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梁纪二十 (公元551年-552年)

资治通鉴白话版 梁纪二十 (公元551年-552年)

作者:鬼老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23:16:34

大宝二年辛未(公元551年)

春季,正月,新吴(今江西奉新)人余孝顷起兵抵抗侯景,侯景派于庆进攻,没能攻克。

正月初五(庚戌日),湘东王萧绎派护军将军尹悦、安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珣率领两万士兵从江夏进军武昌,听从徐文盛调度。

杨乾运攻下剑阁,杨法琛退守石门(今四川广元附近),杨乾运占据南阴平(今四川江油附近)。

正月初六(辛亥日),北齐文宣帝高洋在圜丘祭天。

张彪派部将赵棱包围钱塘、孙凤包围富春,侯景派仪同三司田迁、赵伯超救援;赵棱、孙凤战败逃走。赵棱是赵伯超哥哥的儿子。

正月十八日(癸亥日),北齐文宣帝举行“耕籍田”仪式(天子象征性耕田,劝农桑)。正月二十日(乙丑日),祭祀太庙。

西魏杨忠包围汝南,守将李素战死。二月初一(乙亥日),汝南城被攻破,杨忠活捉邵陵携王萧纶,杀了他,把尸体扔到长江岸边;岳阳王萧詧派人取回尸体安葬。

有人告发北齐太尉彭乐谋反;二月十八日(壬辰日),彭乐因罪被处死。北齐派散骑常侍曹文皎出使江陵,湘东王萧绎派兼散骑常侍王子敏回访。

侯景任命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支化仁为司徒,任约为司空,王伟为尚书左仆射,索超世为右仆射。侯景设置“三公”类官职,动不动就有十几个,仪同三司更是多得数不清。他把宋子仙、郭元建、支化仁当作开国功臣,以王伟、索超世为主要谋士,让于子悦、彭隽负责刑罚决断,陈庆、吕季略、卢晖略、丁和等人做爪牙。被侯景重用的梁朝旧臣,有前将军赵伯超、前制局监周石珍、内监严亶、邵陵王记室伏知命。其余像王克、元罗以及侍中殷不害、太常周弘正等人,侯景只是为了顺应民心,给他们尊贵职位,并非让他们担任心腹要职。

北兖州刺史萧邕谋划投降西魏,被侯景杀死。

杨乾运进兵占据平兴(今四川广元附近)——平兴是杨法琛的治所。杨法琛退守鱼石洞,杨乾运烧毁平兴城后撤军。

李迁仕收拢残兵回头攻打南康,陈霸先派部将杜僧明等人抵抗,活捉李迁仕并杀了他。湘东王萧绎让陈霸先进兵夺取江州,任命他为江州刺史。

三月初五(丙午日),北齐襄城王高涡去世。

三月初九(庚戌日),西魏文帝元宝炬去世,太子元钦即位。

三月十四日(乙卯日),徐文盛等人攻下武昌,进军芦洲(今湖北武汉附近长江中)。

三月十八日(己未日),北齐任命湘东王萧绎为梁国相国,允许他建立梁国官署、总领百官,可按皇帝名义发号施令。

北齐司空司马子如自己请求封王,北齐文宣帝大怒;三月十九日(庚申日),免去司马子如官职。

任约向侯景告急,侯景亲自率领部众西上救援,带着太子萧大器随军做人质,留王伟驻守建康。闰三月,侯景从建康出发,从石头城到新林(今江苏南京西南),战船前后相连。任约分兵在齐安(今湖北黄冈西北)袭击打败定州刺史田龙祖。闰三月初三(壬寅日),侯景军队抵达西阳,和徐文盛隔长江筑营对峙。闰三月初四(癸卯日),徐文盛击败侯景,箭射侯景的右丞库狄式和,使其坠水而死,侯景逃回营中。

夏季,四月初五(甲辰日),西魏将文帝安葬在永陵。

郢州刺史萧方诸(萧绎之子)才十五岁,因主持州事的鲍泉性情温和软弱,常欺负他——有时让鲍泉趴在床上,自己骑在他背上当马;又仗着徐文盛的军队就在附近,不再设防,天天以赌钱喝酒为乐。侯景听说江夏空虚,四月初六(乙巳日),派宋子仙、任约率领四百精锐骑兵,从淮河支流悄悄袭击郢州。四月初七(丙午日),刮大风下暴雨,天色昏暗;有士兵登上城墙望见叛军,报告鲍泉说:“敌军骑兵来了!”鲍泉说:“徐文盛的大军就在下游,叛军怎么可能到这儿!肯定是王珣的士兵回来罢了。”随后报信的人越来越多,鲍泉才下令关城门,但宋子仙等人已经进城。当时萧方诸正坐在鲍泉肚子上,用五彩线编鲍泉的胡子;见宋子仙进来,萧方诸连忙下拜迎接,鲍泉躲到床底下。宋子仙俯身看见鲍泉白胡子间的彩线,又惊又怪,随即活捉了两人,还有司马虞豫,一起送到侯景那里。侯景趁顺风,在长江中扬帆,径直越过徐文盛的军队。四月初八(丁未日),进入江夏。徐文盛的部众吓得溃散,他和长沙王萧韶等人逃回江陵。王珣、杜幼安因家在江夏,就向侯景投降。

湘东王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大都督,率领巴州刺史丹杨人淳于量、定州刺史杜龛、宜州刺史王琳、郴州刺史裴之横东进讨伐侯景,徐文盛及以下将领都受王僧辩调度。四月初九(戊申日),王僧辩等人的军队抵达巴陵(今湖南岳阳),听说郢州已沦陷,就留下驻守巴陵。萧绎写信给王僧辩说:“叛军乘胜而来,肯定会向西进军,不用劳烦你远道出击;只需守住巴丘(即巴陵),以逸待劳,不愁打不败他们。”又对幕僚说:“侯景若水陆两路并进、直指江陵,是上策;占据夏首(今湖北武汉)、囤积粮草,是中策;全力攻打巴陵,是下策。巴陵城小但坚固,王僧辩完全能胜任防守。侯景攻不下城,野外又抢不到粮食,夏天瘟疫一爆发,军队缺粮疲惫,必定能打败他。”于是命令罗州刺史徐嗣徽从岳阳、武州刺史杜崱从武陵领兵与王僧辩会合。

