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 > 第57章 舌战!

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 第57章 舌战!

作者:君者风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9 15:33:30

十二月的北京,寒风裹挟着细雪,敲打着中国电影家协会会议室厚重的玻璃窗。

室内暖气开得很足,却驱不散空气中某种微妙的寒意。

李扬推开会议室大门时,原本嘈杂的交谈声瞬间低了下去。

二十几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有好奇,有审视,有毫不掩饰的敌意,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欣赏。

他今天特意穿了一身深色西装,比平时显得成熟许多,但脸上尚未完全褪去的青涩还是暴露了他的年龄。

在这个平均年龄超过四十五岁的房间里,他像个误入成人世界的孩子。

\"李扬来了。\"主持会议的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老导演陈开哥抬了抬眼皮,不冷不热地打了个招呼。

\"陈导好,各位前辈好。\"李扬微微躬身,礼貌却并不卑微。

他找到贴着自己名字的座位——安排在长桌的末位,恰好在空调出风口下方。

会议开始前的几分钟,气氛诡异。

几位坐在李扬附近的导演明显想要搭话,却又碍于某种无形的压力不敢主动开口。

最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导演还是忍不住凑过来低声道:\"李导,恭喜啊。《南京照相馆》拍得真好,我带我老伴去看了,她哭得不行。\"

\"谢谢张导。\"李扬认出了这位以农村题材见长的老导演,真诚地道谢。

另一侧,一个略显肥胖的中年男子则冷哼一声,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人听见。

\"现在的年轻人,运气是真好。随便拍点煽情的东西就能火。\"

李扬仿佛没听见,自顾自从包里拿出笔记本。

他知道,今天这场\"鸿门宴\"的重点不在明面上的议程。

果然,在例行公事地讨论了\"年度电影评奖工作方案\"和\"明年电影节筹备情况\"后,会议进入了\"自由讨论\"环节。

陈开哥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全场。

\"最近行业里有些新现象,值得大家思考。

特别是年轻导演的成长问题,以及商业与艺术如何平衡的问题。

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戏码即将开场。

贾长柯坐在李扬斜对面,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

他原本指望有别人先发难,但眼看冷场时间越来越长,只好硬着头皮开口:

\"既然大家都不说,那我就抛砖引玉吧。\"

他推了推眼镜,目光刻意避开李扬的方向。

\"最近有部电影很火,票房破了纪录,这是好事,说明我们中国电影市场在扩大。但是...\"

这个\"但是\"拉得很长,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我认为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

票房成功是否就等于艺术成功?

某些电影依靠强烈的情感驱动,确实能够获得观众的眼泪和票房,但这种共鸣是否廉价?

真正的艺术性,应该有其独立的评判标准,需要经受国际专业视野的检验,而不是一味迎合大众口味。\"

虽然没有点名,但每个字都指向《南京照相馆》。

李扬平静地记录着,脸上看不出情绪。

贾长柯见他没有反应,继续说道:

\"另外,这种超高票房的商业片,是否会挤压严肃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

资本都是逐利的,如果大家都去拍这种电影,那些需要静心打磨的作者电影将何去何从?

我认为这是一种生态破坏。\"

这时,另一位以拍摄都市爱情片知名的女导演插话:

\"贾导说得对。而且我觉得,过度渲染历史苦难,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贩卖伤痕'的创作捷径。

更高明的处理,应该是引导观众进行超越民族主义的、普世性的'反思'。\"

\"我同意。\"一个留着长发的年轻导演加入讨论。

\"电影应该是对人性的探索,而不是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

火力逐渐集中,却始终没有人敢直接点李扬的名字。

票房成绩像一道无形的屏障,保护着他,也刺激着攻击者。

终于,贾长柯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李扬:

\"李导,你作为年轻导演的代表,对这些问题怎么看?

