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东北那些灵异事 > 第37章 团结一心

东北那些灵异事 第37章 团结一心

作者:镇之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9 15:32:46

大家正坐着吃饭,忽听“哐当”一声巨响,院门被人一脚踹开。

闯进来的是两个跌跌撞撞、浑身是伤的日本兵,和一个翻译官。院里的人,连老地主在内,霎时全吓愣了。

门口拴着三匹马,显然他们是骑马逃来的——看样子,是在什么地方遭到了游击队或抗联的伏击。

其实那时主要战线都在南方,像靠山屯这样偏远的地方,平日极少有日军出现。屯子离县城远,距克山五十公里,到德都约四十公里。

鬼子平时只驻扎在县城,每个县城不过一支十来人的小分队,其余全是伪军。用中国人管中国人,是他们一贯的做法。据说当时拜泉县城里,真正的日本兵只有三个。

侵略者注定失败。那么一个小国,竟妄想吞下整个中国乃至亚洲,实是痴人说梦。

当被压迫的人们觉醒过来,当中国人不再打中国人、而是一致对外之时,每人一口唾沫,也足以淹死这些强盗。

道理虽是如此,可那个年代的老百姓亲眼见到日本兵,仍是又恨又怕。

老地主颤巍巍地起身,赶紧迎上前说道:“哎呀,皇军驾到,有失远迎!快快,里边请!”

两个鬼子伤得不轻,闷声不吭。但那翻译官却狗仗人势、耀武扬威,开口就骂:“他奶奶的,老东西!没看见皇军受伤了吗?赶紧的,好酒好肉给我端上来!再弄些止疼药和纱布!今晚就住这儿了!”

他转头又朝三子爷他们吼:“你们几个,去把皇军的马喂好!要是伺候不好,老子崩了你们!快点!”

三子爷心里一股火窜上来,只觉得这狗腿子比鬼子还可恨。可再恨,对方手中有枪,也只能忍着。

众人饭也吃得差不多了,便起身将马牵到棚里喂料。

长工老李低声嘟囔:“真该找点巴豆,喂死这些畜生,看他们还怎么去打抗联!”

正说着,那翻译官又跟过来喊道:“你们几个今晚不准出院门!谁敢走漏风声,我一枪崩了他!等明早大爷我跟皇军走了,你们再该干嘛干嘛!”

得,这下连家也回不成了。

喂完马,几个长工只好到挨着马棚的东厢房里歇着。那两个鬼子和翻译官则在上房又吃又喝。

老地主心里盼着:赶紧好酒好菜招待完,明天送走这几位瘟神就好。千万别得罪他们,要啥给啥,只求个平安。

酒足饭饱之后,这几人却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打算就歇在这里。

翻译官对老地主吆喝:“赶紧的,把桌子撤了,炕烧热乎点!皇军今晚就睡这!”

老地主连声应着,叫地主婆和儿媳妇进来收拾碗筷。

可儿媳妇一进屋,那两个鬼子的眼睛顿时直了,像饿狼似的发出嘿嘿的笑声,嘴里嘟囔着:“呦西,花姑娘!”

老地主心道不好,赶紧骂儿媳妇:“赶紧出去!啥也干不好,别惹太君生气!”他一边说一边使眼色。

儿媳妇转身要跑,却已经迟了。两个鬼子围上来就动手动脚。

老地主和地主婆跪地哀求:“皇军,我们给您钱,给您好吃的,求您别糟蹋我儿媳妇啊!”

但这帮畜生哪会听人话?那翻译官直接掏出枪,逼老地主老两口不许动。

老地主出去不是,不出去也不是。出去儿媳妇肯定遭殃,不出去又不能眼睁睁看着儿媳妇在自己眼前被欺辱。

正跟翻译官撕扯间,鬼子已几乎将小媳妇的衣服扒光,只剩一件红肚兜。

就在鬼子要得逞之时,小媳妇誓死不从,猛地把手指插进了一个鬼子的眼睛里!

那两个鬼子正扒衣服,没带枪。翻译官听见主子惨叫,立马开枪——可怜这刚烈的女子,当场倒在了血泊中。

老地主这时再也顾不得害怕,抡起板凳就砸在翻译官头上。

地主婆嘶声大喊:“杀人啦!日本鬼子杀人啦!来人啊!整死他们!整死他们!”