侯景派丁和率领五千士兵驻守夏首,宋子仙率领一万士兵做先锋,进军巴陵;又分派任约直接攻打江陵,自己率领大军水陆随后跟进。从此,长江沿岸的戍守据点,见叛军就投降,侯景的巡逻范围一直扩展到隐矶(今湖南临湘附近)。王僧辩登城固守,放倒旗帜、停敲战鼓,城里安静得像没人一样。四月二十三日(壬戌日),侯景的部众渡江,派轻骑兵到城下问:“城里是谁驻守?”守军回答:“是王领军(王僧辩)。”骑兵说:“为何不早投降?”王僧辩说:“大军只管去荆州,这座城自然不会阻拦你们。”骑兵离开后不久,侯景押着王珣等人到城下,让他劝降弟弟王琳。王琳说:“兄长受命讨贼,不能以死殉职,竟不内心惭愧,反而来诱降我!”拿弓箭射王珣,王珣羞愧退走。侯景下令士兵从各种角度爬城强攻,城里突然鼓声大作、呐喊四起,箭和石头像雨一样落下。侯景的士兵死了很多,只好撤退。王僧辩派轻装士兵出城反击,共交锋十几次,全打了胜仗。侯景穿着铠甲在城下督战,王僧辩却系着绶带、坐着轿子、奏着鼓乐巡视城墙;侯景望见,佩服他的胆量勇气。

岳阳王萧詧听说侯景攻下郢州,派蔡大宝率领一万士兵进占武宁(今湖北荆门北),又派使者到江陵,假称来救援。众人商议想回复“侯景已被打败”,让蔡大宝撤军。湘东王萧绎说:“现在说让他撤军,反而会催他进兵。”于是派人对蔡大宝说:“岳阳王(萧詧)多次来信要和我们结盟,互不侵犯,你怎么突然占据武宁?现在我要派天门太守胡僧佑率领两万精锐、五千铁甲骑兵驻守湓水,等时机进军。”萧詧听说后,召蔡大宝撤军。胡僧佑是南阳人。

五月,西魏陇西襄公李虎去世。

侯景日夜攻打巴陵,没能攻克,军中粮食耗尽,瘟疫爆发,士兵死伤超过一半。湘东王萧绎派晋州刺史萧惠正领兵救援巴陵,萧惠正推辞说自己不能胜任,推荐胡僧佑代替自己。胡僧佑当时正因议事违背萧绎旨意被关在监狱里,萧绎立即释放他,任命为武猛将军,让他去救援,并告诫他:“叛军若打水战,你就用大船逼近他们,一定能赢;若他们想打陆战,你直接乘船到巴丘,不用和他们交锋。”胡僧佑抵达湘浦(今湖南湘阴附近),侯景派任约率领五千精锐士兵在白塲(今湖南华容附近)截击。胡僧佑从其他路线西上,任约以为他怕自己,急忙追击,在芊口(今湖南华容附近)追上,喊胡僧佑说:“吴地小子,为何不早投降!要逃到哪儿去!”胡僧佑不回应,悄悄领兵到赤沙亭(今湖南华容南);恰逢信州刺史陆法和率军赶到,两军会合。陆法和有特殊法术,之前隐居在江陵百里洲,衣食住行全像苦行僧,有时预言吉凶,大多应验,没人能猜透他。侯景包围台城时,有人问他:“事态会怎样?”陆法和说:“人摘果子,该等熟了,不用碰它自己会掉。”那人坚持追问,他说:“也能攻克,也不能攻克(暗示台城会破但侯景最终败亡)。”等到任约进军江陵,陆法和主动请求去迎击,萧绎答应了他。

闰四月二十九日(壬寅日),任约率军抵达赤亭(即赤沙亭)。六月初一(甲辰日),胡僧佑、陆法和出兵攻击任约,任约的军队大败,被杀死、淹死的人极多,任约被活捉,押送到江陵。侯景听说后,六月初二(乙巳日),烧毁营帐连夜逃走。他任命丁和为郢州刺史,留下宋子仙等人(驻守郢州),号称有两万兵力;又派部将支化仁镇守鲁山(今湖北武汉汉阳),范希荣代理江州事务,仪同三司任延和、晋州刺史夏侯威生驻守晋州(今安徽潜山)。侯景亲自率领几千部下,顺长江东下。丁和用大石头砸死鲍泉和虞豫,把尸体沉在黄鹤矶(今湖北武汉蛇山附近)。任约被押到江陵后,萧绎赦免了他。徐文盛因心怀不满被下狱处死。巴州刺史余孝顷派侄子余僧重领兵救援鄱阳,于庆撤军逃走。

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征东将军、尚书令,胡僧佑等人都晋升官阶爵位,让他们领兵东下。陆法和请求回江陵,到后对萧绎说:“侯景自然会平定,蜀地的叛军(指萧纪)就要来了,请守住险要之地防备他们。”于是领兵驻守峡口(今湖北宜昌附近)。六月十七日(庚申日),王僧辩抵达汉口,先攻打鲁山,活捉支化仁押送江陵。六月十八日(辛酉日),进攻郢州,攻克外城(罗城),斩杀一千人。宋子仙退守内城(金城),王僧辩在四周堆起土山攻城。

豫州刺史荀朗从巢湖出兵,在濡须(今安徽无为附近)截击侯景,打败他的后军;侯景溃逃,船队前后失散。太子萧大器的船进入枞阳浦(今安徽枞阳附近),船上亲信都劝太子趁机北上(投奔北齐或西魏),太子说:“自从国家败亡,我就没想着活;现在皇上(简文帝)蒙难,我怎能忍心离开他!我今天要是逃走,就是背叛父亲,不是躲避叛贼。”说着泪流满面,下令继续前进。

六月二十一日(甲子日),宋子仙等人陷入绝境,请求献出郢州城,让自己回去投奔侯景;王僧辩假装答应,下令给一百艘船稳住他们。宋子仙信以为真,乘船准备出发时,王僧辩命杜龛率领一千精锐勇士攀着城墙爬上城,击鼓呐喊突然进攻,水军将领宋遥率领楼船,像乌云一样布满江面。宋子仙边打边逃,到白杨浦(今湖北武汉附近)时,被彻底击败。周铁虎活捉宋子仙和丁和,押送江陵处死。

六月二十七日(庚午日),北齐文宣帝因司马子如是高欢(高祖)的老部下,恢复他太尉官职。

江安侯萧圆正是西阳太守,为人宽厚、喜好施舍,归附他的人很多,有一万兵力。湘东王萧绎想吞并他,任命他为平南将军。萧圆正到江陵后,萧绎不见他,让南平王萧恪陪他喝酒;等他喝醉,就把他关在内省(宫中机构),吞并他的部众,又派人罗织他的罪名。荆州(萧绎)和益州(萧纪)的矛盾从此爆发。

陈霸先领兵从南康出发,灨石(今江西赣州附近)原有二十四处险滩,恰逢江水暴涨几丈,三百里内的巨石全被淹没;陈霸先进驻西昌(今江西泰和)。

铁勒(北方游牧部落)准备讨伐柔然(另一个游牧部落),突厥酋长土门出兵截击,打败铁勒,收降其五万多部落。土门仗着自己强盛,向柔然求婚;柔然头兵可汗大怒,派人辱骂他说:“你就是我的打铁奴隶,怎敢说这种话!”土门也发怒,杀了柔然使者,和柔然断绝关系,转而向西魏求婚;西魏丞相宇文泰把长乐公主嫁给了他。