特别是关于电影工业化的问题——

即便对比《变形金刚》,我认为《南京照相馆》本质上还是'小作坊'的,谈不上你自己所说的真正的电影工业体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李扬身上。

李扬缓缓放下笔,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当他开口时,声音清晰而坚定,完全不像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

\"感谢贾导和各位前辈的指教。既然问题提出来了,我就谈谈我的看法。\"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到空调的运作声。

\"首先,关于艺术性由谁定义的问题。\"

李扬的目光直视贾长柯。

\"是由少数几位导演、几个西方奖项评委定义,还是由亿万中国观众用心灵和票房来定义?

我认为,能够深刻触动本民族心灵、传承本民族记忆的作品,其艺术价值不容置疑。

国际奖项应是锦上添花,而非艺术价值的唯一准绳。\"

贾长柯的脸色变得难看,想要反驳,却被李扬接下来的话打断。

\"第二,关于商业片挤压艺术片的问题。\"

李扬转向那位女导演,\"商业片和艺术片从来不是敌人,劣质电影才是所有好电影的敌人。

市场做大,蛋糕才能做大。

一部《南京照相馆》的成功,吸引了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这为所有类型的优秀电影都创造了更好的市场环境。

问题不在于商业片太成功,而在于某些'艺术片'是否真的做到了与观众的情感连通?\"

女导演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

\"第三,关于贩卖苦难的问题。\"

李扬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我想请问:

好莱坞电影能让德国在世人面前反思罪行,为何中国电影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让世人认清日子军国主义的罪恶?

我的立意,就是要用影像的力量,让世界记住历史真相!

这绝非'贩卖苦难',这是铭记与警示!\"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

\"某些创作,敌人尚未跪下忏悔,自己倒先替国人跪下。

问没问过13亿国人答不答应,问没问过那30万死难者答不答应,问没问过那些为搏一个胜利的而牺牲的军民答不答应?

你们忙着替先人'反思',这究竟是高深,还是自我阉割式的懦弱?\"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砸在每个人心上。

几位老导演不自在地变换了坐姿。

\"最后,关于工业化。\"李扬重新看向贾长柯。

\"《变形金刚》代表的只是好莱坞工业的一种模式——技术驱动下的个人英雄主义。

这并非电影工业的唯一答案,也未必是最适合中国的答案。

真正的电影工业化,是体系化、标准化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

《南京照相馆》的流程管理,正是这种工业化思维的初步实践。\"

他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

\"而且,我借此机会向各位前辈宣布:我下一部电影,将告诉诸位什么是蕴含东方哲思与集体主义精神的、真正的中国科幻。届时,我们再论何为工业化大片不迟。\"

这番话如同在会议室里投下了一颗炸弹。

科幻片?

中国科幻?

在2007年的中国电影界,这简直是个笑话。

就连一直保持中立的陈开哥也忍不住开口:

\"李扬,年轻人有抱负是好事,但科幻片...是不是太冒险了?

我们中国的电影工业水平,还支撑不了这种类型吧?\"

\"正是因为没人做,我才要做。\"李扬微微一笑。

\"《南京照相馆》上映前,也有人告诉我历史题材太敏感,学生剧组太业余。

但现在,十三亿观众已经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他拿起笔记本,向门口走去:\"抱歉,我还有个会要参加,先走一步。\"

会议室的门在他身后轻轻关上,留下满室的寂静和复杂的面孔。

贾长柯铁青着脸,手中的笔几乎要被捏断。

他原本以为可以凭借资历和人多势众压制这个年轻人,没想到反而成了对方的垫脚石。

那位为李扬说过话的老导演悄悄收起手机——他刚刚录下了整个对话过程。

也许不久的将来,这段录音就会在圈内小范围流传。

窗外,雪下得更大了。

李扬走在风雪中,却没有感到丝毫寒冷。

他知道,今天的会议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但他相信,只要手握观众的支持,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而在会议室里,陈开哥看着李扬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也许,中国电影真的需要这样的鲶鱼,来搅动这一潭死水了。

\"会议继续。\"他敲了敲桌子,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

但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重头戏已经结束了。

李扬用他的方式和实力,向整个中国电影界宣告:新时代的到来,已经不可阻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