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梁纪十九(公元550年)

资治通鉴白话版 梁纪十九(公元550年)

作者:鬼老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23:16:34

大宝元年庚午(公元550年)

春季,正月初一(辛亥日),(梁朝)宣布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大宝”。

陈霸先从始兴郡出发,抵达大庾岭时,蔡路养率领两万人在南野县驻军抵抗。蔡路养妻子的侄子、兰陵人萧摩诃,当时才十三岁,单枪匹马冲出来交战,没人敢抵挡他。陈霸先的部将杜僧明的战马受伤,陈霸先亲自救援,把自己骑的马给了他。杜僧明骑上马重新出战,陈霸先的大军趁机发起进攻。蔡路养大败,独自脱身逃跑。陈霸先进军南康郡,湘东王萧绎以皇帝名义(承制)任命陈霸先为明威将军、交州刺史。

正月十八日(戊辰日),东魏晋升太原公高洋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封齐郡王。

正月二十日(庚午日),邵陵王萧纶抵达江夏,郢州刺史南平王萧恪亲自到城郊迎接,要把郢州让给萧纶,萧纶不肯接受;众人就推举萧纶为“假黄钺”(代表皇帝的最高军事权)、都督中外诸军事,让他以皇帝名义设置文武百官。

西魏将领杨忠包围安陆城,梁朝将领柳仲礼率军赶回来救援。杨忠的部将们担心柳仲礼一到,安陆城就难攻克,请求赶紧强攻。杨忠说:“攻城和守城的形势不同,没法一下子攻下来;如果拖延时间、使军队疲劳,到时腹背受敌,不是好计策。南方人擅长水战,不熟悉野战,柳仲礼的军队离这儿不远,我们出其不意,用奇兵袭击他——他们懈怠、我们奋勇,一次就能打败他。打败柳仲礼,安陆城不用攻就会自己投降,其他城池只要送一封檄文就能平定。”于是挑选两千名骑兵,嘴里衔着枚(防止出声)连夜进军,在漴头打败柳仲礼,活捉了柳仲礼和他的弟弟柳子礼,把他的军队全俘虏了。安陆守将马岫、竟陵守将王叔孙,都向杨忠投降。从此汉水以东的地区全归入西魏版图。

广陵人来嶷劝前任广陵太守祖皓:“董绍先轻率又没谋略,人心不归附他。偷袭杀了他,这是壮士该做的事。现在我想召集义士,拥戴您为主。要是能成功,您能建立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勋;就算老天还没消除灾祸(没成功),至少也能做梁朝的忠臣。”祖皓说:“这正是我想做的。”于是两人一起召集勇士,凑了一百多人。正月二十三日(癸酉日),偷袭广陵城,杀了南兖州刺史董绍先;占据广陵后,向远近各地发布檄文,推举前任太子舍人萧勔为刺史,还联合东魏请求支援。祖皓是祖暅的儿子,萧勔是萧勃的哥哥。正月二十五日(乙亥日),侯景派郭元建率军突然赶到,祖皓据城坚守。

二月,西魏杨忠乘胜进军到石城,想进一步逼近江陵。湘东王萧绎派舍人庾恪劝杨忠:“萧詧(萧绎的侄子)来攻打叔叔,而西魏还帮他,这怎么能让天下人归心!”杨忠于是停在湕水北岸。萧绎派舍人王孝祀等人送儿子萧方略去做质子,请求讲和,西魏答应了。萧绎和杨忠订盟约:“西魏以石城为封疆,梁朝以安陆为边界,我们像附属国一样相处,互相送质子,通商往来,永远保持睦邻关系。”杨忠这才撤军。

宕昌王梁弥定被同宗族的梁獠甘袭击,梁弥定逃到西魏,梁獠甘自立为宕昌王。羌族首领傍乞铁匆占据渠株川,和渭州百姓郑五丑联合各羌族部落反叛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派大将军宇文贵、凉州刺史史宁征讨,活捉并杀了傍乞铁匆、郑五丑。史宁另外率军进攻梁獠甘,打败了他,梁獠甘带着一百名骑兵逃到未归附的羌族首领巩廉玉那里。史宁又把梁弥定送回宕昌复位,在渠株川设置岷州,接着进攻巩廉玉,杀了梁獠甘,俘虏巩廉玉送到长安。

