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齐纪九 (公元500年)

资治通鉴白话版 齐纪九 (公元500年)

作者:鬼老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23:16:34

永元二年(庚辰年,公元500年)

春季,正月初一(元会日,朝廷举行元旦朝会),皇帝(萧宝卷)吃完饭后才出来;百官朝拜庆贺的仪式刚结束,他就回到殿西的偏殿睡觉。从巳时(上午9点-11点)到申时(下午3点-5点),百官一直站在朝堂上陪位,全都饿得身体僵硬、快要倒下。等到皇帝再次出来参加朝会,仪式又匆忙结束。

正月初五(乙巳日),北魏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景明。

豫州刺史裴叔业听说皇帝多次诛杀大臣,内心十分不安;他登上寿阳城,向北眺望肥水,对部下说:“你们想富贵吗?我能帮大家实现!”后来朝廷任命他为南兖州刺史,他不愿调任内地。恰逢陈显达谋反,裴叔业派司马辽东人李元护领兵救援建康,实则持观望态度;陈显达战败后,李元护才领兵返回。朝廷怀疑裴叔业有二心,裴叔业也派人暗中打探建康的消息,大臣们对他的疑心更重。裴叔业哥哥的儿子裴植、裴飏、裴粲都担任直阁(宫廷侍卫官),在宫中任职,因害怕被牵连,抛下母亲逃到寿阳,劝说裴叔业:“朝廷一定会派兵突袭我们,应该早点谋划对策。”徐世檦等人认为裴叔业驻守边境,情况紧急时会投靠北魏寻求帮助,朝廷暂时无力制服他,便劝皇帝派裴叔业的同宗、中书舍人裴长穆传达旨意,允许裴叔业继续担任豫州刺史。但裴叔业仍担忧恐惧,而裴植等人不断劝说他谋反。

裴叔业派亲信马文范前往襄阳,向萧衍询问自保的计策,说:“天下大势已经很清楚,恐怕我们没有办法再保全自己了。不如转向投靠北魏,至少能保住河南公的爵位。”萧衍回复说:“皇帝身边的小人掌权,他们的目光短浅,不会考虑长远!你要是犹豫不决,肯定成不了事,现在只应把家人送回建康,以此安抚朝廷。如果朝廷意外逼迫你,你就率领两万步兵、骑兵直出横江(地名),截断他们的后路,这样天下大事就能一举平定。要是你想投靠北魏,他们必然会派人来接替你的职位,只把河北的一个州给你,河南公的爵位还能保住吗!这样一来,你返回南方的希望就彻底断绝了。”裴叔业犹豫不决,于是派儿子裴芬之进入建康做人质,同时又派人给北魏豫州刺史薛真度送信,询问投靠北魏是否可行。薛真度劝他早点投降,说:“如果等事态紧急再投降,功劳小,赏赐也会少。”双方多次互送密信,互相呼应。建康城中不断有人传言裴叔业要叛乱,裴芬之害怕被杀,又逃回了寿阳。裴叔业于是派裴芬之以及哥哥的女婿杜陵人韦伯昕携带降表,向北魏投降。正月初七(丁未日),北魏派遣骠骑大将军彭城王元勰、骠骑将军王肃率领十万步兵、骑兵前往接应;任命裴叔业为使持节、都督豫、雍等五州诸军事、征南将军、豫州刺史,封兰陵郡公。

正月初十(庚午日,日期需结合上下文核对),南齐朝廷下诏讨伐裴叔业。二月十六(丙戌日),任命卫尉萧懿为豫州刺史。二月二十八(戊戌日),北魏任命彭城王元勰为司徒,兼任扬州刺史,镇守寿阳。北魏派遣大将军李丑、杨大眼率领两千骑兵进入寿阳,又派奚康生率领一千羽林军火速赶赴寿阳。杨大眼是杨难当的孙子。

北魏军队还没渡过淮河,二月二十九(己亥日),裴叔业病逝,他的僚属大多想推举司马李元护代理州事,一两天内都没商议决定。前建安戍主安定人席法友等人认为李元护不是本地人,担心他有二心,一起推举裴植代理州事,隐瞒了裴叔业的死讯,州里的政令和事务安排,都由裴植决定。奚康生到达寿阳后,裴植才打开城门迎接北魏军队,将城池、仓库的钥匙全部交给奚康生。奚康生召集城内的老人和有声望的人,宣读北魏的诏书,安抚并赏赐他们。北魏任命裴植为兖州刺史,李元护为齐州刺史,席法友为豫州刺史,军主京兆人王世弼为南徐州刺史。

