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213章 谋国之言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13章 谋国之言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钟毓并不知晓这其中的弯弯绕。

将事情报给曹真、董昭、司马懿和卫臻之后,这个少年的差事就算了结了。

西阁和东阁都默契的没有去找皇帝,而是各自议论了起来。

曹真试探着问向董昭:“董公,我有一事不明,还请董公为我解惑。”

董昭闻声缓慢的抬起头来,额头上的褶皱挤出几个横线,音色苍老的说道:“大将军有何事问老夫?”

曹真轻咳一声:“董公,我只是有些不懂,为何要削中书省之权、来填侍中寺呢?”

“中书、侍中,又能有多大区别?”

董昭想了几刻:“若说区别,肯定是有区别的。中书掌机要,若是机要再夹杂监察,势必权重。侍中本是清散职位,加些校事之权,反而可以让校事权柄不外落。”

曹真看出董昭似乎有未尽之意,继续问道:“董公似乎还有要说的?”

“真要我说?”董昭斜眼看向曹真。

曹真讪笑道:“董公是长者,还请董公指点我一二。”

董昭轻轻摇头:“若再要说的话,这些事情与大将军有何干系?”

“中书、侍中这些职位,随他们争去就是,总归与军中无碍,大将军又何必操心?陛下也只不过是通知你我一声而已。”

曹真却叹了口气:“董公金玉良言啊!除了董公,怕再无人与我说的这么直接。”

董昭道:“这话不好听吧?”

曹真说道:“总归比奉承之话好听,近年来,我府上之人也极少劝谏我了。”

董昭回应道:“这都是身居高位的后果罢了。”

“对了,大将军的长子昭伯,算日子快到幽州了?”

曹真想了想:“大约还差几日。”

董昭将手边的竹简拿起,作势要递给曹真:“大将军看看这个吧。”

曹真略带疑惑的站起,走到董昭桌边将竹简拿了过来,翻开了几瞬后便皱起眉头:“轲比能率军击败西部鲜卑的泄归泥部,泄归泥部欲归降田豫?”

“董公觉得应该接纳泄归泥部吗?”

董昭答道:“势败来投,老夫以为当纳则纳。田豫不是写了吗?有早就依附大魏的步度根为泄归泥作保。”

曹真点头:“既然如此,就拟让田豫接纳泄归泥部吧。报与陛下后再传讯给田豫。”

董昭说道:“老夫倒不是要与大将军说这些边郡小事。昭伯去了田豫处,田豫处最近又不太平,全看大将军怎么选了。”

曹真眯眼想了几瞬,哼了一声说道:“我曹子丹之子,如何去不得战场?且看昭伯自己造化吧。”

董昭也笑了起来:“哪有这般为人父的?到时老夫与田国让说一声,让他仔细着些。”

董昭这么说了,曹真倒是也没阻止。

而另一边的东阁中,司马懿与卫臻二人却与曹真、董昭完全不同。

钟毓走后,两人并未作声。

半晌之后,司马懿看向卫臻说道:“公振,过几日我将上奏陛下。”

卫臻不知怎么想的,也回了一句:“司空,在下也将一并上奏。”

司马懿轻轻点头。

当晚,司马懿将廷尉高柔请至府上。

司马懿虽与高柔交好,但毕竟还是不如与蒋济一般亲近。二人也只是坐于堂内,关起门来说话,并未进入书房之中。

司马懿说道:“文惠兄听说了吗?孙资要被外放了。”

高柔诧异,扬眉问道:“是陛下将孙资外放的?孙资犯了何事?”

司马懿轻轻摇头:“犯了何事我不知情。但陛下将孙资任命为兖州刺史,想来不是什么紧要之事。”

高柔打量了一番司马懿的神情,问道:“那仲达将我唤至家中所为何事?”

高柔年长司马懿五岁,两人认识快二十年了,因而高柔可以直接称司马懿的字。

司马懿缓缓说道:“陛下将校事的权责从中书省夺了。校事原本不是由孙资所领吗?拆成了三份。”

“刘晔走后,还剩三名侍中。辛毗一份、陈矫一份、杨阜一份。”

高柔皱眉:“区区校事,还拆成三份?若按我说,这校事祸国殃民、全无半点益处,早该取销了才好!”

司马懿说道:“校事如何,我倒是不关心。刘放、孙资二人常居禁中为近臣,从而大权在握。洛中官员往往听得‘中书’之名,常常不敢违背。”

“文惠兄,我使人去参孙资!”

司马懿知道高柔素来对校事不满,此番言语也存了鼓动高柔的意思。

高柔盯着司马懿看了半晌:“好!我自去参中书,不过,仲达想让谁去参孙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