侯景派任约、于庆等人率领两万人进攻梁朝各藩王的地盘。

邵陵王萧纶想救援河东王萧誉,但兵力、粮草不够,就写信给湘东王萧绎:“天时地利,都比不上人和,何况我们是亲兄弟、同手足,怎能互相残杀!现在国家危难、蒙受耻辱,创伤深重,本该咬牙忍辱、枕着兵器报仇,其他小怨恨该宽容原谅。如果外患没消除,自家内部还互相攻打,不管查考现在还是古代,这样的国家没有不灭亡的。打仗的道理,只求战胜敌人;但骨肉之间的战争,打得越胜越残酷——赢了不算功劳,输了就会家破人亡,既劳顿军队又损害道义,损失太大了。侯景的军队之所以没敢进犯长江以北,正是因为我们藩王镇守牢固、宗室势力紧密。弟弟你要是攻进洞庭(指打萧誉)、不停战,雍州(萧詧)会因怀疑而逼近,你怎么能安心?到时肯定要引西魏军队来求支援。你要是不安稳,国家就完了。恳请你解除对湘州(萧誉驻守)的包围,为保住国家着想。”萧绎回信,列举萧誉的罪状,说他罪不可赦,还说:“萧詧引杨忠来侵犯我,我几句话就打退了西魏军,是非曲直摆在那儿,我就不辩解了。等湘州(临湘是湘州治所)早上攻下来,我傍晚就进军(对付侯景)。”萧纶看完信,把信扔在几案上,悲愤流泪说:“天下的事,竟然到了这地步!湘州要是败了,我离死也不远了!”

侯景派侯子鉴率领八千水军,自己率领一万步兵,进攻广陵。三天后攻下来,活捉祖皓,把他绑起来用箭射,射得满身是箭,然后用车裂之刑示众;城里无论老少,全被埋在地里,让骑兵骑马射杀。侯景任命侯子鉴为南兖州刺史,镇守广陵,自己回了建康。

二月十二日(丙戌日),梁朝任命安陆王萧大春为东扬州刺史,撤销吴州建制。二月三十日(乙巳日),任命尚书仆射王克为左仆射。

二月十五日(庚寅日),东魏任命尚书令高隆之为太保。宣城内史杨白华进兵占据安吴县,侯景派于子悦等人率军进攻,没攻下来。

东魏行台辛术率军进犯梁朝,包围阳平城,没能攻克。

侯景娶了梁武帝的女儿溧阳公主,非常宠爱她。三月十三日(甲申日),侯景请梁武帝到乐游苑参加“禊宴”(春季祈福的宴会),在帐中宴饮了三天。梁武帝回宫后,侯景和溧阳公主一起坐在皇帝的御床上,面朝南并排而坐,文武大臣们列队陪坐赴宴。

三月十七日(庚申日),东魏晋升丞相高洋的爵位为齐王。

临川内史、始兴王萧毅等人进攻庄铁,鄱阳王萧范派部将巴西人侯瑱去救援,萧毅等人战败被杀。

鄱阳王萧范的世子萧嗣和任约在三章交战,任约战败逃跑;萧嗣趁机把据点迁到三章,称那儿为“安乐栅”。

夏季,四月初一(庚辰朔日),湘东王萧绎封上甲侯萧韶为长沙王。

四月二十七日(丙午日),侯景请梁武帝到西州(侯景的驻地)。梁武帝坐无装饰的素辇,带了四百多名侍卫;侯景派几千名披甲士兵,在左右护卫。梁武帝听到奏乐声,伤心地流下泪,让侯景跳舞,侯景也请梁武帝跳舞。宴饮到尽兴散场时,梁武帝在床上抱住侯景说:“我惦记着丞相!”侯景说:“陛下如果不惦记我,我怎么能有今天!”直到夜里才结束。

当时江南连续几年干旱、闹蝗灾,江州、扬州最严重。百姓四处逃亡,一起躲进山谷、江湖,采草根、树叶、菱角、芡实充饥,这些东西很快就被采光,饿死的人遍布原野。富贵人家没东西吃,全都瘦得面黄肌瘦、形同饿鬼,虽然穿着绫罗绸缎、怀里揣着金银珠宝,却只能趴在床帐里,等着死亡。千里之内没有炊烟,见不到人影,白骨堆积得像小山丘一样。

侯景生性残酷,在石头城设了巨大的舂米碓,有犯法的人就用碓捣死。他常告诫部将:“攻破营寨、平定城池后,要把人杀干净,让天下人知道我的威名。”所以部将们每次打胜仗,都专门以烧杀抢掠为事,杀人像割草一样,还把这当玩笑。因此百姓就算死,也始终不归附他。侯景还禁止百姓私下交谈,违反的人连外亲都要受牵连治罪。他手下的将帅,全称为“行台”;来投降的人,全称为“开府”;最受他信任的人称“左右厢公”,特别勇猛的人称“库直都督”。

西魏封皇子元儒为燕王,元公为吴王。

侯景召宋子仙回京口(今江苏镇江)。

邵陵王萧纶在郢州(今湖北武汉),把处理公务的厅堂改叫“正阳殿”,府内所有书房、阁楼都加了正式官署的名称。他的部下在军府里横行霸道,郢州的将领僚属没有不怨恨的。咨议参军江仲举是南平王萧恪的主要谋士,劝萧恪除掉萧纶。萧恪吃惊地说:“我要是杀了邵陵王,固然能让一州安定,但荆州(萧绎)、益州(萧纪)的兄弟肯定暗自高兴;等天下平定后,他们就会用‘大义’指责我。况且叛贼侯景还没消灭,我们骨肉相残,这是自取灭亡的路啊。你别再提这事了。”江仲举不听,暗中部署将领,定好日期就要动手;计谋泄露后,萧纶把他活活压死。萧恪慌忙去谢罪,萧纶说:“这是底下人干的,和兄长你无关。乱党已经死了,你别太担心。”