秋季,七月初二(乙亥日),湘东王萧绎任命长沙王萧韶代理郢州事务。七月十四日(丁亥日),侯景回到建康。于庆从鄱阳退回豫章,侯瑱紧闭城门抵抗,于庆逃到江州,占据郭默城(今江西九江附近)。萧绎任命侯瑱为兖州刺史。侯景杀了侯瑱的所有弟弟。

七月二十八日(辛丑日),王僧辩乘胜攻下湓城,陈霸先率领三万部众赶来会合,驻守巴丘(今湖南岳阳)。西边来的军队(王僧辩部)缺粮,陈霸先有五十万石粮食,分出三十万石资助他们。八月初一(壬寅朔日),王僧辩的前军袭击于庆,于庆放弃郭默城逃走,范希荣也放弃寻阳城逃走。晋熙人王僧振等人起兵包围郡城,王僧辩派沙州刺史丁道贵援助他们,任延和等人弃城逃走。湘东王萧绎命王僧辩暂时驻守寻阳,等各路军队集结。

当初,侯景攻克建康后,常说“吴地人胆小软弱,容易偷袭拿下”,总想着先平定中原,再登基称帝。侯景娶了梁简文帝的女儿溧阳公主,十分宠爱她,影响了处理政事。王伟多次劝谏,侯景把这事告诉溧阳公主,公主说了王伟的坏话。王伟怕被谗言陷害,就劝侯景除掉简文帝。等侯景从巴陵战败回来,猛将大多战死,自己担心活不长,想早点登皇位。王伟说:“自古以来改朝换代,必须先废黜旧帝、另立新帝,既显示您的权威,又断绝百姓对旧帝的期望。”侯景听从了他。派前寿光殿学士谢昊写诏书,谎称:“弟弟、侄子(指萧绎、萧纪等)争夺皇位,星辰运行错乱,都是因为我不是正统继位,招来祸乱灾难,该把皇位禅让给豫章王萧栋。”让吕季略把诏书送进宫,逼迫简文帝抄写。萧栋是萧欢的儿子。

八月十七日(戊午日),侯景派卫尉卿彭隽等人领兵进宫,废黜简文帝为晋安王,软禁在永福省(宫中住所),撤走所有内外侍卫,派精锐骑兵在左右看守,宫墙四周全插上带刺的枳棘(防止逃跑)。八月十九日(庚申日),侯景下诏迎接豫章王萧栋继位。萧栋当时正被软禁,日常供应极少,只能靠吃蔬菜度日。他正和妃子张氏一起剥葵花籽,侯景的仪仗突然到来,萧栋又惊又怕,不知该怎么办,哭着登上御车。

侯景杀了哀太子萧大器、寻阳王萧大心、西阳王萧大钧、建平王萧大球、义安王萧大昕,以及留在建康的二十多位王侯。太子萧大器神情端庄、性格坚毅,对侯景的党羽从不屈服;亲信私下问他为何这样,太子说:“叛贼要是还顾点道义,不会杀我,我就算对他们傲慢呵斥,他们也不敢动我;要是该杀我了,就算一天拜一百次,也没用。”亲信又问:“殿下现在身陷困境,却神色坦然,和平时一样,为什么?”太子说:“我料定自己会死在叛贼之前——如果各位叔父能消灭叛贼,叛贼肯定先杀我,再被叔父们消灭;如果叔父们失败,叛贼也会杀我来巩固权势。既然注定要死,何必为没用的事发愁!”等到遇害时,太子脸色不变,缓缓说:“早就知道会有这事,只可惜来得太晚了!”行刑的人想用衣带勒死他,太子说:“这东西勒不死人。”让人取来帐绳,才被勒死。

八月二十一日(壬戌日),萧栋即位称帝,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天正。太尉郭元建听说后,从秦郡(今江苏南京**)骑马赶回建康,对侯景说:“皇上(简文帝)是先帝的太子,没犯任何过错,怎能废黜他!”侯景说:“王伟劝我,说‘早消除百姓对旧帝的期望’,我才这么做来安定天下。”郭元建说:“我们挟制天子号令诸侯,还怕办不成事;无故废黜天子,只会让自己陷入危险,哪来的安定!”侯景想迎回简文帝复位,立萧栋为皇太孙。王伟说:“废立是大事,怎能反复更改!”侯景才作罢。

八月二十四日(乙丑日),侯景又派人到吴郡杀南海王萧大临,到姑孰(今安徽当涂)杀南郡王萧大连,到会稽杀安陆王萧大春,到京口杀高唐王萧大壮。侯景把太子妃(萧大器的妃子)赐给郭元建,郭元建说:“哪有皇太子妃做别人妾的道理!”始终不见太子妃,让她出家为尼。

八月二十五日(丙寅日),萧栋追尊昭明太子萧统为昭明皇帝,父亲豫章安王萧欢为安皇帝,祖母金华敬妃为敬太皇太后,母亲豫章太妃王氏为皇太后,妃子张氏为皇后。任命刘神茂为司空。

九月二十二日(癸巳日),北齐文宣帝高洋前往赵州、定州,随后前往晋阳。

九月二十八日(己亥日),湘东王萧绎任命尚书令王僧辩为江州刺史,原江州刺史陈霸先为东扬州刺史。

王伟劝侯景杀了简文帝(太宗),以断绝众人对旧帝的期望,侯景听从。冬季,十月初一(壬寅日)夜,王伟和左卫将军彭隽、王修纂向简文帝进酒说:“丞相因陛下被软禁太久,派我们来为陛下祝寿。”简文帝笑着说:“我已禅让皇位,怎能再称‘陛下’?这杯祝寿酒,怕是要了我的命吧!”于是彭隽等人弹着曲项琵琶,陪简文帝畅饮。简文帝知道自己将被杀害,就喝得大醉,说:“没想到快乐能到这种地步!”醉倒后睡去。王伟退出,彭隽搬来土袋压在简文帝身上,王修纂坐在土袋上,简文帝窒息而死。王伟拆下床板做棺材,把简文帝的尸体暂时停放在城北酒库中。简文帝被软禁后,没有侍从和纸张,就在墙壁、木板屏风上写诗作文几百篇,文辞十分凄凉悲伤。侯景追谥他为明皇帝,庙号高宗。

当初侯景逼近江陵时,湘东王萧绎向西魏求援,下令梁、秦二州刺史宜丰侯萧循献出南郑(今陕西汉中)给西魏,召萧循回江陵。萧循认为无故献城不是忠臣所为,回复说:“请等陛下更改命令。”西魏太师宇文泰派大将军达奚武率领三万兵力夺取汉中,又派大将军王雄从子午谷出兵,攻打上津(今湖北郧西)。萧循派记室参军沛人刘璠向武陵王萧纪求援,萧纪派潼州刺史杨乾运救援。萧循是萧恢的儿子。

