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厂区旧址上,深秋的寒风已然凛冽,但工地的热度却丝毫不减。钢结构主厂房完成了封顶,像一头钢铁巨兽的骨架,在灰蒙蒙的天空下展现出雄浑的轮廓。内部,工人们正在紧张的进行墙体砌筑、管线铺设和地面硬化。各种施工机械的轰鸣声、金属碰撞声、工人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力量与希望的基建交响乐。
陈遇戴着安全帽,穿着沾满灰尘的工装,与施工方负责人一起,站在即将作为第一条新生产线基础的区域。地面上,巨大的混凝土承台已经浇筑完毕,养护期的塑料布下,隐约可见坚实的水泥基底。
“陈总,按照您的特别要求,这排基础我们用了最高标号的混凝土,钢筋密度也加大了百分之二十。别说放钓竿生产线,就是放台小型冲压机都稳当。”施工经理老李指着脚下的基础,语气中带着自豪。
陈遇蹲下身,用手摸了摸混凝土边缘,感受着那份冰冷的坚实感,点了点头:“李经理,辛苦了。钓竿生产,尤其是高模量碳布的卷制,对设备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微小的震动都会影响竿壁的均匀度和最终的调性。这基础,是我们未来产品一致性的第一道保障,马虎不得。”
“明白,明白!您放心,咱们干过精密仪器厂房,懂这个道理。”老李连连点头,对这位年轻老板的专业和严谨颇为佩服。
这时,王小虎领着几个新招聘的、原红星厂的老钳工师傅走了过来。王小虎的右手虽然还不敢太用力,但气色好了很多,指挥起工作来中气十足。
“遇哥,李经理!俺带刘师傅、王师傅他们来看看地脚螺栓的预埋位置。”王小虎嗓门洪亮,“这几位老师傅,闭着眼都能把红星厂的老设备拆了装、装了拆,有他们把关,设备安装准错不了!”
几位老师傅看着眼前崭新的厂房基础,眼神复杂,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盼。为首的刘师傅感慨道:“陈总,真没想到,这老厂子还能有再响起来的一天。咱们这帮老骨头,别的不敢说,保证把您这新设备安得稳稳当当,让它使出最大的劲来!”
陈遇对几位老师傅恭敬地说:“刘师傅,王师傅,以后这新厂区,还得仰仗各位老师傅多传帮带。咱们不仅要恢复红星厂当年的精气神,还要做得更好,让‘遇龙’成为咱们市、咱们省,乃至全国的骄傲!”
“一定!一定!”老师傅们纷纷应和,脸上洋溢着被尊重和需要的荣光。
离开主厂房,陈遇走向旁边一栋独立的三层小楼。这里原先是厂里的技术科,现在被规划为“旭遇”的研发中心和临时办公区。孙宇和李文博已经带着几个新招聘的大学生技术员入驻,里面摆满了电脑、测量仪器和各类材料样品。
一进实验室,就看到孙宇正对着一台新到的材料试验机进行调试,李文博则在电脑前分析一组碳布拉伸强度的数据。
“孙宇,文博,设备运行怎么样?”陈遇问道。
孙宇推了推眼镜,脸上带着技术狂人特有的专注:“陈总,这台万能试验机精度很高,可以模拟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材料性能,对我们验证‘虎煌’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和新型树脂的配伍性帮助巨大。”
李文博抬起头,指着屏幕上的曲线图说:“陈总,你看,这是用王教授实验室最新批次树脂样品与‘虎煌’基材复合后的初步数据。在常温下,其弯曲强度和模量已经非常接近进口高端树脂的水平,而且在八十度高温环境下,性能衰减率明显优于我们目前使用的进口料!”
陈遇心中一喜,俯身仔细看着数据:“太好了!如果工业化生产能稳定在这个水平,不仅成本能降下来,我们的产品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将是一个巨大的卖点。王教授那边工业化生产线进度如何?”
林莉刚从工业大学回来,正好走进实验室,接口道:“设备安装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联动调试。王教授说,如果顺利,下个月中旬就可以进行首次投料试生产。不过,他也提到,从小试、中试到工业化放大,难免会遇到新问题,让我们有心理准备。”
“这是必然的。”陈遇表示理解,“但我们等不起。莉莉,你和孙宇、文博商量一下,提前介入,派我们的人跟着王教授的团队一起跟进试生产,第一时间掌握数据,发现问题也能及时协同解决。我们需要尽快完成原材料自主可控的这关键一跃。”
“好,我马上安排。”林莉点头记下。
这时,周凯拿着一个文件夹,兴冲冲地跑进实验室:“遇哥!莉莉姐!好消息!咱们对‘渔火’的公开挑战,有回应了!”
“哦?黄明远怎么说的?”陈遇接过文件夹。
“他们接了!”周凯兴奋地说,“虽然回应写得阴阳怪气,说什么‘不屑于无意义的噱头比拼’,但又表示‘为了正本清源,愿意在权威机构监督下展示产品真实性能’。时间定在下个月底,地点在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的实验室。《中国钓鱼》和《户外装备》都答应派记者全程跟踪报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