王僧辩猛攻长沙,四月初二(辛巳日)攻了下来。活捉河东王萧誉,把他杀了,首级送到江陵(萧绎驻地);湘东王萧绎把萧誉的首级送回长沙,按亲王礼仪安葬。当初,萧绎世子萧方等战死时,临蒸人周铁虎功劳最大,萧誉一直特别重用他。王僧辩抓住周铁虎,下令把他煮死;周铁虎大喊:“侯景还没消灭,为什么要杀壮士!”王僧辩觉得他的话不一般,就放了他,让他回自己部下任职。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左卫将军,加授侍中、镇西长史。

萧绎从去年就听说梁武帝(高祖)去世的消息,因为长沙还没攻下来,一直隐瞒着。四月二十三日(壬寅日),才正式公布武帝死讯,用檀木雕刻武帝雕像,放在百福殿,侍奉得极为恭敬,一举一动都要向雕像请示。萧绎认为皇帝(简文帝)被叛贼控制,不肯用“大宝”年号,仍沿用“太清四年”。四月二十七日(丙午日),萧绎下令大举讨伐侯景,向各地发布讨伐檄文。

鄱阳王萧范抵达湓城(今江西九江),把晋熙郡(今安徽潜山)改设为晋州,派世子萧嗣任刺史;江州的郡县官,很多都被他擅自更换。寻阳王萧大心的政令,只能在自己管辖的一郡内施行。萧大心派兵进攻庄铁,萧嗣和庄铁一向交好,请求萧范发兵救援;萧范派侯瑱率领五千精锐士兵帮庄铁。从此,萧大心、萧范两个藩镇互相猜忌,再也没有讨伐侯景的心思。萧大心派徐嗣徽率领两千人,在稽亭筑营垒防备萧范;两地断绝贸易,萧范手下几万士兵没东西吃,很多人饿死。萧范又气又恨,背上长了毒疮,五月初七(乙卯日)去世。他的部众隐瞒死讯,拥戴萧范的弟弟安南侯萧恬为主,还剩几千人。

五月初八(丙辰日),侯景任命元思虔为东道大行台,镇守钱塘(今浙江杭州)。五月初九(丁巳日),任命侯子鉴为南兖州刺史。

东魏齐王高洋当初任开府时,勃海人高德政是他的管记(文书官),两人从此关系亲密,无话不谈。金紫光禄大夫丹杨人徐之才、北平太守广宗人宋景业,都擅长解读图谶(预言书),他们认为“太岁在午”(今年是庚午年),该有改朝换代的大事,就通过高德政告诉高洋,劝他接受东魏禅让称帝。高洋把这事告诉娄太妃(母亲),太妃说:“你父亲(高欢)像龙,你哥哥(高澄)像虎,尚且认为皇位不能随便占据,一辈子做臣子。你算什么人,敢想做舜、禹禅让那样的事!”高洋把太妃的话告诉徐之才,徐之才说:“正因为你不如父兄,才该早点登皇位啊。”高洋铸铜像占卜(当时的迷信方式),铜像铸成了(预示吉利),就派开府仪同三司段韶去问肆州刺史斛律金;斛律金来见高洋,坚决反对称帝,还说宋景业带头散布谶语,该杀了他。高洋和权贵们在太妃面前商议,太妃说:“我儿子胆小老实,肯定没这心思,是高德政想惹祸,教他这么做的。”高洋因为人心不齐,派高德政去邺都(东魏都城,今河北临漳)观察大臣们的态度;高德政还没回来,高洋就率兵东进,到平都城(今山西大同东南)时,召集有功勋的权贵商议,没人敢说话。长史杜弼说:“关西的西魏是咱们的强敌,如果您接受禅让,恐怕他们会挟持东魏皇帝,自称‘义兵’向东进攻,大王您怎么应对!”徐之才说:“现在和大王争天下的人,他们也想做您要做的事。就算他们逞强,最多也只是跟着您称帝罢了。”杜弼答不上来。高德政到邺都后,暗示大臣们支持禅让,没人响应。司马子如在辽阳(今河北肥乡北)迎接高洋,坚决说不能称帝。高洋想回去,仓丞李集说:“大王来这儿是为了什么,现在要回去?”高洋假装下令在东门杀了李集,却暗中让人赐他十匹绢,随后返回晋阳(今山西太原);从此后,高洋平常总是闷闷不乐。徐之才、宋景业等人天天用阴阳占卜说事儿,称“该早点接受天命”,高德政也不停劝进。高洋派术士李密占卜,得到“大横”卦,李密说:“这是汉文帝当年称帝前的卦象啊。”又派宋景业用蓍草占卜,得到“乾卦”变“鼎卦”,宋景业说:“‘乾’代表君主,‘鼎’是五月的卦象,该在仲夏(五月)接受禅让。”有人说:“五月不能进新官署,犯了这个忌讳,会死于职位上。”宋景业说:“大王要做天子,再也没有‘下一任’了,哪能不死在皇位上呢!”高洋特别高兴,就从晋阳出发(去邺都)。

