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寂天,非天非地,不在三界五行之中。
这里是绝对的虚无,无光无暗,无声无息,唯有最本源的混沌气流如同慵懒的巨蟒,在感知的边缘缓缓蠕动。
时间在此失去刻度,空间在此失去边界。
寻常仙佛落入此间,不消片刻便会道心崩溃,神魂被同化为虚无的一部分。
然而,在这片绝对的“无”之中央,却悬浮着一道身影。
他身披一袭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线的纯黑袈裟,面容模糊不清,似乎时刻在变化,又似乎亘古不变。
他没有盘坐,只是静静地悬浮,仿佛本就是这虚无的一部分。
他便是“黑佛”,一个早已被正统佛门从一切经典中抹去名号,却真实存在的古老存在。
在他身前,悬浮着三幅由混沌气流勾勒出的、不断变幻的图景。
第一幅,展现着天庭景象。
南天门虽依旧巍峨,但守卫的天兵数量明显稀疏,不少天将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凌霄殿内,玉帝高坐九龙椅,面容平静,但指尖在扶手上无意识的敲击,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宁。
周天星斗正在缓慢重组,新的天罗地网在抚恤与重建的掩盖下悄然编织,但进度迟缓,漏洞犹存。
一股压抑的、对潜在威胁的警惕,弥漫在天庭上空。
第二幅,映照出灵山胜境。
大雄宝殿佛光依旧,却失去了几分往日的纯粹与炽盛。
诸佛菩萨默诵经文,但不少罗汉、金刚的位置空悬,菩萨之中亦有几位金身黯淡,显然伤势未愈。
如来佛祖闭目端坐九品莲台,眉心一缕极淡的灰色气息若隐若现,那是他强行推演天机、动用寂灭瞳窥视混沌本源所沾染的劫气。
整个灵山,沉浸在一种损失惨重后,竭力维持体面却又难掩虚弱的氛围中。
第三幅,则是一片混乱的缩影。
那是下界诸多势力交织的区域:新生的“逆天盟”妖将如同受伤的孤狼,在各自的巢穴中舔舐伤口,依靠血誓妖符隐秘地培养着复仇的火种;一些原本依附于天庭或灵山的中小势力,见靠山受损,开始阳奉阴违,甚至暗中串联;更有许多长久以来被压制的邪魔、古修、异族,嗅到了秩序松动带来的机会,如同黑暗中窥伺的鬣狗,蠢蠢欲动。
传统的秩序如同出现裂痕的冰面,看似完整,实则危机四伏。
黑佛模糊的面容上,似乎勾起了一丝极淡的、冰冷的弧度。
对于天庭与灵山的困境,他乐见其成。对于下界的混乱,他更是欣喜。混乱,是滋生他所需“资粮”的最佳温床。
“时候到了。”
一个沙哑、仿佛无数声音重叠在一起的低语,在虚无中回荡,却未激起丝毫涟漪。
他缓缓抬起一只手,五指纤细苍白,不似活物。
指尖,有点点极其微小的、不断扭曲蠕动的黑暗物质渗出。
这并非普通的魔气或邪能,而是更为本质、更为可怕的东西——无量劫种。
它们是他从无数次宇宙生灭、量劫轮回的废墟中提炼出的“终结”与“混乱”的法则碎片,蕴含着引动万物走向衰亡与崩坏的力量。
第一幕:布种·天庭
目标: 一位负责调度重组后星斗力士的星官。
此仙官因连日操劳,心神疲惫,又对玉帝暗中调整星位、加强集权的举措微有不满。
环境: 巡天殿偏殿,烛火摇曳,堆积如山的玉简散发着莹莹光芒。
星官正揉着眉心,批阅一份关于某处星域灵力接续不畅的奏报。
布种过程: 一缕无形无质的黑佛神念,携带着一粒微不可查的“劫种”,穿透了天庭外围略显松动的防御,悄然潜入巡天殿。
它并未直接攻击,而是如同最细微的尘埃,附着在那星官因疲惫和一丝怨怼而产生的心灵缝隙之上。
星官只觉得眉心微微一凉,仿佛被夜风拂过,随即一种莫名的烦躁感升起,对眼前公务的厌烦感放大了数倍。
他未曾在意,只当是太过劳累。
这颗“劫种”会潜移默化地放大他的负面情绪,并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引动他在调度星力时出现细微偏差。
这偏差或许一时无碍,但积累起来,足以在关键时刻让周天星斗大阵出现致命的破绽。
第二幕:布种·灵山
目标: 一位在之前大战中金身受损、心境出现裂痕的菩萨。
他日夜诵经,试图修复金身,平复心魔,却进展缓慢,内心焦灼。
环境: 菩萨自己的禅房,香云缭绕,木鱼声声。
但香云之中带着一丝药石气,木鱼声也不如往日清越,略显滞涩。
布种过程: 黑佛的神念绕过灵山宏大的佛法屏障,从这位菩萨自身心境裂痕处渗入。
那粒“劫种”如同找到了沃土,悄无声息地融入他的焦灼与不甘之中。
菩萨敲击木鱼的手指微微一顿,脑海中忽然闪过一幅罗汉陨落、佛血染红莲座的惨烈画面,心湖顿时波澜骤起,往日轻易压制的嗔念竟有些抬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