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第270章 盛会扬名铸品牌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第270章 盛会扬名铸品牌

作者:又一口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0:50:30

青城山脉的秋意漫过层峦叠嶂,将江湖联盟总坛的飞檐染成了金褐色。距“江湖盛会”开幕还有三日,山脚下的官道已被往来车马堵得水泄不通——有背着剑匣的江湖客,有抬着礼盒的州县官吏,有挑着货担的小商贩,甚至还有推着独轮车的老农,车斗里装着新收的小米,说是要“给联盟的好汉们添碗饭”。

李瑁站在总坛最高的望岳台上,望着山坳里渐次铺开的营帐,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银杏玉佩。自清议堂整肃贪腐后,联盟内部虽风气一新,但他深知,“侠义”二字若只在山门内流转,终究成不了护佑苍生的力量。这场筹备了三个月的盛会,既是要向天下展示联盟的筋骨,更是要将“江湖联盟”四个字,从刀光剑影的传说,变成百姓能触摸到的实在。

“盟主,西市的绸缎商送来了三百匹云锦,说是要给各展台做衬布。”秦风踩着石阶上来,怀里抱着一卷样布,阳光透过布面的暗纹,在他脸上投下流动的光斑,“还有长安的印书馆,特意赶印了五千份《江湖图志》,说要在会上免费发放。”

李瑁接过样布,指尖拂过上面绣着的暗纹——那是联盟的银杏叶标记,被织工用金线藏在云纹里,不细看难以察觉。“让这标记绣得再醒目些。”他沉吟道,“咱们要的不是藏拙,是让天下人记住,江湖联盟敢以真面目示人。”

三日后的清晨,盛会如期开幕。总坛前的广场被拓展开十里地,依着山势分作“演武区”“百艺区”“民生区”三大块,各区之间用彩带相连,彩带上挂满了各门派送来的信物:铁剑门的断剑、怒蛟帮的船桨、百草堂的药锄……风过时,这些信物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像在诉说着江湖的百年故事。

演武区的中央搭起了三丈高的擂台,台面用桐油浸过的硬木铺就,边缘刻着七十二门派的徽记。李瑁身着素色劲装,走上擂台时,台下响起如雷的欢呼。他抬手示意,声音透过百艺堂新制的“扩音筒”传遍广场——那筒子用铜管嵌套而成,能将声音放大数倍,连站在最外围的百姓都听得一清二楚。

“诸位父老,诸位同道。”李瑁的目光扫过攒动的人头,“江湖联盟今日设此盛会,不为争强斗胜,只为三件事:一是展侠义之姿,让天下知江湖人守的是公理;二是传百艺之巧,让百姓晓联盟护的是生计;三是结四海之缘,让众生明世间存的是温情。”

话音刚落,擂台两侧的旗手猛地扯动绳索,两面三丈宽的大旗腾空而起。左旗绣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右旗绘着联盟的银杏徽记,金线在朝阳下闪着耀眼的光。观礼台上的汾州知府抚掌赞叹:“李盟主此举,比十万雄兵更能安民心啊!”

演武区的展演从辰时持续到午时。清风观的玄尘道长带着弟子表演“太极阵”,八十一人的队伍如行云流水,招式间竟引得气流盘旋,卷起地上的落叶,在空中聚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断云谷的厉锋则展示了新创的“破阵刀”,刀光劈出时,竟能斩断三丈外的悬丝,而丝线吊着的铜铃纹丝未动,看得台下喝彩连连。

最让百姓动容的是“护民演武”。百艺堂的弟子们用机关木偶还原了上月护送赈灾粮的场景:匪兵持械拦路时,联盟弟子先以“交涉话术”警示,无效后才出手,且只伤不杀,最后还将被俘匪兵带去义学劳作——这哪里是演武,分明是将联盟的行事准则,演成了一出人人能懂的戏。

“原来江湖人不是只会打打杀杀。”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抹着眼泪,她丈夫去年在运粮路上被匪兵所杀,此刻见木偶演到匪兵被感化,竟泣不成声。

午时刚过,百艺区的展台前便排起了长队。这里陈列的,是联盟与各行业合作的成果:军械坊与长安铁匠铺合造的“便民刀”,刀刃开得极钝,却在刀背处铸了量尺和药碾,樵夫可用来砍柴,农妇能用来碾药;百艺堂印制的《江湖画册》分上中下三卷,上卷绘山川险隘,标注着哪里有匪患、哪里可避雨;中卷画草药图谱,配着“嚼此叶可解蛇毒”的白话注解;下卷则是各门派的英雄故事,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连不识字的孩童都能看得入迷。

“给俺来两本画册!”一个红脸膛的汉子挤到台前,他是关中的货郎,常年走南闯北,“上次在秦岭遇着山匪,多亏联盟的弟兄搭救,带本画册,也好给娃讲讲恩人啥模样。”

负责售卖的弟子笑着递过画册,又指了指旁边的“联盟商号分布图”:“客官细看这图,凡标着银杏叶的地方,都能歇脚、换药,还能托咱们传递家书呢。”

汉子听得眼睛发亮,掏出铜板又多买了三本,说要送给同行的伙计。展台后的沈万山看得连连点头,对身旁的掌柜们道:“瞧见没?这才是做生意的正道——百姓信你,才肯买你的东西;百姓敬你,你的招牌才能立住。”

民生区的热闹更胜一筹。这里搭着数十个临时棚子,联盟的弟子们正手把手教百姓手艺:百草堂的苏婉带女眷辨识草药,说“认得这几样,家里人头疼脑热就不用求人”;怒蛟帮的秦沧教船工打绳结,演示“这种结在洪水里能拉住三人”;连玄尘道长都搬来炼丹炉,教农户用草木灰和硫磺制作简易肥料,说“撒在田里,稻子能多收三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