王僧辩等人听说简文帝去世,十月十五日(丙辰日),上奏湘东王萧绎,请他登基称帝;萧绎不答应。

司空、东道行台刘神茂听说侯景从巴丘战败回来,暗中谋划叛离侯景,吴地士大夫都劝他这么做;于是刘神茂和仪同三司尹思合、刘归义、王晔、云麾将军元頵等人占据东阳(今浙江金华)响应江陵,派元頵和别将李占南下占据建德江口(今浙江建德附近)。张彪攻打永嘉(今浙江温州),攻克城池。新安(今浙江淳安)百姓程灵洗起兵占据郡城响应刘神茂。从此钱塘江以东地区都归附江陵。湘东王萧绎任命程灵洗为谯州刺史,兼任新安太守。

十一月初四(乙亥日),王僧辩等人再次上表劝萧绎称帝,萧绎仍不答应。十一月初七(戊寅日),萧绎任命湘州刺史安南侯萧方矩为中卫将军,做自己的副手。萧方矩是萧方诸的弟弟。任命南平王萧恪为湘州刺史。

侯景任命赵伯超为东道行台,驻守钱塘;任命田迁为军司,驻守富春;任命李庆绪为中军都督,谢答仁为右厢都督,李遵为左厢都督,率军讨伐刘神茂。

十一月初八(己卯日),侯景被加授“九锡”(古代权臣最高礼遇),在他的封国“汉”设置丞相及以下官职。十一月十八日(己丑日),豫章王萧栋被迫把皇位禅让给侯景,侯景在南郊即位称帝。回宫后登上太极殿,他的党羽几万人,都吹着口哨、呼喊着涌上殿来。侯景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太始。封萧栋为淮阴王,把他和两个弟弟萧桥、萧樛一起锁在密室中。

王伟请求设立“七庙”(天子祭祀七代祖先的宗庙),侯景问:“什么是七庙?”王伟说:“天子要祭祀七代先祖。”又请侯景说出七代祖先的名讳,侯景说:“前代祖先我记不清了,只记得我父亲叫侯标;况且他在朔州(今山西朔州),哪能来这里受祭!”众人都笑他。侯景党羽中有人知道他祖父叫侯乙羽周,其余祖先的名位都是王伟编造的,侯景追尊父亲侯标为元皇帝。

侯景做丞相时,以西州为府衙,无论文武官员、地位高低都亲自接待;等到住进皇宫,非老部下不能进见,因此众将大多心怀不满。侯景喜欢独自骑小马,用弹弓打飞鸟,王伟总阻止他,不许他轻易出宫。侯景闷闷不乐,越发意志消沉,说:“我没事当这个皇帝,和被弃置不用没区别。”

十一月二十一日(壬辰日),湘东王萧绎任命长沙王萧韶为郢州刺史。

益州长史刘孝胜等人劝武陵王萧纪称帝,萧纪虽没答应,却大肆制造皇帝的车马服饰。

十二月初六(丁未日),谢答仁、李庆绪攻打建德,活捉元頵、李占押送建康;侯景把他们砍去手脚示众,过了一天才让他们死去。

北齐文宣帝每次出入宫廷,常让中山王(原东魏孝静帝)跟在身边,中山王妃太原公主(高洋的妹妹)总为孝静帝尝食物、照料他。当月,高洋请公主喝酒,派人用毒酒害死孝静帝,连同他的三个儿子一起杀害,追谥孝静帝为魏孝静皇帝,葬在邺城西面漳水北岸。后来高洋突然挖开他的陵墓,把棺木扔进漳水。高洋刚接受禅让时,东魏皇室的神主牌位都寄放在七帝寺,到这时,也把它们取出来烧掉了。

彭城公元韶因是高氏的女婿(娶高洋的妹妹),受到的宠信待遇比其他元氏宗室好。开府仪同三司美阳公元晖业因地位高、声望重,又志气不凡,特别被高洋忌恨,当时正跟随高洋在晋阳。元晖业在宫门外骂元韶:“你连个老妇人都不如!把传国玉玺交给别人,为什么不把它击碎!我说出这话,知道马上就会死,但你又能活多久!”高洋听说后杀了元晖业,连同临淮公元孝友一起,把他们的尸体扔进汾水冰窟中。元孝友是元彧的弟弟。高洋曾剃掉元韶的胡须眉毛,给他涂脂抹粉,让他跟在身边,说:“我把彭城王当妃嫔。”讥讽元韶懦弱得像女人。

承圣元年壬申(公元552年)

春季,正月,湘东王萧绎任命南平内史王褒为吏部尚书。王褒是王骞的孙子。

北齐多次侵犯侯景的边境地区,正月初五(甲戌日),侯景派郭元建率领步兵赶赴小岘(今安徽含山),侯子鉴率领水军前往濡须(今安徽无为);正月初十(己卯日),军队抵达合肥,北齐人闭城不出,侯景的军队只好撤回。

正月二十七日(丙申日),北齐文宣帝讨伐库莫奚(北方游牧部落),大败敌军,俘获四千人、各种牲畜十几万头。

北齐文宣帝连年出兵塞外,给事中兼中书舍人唐邕熟悉军事文书,从都督将领以下人员的功劳政绩、各地军队的强弱人数、轮换调动情况、武器装备的优劣、粮草储备的虚实,他都了如指掌。有时在皇帝面前核查军队,即使几千人,他不用看文书,就能叫出每个人的姓名,从不出错。高洋常说:“唐邕精明能干,一个人能顶一千人。”又说:“唐邕每次处理军事,手里写文书,嘴里发指令,耳朵还听汇报,真是个异人!”对他的宠信赏赐,群臣都比不上。

西魏将领王雄夺取上津、魏兴(今陕西安康),东梁州刺史安康人李迁哲兵败投降。

突厥酋长土门袭击柔然,大败敌军。柔然头兵可汗自杀,他的太子庵罗辰、阿那瑰的堂弟登注俟利、登注的儿子库提一起率领部众投奔北齐,其余部众又立登注的次子铁伐为可汗。土门自称伊利可汗,称妻子为可贺敦,子弟叫特勒,其他领兵的将领都叫设。

湘东王萧绎命令王僧辩等人东进讨伐侯景。二月初二(庚子日),各路军队从寻阳出发,战船连绵几百里。陈霸先率领三万士兵、两千艘战船,从南江(今江西赣江)驶出湓口,在白茅湾(今江西九江附近)与王僧辩会合。两人筑坛歃血结盟,一起宣读盟文,众人泪流满面、情绪激昂。二月初五(癸卯日),王僧辩派侯瑱攻打南陵、鹊头(今安徽铜陵附近)两处戍所,攻克城池。二月初十(戊申日),王僧辩等人驻军大雷(今安徽望江);二月十八日(丙辰日),从鹊头出发。二月二十日(戊午日),侯子鉴回到战鸟(今安徽繁昌附近长江中),西边的军队(王僧辩、陈霸先部)突然抵达,侯子鉴惊慌害怕,逃回淮南。