巴西百姓雍道曦聚集一万多人逼近郡城,巴西太守鲁休烈环城坚守。三月,刘季连派中兵参军李奉伯率领五千人前去救援,与郡兵合力攻打雍道曦,将他斩杀。李奉伯想继续进军讨伐郡东残余的叛军,涪县县令李膺阻止他说:“士兵疲惫、将领骄傲,趁着胜利攻打险要之地,这不是万全之策;不如暂缓进军,再思考后续计策。”李奉伯不听,率领全部兵力进山,结果大败而回。

三月十六(乙卯日),南齐派遣平西将军崔慧景率领水军讨伐寿阳,皇帝设置“屏除”(驱赶百姓、封锁道路),亲自出琅邪城送行。皇帝穿着军装坐在城楼上,召崔慧景单人骑马进入封锁圈,没有一个人跟随崔慧景。两人只交谈了几句话,崔慧景就叩拜告辞离去。崔慧景能独自面见皇帝并安全离开,非常高兴。

豫州刺史萧懿率领三万步兵驻守小岘(地名),交州刺史李叔献驻守合肥。萧懿派副将胡松、李导士率领一万多人驻守死虎(地名)。骠骑司马陈伯之率领水军沿淮河逆流而上,逼近寿阳,驻守在硖石(地名)。寿阳的官民大多谋划响应南齐军队。

北魏的奚康生控制寿阳内外,关闭城门坚守了一个月,北魏援军才到达。三月二十七(丙申日),彭城王元勰、王肃进攻胡松、陈伯之等人,大败南齐军队,又进军攻打合肥,活捉了李叔献。统军宇文福对元勰说:“建安(地名)是淮南的军事重镇,是双方争夺的交通要冲,拿下建安,就能轻易夺取义阳;拿不下建安,寿阳也难以保住。”元勰认同他的看法,派宇文福攻打建安,建安戍主胡景略反绑双手出城投降。

三月三十(己亥日),北魏皇弟元恌去世。崔慧景从建康出发时,他的儿子崔觉担任直阁将军,两人暗中约定;崔慧景到达广陵后,崔觉逃出来投奔父亲。崔慧景过了广陵几十里,召集各位军主说:“我蒙受高帝、武帝、明帝三位皇帝的厚恩,肩负着托孤的重任。现在年幼的君主昏庸狂妄,朝廷混乱;国家危难却不扶持,责任就在今天。我想和各位一起建立大功,安定国家,怎么样?”众人都响应,于是崔慧景率军返回广陵。司马崔恭祖驻守广陵城,打开城门迎接他们。皇帝听说叛乱,三月十二(壬子日,日期需结合上下文核对),授予右卫将军左兴盛符节,统领建康水陆各路军队讨伐崔慧景。崔慧景在广陵停留两天,就集结部众渡过长江。

起初,南徐、兖二州刺史江夏王萧宝玄娶徐孝嗣的女儿为妃,徐孝嗣被诛杀后,朝廷下令两人离婚,萧宝玄心怀怨恨。崔慧景派人尊奉萧宝玄为君主,萧宝玄斩杀了来使,接着调遣将士守城,皇帝派马军主戚平、外监黄林夫协助镇守京口。崔慧景将要渡江时,萧宝玄暗中与他勾结,杀死司马孔矜、典签吕承绪以及戚平、黄林夫,打开城门迎接崔慧景,派长史沈佚之、咨议柳憕分别统领军队。萧宝玄乘坐八人抬的轿子,手持红色指挥旗,跟随崔慧景向建康进军。朝廷派遣骁骑将军张佛护、直阁将军徐元称等六位将领占据竹里(地名),修建几座城垒抵抗。萧宝玄派人给张佛护送信说:“我亲自回朝廷,你为什么要苦苦阻拦?”张佛护回复说:“我蒙受国家重恩,奉命在这里驻守。殿下回朝廷,只管直接通过,我怎敢阻拦!”于是下令向崔慧景的军队射箭,双方随即交战。崔觉、崔恭祖率领前锋部队,他们都是粗野勇猛、善于作战的人,又行军轻便、不生火做饭,用几艘船沿长江装载酒肉作为军粮,每次看到朝廷军队的城垒中升起烟火(做饭),就全力进攻。朝廷军队无法正常做饭,因此饥饿困乏。徐元称等人商议投降,张佛护不同意。崔恭祖等人进攻城垒,将其攻克,斩杀张佛护。徐元称投降,其余四位军主都战死。

