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兰笑着插话:“有你在,大家放心。”
村民们见气氛融洽,也纷纷点头,笑着散去。
宋仁泽转头看着父母,“爸,妈,今晚咱们好好商量下,明天就开始筹备。”
叶秀兰叹了口气,“这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父亲站起来,拍了拍宋仁泽肩膀,“好孩子,有你这句话,咱们心里也踏实。”
夜幕降临,院子里的油灯摇曳着微光,宋仁泽和父母围坐一团,畅谈着未来的打算。
“明早我去村头找些老猎人,借点猎具回来。”宋仁泽说,“还得准备点干粮,山上活儿忙。”
“你放心,妈去村里和几位妇女说说,给你做点饭食。”叶秀兰微笑着。
父亲则叮嘱道:“路上小心,山上风大,别受了伤。”
宋仁泽郑重点头,“我知道,爸。”
三人相视一笑,心中都默默祈祷,这回终于能把一家人团聚过个好年头。
第二天清晨,宋仁泽早早起床,拎着背包往村头走去。
村头的老榕树下,几个年长猎人正聚在一起抽烟聊天。
宋仁泽一招手,“刘伯,李叔,早啊,我是仁泽。”
刘伯抬头一笑,“仁泽,听说你回来了,这可是咱们村的喜事!”
李叔也点头,“年轻人,有志气,正是咱们山里的福气。”
宋仁泽从背包里拿出自己带来的猎具,“这些是我准备用的,大家看看合适不?”
刘伯接过细看,“这弓箭做得不错,陷阱也牢固。”
李叔赞叹,“这回围猎有着落了。”
宋仁泽认真说道:“这次咱们目标是那片山谷里的野猪群,大家配合,保证一次打个大猎。”
刘伯挑眉,“仁泽,你打算怎么布置队形?”
宋仁泽指着地图,“咱们分三队,从东、西、北三个方向慢慢逼近,中间留下逃路让野猪冲出来,咱们几个弓箭手埋伏在山口。”
李叔拍拍肩膀,“你这规划不错,经验丰富。”
刘伯笑道:“行,明天咱们就动手准备,弄些干粮,整些炊具,大家团结起来。”
宋仁泽点头,“对,这活儿不能马虎,毕竟关系大家的饭碗。”
这时,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也凑了过来,好奇地看着猎具。
小伙子一脸兴奋,“仁泽哥,我能参加吗?”
宋仁泽拍了拍他的肩膀,“当然,得多点人手,帮忙打围也重要。”
另一人问,“咱们需要带什么工具?”
宋仁泽耐心解释,“带上结实的绳索,锋利的刀,还有防水的衣服,山上湿滑,得小心。”
大家一阵热烈讨论,气氛热烈。
回到家,叶秀兰正在准备早餐,父亲则在打理院子。
宋仁泽放下包,“妈,爸,今天我准备带几个年轻人去山上踩点,看看地形。”
叶秀兰担心地问:“山上危险,注意安全。”
父亲也叮嘱,“天黑前回来,别逞强。”
宋仁泽笑着点头,“放心,我带了刘伯和李叔,他们经验丰富。”
三人相视,心中都期待着这次围猎能带来转机
当晚,宋仁泽躺在炕上,回想着白天的准备和即将开始的围猎,眼睛渐渐闭上。
李二虎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笑道:“老大,你这手法真细。咱们村子里赶海的多,可也就你能想到在笼门口挂鱼骨子诱着。别人最多丢点碎虾米、烂鱼块,哪比得上这腥气冲的。”
宋仁泽弯腰又去摸下一口洞,边扒着湿泥边说道:“这些青蟹嗅觉最灵,越是臭的东西它们越爱钻。记着,下次要是捉不着,别怪笼子,得看看诱饵够不够骚。”
“哈哈,够骚。”李二虎忍不住笑出声,“听着都想吐。你说,等回去要是真逮上一堆大青蟹,嫂子是不是得笑开花?”
宋仁泽甩了甩手上的泥,瞥了他一眼:“少贫嘴。抓到蟹是大家的收成,拿回去分开,先让老人孩子尝口鲜。嫂子能分到一只半只就不错了。”
李二虎嘿嘿笑:“那也成啊,一口下去满嘴黄,够她念叨半个月的。”
两人边说边干,宋仁泽伸手探进另一口洞,手臂直接没到肘,忽然一沉,眉毛挑起:“咬上了!”
李二虎眼睛一瞪:“真有?”
宋仁泽手腕一拧,猛地一提,泥浆翻涌,一只青黑的蟹被拽出来,蟹脚乱蹬,钳子“咔咔”直响。
“哎哟,好家伙!”李二虎赶紧扑上来,把蟹摁到竹篓里,“这怕不是一斤多,蟹脚壮得跟小棍子一样。”
“才开头。”宋仁泽笑着抖了抖手臂,“今天潮口对,水退得快,蟹往洞里钻。再摸几口,准还有。”
两人埋头干活,手脚都快。海风呼呼吹着,带着腥咸的味儿,浪声一阵阵压过来,脚下泥滩时不时“咕咚”陷下去。
李二虎擦了擦鼻尖的汗泥,喘着气说:“老大,你说咱要是天天这么出海,能不能养家糊口?”
宋仁泽沉吟片刻,摇摇头:“赶海靠天吃饭,今天有,明天就不一定。真要养家,还得想法子存点,换钱换票子才是正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