侯景的仪同三司谢答仁在东阳攻打刘神茂,程灵洗、张彪都领兵准备救援;刘神茂想独占功劳,不许他们来,自己在下文淮扎营。有人对刘神茂说:“叛军擅长野战,下淮地势平坦,容易四面受敌,不如占据七里濑(今浙江桐庐附近险滩),叛军肯定攻不进来。”刘神茂不听。他部下的副将多是北方人,和他不同心,别将王晔、郦通一起占据外营,向谢答仁投降;刘归义、尹思合等人弃城逃走。刘神茂孤立无援,二月初三(辛未日),也向谢答仁投降,谢答仁把他押送建康。

二月初五(癸酉日),王僧辩等人抵达芜湖,侯景的守将张黑弃城逃走。侯景听说后十分害怕,下诏赦免湘东王萧绎、王僧辩的罪过,众人都嘲笑他。侯子鉴占据姑孰南洲抵抗西边的军队,侯景派党羽史安和等人率领两千士兵援助他。三月初一(己巳朔日),侯景下诏说要亲自去姑孰,又派人告诫侯子鉴:“西边的人擅长水战,别和他们在水上交锋;往年任约战败,就是因为这。要是能和他们的步兵骑兵交战,一定能打败他们,你只需在岸上扎营,把船收进港湾等着。”侯子鉴于是弃船登岸,关闭营门不出战。王僧辩等人在芜湖驻军十几天,侯景的党羽大喜,报告侯景说:“西边的军队怕我们强大,眼看要逃跑了,再不进攻,就错过机会了。”侯景于是又命令侯子鉴准备水战。

三月初九(丁丑日),王僧辩抵达姑孰,侯子鉴率领一万多步兵骑兵渡过南洲,在岸边挑战,又用一千艘船装载士兵(假意水战)。王僧辩指挥小船都退走,留下大船在两岸停泊。侯子鉴的部众以为水军要撤退,争相出兵追击;大船截断他们的退路,船上士兵击鼓呐喊,在江中与叛军交战,侯子鉴大败,士兵跳江淹死的有几千人。侯子鉴仅自己逃脱,收拢残兵逃回建康,占据东府城。王僧辩留虎臣将军庄丘慧达镇守姑孰,领兵前进,历阳的戍守士兵出城投降。侯景听说侯子鉴战败,极度恐惧,眼泪流满脸颊,拉过被子蒙头躺下,过了很久才起来,叹息说:“把你老子害苦了!”

三月十二日(庚辰日),王僧辩督率各路军队抵达张公洲;三月十三日(辛巳日),趁涨潮进入秦淮河,进军到禅灵寺前。侯景召来石头津主张宾,让他把秦淮河及长江口的战船都用石头拴住沉底,堵塞淮河口;又沿着淮河筑城,从石头城到朱雀街,十几里内,城楼城墙相连。王僧辩向陈霸先问计,陈霸先说:“之前柳仲礼几十万军队隔河扎营,韦粲在青溪,始终不敢过河,叛军登高远望,我们的虚实全被看清,所以能打败我们。现在要包围石头城,必须渡过北岸。众将要是不敢打头阵,我请求先去筑营栅。”三月十四日(壬午日),陈霸先在石头城西边的落星山筑营栅,各路军队依次连接筑起八座营城,一直延伸到石头城西北。侯景怕西州(今江苏南京西南)的退路被切断,亲自率领侯子鉴等人也在石头城东北筑五座营城,阻拦大路。侯景派王伟等人驻守台城。三月十七日(乙酉日),侯景杀了湘东王的世子萧方诸、前平东将军杜幼安。

刘神茂被押到建康,三月十八日(丙戌日),侯景下令准备大铡刀,先铡刘神茂的脚,一寸寸往下铡,直到头部(凌迟处死)。留异表面上和刘神茂同盟,暗中却和侯景勾结,所以得以幸免。

三月十九日(丁亥日),王僧辩进军到招提寺北,侯景率领一万多士兵、八百多匹精锐骑兵,在西州西边列阵。陈霸先说:“我们人多、叛军少,该分散他们的兵力,以强打弱;为什么要让他们集中精锐,跟我们拼命!”于是命令众将分兵布阵。侯景冲击将军王僧志的阵脚,王僧志的军队稍退,陈霸先派将军安陆人徐度率领两千名弓箭手横截叛军后路,侯景的军队才后退。陈霸先和王琳、杜龛等人率领铁骑趁机冲锋,王僧辩率领大军跟进,侯景的军队战败撤退,退到营栅固守。杜龛是杜岸哥哥的儿子。侯景的仪同三司卢晖略驻守石头城,打开北门投降,王僧辩进城占据石头城。侯景和陈霸先拼死交战,侯景率领一百多骑兵,扔掉长矛拿刀,左右冲锋。陈霸先的军阵纹丝不动,叛军最终大败,各路军队追击到西明门。

侯景逃到宫阙下,不敢进台城,召来王伟责备说:“你让我称帝,今天害惨我了!”王伟答不上来,绕着宫阙躲藏。侯景想逃走,王伟拉住他的马缰绳劝道:“自古以来哪有背叛天子的!宫里的卫士,还足够打一仗,放弃这里,你要去哪里?”侯景说:“我过去打败贺拔胜、攻破葛荣,在黄河以北扬名;渡过长江攻占台城,降服柳仲礼易如反掌;今天是老天要亡我啊!”接着抬头望着宫阙石牌,叹息了很久。他用皮袋装着在江东生下的两个儿子,挂在马鞍后,和房世贵等一百多骑兵向东逃走,想去吴地投奔谢答仁。侯子鉴、王伟、陈庆逃向朱方(今江苏丹徒)。王僧辩命裴之横、杜龛驻守杜姥宅,杜崱进城占据台城。王僧辩不约束士兵,士兵抢掠百姓,男女老少被剥得精光,从石头城到东城,路上全是哭喊的人。当晚,士兵失火,烧毁太极殿及东西堂,珍宝器物、仪仗、御车全被烧光。

三月二十日(戊子日),王僧辩命侯瑱等人率领五千精锐追击侯景。王克、元罗等台城旧臣在路上迎接王僧辩,王僧辩慰劳王克说:“辛苦你了,侍奉夷狄君主(指侯景)。”王克答不上来。王僧辩又问:“传国玉玺在哪里?”王克过了很久才说:“被赵平原(赵思贤,侯景党羽)拿走了。”王僧辩说:“王氏世代公卿大族,一朝败落。”王僧辩迎接简文帝的棺木放到朝堂上,率领百官按礼仪哭拜哀悼。

三月二十一日(己丑日),王僧辩等人上表劝萧绎称帝,并且请他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湘东王回复说:“淮海边的大鲸(指侯景)虽已被杀,但襄阳的短狐(指萧詧)还没彻底归顺。等天下太平,再讨论这事。”