三月十五(乙卯日),朝廷派遣中领军王莹统领各路军队,在湖头(地名)修筑营垒,营垒连接蒋山西岩,部署了几万全副武装的士兵。王莹是王诞的从曾孙。崔慧景到达查硎(地名),竹塘人万副儿劝崔慧景说:“现在平坦的道路都被朝廷军队阻断,不能从大路进军;只应从蒋山的龙尾道(依山修建的道路)上去,出其不意。”崔慧景听从了他的建议,分派一千多人,像鱼群一样沿着山体,从西岩连夜下山,击鼓呐喊着逼近朝廷军队的营垒。朝廷军队惊慌失措,立刻四散奔逃。皇帝又派右卫将军左兴盛率领宫中三万军队,在北篱门(建康城门)抵抗崔慧景,左兴盛看到崔慧景的军队就吓得退走了。

三月二十四(甲子日),崔慧景进入乐游苑(建康宫苑),崔恭祖率领十多名轻骑兵突袭北掖门(皇宫北门),随后又退了出来。皇宫的门全部关闭,崔慧景率领部众包围皇宫。于是东府、石头城、白下城、新亭的守军都溃败了。左兴盛逃跑,没能进入皇宫,躲进淮河岸边的芦苇船中,被崔慧景抓获斩杀。皇宫中派兵出城反击,没能取胜。崔慧景焚烧兰台(掌管档案、文书的机构)的官署,将其作为战场。守卫尉萧畅驻守南掖门(皇宫南门),安排城内防务,根据情况灵活抵抗,人心才渐渐安定。崔慧景声称奉宣德太后的命令,废黜皇帝为吴王。

陈显达谋反时,皇帝又召各位王侯入宫。巴陵王萧昭胄因当年“永泰之难”(齐明帝诛杀宗室)的教训,和弟弟永新侯萧昭颖假扮僧人,逃到长江以西。萧昭胄是萧子良的儿子。等到崔慧景起兵,萧昭胄兄弟前去投奔。崔慧景更倾向于拥立萧昭胄,却犹豫不决,没确定立谁为君主。

竹里之战获胜后,崔觉和崔恭祖争夺功劳,崔慧景无法决断。崔恭祖劝崔慧景用火箭烧毁北掖楼(皇宫北门的城楼),崔慧景认为大事即将成功,日后重建城楼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没有听从。崔慧景生性喜欢谈论玄学,还懂佛理,驻军在法轮寺时,常和宾客高谈阔论,崔恭祖心中十分不满。当时豫州刺史萧懿正领兵驻守小岘,皇帝派密使向他告急。萧懿正在吃饭,扔下筷子起身,率领军主胡松、李居士等几千人从采石渡过长江,驻守在越城,点燃烽火传递消息,皇宫内的人击鼓呐喊,欢呼庆贺。崔恭祖此前曾劝崔慧景派两千人阻断长江西岸的军队,让他们无法渡江,崔慧景却认为皇宫很快会投降,外来援军自然会溃散,没有听从。到这时,崔恭祖请求进攻萧懿的军队,崔慧景还是不许,只派崔觉率领几千精锐士兵渡过长江南岸。萧懿的军队在黎明时分发起进攻,双方交战几次,萧懿的士兵都拼死作战,崔觉大败,跳入淮河淹死的有两千多人。崔觉单人骑马撤退,拆毁浮桥阻断淮河。崔恭祖抢来皇宫的歌女舞伎,崔觉强行夺走,崔恭祖心中怨恨累积。当天夜里,崔恭祖和崔慧景手下的猛将刘灵运到皇宫投降,崔慧景的军队人心涣散。

夏季,四月初四(癸酉日),崔慧景带着几个心腹暗中逃走,想向北渡过长江;城北的各路军队不知情,还在抵抗皇宫的军队。皇宫内派兵出城反击,杀死几百人。萧懿的军队渡过淮河北岸,崔慧景的残余部众都逃跑了。崔慧景包围皇宫共十二天,最终失败,随从在路上逐渐离散,他单人骑马逃到蟹浦,被渔民斩杀,渔民把他的头装进泥鳅篮里,挑到建康去领赏。崔恭祖被关押在尚方(掌管兵器制造的机构),不久后被杀死。崔觉逃亡后假扮僧人,被抓获后处死。