高德政记录下邺都的各种情况,分条呈报给高洋;高洋让亲信陈山提骑马走驿站,把情况条款和密信送给杨愔。当月,陈山提到达邺都,杨愔立刻召太常卿邢劭等人商议制定禅让礼仪,秘书监魏收起草“九锡”(古代帝王赐给权臣的最高礼遇)、禅让、劝进等文书;又把东魏宗室各王召进北宫,软禁在东斋。五月初六(甲寅日,此处日期按原文时序,与前文萧范去世日期有交叉,为史书记载原貌),东魏晋升高洋为相国,总领百官,加授九锡。高洋走到前亭时,骑的马突然摔倒,他心里特别不舒服;到平都城后,不肯再前进。高德政、徐之才苦苦请求:“陈山提已经先去了,恐怕消息泄露。”高洋立刻派司马子如、杜弼骑马走驿站赶去邺都,观察人心动向。司马子如等人到邺都后,众人见事态已无法挽回,没人敢说反对的话。高洋到邺都后,召集民夫带着筑城工具聚集在城南。高隆之问:“用这些干什么?”高洋沉下脸说:“我自有要事,你问什么!想被灭族吗!”高隆之赶紧谢罪退下。随后,高洋下令修筑祭天的圜丘,准备好各种礼仪器物。

五月初八(丙辰日),司空潘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深等人请求入宫奏事;东魏孝静帝在昭阳殿召见他们。张亮说:“五行(金、木、水、火、土)循环更替,王朝有始有终。齐王(高洋)圣明有德,天下人都归附他,希望陛下效法远古的尧、舜(禅让皇位)。”孝静帝严肃地说:“这事你们已经推让很久了,我会恭敬地退位避让。”又说:“要是这样,得写正式诏书。”中书郎崔劼、裴让之说:“诏书已经写好了。”让侍中杨愔把诏书呈给孝静帝。孝静帝签完字,问:“我住哪儿?”杨愔回答:“北城有专门的宫室。”孝静帝走下御座,走到东廊,吟诵范晔《后汉书·献帝纪赞》:“献帝生不逢时,自身流亡、国家危难,汉朝四百年基业终结,他永远做了曹魏的宾客。”管事的人请他出发,孝静帝说:“古人连遗落的发簪、破旧的鞋子都怀念,我想和六宫妃嫔告别,可以吗?”高隆之说:“现在天下还是陛下的天下,何况六宫呢!”孝静帝走进内宫,和妃嫔们告别,全宫的人都哭了。赵国李嫔吟诵陈思王(曹植)的诗:“大王您要爱惜身体,希望咱们都能活到头发变黄的年纪。”直长赵道德驾着一辆旧牛车在东阁等候,孝静帝上车后,赵道德跳上车抱住他;孝静帝呵斥:“我自己敬畏天命、顺应人心(退位),你这奴才敢这样逼我!”赵道德还是不下来。车出云龙门时,王公大臣们跪地送别,高隆之流着泪送行。孝静帝随后住进北城司马子如的南宅;高洋派太尉彭城王高韶等人捧着玉玺绶带,把皇位禅让给高洋。

五月初十(戊午日),齐王高洋在邺都南郊即位称帝(建立北齐),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天保”。自从北魏孝庄帝以来,百官一直没有俸禄,到这时候才恢复发放。五月十一日(己未日),封东魏孝静帝为中山王,用“不称臣”的礼节对待他。追尊齐献武王高欢为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后来改庙号为高祖);追尊文襄王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五月十三日(辛酉日),尊奉王太后娄氏为皇太后。五月十七日(乙丑日),调整东魏宗室的封爵等级(大多降级);那些为北齐效力、或从西魏、南朝来投降的人,不在降级之列。

文成侯萧宁在吴郡(今江苏苏州)起兵,有一万兵力;五月二十一日(己巳日),进攻吴郡。代理吴郡事务的侯子荣迎战,杀了萧宁。萧宁是萧范的弟弟。侯子荣趁机纵容士兵在吴郡境内大肆抢掠。

自从晋朝渡江南迁以来,三吴地区(吴郡、吴兴、会稽,今苏南、浙北)最富庶,朝廷的赋税、商旅往来,都依赖这片地区。等到侯景之乱爆发,这里的金银绸缎被抢光后,叛军就抓人来吃,有的还把人卖到北方;幸存的百姓几乎没剩下。

当时,只有荆州、益州所管辖的地区还算完整富庶。太尉、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向各地军政长官发布文书,派世子萧圆照率领三万士兵听从湘东王萧绎调度。萧圆照的军队抵达巴水时,萧绎任命他为信州刺史,让他驻守白帝城,不准他东下。

