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爬上屋檐,沈微澜就站在院中点了人。
“今天西谷溪流淤了,得去清一清。”她声音不高,也没多解释,“夏蝉打前,春棠带工具,秋蘅查水,冬珞看阵。”
无人质疑为何要去,也无人喊累。 上回阀门被动的事还压在心上,谁都知道,不能再出岔子。
夏蝉扛起软剑就走。春棠已经把竹架、绳索、铁锹全装好了,药箱也备了一份轻便的,塞进背囊里。秋蘅拎着小铜壶,边走边试风向。冬珞走在最后,手里捏着一块刻了纹路的石片,那是他们布设能量节点时用的定位器。
林间湿气重,地面湿滑,众人却都脚步稳健。 到了西谷口,水流声不对——原本该是细碎叮咚,现在只剩闷响,被什么堵死了喉咙。
“淤泥加断枝。”冬珞蹲下看了眼,“最迟明天上午,净化阵就得停。”
“那就别等到明天。”夏蝉挽起袖子,“我先下去。”
底下泥深,她踩进去半只靴子就陷住了。春棠立刻抛来一根麻绳,绑在树桩上拉紧。两人配合着,一个清障,一个递工具。断掉的树枝太多,有些还带着倒刺,刮得手套直响。
沈微澜没下水,站在岸上看全局。她发现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了——没人等命令才动,也没人干瞪眼。
春棠把最后一根粗枝拖上岸时,手背蹭破了皮。秋蘅一句话没说,从药囊里掏出个小瓷瓶,抹上去,凉丝丝的。
“谢了。”春棠擦了擦汗。
“你调度快,我才省事。”秋蘅低头收拾瓶子,“昨夜我还怕你嫌我多管。”
“那都是以前的事了。”春棠笑了一下,“现在谁不知道你是咱们队里的定心丸。”
夏蝉在下面喊:“水开始流了!”
果然,一股清流从缝隙里钻出来,慢慢变宽。冬珞立即拿出石片测流向,一边调整埋在岸边的小装置。那东西像块黑玉,嵌着铜丝,一碰就亮起微光。
“节点重设好了。”她说,“能量回路接上了。”
沈微澜跳下坡,走到溪中央。水刚没过鞋面,冰得人脚趾发麻。她弯腰捞了一捧,凑近看了看,又闻了闻。
“没有异味。”她说,“秋蘅,是你刚才下的药起效了?”
“不是药。”秋蘅摇头,“是水自己干净了。你看那边——”她指向上游,“蕨草长出来了,还有苔藓。这说明土脉在活。”
沈微澜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石头缝里,几簇嫩绿正往外冒头,叶子卷着,婴儿攥着拳头。
她没说话,只是蹲下来,伸手碰了碰那片叶子。
凉,软,有劲。
回到营地已是黄昏。五个人围在厨房外的小桌旁,喝粥吃咸菜。没人提任务完成得多漂亮,但气氛松了下来。
沈微澜夹了块酱萝卜给夏蝉:“你腿还好吧?”
“旧伤没发作。”夏蝉咧嘴一笑,“倒是秋蘅给我塞的护膝,暖和。”
秋蘅低头扒饭,耳尖有点红。
春棠忽然说:“以前我在府里管账,总觉得一个人能把事做圆就行。可今天,我搬不动那根大树干,是夏蝉帮我撬起来的。我才明白,再精的算盘,也算不出人心贴着人心有多重。”
冬珞放下碗,难得开口:“我查了三天内的巡防记录。没人漏岗,也没人擅自离线。我们的情报网能转起来,是因为每个人都在守。”
沈微澜看着她们,心里像有什么东西化开了。
她起身走到院中,抬头看天。云层裂开一道缝,露出一线青蓝。风穿过树梢,吹得檐角的铜铃轻轻响了一声。
第二天一早,她在书房铺开一张新纸,开始画舆图。笔尖蘸墨,一笔一划标出西谷的位置,又在旁边写下“团队协作首验成功”。
正写着,春棠推门进来:“姑娘,昨夜烘干的药材要分装了。”
“你安排就好。”
春棠没走,犹豫了一下:“我想把药包分成五份,每份都标清楚用途。以后出任务,大家按需取用,不乱拿。”
“行。”沈微澜点头,“你做得比我想得周到。”
春棠笑了笑,转身要走,又停下:“还有件事……我想重新排个轮值表。让秋蘅少值夜,她眼睛不好;冬珞别连着两天盯数据,脑子会熬坏。”
沈微澜看着她:“这是你说的?还是大家商量的?”
“昨晚睡前,我们几个在院子里说了会儿话。”春棠声音轻了些,“都说想把日子过得像个人样,别整天绷着像打仗。”
沈微澜笑了:“我们本来就在打一场仗,只不过对手看不见。”
“可我们看得见彼此。”春棠说完,走了出去。
中午,沈微澜去了药房。秋蘅正在筛药粉,动作很慢,但极认真。见她进来,也没停下。
“你在做什么?”沈微澜问。
“配驱寒散。”秋蘅头也不抬,“夏蝉昨天踩了冷水,今晚要是不防,明天准咳嗽。”
“你怎么知道她踩了水?”
“她鞋底沾的泥,颜色深,说明泡久了。”秋蘅顿了顿,“而且她走路右脚稍跛,是旧伤受潮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