萧宝玄最初到建康时,在东城驻军,官民大多前去投奔。崔慧景失败后,朝廷搜查到朝野上下投奔萧宝玄和崔慧景的人的名单,皇帝下令烧毁名单,说:“江夏王(萧宝玄)尚且这样,怎能再怪罪其他人!”萧宝玄逃亡几天后,才主动出来。皇帝把他召到后堂,用屏风把他围起来,让几十个手下敲鼓吹号角,在屏风外奔驰环绕,派人对萧宝玄说:“你之前包围我时,也是这样的吧。”

起初,崔慧景想结交隐士何点,何点不理他。等到崔慧景包围建康,逼迫何点前来,何点只好去他的军营,整天谈论玄学,不涉及军事。崔慧景失败后,皇帝想杀何点,萧畅对茹法珍说:“何点如果不是引诱叛贼一起谈论玄学,局势还不知会怎样。从这一点来说,他应该得到封赏才对!”皇帝才打消了杀何点的念头。何点是何胤的哥哥。

萧懿离开小岘后,王肃也返回洛阳。往来的流民胡乱传言,说王肃又谋划返回南齐。五月初六(乙巳日),北魏下诏任命王肃为都督豫、徐、司三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封西丰公。

五月初十(己酉日),江夏王萧宝玄被处死。

五月十三(壬子日),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六月初八(丙子日),北魏彭城王元勰升任大司马,兼任司徒;王肃被加授开府仪同三司。

太阳蛮(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田育丘等率领两万八千户归附北魏,北魏设置四个郡、十八个县来管理他们。

六月初七(乙丑日,日期需结合上下文核对),朝廷特赦建康、南徐州、南兖州的囚犯。此前,崔慧景叛乱被平定后,朝廷下诏赦免他的党羽,但受皇帝宠信的侍从专权,不按诏书执行,把无罪但家境富裕的人都诬陷为叛贼党羽,杀死后没收家产;而真正归附叛贼却贫穷的人,都没有被追究。有人对中书舍人王唅之说:“诏书没有信用,人心非常不满。”王唅之说:“那就再下一次赦免诏书好了。”因此朝廷又下了一次赦免令,可之后宠臣们还是像以前一样诛杀、放纵,毫无改变。

当时,皇帝宠信的侍从共三十一人,其中黄门(宦官)有十人。直阁、骁骑将军徐世忄剽一直受皇帝信任,凡是杀人的事,都由他经手。等到陈显达谋反,徐世忄剽被加授辅国将军;虽然朝廷任命护军崔慧景为都督,但兵权实际掌握在徐世忄剽手中。徐世忄剽也知道皇帝昏庸放纵,暗中对他的党羽茹法珍、梅虫儿说:“哪个朝代的天子没有亲信?只是我们这些人替君主背了恶名而已!”茹法珍等人和他争夺权力,把这话告诉了皇帝。皇帝渐渐厌恶徐世忄剽的凶暴专横,派禁兵杀他,徐世忄剽抵抗后战死。从此茹法珍、梅虫儿专权,两人都担任外监(宫廷外的监察官),口头传达皇帝的诏令;王唅之专门掌管文书,和他们互相勾结、配合。

皇帝称呼宠爱的潘贵妃的父亲潘宝庆以及茹法珍为“阿丈”(叔叔),称呼梅虫儿和俞灵韵为“阿兄”(哥哥)。皇帝和茹法珍等人一起去潘宝庆家,亲自打水,帮厨子做饭。潘宝庆仗着权势作恶,把富人都诬陷有罪,他们的田地、房屋、财产,潘宝庆没有不请求皇帝赏赐给自己的。一家被陷害,灾祸会牵连到亲戚邻居,潘宝庆又担心留下后患,把被陷害家庭的男子全部杀死。

皇帝多次去“刀敕”(皇帝身边持刀护卫、传达旨意的侍从)家游玩宴饮,不管是喜事还是丧事,都会去庆贺或吊唁。

宦官王宝孙,年纪才十三四岁,外号“伥子”,最受皇帝宠信,参与朝政,即使是王唅之、梅虫儿这类宠臣,也比不过他。他控制大臣,修改诏书,甚至骑马进入宫殿,斥责皇帝;公卿大臣见到他,没有不吓得不敢出声的。

