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们还好吗?我这几年一直在外面打拼,没能常回来,实在对不起。”宋仁泽眼神复杂。
“别说这些了,最重要的是你平安回来。”叶秀兰擦了擦眼角,“说说你这次回来,打算住多久?”
宋仁泽看了看院子里的破旧炕头和一旁玩耍的几个孩子,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妈,我想留下来,好好陪你们,也想帮你们把这日子过得好一些。”
这时,墙头的两个小脑袋又探了出来,是叶秀兰的两个孙子,见到宋仁泽,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爷爷,爷爷!”小男孩们欢呼着跑下来,扑进宋仁泽怀里。
宋仁泽笑着摸摸他们的头,“你们是我的小孙子了,得听爷爷话。”
“爷爷,你什么时候带我们去山上打猎?”小孙子兴奋地问。
“嘿嘿,那个等以后说,先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宋仁泽揉揉小孙子的头发。
院里突然走出一个中年男子,脸上带着些风霜,正是叶秀兰的丈夫,也是宋仁泽的亲爹。
“你终于回来了,小泽。”男子声音沉稳,眼里闪着复杂的情绪。
宋仁泽点点头,“爸,我回来了,这些年你们辛苦了。”
“那是。你在外头闯荡也不容易。”父亲叹了口气,“这日子是苦了点,但咱们一家人齐了,总能熬过去。”
叶秀兰见状,忙给大家倒了杯水,“先喝点水,累了一路了。”
宋仁泽坐下,环视这破败的小院,心头涌起一股责任感,“妈,爸,接下来我想跟你们说说我的打算。”
父亲和叶秀兰对视一眼,期待地望着他。
“我打算在这附近找些活路,也顺便带几个山里的人打猎,养点牲口,把山上的资源好好利用起来。不能光靠种地,这日子太苦了。”
叶秀兰眼睛一亮,“这个好,山里那些猎物多,打猎养活一家不成问题。”
父亲点头,“咱们这里山多水多,也该多想些活路。”
宋仁泽继续道:“我还准备找些工具,制作陷阱,抓些野兽回来,这样村里的人也能有点收入。”
小孙子凑过来,眼睛闪闪发光,“爷爷,我也想帮忙,我会跑得快!”
宋仁泽笑道:“好啊,跑得快的孩子,是打猎的好帮手。”
院门外传来脚步声,宋仁泽望去,只见几个村民正走过来,其中有几个他认识的面孔。
村民甲冲着宋仁泽招手,“仁泽哥,是你啊,听说你回来了,咱们正想找你帮忙。”
宋仁泽站起身,笑道:“你们说。”
村民乙说道:“这几年,山里的野猪越来越多,把庄稼都给毁了。我们几个想组织人去围猎,可没人带头。”
宋仁泽点点头,“这事交给我。围猎野猪这活儿不轻松,得有人指挥才行。”
村民丙接着说:“仁泽哥,我们听说你以前打猎很有经验,这次可指望你了。”
宋仁泽拍拍胸脯,“没问题,咱们先计划下,准备好工具和伙食,选个天时地利,保证猎个够。”
王三狗忍不住咽口水:“要是真有那么一天,我非得跟你混到底!”
李二虎看着满筐的收成,心里一股子热乎劲儿:“老大,你放心,跟着你学手艺,我就认定了。”
宋仁泽抬头望着渐渐落下的夕阳,声音沉稳:“认定不是嘴上说说,得靠真本事。赶海是门活,既能填饱肚子,也能换票子。你们要是真心学,就别怕辛苦。”
李二虎和王三狗齐声点头:“记下了!”
宋仁泽笑了笑,用袖口擦了下额头的汗:“这东西靠的就是耐心。你以为赶海是蛮力活?要的就是细致。潮水一推,不牢靠就得翻,翻了空跑一趟,还得挨媳妇骂。”
李二虎憨憨地笑:“说得跟真的一样。要真翻了,嫂子真骂你?”
“骂啊,咋不骂?你以为一顿饭能白吃?我媳妇最心疼的是这竹笼,编一个要多少工夫。”宋仁泽把另一根绳子绕在根须上,又打了个死结,“好了,收的时候小心点,不要硬拽,先把桩松开,再拖。”
李二虎点头,眼睛却盯着水底乱窜的小鱼:“老大,你说这青蟹要是真钻进去,一笼子得有多少斤?”
“看运气。”宋仁泽顺着他的目光也瞅了一眼,“蟹聪明得很,不是随便就往里爬的。鱼骨子腥,才有点盼头。再摸三口洞,收两张笼,咱就往回退。”
李二虎抹了把汗,咬咬牙:“行,听你的。可别看我嘴上急,我心里其实比你还想收成大些。家里老娘天天念叨,说我在你身边混饭吃,要是空手回去,她非得敲我脑袋不可。”
“敲你脑袋就算轻的。”宋仁泽背起剩下的竹笼,朝前走两步,“以前有个小子,空手回去三次,他爹直接把他扔下床,让他去海滩上睡了一宿。第二天一身蚊子包,瘸着腿来找我哭诉。”
李二虎瞪大眼:“还有这事?你没吹吧?”
“吹你个头。”宋仁泽哈哈一笑,“村里老杨,你知道吧?就是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