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野原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血腥味依旧浓重得令人作呕。战场上,黑水军士兵们正在默默地打扫战场。他们动作迅速而有序,收敛同袍的遗体,救助己方的伤员,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倒卧在地、呻吟不止的朝廷官兵。
与以往战争胜利后杀俘、甚至以首级记功的惯例截然不同,黑水军士兵们接到的是截然相反的命令。
“将军有令!救治敌军伤员!”
“放下武器者,不杀!”
“搜集敌军伤员,集中看管!”
起初,连黑水军自己的士兵都有些难以置信。这些朝廷官兵,不久前还挥舞着刀剑想要他们的命,现在却要救他们?但军令如山,看着那些倒在血泊中、因为失血和疼痛而哀嚎的敌人,同为士卒,难免生出些许兔死狐悲之感。于是,沉默的执行开始了。
军医营的担架队穿梭在尸山血海之间,不仅抬走黑水军的伤员,也将那些还有气息的朝廷伤兵一一抬起,集中到临时划出的战俘医疗区。穿着白色罩衣、臂缠红十字袖标的军医和护理兵们忙碌着,用酒精清洗伤口,进行简单的包扎止血,甚至为重伤者实施截肢手术。虽然条件简陋,但至少给了他们一条生路。
那些伤势较轻、或侥幸未受伤的俘虏,则被集中看管在一片用绳索简单圈出的空地上。他们面如土色,浑身颤抖,眼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等待着想象中的屠戮或是更为悲惨的命运。他们见过太多胜利者对俘虏的所作所为。
然而,等待他们的,并非冰冷的屠刀,而是热气腾腾的米粥和面饼。
几口大锅支了起来,炊事兵将刚刚熬好的稠粥和蒸好的面饼抬了过来。
“排好队!每人都有!受伤的优先!”黑水军的士兵维持着秩序,虽然语气算不上多温和,但动作却并不粗暴。
俘虏们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直到热粥的香气钻入鼻腔,求生的本能才让他们迟疑地、小心翼翼地接过碗筷。他们低着头,不敢看那些黑水军士兵,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仿佛这是最后一顿饭。
人群中,一个断了胳膊、刚刚被包扎好的老兵,一边喝粥,一边压抑不住地低声抽泣起来。他在军中效力二十余年,从未想过,战败之后还能得到救治,还能喝上一口热粥。
天色渐晚,俘虏们被分批安置,甚至还领到了一些御寒的毛毯。虽然周围仍有黑水军士兵持枪看守,但那种想象中的虐杀并未降临。恐惧渐渐被一种巨大的迷茫和困惑所取代。
第二天,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江辰在一队亲兵的护卫下,亲自来到了战俘营。他没有穿戴盔甲,只是一身普通的军服,看起来甚至有些文弱,但所有俘虏接触到他那平静却深邃的目光时,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心跳加速。
江辰走到俘虏中间,扫视着一张张惶恐、疲惫、迷茫的脸孔,缓缓开口,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心里在想什么。在想我会不会杀了你们,或者把你们当做奴隶。”
俘虏们屏住呼吸,场中落针可闻。
“我不会。”江辰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你们和我黑水军的士卒一样,大多不过是贫苦出身,被朝廷征召,或是活不下去吃了粮。你们为之卖命的朝廷,可曾把你们当人看?克扣你们军饷的是他们,驱使你们送死的是他们,视你们性命如草芥的也是他们。”
他顿了顿,指向远处还在冒烟的战场:“而你们看看那边!躺在那里的,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父亲?他们本该在家耕种劳作,奉养父母,抚育儿女,却因为朝廷的无道和贪婪,死在了这异乡的土地上,死在了同样是炎黄子孙的我们手中!这值得吗?”
这番话,像一把锤子,重重地敲在许多俘虏的心上。想起军中遭受的欺压,想起战死沙场的同乡,想起远方的家人,不少人眼眶红了,死死咬住嘴唇。
“我黑水军起兵,非为谋朝篡位,更非为了杀戮!”江辰的声音提高,带着一种激愤和真诚,“我们反的不是皇帝,是那蒙蔽圣听、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我们争的,只是一条活路!一条能让天下百姓,包括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能吃饱穿暖,能安居乐业,不用再卖儿鬻女,不用再被随意欺凌的活路!”
“你们看看我黑水治下!”他继续道,“百姓分得田地,农税仅十之一;工匠凭手艺吃饭,无人盘剥;军中官兵,粮饷充足,无人克扣!我们为何能胜?不是因为有什么妖法,而是因为我们知道为何而战!为父母妻儿而战!为天下公道而战!”
他目光扫过众人:“现在,我给你们两个选择。”
所有俘虏的心都提了起来。
“一,愿意留下加入我黑水军的,我们欢迎。从此以后,你们就是我们的兄弟,同锅吃饭,同帐睡觉,军饷待遇,一视同仁,为你们自己,也为天下苍生,打出一个太平盛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