吐谷浑王伏连筹侍奉北魏时礼数周全,但在自己的国家里,设置百官,都仿照皇帝的制度,对邻国发号施令时用皇帝的名义。北魏宣武帝派使者去责备他,最终还是宽恕了他。

冠军将军、骠骑司马陈伯之再次领兵攻打寿阳,北魏彭城王元勰率军抵抗。北魏援军还没到,汝阴太守傅永率领本郡三千士兵救援寿阳。陈伯之在淮河渡口防守得很坚固,傅永在距离淮河渡口二十多里的地方,把战船拉到汝水南岸,用水牛牵引战船,径直向南奔向淮河,下船后立即渡江。傅永的军队刚登上淮河南岸,南齐的军队也到了。恰逢天黑,傅永暗中率军进入寿阳城,元勰非常高兴,说:“我向北眺望援军很久了,担心再也见不到洛阳,没想到你能赶来!”元勰让傅永领兵进入寿阳城内,傅永说:“我这次来,是想击退敌人;如果按您的命令进城,就是和殿下一起被困在城里,这不是救援的本意啊!”于是率军驻守在城外。

秋季,八月十八(乙酉日),元勰部署将士,和傅永合力在肥口进攻陈伯之,大败南齐军队,斩杀九千人,俘虏一万人。陈伯之脱身逃回南齐,淮南地区从此归入北魏。

北魏派遣镇南将军元英领兵救援淮南,还没到,陈伯之已经战败,北魏宣武帝召元勰返回洛阳。元勰多次上奏辞去大司马、兼任司徒的职位,请求返回中山(元勰的封地),宣武帝不同意。北魏任命元英代理扬州事务,不久后任命王肃为都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持符节接替元英。

八月二十七(甲辰日)夜里,皇宫发生火灾。当时皇帝外出还没回来,宫内的人无法逃出,宫外的人不敢擅自开门救火。等到门打开时,尸体堆积如山,烧毁的房屋有三千多间。

当时,受皇帝宠信的侍从都被称为“鬼”。有个叫赵鬼的宠臣,能背诵《西京赋》,对皇帝说:“柏梁台(汉武帝时宫殿)被烧毁后,就修建了建章宫(汉武帝时宫殿,规模更大)。”皇帝于是大规模修建芳乐殿、玉寿殿等宫殿,用麝香涂抹墙壁,雕刻装饰极尽华丽。工匠们从夜晚忙到天亮,还是赶不上皇帝要求的速度。

皇宫内的服饰、用具,都挑选最珍贵奇特的,国库中储存的旧物,根本不够用。皇帝派人高价收购民间的金银珠宝,价格都比平时高几倍。建康城的酒税都折算成黄金缴纳,还是无法满足需求。皇帝让人把金子凿成莲花形状,贴在地上,让潘贵妃在上面行走,说:“这是‘步步生莲花’啊。”他又下令征收雉头(用野鸡头上的羽毛制成的帽子)、鹤氅(用仙鹤羽毛制成的外套)、白鹭羽毛制成的饰品。宠臣们趁机作恶谋利,征收时按一户征收,却要求缴纳十户的数量,又各自到州县强迫百姓缴纳,收取现钱后却不上交朝廷,地方官员都不敢说话,只能再次向百姓征收。这样的情况接连不断,百姓被压榨得走投无路,在路上痛哭流涕。

军主吴子阳等人领兵出三关(指平靖关、武胜关、九里关)侵犯北魏,九月,与北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在长风城交战,吴子阳等人战败返回。

萧懿进京救援时,萧衍派亲信虞安福快马去劝说萧懿:“平定叛贼后,您会立下无法赏赐的大功。在贤明君主手下,这样的功劳尚且难以安身;何况现在是混乱的朝廷,您凭什么保全自己!如果平定叛贼后,您仍领兵入宫,效仿伊尹、霍光(废黜昏君、拥立明君)的旧事,这是万世难逢的机会。如果您不想这样做,就上表请求返回历阳,借口抵御外敌留在外地,这样您的威势会震慑朝廷内外,谁敢不听从!一旦放弃兵权,接受朝廷的高官厚爵,地位虽高却没有民心支持,日后必定后悔。”长史徐曜甫也苦苦劝说,萧懿都没有听从。