三月二十二日(庚寅日),南兖州刺史郭元建、秦郡戍主郭正买、阳平戍主鲁伯和、代理南徐州事务郭子仲,都献城投降。

王僧辩从江陵出发前,曾上奏湘东王说:“平定叛贼后,继位的君主(指萧栋)还在,不知该怎么处置?”萧绎说:“皇宫之内,自然用武力解决。”王僧辩说:“讨伐叛贼的谋划,我来承担;但像成济(刺杀魏帝的人)那样的事,请另派别人。”萧绎于是暗中告知宣猛将军朱买臣,让他动手。等到侯景败亡,简文帝已死,豫章王萧栋和两个弟弟萧桥、萧樛互相搀扶着从密室出来,路上遇到杜崱,杜崱帮他们去掉枷锁。两个弟弟说:“今天终于能免于横死了!”萧栋说:“祸福难料,我还是害怕!”三月二十三日(辛卯日),他们遇到朱买臣,朱买臣喊他们上船一起喝酒,没喝完,就把三人都沉进水里淹死。

王僧辩派陈霸先领兵去广陵接受郭元建等人投降,又派使者去安抚他们。众将大多私下派人向郭元建索要马匹兵器;恰逢侯子鉴渡江到广陵,对郭元建等人说:“我们是梁朝的死敌,有什么脸再见梁朝君主!不如投降北齐,还能回家乡。”于是众人都投降北齐。陈霸先抵达欧阳(今江苏仪征附近)时,北齐行台辛术已占据广陵。

王伟和侯子鉴走散,被直渎戍主黄公喜抓获,押送建康。王僧辩问他:“你做叛贼的丞相,不能以死尽忠,还想在草莽中求活吗?”王伟说:“国家兴亡是天命。要是汉帝(指侯景)早听我的话,您哪有今天!”尚书左丞虞骘曾被王伟侮辱,于是朝他脸上吐口水。王伟说:“你没读过书,不值得和你说话!”虞骘羞愧退下。王僧辩命罗州刺史徐嗣徽镇守朱方。

三月二十四日(壬辰日),侯景抵达晋陵(今江苏常州),收拢田迁的残兵,强迫百姓跟随,向东逃往吴郡。

夏季,四月,北齐文宣帝派大都督潘乐和郭元建率领五万士兵攻打阳平(今安徽固镇),攻克城池。

王僧辩上奏,请陈霸先镇守京口(今江苏镇江)。

益州刺史、太尉武陵王萧纪,很有军事谋略,在蜀地十七年,向南开拓宁州、越巂(今云南、四川南部),向西与资陵、吐谷浑(西北游牧政权)相通;对内整治农耕、养蚕、制盐、冶铁,对外经营远方贸易获利,因此能积累财富,武器铠甲储备充足,有八千匹马。他听说侯景攻陷台城,湘东王萧绎要讨伐侯景,对幕僚说:“七官(萧绎排行第七)是个文人,怎能拯救国家!”他寝宫柏殿的柱子上,纹路环绕长出花纹,萧纪认为是自己的祥瑞之兆。四月初六(乙巳日),萧纪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天正,立儿子萧圆照为皇太子,萧圆正为西阳王,萧圆满为竟陵王,萧圆普为谯王,萧圆肃为宜都王。任命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永丰侯萧扌为为征西大将军、益州刺史,封秦郡王。司马王僧略、直兵参军徐怦坚决劝谏,萧纪不听。王僧略是王僧辩的弟弟,徐怦是徐勉的侄子。

当初台城被围时,徐怦劝萧纪赶紧出兵救援,萧纪本就不想去,心里记恨徐怦。恰逢蜀人费合告发徐怦谋反,徐怦有封信给将帅,写着“事事往人口具”(凡事当面说清),萧纪就拿这话当谋反证据,对徐怦说:“看在旧情上,我让你儿子们活命。”徐怦回答:“我儿子都像殿下您一样(无才无德),留着有什么用!”萧纪于是杀了徐怦全家,把首级挂在集市示众,也杀了王僧略。永丰侯萧扌为叹息说:“大事成不了了!善人是国家的根基,现在先杀善人,不灭亡还等什么!”

萧纪征召宜丰侯萧循的咨议参军刘璠为中书侍郎,使者去了八次,刘璠才来。萧纪让刘孝胜深度拉拢刘璠,刘璠却苦苦请求回去。中记室韦登私下对刘璠说:“殿下残忍且记仇,您不留下来,会招来大祸,不如一起辅佐他成就大业,让自己身名两全!”刘璠严肃说:“你想劝我留下?我和宜丰侯(萧循)的名分早已定好,怎会因安危改变心意!殿下正向天下宣扬大义,终究不会因我一个人动怒。”萧纪知道刘璠肯定不为自己所用,就厚礼送他回去,任命宜丰侯萧循为益州刺史,封随郡王,让刘璠做萧循的府长史、蜀郡太守。

谢答仁讨伐刘神茂回来,到富阳时听说侯景败逃,率领一万人想北上迎接侯景,赵伯超占据钱塘抵抗他。侯景进军到嘉兴,听说赵伯超叛离自己,就退到吴郡(今江苏苏州)驻守。四月初十(己酉日),侯瑱在松江追上侯景,侯景还有两百艘船、几千士兵,侯瑱发起进攻,打败侯景,活捉彭隽、田迁、房世贵、蔡寿乐、王伯丑。侯瑱活生生剖开彭隽的肚子,拉出肠子,彭隽还没死,亲手把肠子塞回去,侯瑱才斩了他。

侯景和几十个心腹乘小船逃跑,把两个儿子推下水,准备逃入海;侯瑱派副将焦僧度追击。侯景娶羊侃的女儿为妾,任命她哥哥羊鹍为库直都督,待他很优厚。羊鹍跟随侯景东逃,和侯景的亲信王元礼、谢葳蕤(谢答仁弟弟)秘密谋划杀侯景。侯景下海后想逃往蒙山,四月十八日(己卯日),侯景白天睡觉,羊鹍对船夫说:“这地方哪有蒙山,你只听我的指挥。”于是直接驶向京口。到胡豆洲时,侯景醒来,大惊失色;问岸上的人,说“郭元建还在广陵”,侯景大喜,准备去投奔他。羊鹍拔刀呵斥船夫驶向京口,对侯景说:“我们为您效力这么久,现在落到这步田地,终究成不了事,想拿您的头去换富贵。”侯景还没回答,众人已拔刀砍来。侯景想跳江,羊鹍用刀砍他;侯景逃进船里,用佩刀挖船底(想沉船逃生),羊鹍用长矛刺死他。尚书右仆射索超世在另一艘船上,谢葳蕤假传侯景命令召他过来,把他抓住。南徐州刺史徐嗣徽斩了索超世,把盐塞进侯景肚子里(防止尸体腐烂),送尸体到建康。王僧辩把侯景的首级传送到江陵,砍下他的手,派谢葳蕤送给北齐;把侯景尸体扔到集市上,百姓争相分食,连骨头都吃光,溧阳公主也参与分食。当初侯景的五个儿子在北齐,北齐世宗(高澄)剥了他长子的脸皮烹杀,幼子都被阉割;北齐显祖(高洋)即位后,梦见猕猴坐在自己御床上,就把侯景的儿子全烹杀了。赵伯超、谢答仁都向侯瑱投降,侯瑱把他们和田迁等人一起押送建康。王僧辩在集市斩了房世贵,把王伟、吕季略、周石珍、严亶、赵伯超、伏知命押送到江陵。

