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城外的秋风卷着沙尘,打在唐军的甲胄上噼啪作响。李瑁站在高坡上,望着远处城墙上飘扬的叛军旗帜,手中紧攥着刚收到的密报——这是柳轻烟撤离前送出的最后一份情报,用特制的药水涂抹后,才显露出朱砂标注的字迹:“安禄山亲授安庆绪密计,佯攻范阳诱郭子仪部追击,伏兵两万于狼牙谷,欲一举歼灭先锋营。”
“郭子仪将军的先锋营昨日已渡过拒马河,前锋距范阳不足三十里。”周明捧着军情急报,声音里带着难掩的焦虑,“按行军速度,此刻怕是已踏入狼牙谷地界。”
李瑁指尖重重按在密报上的“狼牙谷”三字,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对这片地形再熟悉不过——谷长三里,最窄处仅容两马并行,两侧是数十丈高的悬崖,崖壁陡峭如刀削,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地。
“系统,立刻推演郭子仪部当前位置及叛军伏击部署。”李瑁在心中急呼。
【数据加载中……】
【推演结果:郭子仪先锋营五千人,已于未时一刻进入狼牙谷中段;叛军分三路设伏——谷口由五千人驻守,垒巨石封死退路;谷内两侧崖壁埋伏一万精锐,配备滚石、火箭、连弩;谷尾另五千人截断前路,主帅安庆绪亲率三百死士坐镇崖顶指挥。】
【警告:叛军在谷中暗埋火药,引线连接至崖顶,预计申时三刻引爆,届时谷内将无活口。】
“火药?”李瑁心头猛地一沉,额角渗出冷汗。安禄山为了除掉郭子仪,竟不惜布下如此绝杀之局!他抬眼望向西方,日影已过中天,距申时三刻仅剩不到两个时辰。
“张彪!”李瑁猛地转身,玄甲战袍在风中猎猎作响,“点三千玄甲锐士,备最快的战马,随我驰援狼牙谷!”
“殿下!”周明上前一步,死死攥住他的衣袖,“您是三军主帅,坐镇中枢方能稳定军心!狼牙谷是绝地,您若有闪失,平叛大业……”
“平叛大业不能没有郭子仪!”李瑁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他是百战老将,麾下五千先锋是我军精锐,若折损于此,渔阳叛军再无顾忌,此前所有部署都将功亏一篑!”他拍开周明的手,声音陡然提高,“传我令:周明暂代主帅之职,率主力继续佯攻渔阳东门,燃放狼烟制造强攻假象,务必拖住城内叛军!”
“殿下……”周明还想再劝,却被李瑁眼中的决绝震慑。
“此去若不能回,告诉玉环,我不负家国,亦不负她。”李瑁翻身上马,玄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出发!”
三千玄甲锐士如一道黑色洪流,卷起漫天烟尘,朝着狼牙谷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声震得大地发颤,甲叶碰撞声与急促的呼吸声交织,每个人都知道,此行是要闯进龙潭虎穴。
狼牙谷内,此时已是炼狱。
郭子仪勒马立于谷中,望着前后被巨石封死的谷口,鬓角的白发在风中凌乱。他左臂中了一箭,箭头带倒钩,鲜血浸透了战袍,却依旧紧握着那杆跟随他三十余年的铁枪。
“将军!西侧崖顶有异动!”亲兵嘶吼着指向半空。
话音未落,无数黑影从崖上跃下,滚石如冰雹般砸落,火箭拖着长长的火尾,在谷中织成一片火海。唐军将士虽久经沙场,却被这突如其来的伏击打懵了,前排的士兵瞬间被滚石砸得粉身碎骨,惨叫声此起彼伏。
“结圆阵!弓弩手压制崖顶!”郭子仪怒吼着挺枪向前,枪尖挑落一名坠落的叛军,“都给我稳住!我们是大唐的兵,死也要死得有骨气!”
五千将士迅速收缩阵型,将粮车与伤兵护在中央,长枪如林向外挺出,勉强挡住了叛军第一波冲击。但崖上的箭雨不断落下,谷口的叛军又开始架设投石机,唐军的伤亡在飞速增加。
“将军,箭矢快用完了!”
“东南角出现缺口,叛军要冲进来了!”
坏消息接连传来,郭子仪的铁枪上已染满鲜血,虎口被震得发麻。他望着崖顶那面“安”字大旗,心中一片冰凉——今日,怕是真要殉国于此了。
就在此时,谷外突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隐约夹杂着熟悉的号角。
“那是……玄甲军的号角!”一名老兵突然哭喊起来,“是殿下!殿下带人来救我们了!”
郭子仪猛地抬头,只见谷口方向的烟尘中,一面“李”字大旗如利剑般刺破叛军的防线。玄甲锐士的长戟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所过之处,叛军的尸体堆积如山。
“是殿下!”郭子仪老泪纵横,猛地将铁枪顿在地上,“儿郎们!援军到了!随我杀出去!”
李瑁一马当先,手中长槊横扫,将三名叛军骑兵连人带马挑飞。他腰间的佩剑已出鞘,剑光如练,每一次挥砍都精准地斩在叛军的咽喉或铠甲缝隙处——这是系统临时加载的“破阵十三式”,专为狭窄地形设计,招招狠辣致命。
“玄甲营听令!一队清谷口巨石,二队随我冲阵!”李瑁的声音在谷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