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第110章 李瑁察安禄山暗伏之军

在成功攻克洛阳,安禄山叛军主力被歼后,大唐军队沉浸在一片胜利的喜悦之中。李瑁与郭子仪率领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看似安禄山之乱已近尾声。然而,安禄山这个老谋深算的叛贼,却并未打算就此罢休。

安禄山在败退之际,暗自留下了一手。他深知正面交锋已难以与大唐军队抗衡,于是悄悄隐藏了部分精锐兵力,妄图在大唐军队放松警惕的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从而扭转战局。这部分兵力被他安置在洛阳以北的太行山中一处隐秘山谷中,四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有茂密的山林作为掩护,不易被发现。

安禄山秘密召见了负责统领这支部队的将领刘猛,此人作战勇猛且心思缜密,深得安禄山信任。“刘将军,如今局势虽对我们不利,但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好时机。我将这两万精锐交予你,务必在山中隐藏好,不可暴露行踪。等待我的命令,届时给唐军来个措手不及。”安禄山目光阴鸷地说道。

刘猛抱拳领命:“大帅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只是这粮草辎重……”

安禄山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粮草之事,我会安排人秘密运送。你只需专心训练士兵,等待出击的最佳时机。”

刘猛点头称是,随后便带领两万精锐,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太行山的隐秘山谷。他们在山谷中搭建营帐,训练士兵,一切行动都在秘密进行,如同黑暗中潜伏的毒蛇,等待着给敌人致命的一击。

而此时的大唐军队,在李瑁和郭子仪的带领下,正忙于收复失地,安抚百姓。李瑁深知,战争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绝不能掉以轻心。他一方面安排军队清理战场,修缮防御工事;另一方面,不断加强情报网的建设,密切关注安禄山残部的动向。

李瑁召集了情报网的负责人王峰,严肃地说道:“王峰,安禄山此人狡诈多端,虽主力溃败,但我料他定不会轻易放弃。你务必加派人手,深入各地,尤其是安禄山败退的方向,打探其残部的下落,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王峰拱手道:“殿下放心,属下已安排大量探子,四处侦查。一旦有消息,定会第一时间向殿下汇报。”

在李瑁的督促下,情报网全力运转。探子们乔装打扮,深入民间,从街头巷尾的传言中寻找线索;或是混入商旅之中,沿着安禄山残部可能逃窜的路线进行探查。然而,安禄山隐藏得极为隐秘,一时间,情报网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就在众人以为安禄山已无力回天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事情有了转机。一位名叫李四的探子,在太行山下的一个小镇上听到了一些奇怪的传言。当地百姓说,近日山中时常传来阵阵马蹄声和操练声,但却从未见过有军队出没。李四敏锐地察觉到此事可能与安禄山隐藏的兵力有关,他不敢耽搁,立刻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王峰。

王峰得知后,不敢大意,亲自带领几名得力手下,前往太行山附近进行秘密侦查。他们在山中小心翼翼地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经过几天几夜的侦查,终于发现了安禄山隐藏兵力的那处山谷。

王峰远远望去,只见山谷中营帐林立,士兵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他心中大惊,深知此事重大,立刻返回营地,将这一重要情报汇报给了李瑁。

李瑁听后,眉头紧锁。他深知,安禄山隐藏的这部分兵力若是突然杀出,必定会给大唐军队带来巨大的威胁。他立刻召集郭子仪等将领,商讨应对之策。

“郭将军,安禄山竟隐藏了两万精锐在太行山的山谷中,企图给我们致命一击。看来这老贼还不死心啊。”李瑁面色凝重地说道。

郭子仪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此情报至关重要。安禄山此举虽阴险,但我们既然已察觉,便有应对之法。只是我们需谨慎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大家围在军事地图前,开始商讨如何应对安禄山隐藏的兵力。

一位将领说道:“殿下,我们可趁其不备,立刻发兵攻打山谷,将这股叛军一举歼灭。”

