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火”要举报的消息,像一片挥之不去的阴云,笼罩在刚刚经历过狂喜的“旭遇”工作室上空。轻松的气氛瞬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王八蛋!就知道他们没憋好屁!”毛蛋气得破口大骂,“见不得人好的东西!自己搞不出来,就使绊子!举报?他们凭什么举报?咱们的东西哪点不合格了?”
“就凭咱们用了‘非标准’原料。”陈遇语气冷静,眼神却锐利如刀,“这是最容易做文章的地方。‘回收料’、‘土法炼制’,这些词本身就带着‘不正规’、‘不可靠’的暗示。他们不需要证明我们的东西一定有问题,只需要提出质疑,就能在行业里给我们造成恶劣影响,甚至让杨工这样的客户产生顾虑。”
“那…那咱们怎么办?”王小虎没了主意,眼巴巴地看着陈遇。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陈遇深吸一口气,“他们不是要搞到行业协会吗?好啊,那我们就正面接招!不仅要接,还要把这场质疑,变成我们‘旭遇’技术和口碑的发布会!”
战略既定,行动立刻展开。陈遇让林莉通过她学长的关系,尽量了解行业协会可能的调查流程和评审人员构成。孙宇和张伟则负责将过去所有关于“小虎煌”回收料的实验数据、性能测试报告、尤其是与T300产品的对比数据,整理成一份极其详实、逻辑清晰的技术报告,力求用数据说话。毛蛋负责准备实物样品,包括不同批次的回收料样品、成品部件,甚至那台功勋卓着的手摇粉碎机和超声清洗机也被擦得锃亮,准备作为“工艺设备”展示。
陈遇自己则亲自起草了一份陈述报告,不仅讲技术,更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创业的艰辛、技术创新的探索精神、以及资源回收利用的环保和社会意义。他要将一场技术质询,升华到更高的层面。
几天后,正式的函件果然送到了工作室——省钓具行业协会技术质量委员会,要求“旭遇”团队就部分产品使用“非传统原料”一事进行说明,并安排了一场小型的专家评审会。
评审会当天,气氛肃穆。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坐着五六位头发花白、表情严肃的行业老专家,还有几位协会的工作人员。“渔火”的王经理果然也“恰巧”列席旁听,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冷笑。
陈遇带着毛蛋、王小虎(强烈要求来壮声势)和林莉(负责记录和补充)进场。王小虎第一次见这种阵仗,紧张得同手同脚,差点被门槛绊倒,引得一位老专家皱了皱眉。毛蛋则紧紧抱着那个装着“证据”的大纸箱,像抱着炸药包。
陈述开始。陈遇站在演讲台前,深吸一口气,摒弃了所有杂念。他从团队初衷讲起,讲到技术瓶颈,讲到被卡脖子的困境,再讲到绝境中诞生的回收利用想法。他讲得清晰而诚恳,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回避困难,尤其是前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气味。
几位专家起初面无表情,但随着陈遇的讲述,尤其是听到他们为了解决界面结合问题而尝试硅烷偶联剂,甚至借鉴了压力波动这种精细控制策略时,有人开始微微颔首。
接着,陈遇展示了孙宇整理的数据报告。一张张图表,一条条曲线,清晰展示了“小虎煌”料从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性能飞跃,以及与T300产品的详细对比。
“各位老师,”陈遇语气沉稳,“数据表明,经过优化后的回收料,其核心性能指标已达到原生T300材料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完全满足甚至超过了杨工订单对该类部件的技术要求。这是所有原始数据和测试报告,欢迎各位老师核查。”
专家们传阅着厚厚的报告,交头接耳,不时点头。王经理的脸色开始有些不好看了。
就在这时,一位一直沉默的、看起来特别古板的老专家推了推眼镜,开口了,声音带着质疑:“数据是数据,但毕竟是实验室理想条件下的样品。批量生产的稳定性如何保证?这些…呃…回收料的来源五花八门,成分复杂,如何确保质量一致性?这毕竟是工业产品,不是过家家。”
这个问题极为尖锐,直指核心弱点。毛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王经理嘴角又露出了冷笑。
陈遇正欲回答,旁边的王小虎却突然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大声道:“老师!俺们不是过家家!俺们有办法!”
说着,他竟直接跑过去打开那个大纸箱,从里面吭哧吭哧地抱出了那台手动粉碎机和一个小罐子(里面是不同来源的碎片样品)。
“老师您看!”王小虎激动地比划着,“不同来源的料,俺们先人工分拣!硬的、软的、颜色深的、颜色浅的,大致分开!然后,”他拿起粉碎机摇柄,“用这个!俺摇的时候有手感!劲儿大的摇慢点,脆的摇快点!出来的长短大概就有数了!再不行,俺们还有筛子!”
他又举起那个细罗:“筛它几遍!剩下的长短就差不多!俺们还记录了每一批料摇的时候的手感和出来的效果,慢慢就有经验了!这不比机器死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