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舟穿越云海,缓缓降落在太和山脉的主峰前。陆行舟站在船舷边,俯瞰下方景象,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只见人剑庭山门四周并非想象中的仙家气象,而是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村镇。田间地头,有剑修御剑飞行,指尖剑气纵横,正在为庄稼除虫;山道之上,有修士以剑气劈开巨石,为村民拓宽道路;甚至还有几位白衣剑客正在河边,以精妙剑意引导水流,灌溉农田。
"这..."萧焱瞪大眼睛,"人剑庭的武者,竟然在做这些?"
墨无涯脸上浮现自豪之色:"此乃我人剑庭传统。祖师有云:'剑道在人间,不在九重天'。"
李太白罕见地没有出言讥讽,反而若有所思地摸着胡须。
陆行舟则凝视着下方景象,却是心有所感:"红尘剑意...不想竟然已是付诸实践,化入道统之中。"
无论是红尘剑意,亦或是止戈剑意,其实都不鲜见。毕竟,在武道的漫漫长河中,无数人族天骄感怀民生疾苦,领悟此种剑意本就是自然而然之事。
然而,穷者独善其身易,达者兼济天下难。因为,你要托举的乃是无数贫苦之人。而其中,奸诈者有之,忠厚者有之,好逸恶劳者有之,勤勉笃实者亦有之......
无数武者在经历诸多背叛与折磨后要么黯然陨落;要么幡然醒悟,与其兼济天下,不如独善其身,自此仗剑天涯,止心中之戈,再不起半点妄念。
毕竟背负他人因果,拖曳他人前行,无论是对于凡人,还是武者来说皆是不可承受之重。
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人族帝君。哪怕惊才绝艳如他们,为了托举整个人族,一个个皆是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而人剑庭祖师竟是能排除万难,将自己的剑道践行开来,可见其能。
飞舟稳稳降落在青石铺就的山门前,船身与地面接触时竟未扬起半点尘埃。众人刚踏下舷梯,一阵清亮的童谣声便随风飘来:
"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州......"
"不如老农犁一亩,春种秋收养万口......"
只见十来个总角孩童蹦跳着从山道跑来,每人腰间都悬着一柄做工粗糙的木剑。令人称奇的是,那些木剑表面竟流转着淡淡的青色剑气,随着孩子们的步伐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萧雨眼中闪过讶色,蹲下身拦住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小妹妹,这歌谣是谁教你们的?"
小姑娘仰起红扑扑的脸蛋,脆生生答道:"是剑尊爷爷在晨课时教的《止戈歌》!"她骄傲地拍了拍腰间木剑,"清荷师姐说啦,等我能让木剑生出三寸剑气,就教我'犁天剑法'帮爹爹耕地!"
陆行舟久违地感受到这般纯真朝气,唇角不自觉微微上扬。他忽然并指为剑,指尖一点星芒闪过,轻轻点在小姑娘的木剑上。霎时间,剑身上浮现出细密的星辰纹路,在阳光下流转着梦幻般的光泽。
"给你个小礼物。"他莞尔道,"好好练剑,争取当个能好好耕地的女剑仙。"
陆行舟将自身当年领悟的一丝止戈剑意打入其中,若是这小姑娘与其有缘,将来自是会被唤醒。
“谢谢大哥哥!”小女孩脆生生地开口道,随后便蹦蹦跳跳地走开了。
墨无涯见状,轻抚长须,含笑解释道:"陆公子有所不知。清荷那丫头虽年纪尚轻,却是我人剑庭百年来最出色的弟子之一。她自幼生长于农家,入道后竟将剑意与农事相融,独创'犁天剑诀'。此剑诀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暗合天道,连庭主大人都赞其'剑耕天下,意养苍生'。"
众人沿着青石山道徐徐而行,沿途所见令人耳目一新。
道旁古松下,一位鹤发老者正为十余名农夫模样的弟子讲解剑理,手中木剑轻划,竟在空中留下道道金色麦穗虚影;集市中央,几名年轻修士以剑气化虹,编织出漫天飞花,引得孩童们欢呼雀跃;铁匠铺里传来铿锵之声,一位赤膊壮汉每落一锤,火星中都隐现剑形,锻造的农具上自然流转着锋锐之气...
"这...简直不可思议。"萧焱瞪大眼睛,声音都有些发颤,"这些武者为何......"
"为何如此'不务正业'?"一个清越如泉的声音忽然传来。
众人回首,但见一位青衫女子不知何时已立于身后三步之处。她腰间悬着一柄造型奇古的长剑——剑身呈流线型弯曲,宛如新犁,通体泛着青铜光泽,剑锋未出却已让人肌肤生寒。
墨无涯连忙行礼:"清荷师侄!这位是......"
"我知道,最近在烛照城声名鹊起的陆沉前辈。"清荷微微一笑,向陆行舟拱手。
陆行舟亦是拱手回礼。陆沉正是他来到太白界后,为自己取的假名。他可不会忘记森罗神君当年举世皆敌,少昊神君亦是不会轻易放过他。因此,他自是不会大摇大摆地使用真名招摇过市。
当然,他最大的倚仗乃是他的天阶道术冥月。作为暗系至高道术,它在隐匿方面的能力超乎超人想象,甚至已然超出了隐匿的范畴。再加上陆行舟神魂之强,除非神君亲自用心甄别,否则陆行舟的身边人会不自觉地将他的存在合理化,正常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