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解安禄山的囚车在玄甲锐士的护卫下缓缓西行,车轮碾过官道的碎石,发出规律的咯吱声。李瑁勒马走在队伍前方,望着沿途渐次恢复生机的村落——田埂上已有农人弯腰耕作,村口的茶摊重新升起炊烟,孩子们追着囚车奔跑,被大人厉声喝止时,脸上还挂着好奇的笑。
“殿下,前面就是易州城了,要不要进城休整一日?”周明策马上前问道。自渔阳出发已半月,队伍日夜兼程,将士们脸上都带着倦色。
李瑁抬头看了看天色,日头正烈,远处的易州城墙在阳光下泛着灰黄色的光。他正要点头,脑海中突然响起系统的嗡鸣——这是任务更新的提示音,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急促。
【检测到平叛局势发生阶段性变化,启动任务调整机制。】
【当前核心目标:彻底瓦解安禄山核心势力,收复三座战略要地。】
【任务详情:1. 一个月内肃清范阳、平卢、河东三地残留的安禄山死士;2. 收复被叛军余部占据的雁门关、沧州、魏州三座城池;3. 查获安禄山隐藏的粮草、兵器储备点,断绝其死灰复燃的可能。】
【任务奖励:解锁‘战后重建’模块,获得‘民心凝聚’buff(区域治理效率提升30%)。】
【失败惩罚:安禄山残余势力可能与突厥勾结,导致北疆战火重燃。】
李瑁的眉头瞬间拧紧。系统给出的时限只有一个月,三座城池各有险阻——雁门关地势险要,当前被安禄山的义子安庆和占据,此人虽不及安庆绪勇猛,却极善守城;沧州靠海,叛军余部中有不少海盗出身的悍匪,熟悉水战;魏州则是安禄山的老家,当地豪强多与其勾结,民心复杂。
更棘手的是“肃清死士”——这些人是安禄山豢养多年的亲信,多是江湖亡命之徒或军中精锐,早已被洗脑,宁死不降。此前柳轻烟的情报显示,仅范阳城内就潜伏着至少五百名死士,他们隐于市井,如同附骨之蛆。
“不能进城休整了。”李瑁勒转马头,对周明道,“传我令,队伍在易州城外扎营,只派少量人手进城采买补给。另外,速调郭子仪将军率五千精兵赶赴雁门关,史思明配合,务必在十日内拿下关隘。”
周明虽不解为何突然加急,但见李瑁神色凝重,立刻领命而去。李瑁翻身下马,走到临时搭建的帅帐内,铺开地图,指尖在三座城池上一一划过。
“系统,解析三座城池的防御弱点及死士分布。”
【雁门关:守军五千,多为安禄山旧部,安庆和性格多疑,与副将张诚素有嫌隙。弱点在西门瓮城,该处城墙年久失修,可火攻。】
【沧州:叛军三千,以水师为主,盘踞在渤海湾的岛屿上,依赖城内粮仓补给。弱点是粮道,可派水师封锁近海。】
【魏州:城内叛军仅两千,但豪强私兵众多,明暗勾结。弱点是城南的魏氏宗祠,当地百姓对宗祠极为敬畏,若能控制此处,可动摇其民心。】
【死士分布:范阳200人,平卢150人,河东180人,多伪装成商贩、工匠,以‘黑狼’图腾为记。】
李瑁的目光停留在“黑狼图腾”上。此前查获的叛军密信中多次提到这个标记,却始终没能摸清其具体含义。他想起柳轻烟曾说,安禄山的死士腰间都挂着一枚黑狼铜牌,作为彼此识别的信物。
“看来,得请江湖朋友们再出把力了。”李瑁对亲卫道,“去给青松道长和洪帮主送信,让他们各派高手,协助清剿三地死士,重点查访有黑狼标记的人。”
布置完调兵遣将的事宜,李瑁又拿起安禄山的卷宗,试图从蛛丝马迹中找到隐藏的粮草储备点。系统提示【安禄山在战前曾秘密修建七处粮仓,目前已查获四处,剩余三处可能位于太行山深处】,但具体位置却语焉不详。
“这些粮草若落入死士手中,足以支撑他们顽抗半年。”李瑁揉了揉太阳穴,忽然想起史思明曾提过,安禄山最信任的粮官姓王,此人在城破前带着一批亲信消失了。
“传史思明进帐。”
片刻后,史思明快步走入帐中,他已换上朝廷官员的袍服,神色间少了几分戾气,多了几分谨慎:“殿下召见,不知有何吩咐?”
“你认识安禄山的粮官王迁吗?”李瑁问道。
史思明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此人是安禄山的远房表亲,掌管所有秘密粮仓的钥匙,据说连安庆绪都不知道粮仓的具体位置。城破前一日,我见他带着三十余人出城,当时以为是逃兵,没太在意。”
“他往哪个方向去了?”
“好像是西北方向,朝着太行山……”史思明突然醒悟,“殿下是说,剩余的粮仓在太行山?”
李瑁点头:“极有可能。你熟悉王迁的习性吗?他会把粮仓藏在什么地方?”
史思明沉吟片刻:“王迁是个极怕死的人,藏粮的地方必定易守难攻,且有退路。太行山中有个‘一线天’峡谷,两侧是悬崖,只有一条小道能进,他曾跟我吹嘘过那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