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十七年十二月底,新年将至,新京启元殿内炭火正旺,驱散了南国少见的寒意。皇帝柏凌云端坐龙椅,文武重臣包括刚从北方前线回京的武王柏凌岳分列两侧。从东瀛返京的景王柏凌宇风尘仆仆,手持玉笏立于殿中,正在详细陈述东瀛现状。
陛下,柏凌宇声音洪亮,臣弟自执掌东瀛都督府五载以来,目睹四岛归化之进程。如今日语典籍焚毁殆尽,汉语学堂遍设城乡,年轻一代已多以汉语为荣。臣弟以为,东瀛都督府之设已不合时宜,当行改制,以顺时势。
柏凌云微微颔首:凌宇久驻东瀛,深知当地情势。既然民心已附,政令畅通,确实当与内地行省一视同仁。你既提出此议,想必已有周全之策?
柏凌宇躬身一礼,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臣弟启陛下。经过五年治理,东瀛诸岛已完全归化。臣弟建议:其一,设琉球省,辖台湾、琉球及原日本割让之所有外围岛屿,省治设于那霸;其二,原东瀛本土之五附庸国,当由帝国直接派遣监国大臣治理,废除其自治之权。如此既可巩固海防,又能加强中央集权。
武王柏凌岳出列附议:凌宇深谋远虑。琉球省之设,将使我帝国海疆连成一体,水师往来再无阻隔。特别是那霸港,可建成帝国水师前进基地,威慑整个东海。
首辅文履谦沉吟道:殿下此议甚好。只是改制之后,原东瀛都督府所属官吏如何安置?
柏凌宇显然早有准备:启禀文相,臣已拟定详细方案。都督府各级官吏,可择优留任新设行省,或调回内地任职。至于五附庸国监国大臣人选,我建议从朝中精选干练之才,携属官和驻军前往。
工部尚书鲁秉忠关切地问道:殿下久驻东瀛,不知当地民心可还安稳?
鲁尚书问得正好。柏凌宇从容应答,经过五年教化,东瀛百姓已渐习帝国礼法。特别是推行摊丁入亩后,百姓负担大为减轻,民心渐附。如今改制,正是时候。
内阁次辅徐世昌此时出列建言:陛下,臣以为景王殿下所议甚是。然改制之初,当选派稳重干练之臣出任监国。臣举荐原东瀛都督府参政谭延闿出任纪伊监国,此人在东瀛辅佐景王殿下多年,熟悉当地民情。
柏凌云赞许地点头:徐卿举荐得人。谭延闿确实是个合适人选。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激烈讨论,柏凌云最终拍板定案:传朕旨意:即日起撤销东瀛都督府,新设琉球省,省治那霸。原东瀛五附庸国,筑紫、伊予、出云、纪伊、陆奥,由帝国直接派遣监国大臣治理,一切军政要务,皆需报请朝廷核准。着谭延闿出任纪伊监国大臣,其余监国人选由吏部会同景王酌定。
旨意既下,柏凌宇立即开始着手交接事宜。然而,更重要的使命正在等待着他。
当夜,武英殿内烛火通明。柏凌云单独召见了刚刚卸任东瀛都督的柏凌宇和锦衣卫都指挥使何三。
凌宇,柏凌云神色严肃,你在东瀛五年,功勋卓着。如今东瀛既平,你仍任内务大臣,但有一项更重要的使命要交给你。
柏凌宇肃然躬身:臣弟谨听圣谕。
如今战线远及万里,敌情瞬息万变。柏凌云缓缓道,锦衣卫建制陈旧,已难适应当今局势。朕意已决,在锦衣卫内特设对外情报司,专司海外谍报。何三。
臣在。何三应声出列。
着你以锦衣卫都指挥使兼任情报司主事,统筹海外谍报。凌宇以内务大臣身份协理,调动各方资源相助。你们二人要精诚合作,为朕打造一个覆盖全球的情报网络。
柏凌宇与何三对视一眼,齐声应道:臣等领旨!
何三补充道:陛下明鉴。如今德、美两国动向诡谲,确实需要专设机构处置。臣与景王殿下必定通力合作,尽快建立完善的情报网络。
柏凌云满意地点头:新设之情报司,当以原锦衣卫海外力量为骨干,整合各口岸商情网络、外交密报等渠道。首要任务,是加强对德、美之情报渗透。朕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
改制诏书颁布后,帝国上下立即行动起来。在柏凌宇的统筹下,东瀛都督府的改制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在那霸港,原都督府的牌匾被取下,换上了琉球巡抚衙门的新匾。首任巡抚林启明是柏凌宇一手提拔的干才,立即开始整饬海防,修建军港。
而在日本五附庸国,帝国派遣的监国大臣陆续到任。在纪伊国,新任监国大臣谭延闿很快稳定了局势。
王爷,谭延闿在给柏凌宇的密报中写道,按照您的安排,臣已初步掌握筑紫政务。原日本官员多半配合,唯有些许武士阶层暗中抵触。
柏凌宇回信指示:非常之时,当用重典。你在东瀛多年,当知如何处置。若有冥顽不灵者,杀一儆百!切记,改制之初,务必立威。
与此同时,在锦衣卫衙署新设的对外情报司内,何三正在与柏凌宇商讨情报网络的建设。
殿下,何三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根据陛下旨意,我们要在三个月内建立起覆盖主要国家的情报网。您看从何处着手最为妥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