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瑁与杨玉环沉浸在对未来美好憧憬之时,边疆的郭子仪却被深深的忧虑所笼罩。他每日站在烽火台上,望着远处安禄山叛军扎营的方向,眉头紧锁,心中的担忧与日俱增。
安禄山自从在边疆与唐军陷入对峙后,并未停止扩充势力的步伐。他一方面从各地调集兵力,源源不断地送往边疆;另一方面,在占领区内强行征兵,逼迫许多无辜百姓加入他的叛军队伍。同时,安禄山还通过各种手段,与周边一些心怀不轨的部落勾结,获取他们的支持,势力愈发壮大。
郭子仪深知,安禄山势力的膨胀如同滚雪球一般,如果不尽快加以遏制,一旦他准备就绪,发动大规模叛乱,大唐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于是,他决定修书一封,派快马送往长安,提醒李瑁加快布局,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严峻挑战。
这日,李瑁正在王府与谋士们商讨应对安禄山的策略,突然接到郭子仪的书信。他心中一紧,赶忙打开书信阅读。只见信中郭子仪言辞恳切,详细阐述了安禄山在边疆的种种动向,表达了对其势力日益壮大的深深担忧,并郑重提醒李瑁务必加快布局,制定全面的应对计划,以防安禄山随时可能发动的大规模叛乱。
李瑁看完书信,脸色变得十分凝重。他意识到,局势比他之前想象的更为严峻。当下,他立刻召集谋士们,将郭子仪信中的内容告知众人,并说道:“郭子仪将军在边疆洞察秋毫,安禄山势力的扩张已然对大唐构成巨大威胁。各位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一位谋士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安禄山势力壮大,我们一方面需加强边疆防御,增派更多兵力,巩固防线;另一方面,要设法切断他的补给线,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另一位谋士接着说道:“殿下,朝堂之上也需稳定人心。如今安禄山之乱,人心惶惶,我们要让朝臣们坚定信念,团结一致对抗安禄山。同时,可派人暗中调查朝堂中是否有安禄山的内应,以防内部生变。”
李瑁点头表示赞同,说道:“二位所言极是。加强边疆防御和稳定朝堂人心,二者缺一不可。除此之外,我们与江湖联盟的合作也需进一步深化,借助江湖力量,获取更多情报,对安禄山的行动进行更为细致的了解。”
随后,李瑁迅速进宫面见唐玄宗。他将郭子仪的书信呈上,详细奏明了安禄山在边疆的势力发展情况,以及当前局势的紧迫性。
唐玄宗看完书信,脸色阴沉,说道:“安禄山这逆贼,竟敢如此猖獗!瑁王,你有何应对之策?”
李瑁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增派兵力前往边疆,加强防御。同时,拨发更多粮草、兵器等物资,确保边疆将士无后顾之忧。此外,在朝堂上,要向大臣们明确形势,鼓舞士气,让大家齐心协力对抗安禄山。”
唐玄宗思索片刻后说道:“瑁王所言有理。朕即刻下旨,增派五万精兵前往边疆,由你负责调配粮草、兵器等物资。朝堂之上,你也要多多安抚大臣,稳定人心。”
李瑁跪地谢恩,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从皇宫出来后,李瑁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他一方面安排人手筹备粮草、兵器,确保物资能够及时运往边疆;另一方面,在朝堂上召集大臣们开会,将安禄山的情况和唐玄宗的旨意传达给众人。
“各位大人,安禄山势力日益壮大,对我大唐构成严重威胁。陛下已下旨增派兵力,我们务必全力配合,确保粮草、兵器等物资供应充足。同时,大家要坚定信念,切勿慌乱。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定能击败安禄山。”李瑁慷慨激昂地说道。
大臣们纷纷表示听从李瑁的安排,愿意为对抗安禄山贡献力量。然而,李瑁深知,仅靠朝堂和边疆的力量还不够,江湖联盟的支持同样至关重要。
于是,李瑁亲自前往江湖联盟总部,与各门派掌门商议进一步的合作事宜。他向掌门们详细介绍了安禄山的最新动向和当前大唐面临的危机。
“各位掌门,如今安禄山势力膨胀,大唐危在旦夕。之前我们虽有合作,但形势紧迫,还望各位掌门能加大支持力度,与朝廷携手共渡难关。”李瑁诚恳地说道。
一位掌门说道:“瑁王殿下放心,我等江湖中人向来义字当先。安禄山倒行逆施,我们自会全力相助。只是不知殿下有何具体计划?”
李瑁说道:“还望各位掌门能利用江湖人脉,加强对安禄山势力的情报收集,尤其是他的兵力部署、补给路线以及与周边部落的勾结情况。另外,若有机会,可对其补给线和后方基地进行骚扰和破坏,打乱他的部署。”
各掌门纷纷点头,表示愿意照办。在李瑁的努力下,朝堂、边疆与江湖三方力量紧密联合,共同应对安禄山可能发动的叛乱。
然而,李瑁心中清楚,安禄山绝非等闲之辈,他的每一步行动都经过精心策划。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瑁丝毫不敢懈怠,每日奔波于朝堂、军营和江湖之间,协调各方事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