六月初二(辛巳日),梁朝任命南郡王萧大连代理扬州事务。

江夏王萧大款、山阳王萧大成、宜都王萧大封从信安(今浙江衢州)从小路逃往江陵。

北齐文宣帝高洋封宗室高岳等十人和功臣库狄干等七人都为王。六月初四(癸未日),封弟弟高浚为永安王,高淹为平阳王,高浟为彭城王,高演为常山王,高涣为上党王,高涡为襄城王,高湛为长广王,高湝为任城王,高湜为高阳王,高济为博陵王,高凝为新平王,高润为冯翊王,高洽为汉阳王。

鄱阳王萧范去世后,侯瑱去依附庄铁,庄铁猜忌他;侯瑱为保全自己,六月初七(丙戌日),假装请庄铁来商量事情,趁机杀了他,自己占据豫章(今江西南昌)。

寻阳王萧大心派徐嗣徽连夜袭击湓城,安南侯萧恬、裴之横等人将他击退。北齐文宣帝高洋娶了赵郡人李希宗的女儿,生下儿子高殷和高绍德;又娶了段韶的妹妹。到了要立皇后时,高隆之、高德政想拉拢勋贵支持,就说:“汉族女子不能做天下之母,该另选更好的配偶。”高洋没听。六月初八(丁亥日),立李氏为皇后,封段氏为昭仪,立儿子高殷为皇太子。六月十一日(庚寅日),任命库狄干为太宰,彭乐为太尉,潘相乐为司徒,司马子如为司空。六月十二日(辛卯日),任命清河王高岳为司州牧。

侯景任命羊鸦仁为五兵尚书。六月二十一日(庚子日),羊鸦仁逃出建康投奔江西(长江以西),想前往江陵,走到东莞(今山东沂水)时,强盗怀疑他怀里藏着金子,拦路杀了他。

西魏想让岳阳王萧詧为梁武帝发丧、继承皇位,萧詧推辞不接受。西魏丞相宇文泰派荣权册封萧詧为梁王,萧詧这才建立王府,设置文武百官。

陈霸先整修崎头古城,迁到那里驻守。

当初,前燕昭成帝慕容皝逃到高丽时,派族人冯业率领三百人渡海投奔南朝宋,随后留在新会(今广东江门)。从冯业到他的孙子冯融,世代担任罗州刺史;冯融的儿子冯宝任高凉太守。高凉的洗氏,世代是当地蛮族首领,部落有十多万家;洗氏有个女儿,很有谋略,擅长用兵,各部落都佩服她的信义;冯融聘她做冯宝的妻子。冯融虽然世代做地方长官,但不是本地人,号令没人听从;洗氏约束自己的宗族,让他们遵守百姓的礼仪,每次和冯宝一起处理诉讼案件,部落首领犯法,就算是亲戚也绝不纵容,从此冯氏才能顺利推行政令。

高州刺史李迁仕占据大皋口(今江西吉安南),派人召冯宝去见他。冯宝想去,洗氏阻止说:“刺史无故不该召太守,肯定是想骗你一起谋反。”冯宝问:“你怎么知道?”洗氏说:“刺史之前被召去支援朝廷,却称病不去,反而铸造兵器、聚集部众,现在又召你——这一定是想把你扣作人质,逼你出兵,你别去,先看看情况变化。”几天后,李迁仕果然谋反,派主帅杜平虏率兵进入灨石(今江西赣州附近),在鱼梁筑城逼近南康;陈霸先派周文育进攻杜平虏。洗氏对冯宝说:“杜平虏是猛将,现在进灨石和官军对峙,没法回来,李迁仕在高州城里,没什么能耐。你要是亲自去,肯定会打起来;该派使者带着谦卑的话、丰厚的礼物去告诉他:‘我不敢亲自来,想派妻子来拜见。’他听了肯定高兴,不会防备。我带一千多人,挑着杂物,声称是来送财物,能到他的营寨下,一定能打败他。”冯宝照做了。李迁仕果然没防备,洗氏突然袭击,把他打得大败;李迁仕逃到宁都(今江西宁都)坚守。周文育也击退了杜平虏,占据他的城池。洗氏和陈霸先在灨石会面,回来后对冯宝说:“陈都督不是普通人,很得人心,肯定能平定叛贼,你该多资助他。”

湘东王萧绎任命陈霸先为豫州刺史,兼任豫章内史。

六月二十二日(辛丑日),裴之横进攻稽亭,被徐嗣徽击退。

秋季,七月初二(辛亥日),北齐立世宗(高澄)的妃子元氏为文襄皇后,住的宫殿叫静德宫。又封世宗的儿子高孝琬为河间王,高孝瑜为河南王。七月初六(乙卯日),任命尚书令封隆之为录尚书事,尚书左仆射平阳王高淹为尚书令。