四月二十六日(丁巳日),湘东王萧绎下令解除戒严。

五月初四(乙丑日),将简文帝葬在庄陵,庙号太宗。侯景败逃时,随身带着传国玉玺,让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掌管,说:“我要是死了,就把玉玺沉进江里,别让吴地人再得到它。”赵思贤从京口渡江时遇到强盗,随从把玉玺扔在草丛里;到广陵后,赵思贤把这事告诉郭元建,郭元建取回玉玺交给辛术。五月十一日(壬申日),辛术把玉玺送到邺都(北齐都城)。

五月二十五日(甲申日),北齐任命吏部尚书杨愔为右仆射,把太原公主嫁给他。太原公主就是原东魏孝静帝的皇后。

杨乾运进军到剑北(剑阁以北),西魏达奚武迎击,在白马(今陕西勉县)大败杨乾运,把俘虏的首级陈列在南郑城下,还派人辱骂宜丰侯萧循。萧循大怒,出兵交战,西魏都督杨绍设伏兵袭击,萧循的军队几乎全被杀死或俘虏。刘璠回到白马西边时,被达奚武抓获,押送到长安。西魏太师宇文泰早就听说刘璠的名声,待他像老朋友一样。当时南郑久攻不下,达奚武请求屠城,宇文泰准备答应;刘璠在朝堂上苦苦求情,宇文泰发怒不允,刘璠哭着不停请求,宇文泰说:“侍奉主人就该这样。”于是听从他的请求(不屠城)。

五月十一日(庚午日),司空南平王萧恪等人再次劝萧绎称帝,萧绎仍不接受,派侍中丰城侯萧泰等人拜谒先帝陵墓,修复祖庙和社稷坛。

五月十九日(戊寅日),侯景的首级送到江陵,在集市上悬挂三天,煮过后涂上漆,存入武库。五月二十一日(庚辰日),任命南平王萧恪为扬州刺史。五月二十五日(甲申日),任命王僧辩为司徒、镇卫将军,封长宁公;陈霸先为征虏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长城县侯。

五月二十六日(乙酉日),在集市诛杀侯景任命的尚书仆射王伟、左民尚书吕季略、少府周石珍、舍人严亶;赵伯超、伏知命在狱中饿死。因谢答仁对简文帝不失礼节,特别赦免了他。王伟在狱中写了一首五百字的诗,湘东王萧绎欣赏他的才华,想赦免他。有嫉妒王伟的人对萧绎说:“之前王伟写的讨伐檄文特别好。”萧绎找来檄文看,上面写着“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项羽有双瞳仁,还落得乌江自刎;湘东王只有一只眼,怎能让天下归附!)萧绎大怒,把王伟的舌头钉在柱子上,剖腹割肉处死。

五月二十七日(丙戌日),北齐合州刺史斛斯昭攻打历阳(今安徽和县),攻克城池。

五月二十八日(丁亥日),萧绎下令:“王伟等人已死,其余士族旧贵被迫苟活、勇武豪杰暂避锋芒的,都不再追究。”

扶风人鲁悉达,聚集同乡保卫新蔡(今河南新蔡),种田储粮。当时江东饥荒战乱,饿死的人占十分之**,幸存者扶老携幼归附他。鲁悉达分发粮食,救活很多人,又招集晋熙等五郡,占据全部地盘。他派弟弟鲁广达领兵跟随王僧辩讨伐侯景,侯景平定后,萧绎任命鲁悉达为北江州刺史。

北齐文宣帝派散骑常侍曹文皎等人出使江陵,湘东王萧绎派散骑常侍柳晖等人回访,同时告知侯景已平定;也派舍人魏彦向西魏通报。

北齐文宣帝派潘乐、郭元建领兵包围秦郡(今江苏南京**),行台尚书辛术劝谏说:“朝廷和湘东王信使不断,阳平是侯景的地盘,夺取它还说得过去;现在王僧辩已派严超达驻守秦郡,从道义上怎能再争夺!况且雨季刚到,不如撤军。”北齐文宣帝不听。陈霸先命别将徐度领兵援助秦郡固守。北齐七万大军猛攻秦郡,王僧辩派左卫将军杜崱救援,陈霸先也从欧阳赶来会合,和郭元健在土林大战,大败北齐军,斩首一万多级,生擒一千多人,郭元建收拢残兵北逃;陈霸先因两国还通好,没有穷追。

辛术升任吏部尚书。自北魏迁都邺都以来,掌管选拔官员的职位上,知名人物有几人,各有优劣:北齐世宗(高澄)年轻爽朗,但缺点是选拔过粗疏;袁叔德沉稳谨慎,但问题是过于细碎;杨愔风度翩翩、能言善辩,但选官偏于浮华。只有辛术品性端正、明察,选官必看才能器量,循名责实,新人和旧臣兼顾,即使是管仓库的小官有才干也会提拔,世家大族也不遗漏,考察前后历任,他是最恰当公允的。

西魏达奚武派尚书左丞柳带韦进入南郑,劝宜丰侯萧循说:“您所凭靠的是险要地势,所依赖的是外援,所保护的是百姓。现在我军深入,您凭靠的险要已不足固守;白马战败后,酋长豪强不再进兵,您依赖的外援已不可靠;我军四面包围,您管辖的百姓已无法保护。况且您本朝动乱,国家无主,您要为谁尽忠呢?不如转祸为福,让子孙后代都享受福禄!”萧循于是请求投降。柳带韦是柳庆的儿子。开府仪同三司贺兰德愿听说城中粮尽,请求攻城,大都督赫连达说:“不战而夺取城池,是上策,怎能贪图百姓子女、财物,而不爱惜民命!况且看他们兵马还强,城池仍坚固,进攻即使取胜,也必然双方死伤惨重;如果他们困兽犹斗,成败还难预料。”达奚武说:“您说得对。”于是接受萧循投降,俘获男女两万人后撤军,从此剑北地区全归入西魏。

六月十八日(丁未日),北齐文宣帝回到邺都;六月二十六日(乙卯日),又前往晋阳。

六月三十日(庚寅日),湘东王萧绎立安南侯萧方矩为王太子。

北齐派散骑常侍谢季卿来祝贺平定侯景。

衡州刺史王怀明叛乱,广州刺史萧勃讨伐平定了他。

北齐政令繁琐、赋税沉重,长江北岸的百姓不愿归属北齐,当地豪杰多次向王僧辩请求出兵,王僧辩因与北齐通好,都不答应。秋季,七月,广陵侨民朱盛等人暗中聚集几千党羽,谋划袭击杀死北齐刺史温仲邕,派使者向陈霸先求援,说已攻下广陵外城。陈霸先派人告知王僧辩,王僧辩说:“人心真假难测,若确实攻克外城,急需增援;若不是这样,就不必进军。”使者还没回报,陈霸先已渡过长江,王僧辩只好命武州刺史杜崱等人协助他。恰逢朱盛等人密谋泄露,陈霸先趁机进军包围广陵。