厢房里的长工早已听到上房的吵闹和枪声,只是不清楚状况没敢动。此刻听到地主婆的喊声,顿时全都红了眼,抄起家伙就冲向上房。

为什么他们明知屋里有鬼子有枪,还敢往里冲?一是因为恨透了日本鬼子,二是因为老地主一家平时对长工们十分宽厚。

人都是有感情的,别家地主如何对待下人,他们心里清楚。此刻听到老地主家的呼救,就像自己家人受侵犯一样,大家连命都不要了就冲进去。

三子爷一米八的个头,顺手抄起一杆扎枪。老李和另外两个长工,有的拿洋叉,有的持铁锨。

这时,翻译官已被老地主打倒还没爬起来。那两个鬼子刚才欲行不轨,衣裤脱了一半,没想到老百姓竟敢反抗。

他们的枪不在手边,裤子半褪,身上本来带伤,又喝了不少酒,待看到有人冲进来,再想去拿枪已经来不及了。

更何况,他们看见这些眼冒怒火的老百姓,自己也慌了神。一个鬼子的手刚要碰到枪,三子爷一扎枪就捅进了他的后臀。

其余人一看动了手,更豁出去了:“干他娘的!现在不是怕的时候!不弄死他们,等他们缓过手,这屋里、甚至整个屯子的人都得死!”

长工老李最恨汉奸,一铁锨拍在翻译官脑袋上,当场送他回了姥姥家。另一个鬼子也被钢叉逼住,动弹不得。

地主婆扑到儿媳妇身边,一试鼻息,人已经没气了。她嚎啕大哭。

老地主也失了平时的和气,抢过老李手中的铁锨,照着剩下的那个鬼子猛拍下去,一连七八下,直打得脑浆迸裂。

此时屋里没有一个人害怕了,个个眼睛通红。

老地主气喘吁吁地说:“拍死这帮瘪犊子!一个都不能留!留下一个,咱们全都得死!”

这时还剩一个鬼子有气,就是被三子爷扎伤的那个。

谁也没想到,地主婆放下儿媳妇,夺过三子爷手中的扎枪,朝着鬼子狠狠连扎数下,直到他再也不动——总算为儿媳报了这血海深仇。

老地主冷静下来,赶紧吩咐处理现场。他让长工们把鬼子和汉奸的尸体套上马车,连夜拉到西山,挖深坑埋了。

其余的人在家里清理血迹,再把儿媳妇的遗体安置到厢房,对外只说是急病死了,后天出殡。

等三子爷他们回来后,老地主开口说:“这三匹马,我不能留。你们四个人,这样吧,一人一匹,没分到马的,我另给补偿。你们谁要什么,现在就吱声。”

大家一同经历了一场生死,反倒不好意思开口要东西了。

三子爷就说:“唉,马就他们三人一人一匹吧,我不要。我还是要我那半袋黄米面。另外,我想跟王老爷再讨一件东西——”

他指了指那杆扎枪:“我稀罕这个。”

老地主一听,感叹道:“大老张,你是个识货的!这可不是普通的扎枪,义和团那时候还杀过洋鬼子,是我一个亲戚传给我的。”

“好!你既然看中了,就给你吧!你这饭量,半袋面恐怕自己都不够吃,我再多给你一袋。”

“扎枪你可得好好保管——这对咱们中国人来说,可是真正的宝贝啊!杀过义和团时的洋鬼子,今天又扎死了日本人,是把利器。”

“要不是你今天杀了鬼子,我还真舍不得给你呢,大老张!”

三子爷一口气将故事讲完,桌上没有一个人动筷,全都屏着呼吸听到最后。

每个人心中都感慨万千。三子爸心想老爷子嘴可真严,这么多年竟从没跟家里人提过。

三子妈暗忖,若不是亲耳听见,还真不知道这世上还有这么好的地主。若不是当年老地主家收留,三子家也不会有今天这般人丁兴旺。

三子的两个哥哥暗自想着,如果自己在场,一定会帮爷爷。

年纪最小的小三子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在自责,差点把爷爷的宝贝换了糖吃。

这时,大力女婿一句话把全家都逗笑了:“爷,要是小三子真把这扎枪换了糖,前天晚上我恐怕就冻死了!”

“那冻死鬼准是怕这扎枪,才把我放回来的——因为这枪上沾过坏人的血、死人的血,它辟邪呀!”

他转向小三子,调侃道:“三子,你那不是拿扎枪换糖,你是拿你大姐夫的命换糖啊!嘿,我这命就这么不值钱?才换六块糖?”

大家一听,全都哈哈大笑。小三子脸红到了耳根。

三子爷笑着解围:“得了,别再寒碜我们家三子了。你走丢了,还不是三子救的你?我宣布,这扎枪就正式传给小三子了!以后你爱换啥换啥。”

听爷爷这么说,小三子顿时高兴起来。其他几个孩子起哄说爷爷偏心。

三子妈连忙打圆场:“赶紧吃饭吧,要不菜都凉了!要不我再去煎点豆包?”

三子爷刚端起酒杯要喝,一听“豆包”俩字,一股酸水顿时涌上来,顺着嘴角往下滴答。

大家见状,又是一阵大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