七月十二日(辛酉日),梁王萧詧到西魏都城长安朝见。

当初,东魏派仪同三司武威人牒云洛等人去迎接鄱阳王世子萧嗣,让他镇守皖城(今安徽潜山)。萧嗣还没出发,任约的军队就到了,牒云洛等人带兵撤走;萧嗣没了援兵,出战兵败被杀。任约于是攻占土地,一直打到湓城;寻阳王萧大心派司马韦质出战,也战败了。萧大心手下还有一千多士兵,都劝他逃去保住建州(今福建建瓯);萧大心没听,七月十九日(戊辰日),献出江州向任约投降。此前,萧大心派前太子洗马韦臧镇守建昌(今江西永修),有五千士兵;韦臧听说寻阳失守,想率部众逃往江陵,还没出发就被部下杀了。韦臧是韦粲的儿子。

于庆攻占土地到豫章,侯瑱兵力不足,向他投降;于庆把侯瑱押送到建康。侯景因为和侯瑱同姓,对他很优厚,留下他的妻子、儿子和弟弟做人质,派侯瑱跟着于庆去攻占蠡南(今江西鄱阳湖以南)各郡,任命侯瑱为湘州刺史。

当初,巴山人黄法勇猛有力,侯景作乱后,他聚集部众保卫家乡。太守贺诩去江州,命黄法代理郡中事务。黄法驻守新淦(今江西新干),于庆从豫章分兵袭击新淦,被黄法打败。陈霸先派周文育进军攻打于庆,黄法带兵和他会合。

邵陵王萧纶听说任约要到,派司马蒋思安率领五千精兵袭击他,任约的部众溃散;蒋思安没设防,任约收拢残兵反击,蒋思安战败逃走。

湘东王萧绎把宜都郡改设为宜州,任命王琳为刺史。

当月,梁朝任命南郡王萧大连为江州刺史。

西魏丞相宇文泰因北齐高洋称帝,率领各路军队讨伐北齐。他派齐王元郭镇守陇右,征召秦州刺史宇文导为大将军、都督二十三州诸军事,驻守咸阳,镇守关中。

益州和尚孙天英率领几千徒弟连夜攻打州城,武陵王萧纪出兵迎战,杀了孙天英。

邵陵王萧纶大力修造铠甲兵器,准备讨伐侯景。湘东王萧绎忌恨他,八月十七日(甲午日),派左卫将军王僧辩、信州刺史鲍泉等人率领一万水军东进,直指江州、郢州,名义上是抵御任约,还说要接邵陵王回江陵,任命他为湘州刺史。

北齐文宣帝刚即位时,努力治理国家。赵道德托黎阳太守清河人房超办事,房超不拆他的信,还用木棒打死了送信的人;高洋很赞赏房超,命令各地地方官都准备木棒,用来打死托关系说情的使者。过了一段时间,都官中郎宋轨上奏:“要是送信说情的人都要被杀,那官员自身贪赃枉法,该用什么刑罚惩处!”高洋才废除了这条规定。

司都功曹张老上书请求制定北齐法律,高洋下诏让右仆射薛琡等人依据北魏的《麟趾格》,进一步讨论修改。

高洋精选宫廷六坊的士兵,每选一人,必须能抵一百人,确保他们上阵敢拼命,才录用,称他们为“百保鲜卑”。又挑选汉族人中勇力超群的,称他们为“勇士”,用来守卫边疆要害。

北齐开始划分百姓为九等户,富户按财产交税,贫户按劳力服徭役。

九月初十(丁巳日),西魏军队从长安出发。

王僧辩的军队抵达鹦鹉洲(今湖北武汉汉阳附近),郢州司马刘龙虎等人暗中向王僧辩送质子投降。邵陵王萧纶听说后,派儿子威正侯萧祔带兵攻打刘龙虎;刘龙虎战败,逃到王僧辩那里。萧纶写信指责王僧辩:“将军前年杀了人家的侄子(指萧誉),今年又讨伐人家的兄长(指自己),靠这种事求富贵,恐怕天下人不答应!”王僧辩把信送给湘东王萧绎,萧绎命令他进军。九月十四日(辛酉日),萧纶在西园召集部下,流着泪说:“我本来没别的心思,只想消灭叛贼,湘东王总认为我要和他争皇位,所以来讨伐我。现在想守,却断绝了粮草;想战,会被千年后人取笑。我不能白白被抓,该去下游躲避。”部下壮士争相请求出战,萧纶没同意,和萧祔从仓门乘船北逃。王僧辩进入郢州占据城池。萧绎任命南平王萧恪为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世子萧方诸为郢州刺史,王僧辩为领军将军。

萧纶在路上遇到镇东将军裴之高,裴之高的儿子裴畿抢了他的兵器;萧纶和身边侍从乘轻舟逃到武昌涧饮寺,和尚法馨把他藏在山洞里。萧纶的长史韦质、司马姜律等人听说萧纶还活着,骑马去迎接他,又劝说七个营寨的流民,向他们筹集粮草兵器。萧纶出兵驻守巴水,**千流民归附他,又逐渐收拢残兵,驻守齐昌(今湖北蕲春),派使者向北齐投降,北齐封萧纶为梁王。