崔慧景死后,萧懿担任尚书令。他有九个弟弟:萧敷、萧衍、萧畅、萧融、萧宏、萧伟、萧秀、萧憺、萧恢。萧懿凭借大功位居朝廷高位,萧畅担任卫尉,掌管皇宫钥匙。当时皇帝出入宫廷毫无节制,有人劝萧懿趁皇帝外出时起兵废黜他,萧懿不同意。宠臣茹法珍、王唅之等人忌惮萧懿的权势,对皇帝说:“萧懿将要效仿隆昌年间(萧鸾废黜郁林王)的旧事,陛下的性命危在旦夕。”皇帝相信了他们的话。徐曜甫得知后,暗中在江边准备好船只,劝萧懿向西逃往襄阳。萧懿说:“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哪有尚书令背叛逃跑的道理!”他的弟弟、侄子都为他做了防备。冬季,十月十三(己卯日),皇帝在尚书省赐毒酒给萧懿。萧懿临死前说:“我的弟弟在雍州,他会成为朝廷的大忧患。”萧懿的弟弟、侄子都逃到街巷里躲藏,没有人告发他们;只有萧融被抓获,处死。

十月二十一(丁亥日),北魏任命彭城王元勰为司徒,录尚书事(总领尚书省事务);元勰坚决推辞,最终还是没能推辞掉。元勰一向喜欢清静淡泊,不贪图权势利益。北魏孝文帝看重他的才干,所以把大权交给了他,即使孝文帝有遗诏允许他退休,他还是被宣武帝挽留。元勰常常违背自己的心愿,时常悲伤叹息。他风度仪表优美,端庄严肃如同神明,言行举止合乎礼仪,与人交谈欢笑时,观看的人都会忘记疲倦。他推崇文学历史,处理完公务后,就不停地读书浏览。他小心谨慎,从未有过失;即使闲居独处,也没有懈怠的神情。他敬重儒雅之士,真心实意地以礼相待。他清正节俭,家中从没有因私事来拜访的人。

十一月初三(己亥日),北魏东荆州刺史桓晖入侵南齐,攻下下笮戍(地名),有两千多户人家归附北魏。桓晖是桓诞的儿子。

起初,皇帝怀疑雍州刺史萧衍有谋反之心。直后(宫廷侍卫官)荥阳人郑植的弟弟郑绍叔担任萧衍的宁蛮长史,皇帝派郑植以探望郑绍叔为名,去刺杀萧衍。郑绍叔得知后,暗中告诉了萧衍,萧衍在郑绍叔家摆酒,开玩笑对郑植说:“朝廷派你来谋害我,今天正好空闲宴饮,是下手的好机会啊。”宾主都大笑起来。萧衍又让郑植参观城池、府库、士兵、武器、战船,郑植离开后,对郑绍叔说:“雍州的实力,不容易图谋啊。”郑绍叔说:“兄长回去后,好好对天子说:如果想攻取雍州,我郑绍叔请求率领这些人应战!”郑绍叔送郑植到南岘(地名),两人相拥痛哭后分别。

等到萧懿被杀,萧衍得知消息,连夜召张弘策、吕僧珍、长史王茂、别驾柳庆远、功曹吉士瞻等人到家中商议对策。王茂是王天生的儿子;柳庆远是柳元景弟弟的儿子。十一月初九(乙巳日),萧衍召集僚属说:“昏君暴虐,恶行超过商纣王,我要和你们一起除掉他!”当天,萧衍树立旗帜召集部众,得到一万多名士兵、一千多匹战马、三千艘战船。他取出之前沉入檀溪的木材、竹子来装备战船,用茅草修补船只,事情很快就办好了。将领们争抢船橹,吕僧珍拿出之前私下准备的船橹,每艘船分配两张,争抢才停止。

