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欢腾,篝火燃尽时,漠北的天已泛起鱼肚白。赵烈宿在议事楼的客房中,虽一夜未眠,却毫无倦意。窗外的风沙声依旧熟悉,心中对漠北军的牵挂与对未来的谋划,让他早早起身,换上劲装,准备前往校场查看军备与训练。
刚走出房门,便见张二牛、陈六等人已等候在楼下,个个精神抖擞。“将军,您起得真早!”张二牛咧嘴笑道,“俺们正想去叫您,今日要去校场,俺可得好好看看漠北的弟兄们,如今训练得怎么样了!”
赵烈点头一笑:“走吧,我也想亲眼看看,这一年多来,文彬与承业把漠北军带得如何。”
一行人刚走到议事楼外,周文彬、张承业与王师傅便匆匆赶来。“镇国公,”周文彬躬身行礼,“属下已命人备好马匹,校场那边也已通知将士们做好准备,等候您的检阅。”
“辛苦你们了。”赵烈翻身上马,目光扫过众人,“今日不光是检阅,我还带来了亲卫营的制式装备,想与漠北军的军械做个比试,也让大家看看,如今大明的军工,已发展到了何种地步。”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张承业眼中闪过好奇之光:“镇国公,您带来的装备,莫非比我们改良后的燧发枪还要精良?”
“去了便知。”赵烈神秘一笑,双腿夹紧马腹,率先朝着校场方向疾驰而去。
漠北军的校场设在商贸城西侧的开阔地,占地数百亩,地面被夯实得平整坚硬。此时,数千名漠北军将士已列队整齐,步兵方阵身着统一的铁甲,手持燧发枪,身姿挺拔;骑兵方阵则跨坐在骏马上,腰挎弯刀,背负弓箭,气势昂扬。
赵烈一行人抵达校场时,将士们齐声高呼:“参见镇国公!”声音震天动地,回荡在漠北的天空中。
赵烈翻身下马,走上高台,目光扫过队列,沉声道:“将士们,久违了!今日我回来,既是探望大家,也是要检验你们的训练成果。我带来了亲卫营的制式装备,稍后便与漠北军的军械比试一番,让大家看看差距,也激励大家继续精进!”
将士们闻言,脸上皆露出兴奋与好奇之色。他们早已听闻京师的军工革新,却从未亲眼见过新式装备,心中都充满了期待。
“周将军,”赵烈转头看向周文彬,“烦请你挑选十名枪法最精湛的士兵,使用漠北军现有的燧发枪;陈六,你从亲卫营中挑选十人,使用我们带来的98k步枪。比试项目分为精准射击与速射,靶位设在一百五十步、两百步、三百步处,看看哪款枪械更胜一筹。”
“遵命!”周文彬与陈六齐声应道,当即下去挑选士兵。
很快,二十名士兵便列队站在校场中央,一侧是身着铁甲、手持燧发枪的漠北军士兵,另一侧是身着藏青色军装、手持毛瑟98k步枪的亲卫营士兵。两款枪械并列摆放,对比鲜明——燧发枪枪身粗重,枪管光滑,而98k步枪则更为轻便,枪管上刻有细密的膛线,枪托与扳机的设计也更为精巧。
王师傅走上前,仔细打量着98k步枪,手指轻轻抚摸着膛线,眼中满是惊奇:“镇国公,这枪管上的纹路,莫非就是您当年提及的‘膛线’?有了这纹路,子弹射出时,便能旋转飞行,精准度与射程都能大幅提升?”
“王师傅好眼力!”赵烈赞许道,“正是膛线。这98k步枪,有效射程可达五百步,精准度更是远超燧发枪。今日比试,便让大家亲眼见识一下它的威力。”
各部首领也纷纷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98k步枪。额尔敦首领伸手想要触摸,又有些犹豫,转头看向赵烈,见赵烈点头示意,才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支,入手便觉分量适中,远比燧发枪轻便,忍不住赞叹道:“这枪械做工真是精妙,握在手中,稳当得很!”
“比试开始!”随着赵烈一声令下,精准射击比试正式开始。
首先是一百五十步靶位。漠北军士兵点燃燧发枪的火绳,瞄准靶心,扣动扳机,“砰”的一声枪响,子弹呼啸而出,命中靶纸边缘,算是勉强上靶。而亲卫营士兵则熟练地拉动枪栓,瞄准、射击,动作一气呵成,“砰”的一声,子弹正中靶心,激起一片尘土。
“好!”校场上响起阵阵喝彩声。
接下来是两百步靶位。漠北军的燧发枪射程有限,子弹飞出后便开始偏移,仅有三人命中靶纸;而亲卫营士兵依旧百发百中,枪枪命中靶心。
到了三百步靶位,漠北军的燧发枪子弹已根本无法触及靶纸,而亲卫营士兵依旧从容不迫,拉动枪栓,射击,每一声枪响,都伴随着靶心被击中的欢呼声。
速射比试更是差距悬殊。漠北军的燧发枪装填繁琐,需先装火药、再压弹丸、最后点燃火绳,一分钟最多只能射击两次;而亲卫营的98k步枪,只需拉动枪栓便可完成装填,一分钟能射击十次以上,且精准度丝毫不减。
比试结束,校场上一片寂静。漠北军将士们脸上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周文彬、张承业等人也目瞪口呆,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