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士的脚步声再次打破了沉寂,这次他手中拿着一封密封的、印有帝国战争部雄鹰徽记的信函。
“提督,瓦斯科伯爵(第八十六章)的急件,最高优先级。”他双手呈上,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我撕开封蜡,展开信纸。瓦斯科伯爵那特有的、如同刀刻斧凿般的笔迹映入眼帘:
提督阁下:叙拉古的硝烟尚未散尽,然帝国之目光已须投向更广阔之棋盘。卡兹戴尔之局势,已成帝国西线战略之关键变量。特蕾西娅与特雷西斯,萨卡兹双王,其貌合神离早已是公开之秘密。然其裂隙之深,矛盾之烈,何时将演化为萨卡兹内战之燎原烈火?此乃帝国亟需探明之核心。更关键者,若内战无可避免,帝国当扶持何方?特蕾西娅以‘魔王’之名行‘圣者’之实,其理念温和,倡导萨卡兹融入泰拉,然其根基在萨卡兹传统派中是否稳固?特雷西斯以铁腕统军,奉行萨卡兹至上,其势日盛,然其野心是否可控?此二人,孰为帝国更有利之‘合作者’?孰为更危险之‘敌人’?扶持一方,压制另一方,抑或坐观其斗,待两败俱伤后收渔翁之利?抉择之关键,在于对其真实态度与力量对比之精准把握。特命阁下,以非官方身份,即刻启程前往卡兹戴尔。任务核心:1. 近距离观察、试探特蕾西娅与特雷西斯对彼此之真实态度。 其裂痕是表面嫌隙,还是已至水火不容?特雷西斯对特蕾西娅‘魔王’之位是否存有取而代之之心?特蕾西娅对特雷西斯之扩张政策容忍几何?2. 评估内战爆发之可能性与时间窗口。 是迫在眉睫,还是尚有时日?何种导火索可能点燃战火?3. 分析双方之实力、潜力与对帝国之潜在威胁/价值。 特蕾西娅之温和是否软弱?特雷西斯之强势是否蕴含失控风险?何者之胜利更符合帝国西线之长远利益?此行事关重大,务必谨慎。卡兹戴尔非叙拉古,萨卡兹亦非叙拉古家族。汝之舰队威慑力于此地效用有限,需以智慧与洞察力为刃。帝国在卡兹戴尔亦有暗线,联络方式附后,然非至紧要关头,勿轻易启用,以免暴露。静候佳音。帝国之利剑,当指向最需劈开之迷雾。瓦斯科·冯·赫伦斯坦帝国战争部长
信纸在我手中被缓缓折起,冰冷的触感透过指尖。瓦斯科伯爵的措辞一如既往的直接且充满压力。卡兹戴尔……那片由移动城邦构成的、弥漫着源石技艺与萨卡兹蛮荒气息的土地,远比刚刚被炮火犁平的叙拉古更加复杂和危险。特蕾西娅与特雷西斯,这对萨卡兹王庭的兄妹,他们的矛盾早已是泰拉大陆权力棋盘上最引人瞩目的焦点之一。
扶持一方?帝国显然更倾向于特雷西斯。他的铁腕和扩张性,虽然危险,但更容易被帝国的力量所“引导”或“交易”,其萨卡兹至上的理念也天然与帝国某些派系的思维契合。而特蕾西娅……她的理念过于“理想化”,倡导萨卡兹与其他种族和解,这种温和在帝国眼中,往往意味着难以掌控和潜在的离心力。但瓦斯科伯爵的指令很明确:需要基于实地观察和精确情报做出判断,而非预设立场。帝国需要的是最符合其利益的选项,而非最符合其偏好的选项。
“丹尼士。”我转过身,声音低沉。
“提督,请吩咐。”
“准备一艘高速、低调的陆行舰,伪装成拉特兰或莱塔尼亚的商船。船员挑选最精锐、最擅长伪装和情报收集的‘国际信使’小队成员。我们……”我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那个挂着巨大招牌的配给中心,“要去一趟卡兹戴尔。”
“卡兹戴尔?”丹尼士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迅速被职业性的冷静取代,“明白。需要通知……那位‘执行观察员’吗?”他意指阿德拉。
“不需要,叫上布伦努斯和玛丽安。”
一小时后,“信天翁”号泊位。
这艘高速陆行舰已经褪去了帝**方的涂装,换上了莱塔尼亚某家名不见经传的贸易公司的标志——一只抽象的、衔着橄榄枝的渡鸦。舰体线条流畅,引擎低鸣,透着一股低调而精悍的气息。船员们正进行着最后的伪装作业,将一些不起眼的“货物”搬上舰船。
丹尼士已经等在舷梯旁,他身边站着两个人。
左边是简·阿莫林·布伦努斯。她站得笔直,像一杆插在地上的旗枪。标志性的黑色风衣扣得一丝不苟,黑色贝雷帽压住了她末端泛着蓝色的灰色短发。左眼是毫无生气的灰色,右眼则是沉静的黑色,此刻正微微低垂,显得有些拘谨。她双手习惯性地交叠在身前,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她脚边放着一个长条形的帆布包,里面显然是她那杆沉重的旗枪。布伦努斯看到我走近,立刻挺直了背脊,嘴唇抿成一条线,无声地表达着服从和等待命令的姿态。
右边则是玛丽安·洛林。与布伦努斯的紧绷不同,她斜倚在舷梯扶手上,一条腿微微曲起,姿态放松得近乎慵懒。她同样穿着便于行动的便装,但色彩和款式显然比布伦努斯丰富得多,甚至带着点刻意的、不合时宜的时髦感。她手里把玩着一把精致的、镶着源石碎片的匕首,刀锋在她指尖灵活地翻转,反射着港口冰冷的灯光。看到我,她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那双锐利的黎博利眼睛扫过来,带着一种被战火淬炼过的、玩世不恭的洞察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