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泰元年乙亥(公元555年)
春季,正月初一,邵陵太守刘棻领兵援救江陵,走到三百里滩时,被自己的部将宋文彻杀害。宋文彻率领部众返回,占据了邵陵。
梁王萧詧在江陵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大定;追尊父亲昭明太子(萧统)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追尊昭明太子的妃子蔡氏为昭德皇后;尊奉自己的母亲龚氏为皇太后,册立妻子王氏为皇后,儿子萧岿为皇太子。他的赏罚制度和帝王完全一样,只是向魏国(西魏)上奏章时自称“臣”,沿用魏国的历法。至于对下属封官授爵,仍依照梁朝旧制,只是勋官等级同时沿用西魏“柱国”之类的名称。他任命咨议参军蔡大宝为侍中、尚书令,让其参与主持官员选拔;任命外兵参军、太原人王操为五兵尚书。蔡大宝处事严谨、有智谋,精通政务,写文章又快又好,后梁(萧詧政权)皇帝对他推心置腹、委以重任,把他当作主要谋士,比作三国的诸葛亮;王操的地位和作用仅次于蔡大宝。萧詧还追赠邵陵王萧纶为太宰,谥号“壮武”;追赠河东王萧誉为丞相,谥号“武桓”。任命莫勇为武州刺史,魏永寿为巴州刺史。
湘州刺史王琳领兵从小桂向北进军,抵达蒸城时,听说江陵已经陷落,便为梁世祖(萧绎)举办哀悼仪式,全军穿白色丧服,又派部将侯平率领水军进攻后梁。王琳在长沙驻军,向各州郡发布文书,谋划收复江陵、进取中原的计划。长沙王萧韶和长江上游的将领们,都推举王琳为盟主。
北齐皇帝(高洋)派清河王高岳领兵进攻西魏的安州,以援救江陵。高岳抵达义阳时,江陵已经陷落,于是就进军到长江边;梁的郢州刺史陆法和、仪同三司宋莅献出全州投降北齐,长史、江夏太守王珉拒不投降,被陆法和等人杀死。正月十三日,北齐召高岳撤军,派仪同三司、清都人慕容俨驻守郢州。梁的王僧辩派江州刺史侯瑱进攻郢州,任约、徐世谱、宜丰侯萧循也都领兵与侯瑱会合。
正月二十日,北齐册立贞阳侯萧渊明为梁朝君主,派上党王高涣领兵护送他南下,徐陵、湛海珍等人都跟随萧渊明一同返回梁朝。
二月初二,晋安王萧方智从寻阳来到建康,住进朝堂,登基为梁王,当时他年仅十三岁。梁王任命太尉王僧辩为中书监、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加授陈霸先为征西大将军;任命南豫州刺史侯瑱为江州刺史,湘州刺史萧循为太尉,广州刺史萧勃为司徒,镇东将军张彪为郢州刺史。
北齐皇帝先派殿中尚书邢子才骑马快速前往建康,给王僧辩送信,信中说:“梁王(萧方智)年纪太小,撑不起国家重任。那个贞阳侯萧渊明,是梁武帝的侄子、长沙王(萧懿)的后代,论年龄、论声望,都能保住金陵(建康),所以我们立他为梁王,送回你们国家。你应当安排船只,迎接新君主,和他同心协力,好好谋划国事。”二月初四,贞阳侯萧渊明也给王僧辩写信,请求他迎接自己。王僧辩回信说:“梁王(萧方智)的皇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您如果能来朝廷辅佐,一同扶助王室,那伊尹、吕尚那样的重任,大家都会推举您承担;但如果您想当君主,我不敢听从这个命令。”二月十三日,北齐任命陆法和为都督荆、雍等十州诸军事、太尉、大都督、西南道大行台,又任命宋莅为郢州刺史,宋莅的弟弟宋簉为湘州刺史。二月二十三日,北齐上党王高涣攻克谯郡。二月二十八日,萧渊明又给王僧辩写信,王僧辩还是不答应。
西魏任命右仆射申徽为襄州刺史。
侯平进攻后梁的巴州、武州,原刘棻的部将赵朗杀死宋文彻,献出邵陵,归顺王琳。
三月,贞阳侯萧渊明抵达东关,梁的散骑常侍裴之横领兵抵御。北齐的军司尉瑾、仪同三司萧轨向南进攻皎城,梁的晋州刺史萧惠献出全州投降北齐。北齐把晋熙郡改设为江州,任命尉瑾为刺史。三月初六,北齐攻克东关,杀死裴之横,俘虏几千人;王僧辩非常害怕,出兵驻守姑孰,开始谋划接纳萧渊明。
三月十六日,北齐皇帝返回邺城,封世宗(高澄)的两个儿子高孝珩为广宁王,高延宗为安德王。
孙玚听说江陵陷落,放弃广州返回建康,曲江侯萧勃重新占据了广州。
西魏太师宇文泰派王克、沈焝等人返回江南(梁朝)。宇文泰得到庾季才后,对他待遇优厚,让他参与主持太史局事务。庾季才拿出自己的私人财产,赎回那些被没为奴婢的梁朝官员、亲友。宇文泰问他:“你怎么能做到这样?”庾季才回答:“我听说,攻克敌国后要礼遇贤才,这是治国的正道。现在郢都(江陵)陷落,梁朝君主确实有罪,但官员们有什么错?却都被变成奴婢!我是外乡人,不敢向您进言,只是真心怜悯他们,所以私下赎买他们。”宇文泰这才醒悟,说:“这是我的过错!要是没有你,我就失去天下人心了!”于是下命令,赦免了几千名被没为奴婢的梁朝俘虏。夏季,四月初十,北齐皇帝前往晋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