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销会的消息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旭遇”工作室每个人的心中。短暂的重逢寒暄过后,所有的兴奋和精力立刻被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小小的工作室仿佛成了一个战时指挥部,空气中弥漫着刨花、机油、打印纸墨水和年轻人特有的热血气息。
毛蛋作为总指挥兼生产部长,任务最重。他需要确保展出的帐篷和配件样品尽善尽美。“这几顶帐篷,缝线再检查一遍!一根线头都不能有!支架的卡扣,虎子,你负责调试,必须做到开合顺滑,一丝晃动都不能有!”他围着工作台转悠,声音嘶哑却充满激情,时不时拿起游标卡尺亲自测量关键尺寸,那股认真劲儿,堪比对待精密仪器。
王小虎成了他的得力干将,或者说,“首席破坏性测试员”。他抡起胳膊,对着一顶刚组装好的帐篷又拉又扯,模拟狂风天气:“毛蛋哥!这边受力还有点问题!我再加固一下!”说完就拿起工具叮叮当当改造起来。他对那台新热压成型机爱不释手,捣鼓出了一批印有“鱼与冰晶”Logo的塑料扣件、小巧的线轴等小配件,虽然粗糙,但心意十足。
孙宇和张伟则占据了工作室里唯一一张还算干净的书桌,变成了“技术资料中心”。孙宇负责将所有技术参数标准化、理论化。他对着帐篷面料样本、支架金属件,查阅着从清华带回来的材料手册,撰写极其严谨的产品说明:
“旭遇一代增强型冰钓帐篷,主体面料采用XX密度尼龙格子布,经XX处理,实测抗撕裂强度达到XX牛顿,静水压值XX毫米水柱,优于市面常见同类产品约百分之XX点X…铝合金支架采用XX系列航空铝材,管径X毫米,壁厚X毫米,经过有限元分析优化结构,理论抗风等级可达X级…”
张伟则埋头于他的笔记本电脑(他从学校带回来的宝贵资产),指尖在键盘上飞舞,编写着演示程序。他将毛蛋用家用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有些晃动)帐篷搭建过程、防风测试、冰面实测等视频片段导入,进行剪辑,并配上了简单的文字说明和冷静的画外音(他自己录的),甚至还加入了一段模拟帐篷内温度变化的动态曲线图。“程序目前可以实现自动播放和手动切换章节,运行稳定性百分之九十九点八。”他推推眼镜汇报。
林莉成了“市场营销与外交部”。她负责将孙宇那些晦涩的技术参数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宣传语,设计制作宣传单页和易拉宝。她拉来了自己学美术的高中同学帮忙,虽然预算有限,但设计出的版面清晰活泼,重点突出。她还在宣传材料上特意突出了“大学生创业团队”、“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等字眼。
“我们需要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她对陈遇说,“不仅仅是卖产品,更是传递一种精神。”她甚至尝试撰写了一份中英文对照的简介,虽然英语水平有限,但态度极其认真。
陈遇则扮演着“粘合剂”和“方向把控者”的角色。他穿梭在各个“部门”之间,协调进度,解决分歧,提出建议,同时紧紧把握着“展示潜力与梦想”的核心方向。是他坚持要将那根粗糙的碳纤维鱼竿支架列入展品清单,并开始构思如何阐述其背后的意义。
然而,筹备过程绝非一帆风顺,最大的“变量”来自精力过剩的王小虎。在完成了毛蛋交代的任务后,他体内那股无处安放的推销热情再次爆发。他看着林莉设计好的宣传单页,总觉得“不够给劲”。
“莉姐!你这写得太文绉绉了!看我的!”他拿起笔,在一张废稿背面龙飞凤舞地写下了他心目中的广告词:
“旭遇神帐,冰钓之王!保暖抗风,天下无敌!认准鱼标Logo,品质保障!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写完后,他得意洋洋地展示给大家看。
工作室里瞬间安静了。孙宇的眉头皱成了川字:“夸大其词,违反广告法。且‘天下无敌’缺乏数据支持。”
张伟默默看了一眼,评价:“像电视购物。”
林莉扶额:“虎子…这个…风格可能不太适合…”
毛蛋倒是摸着下巴有点感兴趣:“哎哟,虎子这词挺唬人啊!说不定真能吸引眼球?”
陈遇忍住笑,拿过那张纸:“虎子,热情可嘉。但咱们还是要以实力和诚信取胜。你这‘天下无敌’,万一别人拿来更贵的帐篷一比,咱们不是打自己脸吗?”
王小虎不服气:“遇哥!做生意就得有气势!你看那些卖保健品的,不都这么喊吗?”
“咱们不是卖保健品的。”陈遇拍拍他肩膀,“咱们卖的是技术和信任。不过,‘品质保障’这句可以留着。”
最终,王小虎的“杰作”被裱了起来,挂在工作室墙上,作为“虎式风格”的纪念和大家的笑料来源。但王小虎并未气馁,转而将热情投入到模拟推销演练中,拉着工作室里每一个人充当顾客,进行“话术”练习,其热情洋溢、肢体语言丰富的“表演”,常常让严肃的孙宇都忍俊不禁,也给紧张的筹备工作带来了无数欢声笑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