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梁山贼寇又攻下三座州府!
报——济州失守,太守弃城而逃!
太尉,大事不好!贼首宋江率梁山大军逼近东平!
一道道紧急军报如雪花般飞入殿帅府,高俅坐在太师椅上,面色阴沉如铁。自从林冲上了梁山,那伙草寇便如滚雪球般壮大,如今已拥兵数万,连败官军。
废物!都是废物!高俅将一摞战报狠狠摔在地上,朝廷每年耗费百万军饷,就养出你们这群饭桶!
堂下众将低头不语,心中却暗自腹诽:若非你高太尉贪腐无度,克扣军饷,官军何至于如此不堪一击?
高俅喘着粗气,忽然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来人,备轿!本官要进宫面圣!商讨对敌之策……
紫宸殿内,宋徽宗正与蔡京、童贯等心腹大臣商议国事。见高俅匆匆而来,徽宗皱眉道:高爱卿,朕正与诸位爱卿商议应对梁山贼寇之策,你有何良策?
高俅跪拜行礼:陛下,臣有一计,可不费一兵一卒,平定梁山之乱。
徽宗来了兴趣:哦?快快道来。
高俅胸有成竹地说:招安。许以高官厚禄,将那宋江一伙招安为朝廷所用。用完之后,再……
蔡京冷笑:高太尉莫不是糊涂了?招安一群草寇?
高俅不慌不忙:蔡相有所不知。那梁山贼寇中,多有能征善战之辈。如今天下动荡,方腊在江南作乱,辽金虎视眈眈。不如招安梁山,令其征讨方腊,此乃以贼制贼之计。
徽宗沉思片刻,拍案道:妙!高爱卿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派人招安梁山贼众。
高俅低头领命,嘴角勾起一抹阴笑。招安是假,借刀杀人才是真。等梁山好汉与方腊拼个两败俱伤,他再坐收渔利,一网打尽!
三个月后,在宿太尉的招安下,宋江率梁山众好汉归顺朝廷。高俅亲自在汴京城外迎接,脸上堆满虚伪的笑容。
宋义士,久仰大名!高俅热情地握住宋江的手,今日得见,果然英雄气概,有先锋官的气度!
宋江连忙行礼:罪民宋江,拜见高太尉。
高俅阴冷的目光扫过宋江身后一众好汉,在看到秦明、呼延灼等朝廷旧将时微微一顿。众位好汉眼中却燃烧着令他心惊的火焰。
高俅干笑两声,连忙转移话题:陛下已在宫中设下御宴,为众位英雄好汉接风洗尘。请!
宴会上,徽宗对宋江等人颇为赏识,当即封宋江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其余好汉也各有封赏。高俅在一旁陪笑,心中却盘算着下一步计划。
果然,酒过三巡,高俅趁机进言:陛下,如今江南方腊作乱,生灵涂炭。宋安抚使等皆万人敌,何不派其前往征讨?
徽宗欣然同意:高爱卿所言极是。宋江,朕命你即日率原梁山部众南下征讨方腊,功成之日,另有重赏!
宋江领命,众好汉虽有不甘,但皇命难违,只得忍气吞声,答应南下。
散席后,高俅回到府中,得意洋洋地对高廉说:看着吧,等宋江和方腊拼个你死我活,咱们再收拾残局!
高廉谄媚道:干爹英明!这一石二鸟之计,妙不可言!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宋江率军攻破方腊,徽宗赏赐幸存下来的英雄好汉,高俅调包御酒,暗下慢性毒药,毒死卢俊义、宋江、花荣、李逵等功臣不久,北方传来惊天噩耗——金国大军突破边境,长驱直入,直逼汴京!
什么?高俅接到军报,惊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金兵怎会单方面撕毁和约,突然南下?边关守将呢?
回太尉,边关守备空虚,金兵如入无人之境……
高俅面如土色。他为了对付梁山,抽调了大批边关守军,如今……
快!备轿!本官要进宫!
皇宫内一片混乱。徽宗惊慌失措,在蔡京等人的建议下,竟然匆匆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钦宗,自己则躲进了龙德宫。
高俅见势不妙,连忙回府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命。然而为时已晚,金兵势如破竹,很快包围了汴京。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汴京城破。
高俅躲在太尉府的地窖里,听着外面金兵的喊杀声和百姓的哭嚎,浑身发抖。忽然,地窖门被猛地踢开,一位军官带着几个金兵持刀冲了进来。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高俅跪地求饶,双手奉上珠宝,这些全给大人,只求饶小的一命!
金兵头目狞笑着收下珠宝,却还是一刀劈来。高俅慌忙躲闪,左臂被划开一道口子,鲜血直流。他强忍剧痛,趁金兵争抢财物之际,从后门逃了出去。
汴京城已是一片火海。街道上满是尸体,妇女的惨叫声从各处传来。高俅扯了块破布裹住伤口,混在逃难的人群中,试图出城。
城门处,金兵正在押送一长串俘虏——那是徽钦二帝以及皇室成员、朝中大臣。高俅躲在墙角,眼睁睁看着他的靠山徽宗皇帝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地被金兵像赶牲口一样驱赶着。
报应……难道这就是报应吗?高俅喃喃自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