李瑁摇了摇头,说道:“不可。山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我们贸然进攻,叛军据险而守,我们必将损失惨重。”

郭子仪也说道:“殿下所言极是。我们需想一个万全之策,既能消灭这股叛军,又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时,另一位将领提出:“我们可派人在山谷周围设下埋伏,引诱叛军出谷,然后将其包围歼灭。”

李瑁和郭子仪对视一眼,觉得此计可行。但他们又担心安禄山老奸巨猾,不会轻易上当。于是,他们决定再结合其他策略,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应对方案。首先,派遣一支小分队,佯装成普通商旅,故意在山谷附近活动,引起叛军的注意,引诱他们出谷抢夺物资。同时,在山谷周围的要道设下重重埋伏,等待叛军上钩。另外,安排另一支精锐部队,悄悄绕到山谷后方,截断叛军的退路,防止他们逃脱。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瑁命令小分队出发。小分队成员乔装成商旅,赶着装满货物的马车,在山谷附近缓缓前行。他们故意大声谈论着货物的贵重,引起了山谷中叛军的注意。

刘猛得知有商旅在附近经过,心中一动。他心想,若是能抢夺这批物资,不仅能补充军队的给养,还能鼓舞士气。于是,他不顾安禄山的叮嘱,决定带领一部分士兵出谷抢夺。

当叛军出谷后,立刻遭到了大唐军队的埋伏。一时间,喊杀声四起,唐军从四面八方杀出,将叛军包围在中间。刘猛这才意识到中计,但为时已晚。他奋力抵抗,试图杀出一条血路。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李瑁安排的另一支精锐部队成功绕到山谷后方,截断了叛军的退路。此时,山谷中的叛军见后路被断,军心大乱。刘猛深知大势已去,但仍不甘心失败,他带领残部拼死抵抗。

李瑁站在高处,看着战场局势,心中明白,这场战斗必须速战速决,否则一旦安禄山得知消息,派兵支援,情况将会变得更加复杂。他对郭子仪说道:“郭将军,下令总攻吧,务必尽快消灭这股叛军。”

郭子仪点了点头,随后发出总攻的信号。唐军士气大振,向叛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在唐军的强大攻势下,叛军渐渐抵挡不住,纷纷投降。刘猛见败局已定,拔剑自刎,结束了这场战斗。

李瑁看着战场上投降的叛军,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场胜利来之不易,若不是情报网及时察觉安禄山的阴谋,后果不堪设想。

“郭将军,此次多亏了情报网,才让我们识破安禄山的诡计。看来,无论何时,情报工作都至关重要啊。”李瑁对郭子仪说道。

郭子仪点头道:“殿下所言极是。情报如同战场上的眼睛,只有看得清楚,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经过这场战斗,安禄山隐藏兵力的计划彻底破产。大唐军队继续乘胜追击,对安禄山的残部进行清剿。在李瑁和郭子仪的带领下,大唐军队一路势不可挡,最终彻底平定了安禄山之乱。

长安城内,百姓们得知安禄山之乱被彻底平定的消息后,欢呼雀跃。他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李瑁和郭子仪班师回朝,受到了唐玄宗和满朝文武的热烈欢迎。

在庆功宴上,唐玄宗对李瑁和郭子仪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赞扬。“瑁儿,郭爱卿,此次平定安禄山之乱,你们居功至伟。大唐能有你们这样的栋梁之才,实乃社稷之福。”唐玄宗高兴地说道。

李瑁和郭子仪赶忙起身谢恩。李瑁说道:“父皇,这一切都是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功劳,儿臣不过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而已。”

郭子仪也说道:“陛下过奖了,末将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若不是陛下的英明领导,以及殿下的运筹帷幄,这场平叛之战也不会如此顺利。”

庆功宴上,众人欢声笑语,共同庆祝大唐重新恢复和平与安宁。然而,李瑁深知,经过这场战乱,大唐元气大伤,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协助父皇,让大唐重新走向繁荣昌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