八月,西魏安康人黄众宝反叛,攻打魏兴(今陕西安康),抓获太守柳桧,进而包围东梁州。叛军让柳桧诱劝城中投降,柳桧不从被杀。柳桧是柳虬的弟弟。西魏太师宇文泰派王雄和骠骑大将军武川人宇文虬讨伐黄众宝。

武陵王萧纪领兵从外水(今岷江)东下,任命永丰侯萧扌为为益州刺史,镇守成都,让儿子宜都王萧圆肃做他的副手。

九月十三日(甲戌日),司空南平王萧恪去世。九月二十三日(甲申日),任命王僧辩为扬州刺史。

北齐文宣帝派人告知王僧辩、陈霸先:“请解除广陵之围,我方必归还广陵、历阳两座城池。”陈霸先领兵回京口,长江北岸百姓跟随陈霸先渡江的有一万多人。湘东王任命陈霸为先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征召陈霸先的世子陈昌和侄子陈顼到江陵,任命陈昌为员外散骑常侍,陈顼为领直。宜丰侯萧循投降西魏时,丞相宇文泰答应让他南返,但过了很久都没放行,宇文泰从容问刘璠:“我在古代能和谁相比?”刘璠回答:“我常把您比作商汤、周武王,现在看来,连齐桓公、晋文公都不如!”宇文泰说:“我怎敢比商汤、武王,顶多期望比伊尹、周公,怎会不如桓、文!”刘璠说:“齐桓公保全三个亡国,晋文公伐原不失信用。”话没说完,宇文泰拍掌说:“我明白你的意思,是想激励我啊。”于是对萧循说:“您想回荆州,还是益州?”萧循请求回江陵,宇文泰厚礼送他出发。萧循带领一千多家文武官员随行,湘东王怀疑他,派使者沿途侦察,使者在路上前后相望;萧循刚到江陵的当晚,湘东王就派人抢劫他的财物,到天亮时,萧循主动献上马匹兵器,湘东王才安心,召他入宫,相对而哭,任命萧循为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冬季,十月,北齐文宣帝从晋阳前往离石(今山西离石),从黄栌岭开始修筑长城,向北到社平戍(今山西五寨),长四百多里,设置三十六个戍所。

十月十九日(戊申日),湘东王在殿中逮捕湘州刺史王琳,杀了他的副将殷晏。

王琳本是会稽的军人家庭出身,他的姊妹都进入湘东王府,所以王琳从小在湘东王身边长大。王琳勇猛好斗,湘东王让他做将帅。王琳能屈身对待部下,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士兵,不拿回自己家。他麾下有一万人,大多是江淮地区的盗贼,跟随王僧辩平定侯景,功劳和杜龛并列第一。在健康时,王琳恃宠放纵,横行霸道,王僧辩无法制止。王僧辩因皇宫被烧,怕被治罪,想拿王琳顶罪,就秘密上奏湘东王,请求杀王琳。湘东王任命王琳为湘州刺史,王琳怀疑自己会遭祸,派长史陆纳率领部曲前往湘州,自己到江陵请罪,对陆纳等人说:“我若不能回来,你们怎么办?”众人都说:“愿为您死。”相互哭泣告别。王琳到江陵后,湘东王将他交给官吏关押。

十月三十日(辛酉日),湘东王任命王子萧方略为湘州刺史,又任命廷尉黄罗汉为长史,派他们和太舟卿张载到巴陵,先接管王琳的军队。张载受湘东王宠信,但对待部下严厉苛刻,荆州人恨他如仇敌。黄罗汉等人到王琳军中,陆纳和士兵一起痛哭,不肯接受命令,抓住黄罗汉和张载。湘东王派宦官陈昮去劝谕,陆纳当着陈昮的面剖开张载的肚子,拉出肠子系在马脚上,让马绕圈跑,直到张载肠尽气绝;又割下张载的心,对着心脏跳舞,最后烧掉他的残骨。因黄罗汉清廉谨慎,才赦免了他。陆纳和众将领兵袭击湘州,当时湘州无主,陆纳就占据了湘州。

公卿大臣和藩镇长官多次劝湘东王称帝,十一月十二日(丙子日),世祖(萧绎登基后庙号世祖)在江陵即位称帝,改年号(承圣),宣布大赦。当天,皇帝没有登上正殿,只让公卿大臣陪立而已。

十一月十三日(丁丑日),任命宜丰侯萧循为湘州刺史。

十一月十五日(己卯日),立王太子萧方矩为皇太子,改名萧元良。封皇子萧方智为晋安王,萧方略为始安王,萧方等的儿子萧庄为永嘉王。追尊母亲阮修容为文宣皇后。

侯景之乱后,梁朝一半以上的州郡归入西魏,从巴陵以下到建康,以长江为界;荆州的北界到武宁(今湖北荆门),西到硖口(今湖北宜昌);岭南地区又被萧勃占据。皇帝诏令能通行的范围,方圆不过千里,登记在册的百姓,不足三万户。

陆纳在渌口(今湖南株洲)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打败他。丁道贵逃到零陵,部众全投降陆纳。皇帝听说后,派使者征召司徒王僧辩、右卫将军杜崱、平北将军裴之横和宜丰侯萧循共同讨伐陆纳,萧循驻军巴陵等待他们。侯景之乱时,零陵人李洪雅占据零陵郡,皇帝随即任命他为营州刺史。李洪雅请求讨伐陆纳,皇帝答应了他,丁道贵收拢残兵和他一起进军。陆纳派部将吴藏袭击,打败他们,李洪雅等人退守空云城,吴藏领兵包围。不久,陆纳请求投降,要求送回妻子儿女,皇帝派陈昮到陆纳军中,陆纳的部众都哭着说:“王郎(王琳)被囚禁,所以我们才在湘州逃避罪责,没有别的想法。”于是交出妻子儿女给陈昮。陈昮到巴陵后,萧循说:“这是诈降,他们一定会袭击我们。”于是秘密做好防备。陆纳果然连夜派轻兵跟在陈昮后面,约定到巴陵城下后击鼓呐喊。十二月十九日(壬午日)清晨,军队离巴陵还有十里,众人以为已到城下,就击鼓呐喊,萧循的军队都很惊慌。萧循坐在胡床上,在营垒门口观望,陆纳乘船来攻,箭如雨下,萧循正吃甘蔗,毫无惧色,从容部署将士反击,缴获陆纳一艘战船。陆纳退守长沙。

十二月十九日(壬午日),北齐文宣帝回到邺都;十二月二十五日(戊午日),又前往晋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