当时,南康王萧宝融担任荆州刺史,西中郎长史萧颖胄代理府州事务,皇帝派辅国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率领三千士兵去荆州赴任,让他联合萧颖胄的军队袭击襄阳。萧衍知道了这个谋划,派参军王天虎去江陵,给荆州州府的官员们都送了信,声称:“刘山阳向西进军,要同时袭击荆州和雍州。”萧衍趁机对将领们说:“荆州人一向畏惧襄阳人,再加上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怎会不暗中与我们联合!我联合荆州、雍州的兵力,大张旗鼓向东进军,即使让韩信、白起复活,也无法为建康谋划;何况是昏君指挥那些‘刀敕’之徒呢!”萧颖胄等人收到信后,犹豫不决。刘山阳到达巴陵,萧衍又让王天虎送信给萧颖胄和他的弟弟南康王友(官职)萧颖达。王天虎出发后,萧衍对张弘策说:“用兵的道理,攻心为上。之前派王天虎去荆州,给每个人都送了信。这次派使者乘驿马加急前往,只给萧颖胄兄弟送了两封函件,信中说‘具体情况由王天虎口头说明’;等他们问王天虎时,王天虎却什么也说不出来,王天虎是萧颖胄的心腹,他们那边一定会认为萧颖胄和王天虎一起隐瞒事情,这样人人都会产生怀疑。刘山阳被众人的言论迷惑,必定会与萧颖胄互相猜忌,萧颖胄进退两难无法自证清白,必然会加入我们的谋划。这就是用两封空函平定一个州啊。”

刘山阳到达江安,迟疑了十多天,不继续前进。萧颖胄非常害怕,想不出办法,连夜派人叫来西中郎城局参军安定人席阐文、咨议参军柳忱,关起门来商议对策。席阐文说:“萧衍在雍州招兵买马,不是一天两天了。江陵人一向畏惧襄阳人,再加上兵力悬殊,即使能打败萧衍,日后也不会被朝廷容忍。现在如果杀了刘山阳,和雍州一起起兵,拥立天子来号令诸侯,就能成就霸业!刘山阳迟疑不进,是不信任我们。现在斩了王天虎送给刘山阳,就能消除他的疑心。等他来了再对付他,没有不成功的。”柳忱说:“朝廷越来越狂妄悖逆,京城的权贵们没有不吓得不敢出声的。现在我们幸好驻守外地,能暂时安稳。雍州的事,朝廷是想借刘山阳的手来消灭萧衍。难道没看到萧懿尚书令吗?他率领几千精兵,最终还是被一**臣陷害,灾祸接连不断。‘不忘记过去的教训,才能作为未来的借鉴。’况且雍州士兵精锐、粮草充足,萧衍的才能盖世,肯定不是刘山阳能抵挡的。如果刘山阳被打败,荆州又会因作战失利被追责,进退两难,应当深思啊。”萧颖达也劝萧颖胄听从席阐文等人的计策。第二天清晨,萧颖胄对王天虎说:“你和刘山阳认识,现在不得不借你的头用用!”于是斩了王天虎,把他的头送给刘山阳看,又征调百姓的车马、耕牛,声称要出兵讨伐襄阳。刘山阳非常高兴。

十一月十八(甲寅日),刘山阳到达江津(地名),独自乘车、穿着便服,带着几十个随从去见萧颖胄。萧颖胄派前汶阳太守刘孝庆等人在城内埋伏士兵,刘山阳一进门,就被当场杀死在车里。副军主李无履收拢残余部众请求投降。

柳忱是柳世隆的儿子。萧颖胄担心西中郎司马夏侯详不同意起兵,把这件事告诉了柳忱,柳忱说:“这很容易!最近夏侯详向我家求婚,我还没答应。”于是把女儿嫁给夏侯详的儿子夏夔,然后把起兵的谋划告诉夏侯详,夏侯详同意了。十一月十九(乙卯日),萧颖胄以萧宝融的名义下令戒严,又下令赦免囚犯,施行恩惠,颁布奖赏条例。十一月二十(丙辰日),任命萧衍为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十一月二十一(丁巳日),任命萧颖胄为都督行留诸军事(统领留守和进军的军队)。萧颖胄有度量和才干,起兵后,能虚心待人、托付重任,众人都真心归附他。他认为别驾南阳人宗夬、同郡中兵参军刘坦、咨议参军乐蔼被州中百姓信任,军府的谋划事务,每件事都向他们咨询。萧颖胄、宗夬各自献出私人的钱财、粮食,还借贷富人的财物来资助军队。长法寺的僧人一向富有,铸造了几千两黄金龙埋在土里,萧颖胄取出这些黄金,用来充当军费。

萧颖胄派人把刘山阳的头送给萧衍,还说现在年月不吉利,应当等到明年二月再进军。萧衍说:“起兵之初,靠的是士兵们一时的勇猛锐气。事情接连推进,还怕众人产生疑虑懈怠;如果驻军等待一百天,必定会出现后悔和差错。况且十万士兵驻守不动,粮草自然会耗尽;如果有年轻人提出不同意见,大事就会失败。何况计划已经确定,怎能中途停止!过去周武王讨伐商纣王,行军时违背太岁方位,难道还会等待吉利年月吗!”

