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瑁紧锣密鼓地联合各方力量应对安禄山之时,安禄山也并未闲着,他的势力如同毒瘤一般,在朝堂和江湖两个关键领域不断渗透,逐渐形成一股强大得足以威胁大唐根基的力量。
在朝堂之上,安禄山以金钱、权势为诱饵,拉拢了一批意志不坚定的官员。这些官员被安禄山的利益所诱惑,逐渐沦为他在朝廷中的内应。他们表面上依旧在朝堂奉公,对唐玄宗和其他朝臣恭敬有加,暗地里却听从安禄山的指令,为他传递重要的情报,干扰朝廷对抗安禄山的决策。
其中有一位户部侍郎,名叫郑宇。他本就贪财好利,安禄山派人暗中与他接触,许以巨额财富和更高的官职,郑宇很快便动摇了。他利用自己掌管户部钱粮的便利,为安禄山提供关于朝廷财政收支、粮草储备等关键信息。安禄山据此调整自己的战略布局,知晓了朝廷哪些地方财力雄厚可作为日后掠夺目标,哪些地方粮草储备充足需提前谋划破坏。
还有一位兵部郎中,名为周平。安禄山承诺他,若助自己成事,不仅会给予他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还会让他手握重兵,成为一方大员。周平在利益的驱使下,背叛了朝廷。他向安禄山透露了大唐军队的部署、兵力调动计划等机密。使得安禄山在边疆与唐军对峙时,总能提前知晓唐军的行动意图,做出针对性的防御或反击,让郭子仪等将领的作战计划多次受阻。
这些被安禄山拉拢的官员,在朝堂上形成了一股暗流。他们在朝廷商议对抗安禄山的策略时,故意提出反对意见,扰乱议事进程。比如,当李瑁提出要加大对边疆的粮草供应时,郑宇便以朝廷财政紧张为由,极力反对,试图削减粮草拨付数量。而当讨论增派兵力到边疆的方案时,周平则夸大路途艰难、后勤保障困难等问题,拖延决策时间,使得应对安禄山的诸多措施无法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安禄山在江湖方面也展开了一系列渗透行动。他深知江湖势力的复杂性和影响力,若能为己所用,将如虎添翼。于是,他派出了自己的心腹爪牙,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和诱人的条件,与江湖中的一些门派接触。
在江湖的西北一隅,有一个名为“黑鹰寨”的门派。这个门派一向以劫掠为生,行事狠辣,在江湖中声名狼藉。安禄山的使者找到黑鹰寨的寨主,向他承诺,只要他们听从安禄山的指挥,在江湖中为安禄山效力,不仅会给予他们数不尽的财富,还会在安禄山得势后,为他们洗白身份,让他们成为朝廷认可的势力。黑鹰寨寨主本就是个贪图富贵之人,在巨额财富和光明前途的诱惑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安禄山。
黑鹰寨在安禄山的指使下,开始在江湖中制造混乱。他们袭击了多条重要的商路,这些商路不仅是江湖门派之间贸易往来的通道,也是大唐经济流通的重要脉络。商路被袭,导致货物无法正常运输,许多江湖门派的经济遭受重创,门派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同时,黑鹰寨还对一些与朝廷关系密切的江湖门派进行骚扰和破坏。他们趁着夜色,潜入这些门派的驻地,偷走珍贵的武功秘籍,暗杀门派中的重要人物,使得这些门派人心惶惶,自顾不暇,无力再全力支持朝廷对抗安禄山。
除了黑鹰寨,安禄山还拉拢了一些邪教组织。这些邪教组织平日里蛊惑人心,在民间有一定的势力范围。安禄山与他们勾结后,利用他们在民间煽动百姓对朝廷的不满情绪。邪教教徒们四处宣扬大唐朝廷的**和无能,声称安禄山才是能够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明主”。在他们的蛊惑下,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朝廷产生抵触情绪,不再积极配合朝廷的各项政令,甚至有人加入安禄山的叛军,为他扩充兵力。
安禄山在朝堂和江湖的双重渗透,让大唐的局势变得愈发严峻。在朝堂上,由于安禄山内应的干扰,朝廷的决策效率低下,对抗安禄山的策略难以有效实施。而在江湖中,各门派之间矛盾丛生,支持朝廷对抗安禄山的力量被削弱,民间的稳定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大唐的根基在安禄山这股暗流的冲击下,开始出现动摇的迹象。
李瑁很快便察觉到了朝堂和江湖的异常。在朝堂上,他发现一些原本支持对抗安禄山的官员态度发生了转变,在议事时总是提出一些不合理的反对意见。经过一番秘密调查,他逐渐掌握了郑宇、周平这些官员与安禄山勾结的证据。在江湖方面,他收到了许多门派的求援信,诉说商路被袭、门派遭扰的困境,经过与江湖联盟的共同调查,也发现了安禄山在背后操纵的痕迹。
李瑁深知,若不尽快解决安禄山在朝堂和江湖的渗透问题,大唐将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于是,他决定先从朝堂入手。他收集了足够的证据后,在朝堂之上当着唐玄宗和众朝臣的面,揭露了郑宇、周平这些官员的叛国行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