默的手腕:“可那道士…他说您的‘异香’引了‘东西’。那金乌…是不是…是不是冲您来的?”

陈默沉默了。玄机子的话再次响起:“此物之香,非关凡火。此物之髓,非此世应有。”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带来的不仅是“长安第一酥”,还有现代文明对古代术法的“降维打击”——当物理、化学、食品工程的知识与这个依赖术数的时代碰撞,产生的“异常”,足以让任何一个高功修士警惕。

“王叟,”他抬起头,目光坚定,“明日咱们去东市。那里有更大的铺子,更热闹的人群。但更重要的是…东市有西市的胡商,有波斯、大食的商人。他们不懂什么符篆,只认好吃的。”

王叟一愣:“去东市?可东市的租金…”

“我付。”陈默摸出怀里的半块玉珏——这是他穿越时唯一带来的东西。系统扫描显示,这是唐高宗李治登基前佩戴的“镇国玉”,虽残缺,但材质珍贵,在长安当铺能换五百贯钱。

“这玉…能换钱?”王叟瞪大眼睛。

“能。”陈默笑了笑,“足够咱们盘下东市最好的铺子,买最好的炉灶,雇最好的帮工。到时候,‘长安第一酥’不仅要在西市火,还要火遍整个长安城。”

王叟看着陈默手中的玉珏,又看了看他泛着青的眼眶(那是熬夜调试配方的痕迹),突然咧嘴笑了:“好!老汉信你!大不了…大不了再从头再来!”

月光下,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陈默的系统视野里,【因果扰动值】开始缓缓下降——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玄机子的出现,不是终点,而是…序章。

深夜,陈默在临时租住的破屋里翻找玉珏。他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这是他穿越时绑在身上的“应急包”,里面装着《中国古代物理学史》《食品化学基础》《道教符篆大全》。

翻到《符篆大全》时,一张夹在书页间的纸条飘落。上面是熟悉的钢笔字迹:“若遇道号‘玄机子’者,切记:其真实身份或与‘天策府’有关,慎之!”落款是“2023年7月15日,陈默”。

陈默的瞳孔骤然收缩。天策府…那是李世民的禁军府,后来成为武则天掌控的情报机构。玄机子,竟可能与武周势力有关?

窗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陈默迅速合上书,将玉珏塞进枕头下。门被轻轻推开,月光下,一个穿着青衫的少女站在门口,手里提着食盒。

“陈公子,”少女的声音清脆,“我阿爹说,您今日受了惊吓。这是我家新做的杏仁酪,您尝尝?”

陈默接过食盒,指尖触到少女的手背——她的手很凉,像…像刚从冰窖里出来。

少女抬头,月光下,她的眼睛泛着浅金色:“陈公子,您…是不是在找什么?”

陈默的心跳漏了一拍。少女的瞳孔深处,隐约映着一道金芒——那是他昨夜在玄机子眼中见过的,紫气的源头。

“我在找…回家的路。”他轻声说。

少女笑了,笑容里带着一丝狡黠:“回家的路,或许就在…长安第一酥的香气里。”

窗外的月光突然变得刺目。陈默的系统视野疯狂闪烁:【警告!检测到高阶术法“溯魂引”!】【来源:目标人物(青衫少女)】【危险等级:SSS】

他握紧了手中的玉珏,突然明白——玄机子的出现,只是开始。真正的大幕,才刚刚拉开。

寒夜叩门

青衫少女说完,转身便走,脚步轻得像一片落在雪地上的羽毛。陈默握着玉珏的手紧了紧,系统视野里的【危险等级】仍悬浮在“SSS”,但他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

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少女的青衫洗得发白,袖口绣着半朵未开的莲花,步履间带着一股清冽的梅香——不是寻常脂粉味,倒像是雪后初绽的寒梅,冷得人清醒。

“你家…在西市?”陈默忍不住开口,打破了沉默。

少女侧过脸,月光勾勒出她精致的侧颜:“西市南边的崇仁坊,朱雀楼旁。阿爹说那处清净,适合养些…奇花异草。”她顿了顿,又补了一句,“离你那饼铺,隔着三条街。”

陈默心中一动。崇仁坊是长安城南的文人聚居地,多住着官宦子弟和富商,朱雀楼更是城南地标,楼下开着一百家店铺。能在那里有间“养花草”的宅子,绝非普通人家。

“你阿爹是…”他试探着问。

“阿爹是药铺掌柜。”少女脚步不停,“姓柳,单名一个‘砚’字。您没听过?柳记药铺的‘雪芽茶’和‘九转还魂丹’,在西市很有名的。”

陈默瞳孔微缩。柳记药铺他听过——李治年间长安最大的药材商,连太医院都从那儿进参须。柳砚这个名字,他在《长安药商志》里见过,据说是个痴迷丹药的怪人,家中藏书万卷,连武则天都曾派使者去求过养生方。

“所以,”少女回头看他,眼尾微微上挑,“你是来求丹方的?还是…来偷我的梅花糕模具?”她的声音里带着点狡黠,像只偷腥的猫。

陈默被她逗笑了:“都不是。我只是…被你邀请了。”

少女脚步一顿,月光下,她的耳尖泛起一丝浅红:“我阿爹常说,‘医者父母心’,但‘人心比药难医’。你今日救了我阿爹的饼铺,我请你喝茶,不算过分吧?”

