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第一条战略铁路——京津线,在无数工匠的汗水、朝廷的巨大投入以及皇帝的殷切期望下,终于全线贯通。冰冷的钢轨如同两道黑色的闪电,将帝国的心脏与出海口紧紧连接在一起。然而,这条铁路的意义,远不止于经济流通,它更是一柄尚未出鞘的战略快刀,其锋芒,急需一场真正的战斗来检验与彰显。
机会很快到来。帝国东北方向的辽东地区,一股前朝余孽勾结当地部落,趁帝国主力南顾之机,突然作乱,攻占数县,声势不小。其首领自恃辽东偏远,气候苦寒,地形复杂,帝国大军征调繁琐,粮草转运艰难,必然反应迟缓,企图割据一方。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将成为帝国新式战争机器的第一个祭品。
北京丰台大营:精确到秒的调度
军情传入北京,紫宸殿内却无多少紧张气氛。江辰看着地图,嘴角甚至露出一丝冷冽的笑意。
“跳梁小丑,正好用他们来试试朕的新‘玩具’。”他转身对兵部尚书张崮下令,“调驻通州的第七野战师,乘铁路前往天津卫,与驻守天津的海军陆战队第一旅汇合,组成东征军,由你亲自指挥,乘海军运输舰渡海,登陆辽东,平叛!”
“臣遵旨!”张崮朗声领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终于有机会亲自体验这铁路运输的威力了。
命令通过有线电报瞬间传到通州大营。整个第七师早已接到预备命令,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士兵不再是分散收拾行装,而是按照早已演练过无数次的程序,以营连为单位,检查武器,领取标准份额的弹药和三日口粮(新式压缩干粮),然后有序开赴丰台火车站。
丰台站,已完全军事管制。平板货运车厢和简易客运车厢(棚车)已编组完毕,蒸汽机车“帝国三号”在车头轰鸣,喷吐着白烟。站台上,参谋军官拿着怀表和清单,大声吆喝着:
“一营装车完毕!用时一刻钟!”
“炮兵连火炮固定完成!”
“辎重队物资全部上车!”
没有混乱,没有喧嚣,只有一种冰冷而高效的秩序。士兵们以班排为单位,迅速登上指定的车厢。战马被蒙上眼罩,小心地牵入特制的牲畜车厢。沉重的野战炮被绞盘拉上平板车,用铁链牢牢固定。
从接到开拔命令到全师人员、装备、物资全部装车完毕,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时辰!这个速度,在以往依靠畜力和双脚行军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呜——!!!
汽笛长鸣!
“帝国三号”锅炉压力达到顶点,巨大的明轮缓缓转动,然后越来越快!
哐当!哐当!哐当!
钢铁巨龙承载着整整一个齐装满员的野战师,发出了沉重的轰鸣,开始沿着铁轨,向着东方疾驰而去!速度越来越快,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
车厢内,士兵们虽然被颠簸得有些不适应,但更多的是一种新奇和兴奋。他们看着以往需要艰难跋涉一天甚至更久的路程,在车轮下飞速缩短,士气无比高昂。
天津港:无缝衔接的震撼
不到三个时辰!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时辰!第七师便已抵达天津新港火车站!
此时,接到电报命令的海军运输舰队早已生火待命,跳板都已搭好。列车直接开抵码头专用线。
“快快快!按顺序下车!登船!”军官们吹着哨子,指挥部队。
士兵们跳下列车,几乎无需停顿,就以完整的战斗队形,直接跑步登上停靠在旁的运输舰。预先装车的物资也被迅速卸下,通过滑轮组直接吊运上船。
从列车停稳到全师完成登船,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耗时不到一个时辰!
天津镇的守军和百姓都看呆了。他们昨天才听说通州的部队要过来,本以为至少是几天后的事情,没想到今天下午,就看到整整一个师的精锐,如同天兵天将般从那个“铁龙车”里冒出来,然后又迅速消失在海上的舰队里!
这种恐怖的投送速度,彻底颠覆了他们对军队调动的认知。
辽东叛军的噩梦
几天后,当叛军首领还在和他的头目们饮酒作乐,盘算着帝国大军至少还需要半个月才能集结到位、并艰难地通过辽西走廊时,噩耗突然传来:
“报——!!!大王!不好了!海上……海上来了好多大船!已经登陆了!是华军的主力!打……打着张字帅旗!”
“放屁!”叛军首领惊得摔了酒杯,“怎么可能!他们难道是飞过来的不成?!”
然而,越来越多的探马带回了同样的消息。华军不仅登陆了,而且已经完成了集结,正朝着他们的老巢快速推进!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完全不像是经过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师!
叛军仓促应战。他们依仗着对地形的熟悉,占据了一处险要山口,企图阻挡华军。
然而,他们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并且后勤极其充沛的帝国精锐。
华军甚至没有给他们太多固守的时间。炮兵观察员通过新配发的改进型“千里镜”,迅速测算出了敌军阵地的坐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