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湖联盟成功搭建起与周边国家武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大唐江湖因此焕发出多元活力,朝堂经济改革也凭借前期试点的成果稳步迈向全面推行阶段之时,李瑁与杨玉环这对眷侣之间,却意外掀起了一场情感的轩然大波。
这段时间,李瑁宛如不知疲倦的陀螺,全身心地投入到朝堂与江湖的繁杂事务中。朝堂之上,经济改革虽已在试点地区初显成效,但全面铺开仍面临诸多挑战。从政策的细化完善,到各级官员的思想统一,再到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平衡协调,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他精心谋划、亲力亲为。而在江湖领域,为了让与吐蕃、高句丽等国江湖组织的交流持续深入,巩固并拓展交流成果,促进文化的深度融合,他不仅要与各门派掌门频繁沟通,商讨长期合作的规划与机制,还要处理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使得他陪伴杨玉环的时间愈发稀少。
杨玉环身处深宫,每日倚栏盼归,满心期待着李瑁能早日相伴左右,重温往日的甜蜜时光。然而,日复一日的等待,换来的却是李瑁一次又一次因公务缠身而爽约。独守空闺的她,心中的委屈如藤蔓般悄然滋生,曾经的浓情蜜意似乎也被这漫长的等待消磨得有些黯淡。
就在杨玉环满心委屈无处倾诉之时,宫中一些居心叵测的小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她情绪上的变化,犹如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妄图趁机兴风作浪。其中有个惯会溜须拍马、搬弄是非的宫女,瞅准杨玉环心情低落、独自在花园中徘徊的时机,佯装不经意地靠近,脸上挂着看似关切实则暗藏心机的神情,低声说道:“娘娘,您可得多留个心眼儿啊。最近宫里宫外都在传,王爷在外面与别的女子往来密切,形影不离呢。”
杨玉环原本就因李瑁的冷落而满心愤懑,听闻此言,恰似火星落入干柴堆,怒火 “噌” 地一下就冒了起来。但她强压着心头的怒火,面色一沉,冷冷地瞪着那宫女,厉声道:“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若敢编造谣言污蔑王爷,本宫定不轻饶!”
那宫女赶忙扑通一声跪下,佯装惶恐不已,声音颤抖地说道:“奴婢哪敢欺瞒娘娘呀!这事儿好多人都瞧见了,千真万确。娘娘您对王爷情深意重,可别被王爷辜负了呀。”
杨玉环的理智在这一刻被愤怒和委屈冲昏,她听信了这恶毒的谗言,心中对李瑁的误会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她暗自下定决心,等李瑁回宫,定要当面质问清楚,让他给个说法。
终于,李瑁在忙完堆积如山的事务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宫中。他满心欢喜地想着,终于能与杨玉环相聚,与她分享这段时间朝堂上经济改革的进展和江湖中文化交流的趣事,缓解多日未见的思念之情。然而,当他踏入杨玉环的寝宫,却仿佛踏入了一片冰窖。
杨玉环原本明媚的双眸此刻满是寒霜,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便扭过头去,继续摆弄着手中的丝帕,对他的热情问候置若罔闻。以往只要李瑁回来,杨玉环总会笑意盈盈地快步迎上,关切地询问他的近况,可今日却判若两人。李瑁瞬间愣住,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慌乱和疑惑。他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让杨玉环如此生气。
李瑁试图靠近杨玉环,轻声询问缘由:“玉环,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杨玉环却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王爷日理万机,怎还有闲情回来看我?” 说罢,便不再言语,气氛瞬间变得尴尬而压抑。李瑁再三追问,杨玉环却始终紧闭双唇,不愿多说一个字,只是用冷漠的态度回应他的关切。无奈之下,李瑁只得暂时离开寝宫,心中暗自思忖,此事必有蹊跷。
回到书房,李瑁静下心来,开始仔细梳理近期发生的事情。他自认为一心扑在公务上,对杨玉环的感情始终如一,绝无任何不检点的行为。那么,杨玉环态度的突然转变,背后肯定另有隐情。想到这里,他立刻暗中安排自己的心腹侍从展开调查,务必查清事情的真相。
经过心腹侍从们一番明察暗访,终于揭开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宫中几个与李瑁在朝堂上的政敌有所勾结的小人,企图通过挑拨他与杨玉环的关系,来扰乱他的心神,进而影响他在朝堂和江湖上的事务处理。他们看准杨玉环因李瑁久未陪伴而心生委屈的时机,指使那宫女在她面前恶意造谣。
李瑁得知真相后,既对那些小人的行径感到愤怒,又对杨玉环因误会而伤心感到心疼。他深知,必须尽快向杨玉环解释清楚,消除她心中的误会,否则他们之间的感情将会受到难以修复的伤害。
于是,李瑁精心准备了一场和解的见面。他先让人在杨玉环的寝宫布置了温馨的场景,摆满了杨玉环喜爱的鲜花,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皆是杨玉环平日里爱吃的菜肴。同时,他还将自己这段时间处理朝堂与江湖事务的详细记录、相关的公文奏章以及往来书信等整理成册,作为证明自己清白的有力证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