说话间,两人已走到崇仁坊口。朱雀楼的三层飞檐在月光下泛着鎏金的光,楼下的灯笼还没熄,映得青石板路暖融融的。少女的家在巷尾第三间,朱漆大门上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写着“柳氏小筑”,笔锋遒劲,像是名家手书。

梅香入宅

推开门,一股清苦的药香混着梅香扑面而来。院子不大,却打理得极为精致: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蜿蜒通向正厅,两侧种着几株老梅,枝桠上还挂着未谢的霜花;廊下挂着一排竹编的药篓,里面晒着半干的枸杞、黄芪;正厅的案几上摆着几卷医书,旁边是一套汝窑青瓷茶具,釉色温润如玉。

“阿爹,有客到。”少女轻声喊了一句。

里间传来一阵咳嗽声,接着是一个苍老却温和的声音:“是砚儿的朋友?快请进。”

陈默跟着少女走进正厅。案几后坐着个清瘦的老者,须发皆白,穿着月白锦袍,正靠在软榻上翻书。他见陈默进来,放下书卷,目光落在陈默脸上,停留了片刻:“这位公子…面善得很。”

“柳伯父好。”陈默拱手行礼,“在下陈默,是西市王叟饼铺的…帮工。”

“王叟?”柳砚放下茶盏,“可是那个做了三十年胡饼,前几日突然推出‘长安第一酥’的老伙计?”

陈默一怔。看来“长安第一酥”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崇仁坊。他点头:“正是。”

柳砚笑了笑,指了指对面的软榻:“坐吧。砚儿,去沏壶雪芽茶,要加两钱梅花蜜。”

少女应了一声,转身进了后堂。陈默这才注意到,她走路时左脚似乎有些跛——刚才在破庙时他没留意,此刻却看得清楚。

“陈公子,”柳砚倒了杯茶推过来,“听砚儿说,你今日救了她阿爹的饼铺?”

陈默接过茶盏,茶香清冽,带着一丝梅花的甜:“不过是举手之劳。王叟的手艺本就好,只是缺了些…新意。”

“新意?”柳砚抚了抚长须,“这长安城里,最不缺的就是新意。前日有胡商带来波斯胡饼,昨日有高丽使者进献松饼,可真正能让人记在心里的…又有几个?”

他看向陈默,目光如炬:“我听砚儿说,你的饼用了‘炒面锁水’的法子?那可不是寻常手艺。”

陈默心中一紧。果然,柳砚也看出来了。他索性坦诚:“晚生确实懂些…现代的烹饪技巧。比如控制火候、调整面粉配比,这些在长安可能算‘新意’。”

“现代?”柳砚挑眉,“莫不是西域传来的?”

“差不多。”陈默顺势接话,“西域有位老匠人,教过晚生这些。”

柳砚点了点头,没再追问。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陈公子的茶,比王叟的饼更有意思。”

这时,少女端着梅花糕从后堂出来。瓷盘里摆着六块糕点,每块都雕着半朵梅花,表面裹着一层薄薄的白糖,在月光下闪着银辉。

“阿爹,这是新做的‘踏雪寻梅’。”她将糕点推到陈默面前,“您尝尝?”

陈默拿起一块,咬下。外层的白糖脆得掉渣,内里的梅花糕软糯香甜,带着一股清冽的梅香,竟比长安城最有名的“樱桃毕罗”还要可口。

“好手艺!”陈默赞道,“比西市的‘胡麻饼’强多了。”

柳砚看着女儿,眼里泛起笑意:“砚儿自小就爱捣鼓这些。前日还说要做‘冰酪’,被我骂了——大冬天吃冰,当心伤了脾胃。”

少女撅了噘嘴:“阿爹你不懂,冰酪里加了薄荷露,解暑又提神!等开春了,我要开家‘冰酪铺’,肯定比王叟的饼铺还火!”