湘东王萧绎改封皇子萧大款为临川王,萧大成为桂阳王,萧大封为汝南王。

九月十六日(癸亥日),西魏军队抵达潼关。

九月二十三日(庚午日),北齐文宣帝高洋前往晋阳,命太子高殷住在凉风堂代理朝政。

南郡王中兵参军张彪等人在若邪山(今浙江绍兴南)起兵,攻破浙东各县,有几万兵力。吴郡人陆令公等人劝太守南海王萧大临去依附张彪。萧大临说:“张彪要是成功,不会靠我的力量;要是失败,会拿我来推脱罪责。不能去。”

任约进军侵犯西阳(今湖北黄冈)、武昌。当初,宁州刺史彭城人徐文盛招募几万士兵讨伐侯景,湘东王萧绎任命他为秦州刺史,让他率兵东下,和任约在武昌相遇。萧绎任命庐陵王萧应为江州刺史,任命徐文盛为长史,代理江州、王府事务,统领各路将领抵御任约。萧应是萧续的儿子。邵陵王萧纶引来的北齐军队还没到,就把营寨迁到马栅,距离西阳八十里;任约听说后,派仪同三司叱罗子通等人率领二百名精锐骑兵袭击他,萧纶没设防,骑马逃走。当时湘东王萧绎也和北齐结盟,所以北齐人观望,不帮萧纶。定州刺史田祖龙来迎接萧纶,萧纶因田祖龙被萧绎厚待,怕被抓,又回到齐昌。走到汝南时,西魏任命的汝南城主李素,是萧纶过去的部下,打开城门接纳他;任约于是占据西阳、武昌。

裴之高率领子弟、部曲一千多人到夏首(今湖北武汉),湘东王萧绎召见他,任命他为新兴、永守二郡太守。又任命南平王萧恪为武州刺史,镇守武陵(今湖南常德)。

当初,邵陵王萧纶任命衡阳王萧献为齐州刺史,镇守齐昌;任约进攻抓住了萧献,押送到建康杀了他。萧献是萧畅的孙子。

九月二十八日(乙亥日),侯景升任相国,被封二十郡,称汉王,加授特殊礼遇(如入朝不拜、佩剑上殿等)。

岳阳王萧詧从西魏回到襄阳。

黎州百姓攻打刺史张贲,张贲弃城逃走。百姓引来氐族首领、北益州刺史杨法琛占据黎州,派王、贾两姓的人去见武陵王萧纪,请求任命杨法琛为黎州刺史。萧纪严厉斥责他们,关押了杨法琛的质子杨崇飙、杨崇虎。冬季,十月初一(丁丑朔日),杨法琛派使者归附西魏。

十月初三(己卯日),北齐文宣帝高洋抵达晋阳宫。广武王高长弼和并州刺史段韶不和,高洋要去晋阳时,高长弼对他说:“段韶在那里手握重兵,恐怕他不懂陛下心意,怎能直接去投奔他!”高洋没听。到晋阳后,高洋把高长弼的话告诉段韶,说:“像你这样忠诚的人,还有人说你坏话,何况其他人呢!”高长弼是高永乐的弟弟。十月初九(乙酉日),任命特进元韶为尚书左仆射,段韶为尚书右仆射。

十月十九日(乙未日),侯景给自己加“宇宙大将军、都督**诸军事”的称号,把写有这一任命的诏书呈给梁简文帝。简文帝吃惊地说:“将军竟然有‘宇宙’这样的称号!”

梁朝立皇子萧大钧为西阳王,萧大威为武宁王,萧大球为建安王,萧大昕为义安王,萧大挚为绥建王,萧大圜为乐梁王。

北齐东徐州刺史、行台辛术镇守下邳(今江苏邳州)。十一月,侯景征收租税运进建康,辛术率领部众渡过淮河拦截,烧掉侯景的一百万石粮食,随后包围阳平(今安徽固镇);侯景的行台郭元建带兵救援。十一月十一日(壬戌日),辛术掳掠三千多户人家,回到下邳。

武陵王萧纪率领各路军队从成都出发(东下),湘东王萧绎派使者送信阻止他,说:“蜀地人勇猛强悍,容易动乱、难以安定,弟弟你可镇守蜀地,消灭叛贼的事我自己来办。”又在另一张纸上写:“我们的地盘可比当年孙权、刘备(各据一方),各自守住边界;情谊像春秋时鲁国、卫国(兄弟之国),常通书信。”

