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澜没动,冬珞的手还搭在门框上,呼吸压得极低。屋里漆黑,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一股草灰混着铁锈的味儿。
“你去东檐角。”沈微澜声音很轻,“别出声,看有没有人落地。”
冬珞点头,脚尖一点就滑出门外。沈微澜站在原地,耳朵听着瓦片的动静。三息之后,一声极轻的刮擦从西边传来——不是一个人。
她摸出袖中炭笔,在掌心写了“两人”,又指了指后院水源区。
夏蝉就在那儿轮防。
她转身拉开抽屉,取出一支短笛模样的铜器,轻轻一拧,底端弹出半寸银针。这是秋蘅给她的应急信器,吹响会发出人耳听不见的高频音,专唤夏蝉。
她没吹。
现在不能打草惊蛇。
外面风忽然停了。
紧接着,一道影子从屋脊翻下,贴着墙根往西走。第二道影子稍慢,左肩微塌,走路时脚尖先着地。
沈微澜眼神一沉。
他们真敢再来。
她悄悄移步到窗边,手指勾住窗闩。只要那人再往前十步,夏蝉就能截住他。可就在那影子即将转入后院小径时,树丛里忽然传来一声鸟叫。
咕——咕两声。
黑影立刻停下,回头望了一眼,转身跃上墙头,消失在夜色里。
沈微澜猛地推开窗。
“追不追?”夏蝉的声音从墙下传来。
“别。”她说,“让他们走。”
夏蝉翻身进来,脸色不太好看:“阀门刚修好,他们又来动,明显是试探。”
“对,就是要他们觉得我们没发现。”沈微澜看着远处围墙缺口,“但他们不该知道阀门位置。这队伍里,有漏。”
夏蝉皱眉:“你是说……有人通风报信?”
“不一定是有意。”沈微澜摇头,“可能是无意露了话。但现在,谁都不能全信。”
第二天一早,全员照常演练。
春棠带人清点物资,秋蘅检查药库,冬珞调试通讯频段。表面一切如常,只有几个核心岗位换了人。
沈微澜坐在书房,翻《本草图谱》。新密码还没定,她得把第十七页的药名重新排列。翻到中间,一张薄纸从书页里滑出来。
字迹清瘦,墨色淡。
“昨夜风起时,我见一人翻墙入院,手持铜牌,纹似水波。未进主厅,止于西厢。若君尚需清明之眼,愿为一盏孤灯。”
落款:羽。
沈微澜盯着那字看了很久。
不是“渊蔽”的风格。太直白,也没威胁。
她把纸条烧了,叫来冬珞。
“查查苍岚家族,有没有叫‘苍岚羽’的。旁支也行。”
冬珞很快回来:“有。十九岁,族谱排第七房庶出,擅观林律,写过一篇《林息三论》,说古法可以融新理。长老会压了文章,不许传。”
沈微澜点头:“难怪他不敢露面。”
“要回信吗?”
“回。”她提笔写下八个字:“风起非天意,叶落岂归根?”
顿了顿,又加两句:“若识春消息,可踏雪寻痕。”
冬珞接过纸条:“怎么送?”
“不用我们送。”她说,“他会来找人送。”
当天下午,一个采药少年来了营地,背着竹篓,说是路过歇脚。
沈微澜亲自接待。
少年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过来时手有点抖。信封打开,里面是一枝青藤,还带着露水。藤叶细长,脉络清晰,正是南岭独有的“听泉藤”——只长在净化阵周围。
信上写着:“吾观君所行,非破林者,乃护生者。族中老执偏见,羽愿为桥。”
沈微澜抬头问少年:“你是他的人?”
少年摇头:“我是山下采药的。昨天有人给我娘送药,治好了她的咳症。今天早上,他在路上拦我,让我带这封信,还给了五钱银子。”
她明白了。
苍岚羽不敢用自己的人,也不敢走家族渠道。他是借恩情,找了一个受过我们药惠的百姓来传信。
她让春棠包了一个药囊,放进去几粒驱瘴香丸,递给少年:“帮我捎句话。”
“您说。”
“春风不问出处,但求共暖人间。”
少年收下,匆匆走了。
傍晚,冬珞带回一条密讯。
“西谷雨后苔生处,宜栽新绿。”
沈微澜正在院中晾晒药材,听见这句话,手顿了一下。
“这是暗语。”她说。
“应该是。”冬珞低声,“西谷是长老会议事的地方。雨后苔生,说明会期将至。宜栽新绿……意思是,支持变革的人有机会说话。”
沈微澜望着远处山影,没再说话。
夜里,她独自在灯下画舆图,把“苍岚羽”三个字圈起来,旁边写了个“桥”。
敲门声响起。
冬珞进来,手里拿着一块布角,颜色灰蓝。
“今天巡山的人在溪边捡到的。”她说,“这不是我们的布料。”
沈微澜接过一看,边缘绣着一圈细密的纹路,是某种家徽。
“查过了。”冬珞说,“这种布,只有苍岚家族内院才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