陈默看着父女俩斗嘴,心中忽然升起一丝温暖。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家”的烟火气。

暗潮汹涌

深夜,陈默躺在柳氏小筑的客房里,辗转难眠。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吆喝声在巷子里回荡。

他摸出怀里的玉珏,借着月光仔细端详。玉珏表面刻着“大唐”二字,背面是一只展翅的凤凰,工艺精湛,一看就是宫廷之物。系统扫描显示,这玉珏的主人竟是——李治!

“难道…我穿越的那天,是在李治的宫里?”陈默皱起眉头。他记得自己是在调试AR程序时触发了壁画,可壁画里的内容…难道是《客使图》里的某个细节?

正想着,窗外传来轻微的响动。陈默立刻警觉起来,抄起枕边的玉珏。门被轻轻推开,月光下,少女的身影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盏灯笼。

“陈公子,”她的声音压得很低,“阿爹睡了。我有话…想和你说。”

陈默打开门,让她进来。少女关上门,灯笼的光映得她的脸忽明忽暗:“今日那个道士,你认识吗?”

陈默一怔:“玄机子?不认识。怎么了?”

少女咬了咬嘴唇:“我阿爹说,他是天策府的人。十年前,天策府的暗卫曾在终南山抓过一个‘会变戏法’的道士,用的就是‘符篆控火’之术。”

陈默的心跳漏了一拍。天策府…李世民的禁军,后来成了武则天的情报网。玄机子,竟真的是冲着他的“现代技术”来的?

“他还说,”少女压低声音,“你带来的‘香气’,是‘逆天之物’。若是泄露出去,会引来‘天谴’。”

“天谴?”陈默皱眉,“这只是食品加工技术…”

“阿爹说,”少女打断他,“有些东西,不是‘技术’能解释的。比如,你能让饼皮在炉子里‘跳舞’,能让奶酥‘流心’——这些,和我们知道的‘火候’‘手法’都不一样。”

陈默沉默了。他知道少女说的是实话。现代食品工业的“精准控温”“蛋白质变性”理论,在这个依赖经验和术数的时代,确实像“逆天”。

“那…他找你做什么?”少女问。

“我也不知道。”陈默摇头,“或许,他想抢我的‘技术’?”

少女摇了摇头:“阿爹说,天策府的人不会抢。他们会…‘研究’。”她抬头看向陈默,“陈公子,你…要不要离开长安?”

陈默一怔:“离开?”

“去江南,或者蜀中。”少女的声音很轻,“阿爹说,那里的官府管得松,百姓也没那么‘讲究’。你可以继续做你的饼,不用担惊受怕。”

陈默看着她,月光下,她的眼睛里带着真诚的担忧。他忽然想起王叟的话:“阿病的药钱…够了。”

“为什么帮我?”他问。

少女笑了,笑容里带着一丝狡黠:“因为我阿爹说,‘医者父母心’。而你…是个值得帮的人。”

窗外的梆子声又响了。陈默握着玉珏,心中有了决定。

黎明前的抉择

次日清晨,陈默醒来时,少女已经不在房里。桌上摆着一碗热粥,旁边压着张纸条:

“陈公子,我去东市帮你盘铺子。午时在朱雀楼下等你。——柳砚儿”

陈默笑了笑,将纸条收进怀里。他走到院子里,柳砚正蹲在梅树下修剪枝桠,看见他,直起身子:“粥喝了?”

“喝了。”陈默点头,“柳伯父,我想好了。”

柳砚儿放下剪刀:“哦?”

“我不走。”陈默看着他,“长安城有我最想守护的东西。王叟的饼铺,砚儿的冰酪铺…还有,这里的烟火气。”

柳砚愣了愣,随即笑了:“好。我家小筑,永远给你留着热粥。”

这时,巷口传来王叟的声音:“陈先生!陈先生!”

陈默转头望去,只见王叟推着一辆独轮车,车上装着新买的炉灶和面粉,正朝这边跑来。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连佝偻的背都挺直了。

“陈先生!我盘下了东市最好的铺子!就在‘胡商楼’隔壁,每天有一百多个胡商经过!”王叟跑到近前,气喘吁吁地说,“还有,我雇了十个帮工,都是西市最会揉面的!明儿个就能开工!”

陈默看着他,心中感慨万千。穿越至此,他本以为自己只是个局外人,却没想到,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成了这长安城里,一个“新故事”的主角。

“王叟,”他拍了拍王叟的肩膀,“走,咱们去东市。我要让全长安的人,都尝尝‘长安第一酥’的滋味。”

柳砚儿站在院门口,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她摸了摸怀里的玉珏——那是昨夜陈默送给她的,说是“定情信物”。

“陈公子,”她轻声说,“等你开张那天,我一定去给你捧场。”

晨光中,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仿佛要与这长安城的烟火气,融为一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