十一月十三日(甲子日),南平王萧恪率领文武官员呈递文书,推举湘东王萧绎为相国、总领百官;萧绎不答应。

西魏丞相宇文泰在弘农(今河南灵宝)架桥,渡过黄河,抵达建州(今山西晋城)。十一月十五日(丙寅日),北齐文宣帝高洋亲自率军出征,驻守东城(今山西临汾附近)。宇文泰听说北齐军容严整强盛,感叹道:“高欢(高洋父亲)像没死一样啊!”恰逢长时间下雨,从秋到冬一直不停,西魏军队的牲畜大多冻死饿死,宇文泰只好从蒲阪(今山西永济)撤军。从此,黄河南岸从洛阳开始、北岸从平阳(今山西临汾)以东的地区,全归入北齐版图。

十一月十六日(丁卯日),徐文盛的军队驻守贝矶(今湖北黄冈附近长江边),任约率领水军迎战;徐文盛大败任约,杀了叱罗子通、赵威方,接着进军大举口(今湖北黄冈附近)。侯景派宋子仙等人率领两万士兵援助任约,因任约驻守西阳许久不能前进,侯景亲自出兵驻守晋熙(今安徽潜山)。

南康王萧会理趁建康兵力空虚,和太子左卫将军柳敬礼、西乡侯萧劝、东乡侯萧勔谋划起兵杀王伟。安乐侯萧乿理逃到长芦(今江苏南京附近),聚集了一千多人马。建安侯萧贲、中宿世子萧子邕知道了他们的计谋,把消息告诉王伟。王伟抓了萧会理、柳敬礼、萧劝、萧勔,以及萧会理的弟弟祁阳侯萧通理,全部杀掉。萧乿理被身边人杀死。钱塘人褚冕是萧会理的老部下,被王伟严刑拷打上千次,始终没说一句屈招的话。萧会理在隔壁对他喊:“褚郎,你难道不是为我才遭这份罪?你虽忍死证明我的清白,我心里确实是想杀叛贼的!”褚冕最终还是没屈服,侯景只好赦免了他。萧劝是萧昺的儿子,萧贲是萧正德弟弟的儿子,萧子邕是萧憺的孙子。

梁简文帝自从即位以来,侯景对他防卫极严,外人没法进见,只有武林侯萧谘、仆射王克、舍人殷不害,因性情文弱能进出他的卧室,简文帝也只是和他们谈论诗文罢了。等萧会理死后,王克、殷不害怕惹祸,渐渐疏远简文帝。只有萧谘始终不离简文帝身边,每天按时入朝请安;侯景讨厌他,派萧谘的仇人刁戍在广莫门外刺杀了他。

简文帝即位时,侯景和他一起登上重云殿,拜佛发誓说:“从今往后君臣之间互不猜忌,我肯定不辜负陛下,陛下也不能辜负我!”等萧会理的计谋泄露,侯景怀疑简文帝事先知道,所以杀了萧谘。简文帝知道自己活不久,指着所住的宫殿对殷不害说:“我会像庞涓一样死在这殿下面。”

侯景亲自率领部众到宣城讨伐杨白华,杨白华兵力耗尽投降;侯景因杨白华是北方人(原北魏将领),饶了他的命,任命他为左民尚书,又杀了杨白华哥哥的儿子杨彬,来报复杨白华过去杀自己部将来亮的仇。

十二月初一(丙子朔日),侯景封建安侯萧贲为竟陵王,封中宿世子萧子邕为随王,还赐他们姓侯。

十二月二十六日(辛丑日),北齐文宣帝高洋回到邺都。

邵陵王萧纶在汝南整修城池、聚集士兵,准备夺取安陆。西魏安州刺史马佑把这事报告给丞相宇文泰,宇文泰派杨忠率领一万人救援安陆。

武陵王萧纪派潼州刺史杨乾运、南梁州刺史谯淹合兵两万讨伐杨法琛,杨法琛出兵占据剑阁(今四川剑阁)抵抗。

侯景从宣城回到建康。

当初,北魏孝庄帝任命尔朱荣为柱国大将军,职位在丞相之上;尔朱荣败亡后,这个官职就废除了。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文帝元宝炬又任命丞相宇文泰为柱国大将军。后来,凡是辅佐宇文泰开国、声望实力都够的大臣,也担任这个官职,共八人:安定公宇文泰、广陵王元欣、赵郡公李弼、陇西公李虎、河内公独孤信、南阳公赵贵、常山公于谨、彭城公侯莫陈崇,称“八柱国”。宇文泰开始挑选百姓中身强力壮的人组建“府兵”,府兵的租税、劳役全免除,农闲时训练作战;府兵的马匹、牲畜、粮食、装备,由六家(可能指兵户)供给。府兵共设一百个府,每个府由一名郎将统领,分属二十四军。宇文泰总领百官、督率中外军队;元欣因是宗室老臣,只在宫中悠闲任职而已。其余六人各统领两名大将军,共十二大将军;每个大将军各统领两名开府,每个开府各领一军。此后,功臣中官至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的人很多,但这些职位逐渐变成闲散官职,没有实际统兵权;即使有后来掌管军务的人,声望也都在“八柱国”之下。

北齐文宣帝命令散骑侍郎宋景业制定《天保历》,颁布施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