十一月二十二(戊午日),萧衍上奏表劝南康王萧宝融称帝,萧宝融没有同意。十二月,萧颖胄和夏侯详向建康的百官以及各州郡长官发布檄文,列举皇帝和梅虫儿、茹法珍的罪状。萧颖胄派冠军将军天水人杨公则向湘州进军,西中郎参军南郡人邓元起向夏口进军。军主王法度因不进军被罢免官职。十二月初九(乙亥日),荆州的将领僚属再次劝萧宝融称帝,萧宝融还是不同意。夏侯详的儿子骁骑将军夏亶担任殿中主帅(宫廷侍卫官),夏侯详暗中召他回来,夏亶从建康逃到江陵。十二月二十六(壬辰日),夏亶到达江陵,声称奉德皇太后的命令:“南康王应当继承皇位,但目前还需平定京城,暂时不称帝;可封他为宣城王、相国、荆州牧,加授黄钺(象征军事大权),选拔百官,西中郎府、南康国的建制不变。等军队进逼京城附近,相关官员要准备好皇帝的仪仗去迎接。”

竟陵太守新野人曹景宗派亲信劝说萧衍,建议迎接南康王萧宝融到襄阳定都,先确立皇帝尊号,再出兵北伐;萧衍没有听从。王茂私下对张弘策说:“现在把南康王放在别人手里,对方会扶持天子来号令诸侯,您(指萧衍)进军就会被别人支配,这难道是长久之计吗!”张弘策把这话告诉萧衍,萧衍说:“如果今后大事不成功,我们本就会同归于尽;如果成功,我的威势会震慑天下,谁敢不听从,难道会平庸地受别人摆布吗!”

起初,陈显达、崔慧景叛乱时,人心不安。有人向上庸太守杜陵人韦睿询问时事,韦睿说:“陈显达虽是老将,但不是能安定天下的人才;崔慧景经历的事多,却懦弱无武勇,他们被灭族是应当的。能平定天下的人,恐怕一定是我们雍州的刺史(指萧衍)吧?”于是派两个儿子主动去结交萧衍。等到萧衍起兵,韦睿率领两千郡兵日夜兼程赶来投奔。华山太守蓝田人康绚也率领三千郡兵赶赴萧衍军中。冯道根当时正在为母亲守丧,听说萧衍起兵,率领乡里能当兵的子弟全部前去投奔。梁、南秦二州刺史柳惔也起兵响应萧衍。柳惔是柳忱的哥哥。

皇帝听说刘山阳被杀,下诏讨伐荆州、雍州。十二月初十(戊寅日),任命冠军长史刘浍为雍州刺史;派遣骁骑将军薛元嗣、制局监暨荣伯率领军队,以及运送粮草的一百四十多艘船只,护送郢州刺史张冲,让他抵御西边的萧衍军队。薛元嗣等人因刘山阳被杀的事心存戒备,怀疑张冲,不敢前进,停在夏口浦;听说西边的军队将要到来,才一起进入郢城。前竟陵太守房僧寄正要返回建康,到达郢州时,皇帝下令让他留守鲁山,任命他为骁骑将军。张冲与房僧寄结盟,派军主孙乐祖率领几千人协助房僧寄防守鲁山。

萧颖胄给武宁太守邓元起写信,招他前来。张冲一向对邓元起很好,众人都劝邓元起返回郢州,邓元起却对众人高声说:“朝廷暴虐,诛杀辅政大臣,小人掌权,士大夫的出路都被断绝了。荆、雍二州共同起兵举大事,还怕不能成功吗!况且我的老母亲在西边(指荆州),如果事情不成,我不过是被昏君杀死,至少能免去不孝的罪名。”当天就整理行装上路,到达江陵后,被任命为西中郎中兵参军。

湘州行事张宝积发兵坚守,不知该归附哪一方。杨公则攻克巴陵后,进军白沙,张宝积害怕了,请求投降,杨公则进入长沙,安抚接纳了他。

这一年,北秦州刺史杨集始率领一万多人从汉中向北出发,计划收复原来的领地。北魏梁州刺史杨椿率领五千步兵、骑兵驻守下辩,给杨集始写信,向他陈明利害,杨集始于是又率领一千多部众投降北魏。北魏恢复了他的爵位,让他回去驻守武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